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要刻苦练习,但也要学会享受生活,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
——访阿里姆·贝森巴耶夫

2021-04-20访谈者

钢琴艺术 2021年12期
关键词:利兹钢琴家钢琴

访谈者/ 肖 荻

“利兹国际钢琴比赛”是世界上重要的钢琴比赛之一。自 1963 年第一届比赛以来,凭借其高额的奖金及演出机会、苛刻的曲目要求,以及优秀的评审团,吸引了世界上优秀的年轻钢琴家参赛。大赛由马里恩·哈伍德(Marion Harewood)伯爵夫人、范妮·沃特曼(Dame Fanny Waterman)女爵和罗莎琳·里昂斯(Roslyn Lyons)女士于1961年创立。沃特曼女士担任比赛评委主席和艺术总监,直至2015年的赛事结束,转任终身名誉主席到2020年去世。2018年开始,比赛评委主席先后由保罗·刘易斯(Paul Lewis)和亚当·盖特豪斯(Adam Gatehouse)接替担任艺术总监。

利兹比赛的历届著名获奖者包括鲁普(Radu Lupu)和普莱亚(Murray Perahia)等。其他进入决赛的选手与获胜者包括内田光子(Mitsuko Uchida)和席夫(András Schiff)爵士(1975)、彼得·多诺霍(Peter Donohoe,1981)、路易斯·洛蒂(Louis Lortie,1984)、拉尔斯·沃格特(Lars Vogt,1990)、丹尼斯·科朱欣(Denis Kozhukhin,2006)和路易斯·施维茨格贝尔(Louis Schwizgebel,2012)。比赛每三年举办一次,共分四轮进行。2018年第一轮选拔在柏林、纽约和新加坡举行。2021年的疫情并没有阻隔爱乐人们的热情,虽然困难重重,但比赛如期在线下举办,整个比赛通过 medici.tv 在线播放,在 190 多个地区吸引了超过百万次观看。

2021年9月,比赛在英国利兹落下帷幕,进入决赛的五位选手各施其技,最终,由23岁来自哈萨克斯坦的阿里姆·贝森巴耶夫(Alim Beisembayev)以拉赫玛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夺冠,并一举拿下“观众投票奖”。 纵观钢琴家在四轮比赛中的表现,他演奏的音色温厚如歌且富有变化,在音乐上有远超其年龄的成熟和老练沉稳的台风,这必然源自他勤学苦练及大量舞台经验的积淀,成功实属众望所归。

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我连线了同在英国生活的贝森巴耶夫,镜头前的他质朴严肃,略带腼腆。在采访开始前,阿里姆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能否简洁地回答所有问题,因为他不仅喜欢长篇大论和煽情;二是能否不拘泥于采访的形式。他的提议让我如沐春风, 接下来的谈话与其说是访谈,不如说是两位音乐工作者之间的一次对话。

Q:你是第一个赢得这个著名国际比赛的哈萨克斯坦钢琴家,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你的童年吗? 你是怎么开始学习音乐的?

A:在我5岁生日那天,爸爸把我带到当地一个很大的玩具店,让我挑一份生日礼物,在堆成山的玩具里头,我最后选中了一个小小的玩具钢琴。从那个我爱不释手的玩具琴,到电子键盘,再换成一台立式钢琴,这就是我和钢琴的缘起。我的家人都不是搞音乐的,但都喜爱音乐,我是家中的独生子,在当时,家人决定为我买立式钢琴也算是很大的一笔投资,他们还为我找了钢琴老师,不久后我就被推荐到当地的音乐学校。我从小就喜欢听音乐,尤其是肖邦的音乐,还特别喜欢听里赫特和鲁宾斯坦的演奏。

Q:你10岁就去莫斯科学习了,俄罗斯的音乐学习是怎样的?你父母也跟你一起搬家吗?有没有感到竞争变得更激烈了?

A:从10岁到12岁期间,我在莫斯科中央音乐学校上学,爸爸妈妈也跟我一起搬到了莫斯科。中央音乐学校收取7到18岁的学生,那里的水平很高,学生们很勤奋。在这期间,我很幸运地赢得了“胡桃夹子比赛”(The Nut Cracker Competition),并获得了很多与乐队合作的机会。那时候年龄小,对竞争是否激烈并没有什么概念和感觉。

Q:在莫斯科待了两年后,你来到英国,能谈谈在英国的学习生活吗?能否分享一些你对于英国音乐教育体系的感受,它与俄罗斯教育体系有何不同?

