我国造纸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2021-04-20吴翔宇
吴翔宇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推动企业开展环境会计核算,强制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建立健全强有力的外部监督机制,有利于倒逼企业关注自身经济行为对环境的影响,提升环境管理水平。造纸业是我国13类重污染行业之一,作为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落脚点,从该行业切入,探索和构筑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渠道,意义非凡。
一、我国造纸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一)样本选择
本文以沪深A股21家造纸业上市公司2017-2019年连续3个会计年度年报、社会责任报告和环境报告书等为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数据统计,分析了解目前我国此类信息的披露现状。具体为:晨鸣纸业、美利云、凯恩股份、景兴纸业、太阳纸业、安妮股份、中顺洁柔、齐峰新材、粤桂股份、美盈森、顺灏股份、冠豪高新、山鹰国际、宜宾纸业、岳阳林纸、博汇纸业、荣晟环保、恒丰纸业、华泰股份、青山纸业、民丰特纸。
(二)统计分析
本文通过手工整理21家造纸业上市公司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并对这些信息的分布和内容进行了详细分类和统计。
从披露分布看,21家造纸业上市公司中有20家(约95%)都在年报中披露了环境会计信息,这表明绝大多数造纸业上市公司已经开始重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同时,这20家公司都在年报中的财务报告和重要事项中的“社会责任情况”章节披露了环境会计信息,这是由于2017年修订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要求重点排污单位应当依法披露6类主要环境信息,前者主要以货币计量表述定量信息,后者主要采用实物定量和文字定性兼具的方式描述。有半数左右的上市公司还在年报的“公司业务概要”和“经营情况讨论和分析”部分,分析了环境问题对企业经营战略、未来业绩的影响,体现了公司对环境风险管理的重视。编制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司从2017年的9家增加到2018年的12家,2019年则达到14家,占比超过50%,其中环境会计信息主要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章节披露。编制环境报告书的公司也接近三成(2017年6家、2018年5家、2019年6家),这表明标准化的独立报告披露模式,开始得到更多公司的认可。
从披露内容(见表1)看,定量信息主要集中在“环保专项基金/补贴/奖励”(约85%)和“排污费/绿化费/环保税等”(约85%)。前者体现了国家对重污染行业环保问题的重视,后者则通常作为管理费用、税金及附加的明细披露。而对于环境罚款、环保借款/贷款/利息、或有环境负债等可能为公司带来负面影响的信息,几乎没有公司问津。各公司对环保投资的信息披露较少,主要在环境报告书的“环境会计”部分定量披露。
表1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统计表
定性信息的披露主要集中在“环保发展意识/目标/政策”、“环保相关社会责任”、“‘三废’排放与再利用情况”、“节能减排情况”和“环保设施建设、运行状况”等,主要在年报重要事项的“社会责任情况”部分披露,但大多表述含糊,一笔带过,语焉不详。其他定性信息的披露比例不高,表明许多企业对环保岗位设置、对员工的宣传教育方面还不够重视,并有意避免披露可能造成负面影响的环保事故。
二、我国造纸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问题
(一)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较低
几乎所有的造纸企业在2017-2019年度都披露了一定的环境会计信息,且披露信息的企业数量较以往前人研究有了一定提升,但信息披露质量却普遍不理想。通过年报重要事项披露的,许多公司只是以描述性的文字概括了环保理念、对社会责任重视等,内容缺乏明晰性和针对性;通过财务报告披露的,大部分公司只披露了绿化费、排污费、政府环保补助等少量统计成本较低的信息,对于环保收益、环保罚款等实用价值较高的信息极少披露,也没有任何一家公司编制了完整的环境会计报表,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通过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较多公司也只是采用文字叙述的方式,缺少数据支持;通过环境报告书披露的,通常有“环境会计”章节,但其内容只是列举企业当年与环境相关的资本化与费用化支出,未形成环境会计体系。
(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分散
由上文统计可知,95%的造纸企业通过年报进行披露。半数左右的造纸企业编写了社会责任报告。仅有不到三成的企业响应《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编制环境报告书。由此可见,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随机性强,分布零散,模式不一致,内容不完整,不能全面、系统、完整地揭示环境会计信息,可比性较差。
(三)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多趋利避害
样本企业倾向于披露有利于树立自身良好形象、避开可能带来负面影响的环境信息。如样本企业多披露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视程度、先进的污染处理工艺和设施、ISO环保认证情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等内容,对环境罚款等缺陷则避而不谈。由于信息不对称,利益相关者很难了解到企业真实的环保状况,企业机会主义行为也难以使其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三、完善我国造纸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措施和建议
(一)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规章制度
完善修订《会计法》。在会计法中增加与环境会计相关的内容,界定环境会计的地位、权限和工作范围,肯定第三方审计机构在环境会计监督中的重要性。加快环境会计准则和制度的制定进程。现有会计准则中关于环境事项会计处理方面的内容稀少,也不具备与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相关问题系统阐述,导致企业在对环境事项进行账务处理时显得捉襟见肘。应当基于行业特色,对不同行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重点、指标口径作出相应规范。
(二)加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理论研究
首先,我国会计界急需加强对环境成本确认和计量技术等难题的攻关。借鉴国外先进的环境会计理论与方法,结合我国国情,对各种计量技术和成本确认规则的适用问题进行论证,适时突破传统财务会计框架。其次,加强对信息披露理论的研究。结合我国信息披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适当将研究重心部分转移至能有效指导实践活动的理论上,同时也对相关准则起到完善作用。
(三)健全环境会计信息审计与监督机制
目前我国环境审计还停留在“政府环境审计”的阶段,审计主体单一,主要是国家审计机关,审计的对象主要集中在环保专项资金,审计过程缺乏完整的数据分析,也没有准则的指引,审计效果不甚理想。因此,有必要从法规和政策层面,支持第三方独立环境审计发展,将其纳入环境监管体系,提高环境审计的权威性和独立性。
(四)加强环境会计人才培养
环境会计要在企业生根发芽,离不开环境会计人才的培养成长。环境会计本身内涵丰富,原理复杂,方法多元,是一种需要对多门类知识融会贯通的新兴边缘学科。目前,我国环境会计研究与实践方兴未艾,熟悉财务会计又了解环境科学,同时具备较强数理分析能力的环境会计人才十分匮乏,加强环境会计复合型人才培养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