A:我在英国的经历和俄罗斯很不一样。首先,我刚来的时候完全不会说英语;其次,我去的是英国的一个寄宿学校 (普赛尔音乐学校),需要完全独立自理;再次,这里有来自全球各地的孩子,非常国际化,能接触到很多不同国家的文化和思想是一种很棒的体验。从心理感受层面来讲也很不一样,在英国的音乐学习不像俄罗斯那么高强度,我惊讶于很多同学竟然会演奏好几种不同的乐器,这里的环境更轻松,大家更注重孩子们的感受,以及学习和玩耍之间的平衡。当然,放松也意味着自律性较差,在俄罗斯有非常好的基础训练,严格的训练下产出了一批批技艺精湛的钢琴家。但在英国,相对宽松的训练环境更积极健康。

Q:我们知道钢琴老师在指导我们的艺术之路方面具有重要性,在你的音乐之旅中,有没有哪位老师给你带来特别的启发?

A:14岁时,我遇到了泰莎·尼科尔森(Tessa Nicholson),她是一位热爱音乐、富有激情的导师,她教会了我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如何理解音乐。泰莎很会教技术,但更重要的是,她让我真正懂得了音乐内在的逻辑与含义,这也正是学习音乐的意义所在。

Q:我很喜欢你演奏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作品111,你的音乐理解似乎比你的真实年龄成熟得多,你是如何掌握这首作品的音乐精神的?你会从姊妹艺术中摄取养分吗?你喜欢哪些钢琴家的演奏?

A:贝多芬这首奏鸣曲我几乎学习了一整年,这是一部值得不断探索的作品。尤其是第二乐章,我的愿望是把听众带到另一个时空中去,去那个贝多芬想要到达的精神世界。随着我的经历和认知的变化,我对这首奏鸣曲的诠释在未来也会不断地变化。我喜欢的钢琴家包括席夫和特里冯诺夫(Daniil Olegovich Trifonov)。我喜欢文学,但那并不是我主要的灵感来源,更多的是去听自己喜欢的钢琴家们的伟大演奏。但并不是直接去抄袭他们的音乐处理,而是通过聆听了解他们对音乐的理解,从而加深并转化成自己对音乐的思考及诠释。我觉得听音乐时一定要推敲一下自己为什么喜欢某些版本,而不是一味地模仿。

Q:在利兹比赛中,我们看到不同选手在曲目选择方面的策略也非常不同,你是如何设计参赛曲目的呢?

A:利兹的曲目设计和一般国际比赛不一样,除了首轮之外,后面三轮,包括决赛演奏的协奏曲,赛事要求每位选手提供两套完全不同的曲目单,评委会在选手进入下一轮比赛前夕告之将演奏哪套作品,而且准备比赛的时间线也是越拉越紧。比如,第二轮与第三轮比赛之间会有两三天的准备时间,到了最后一轮比赛,只提前一天告诉选手协奏曲参赛曲目。对我而言,比较幸运的是,组委会在前两轮挑选了巴洛克及古典时期的作品,第三轮选择了更现代的20世纪作品,让大家能听到我对不同风格、不同时期作品的演绎。

Q:大赛这样的设置不但要求选手们有巨大的曲目储存量,更得有极稳定的心理素质,你会紧张吗?哪一轮比赛最紧张?你是如何做好赛前心理建设的?

A:当然会紧张,尤其是第三轮,因为这一轮的单套曲目要求是75分钟时长,要同时准备两套庞大的曲目,压力可想而知。但现场的观众们特别友善热情,他们的仔细聆听让我能够放松下来,这对表演者来说真的非常重要。对我来说,化解紧张的关键是专注力,我会一直专注于音乐本身。当然了,也要把握好平衡,适当的放松也很重要。赛场下,我会和别的选手一起打乒乓球,这是个放松的好方法!

Q:比赛期间,你会去听别的选手演奏吗?

A:我不会,因为这样太分心了。但比赛结束后,我会上网去听我好朋友们的演奏。

Q:在比赛中结交的朋友?激烈竞争的赛场上不是只有对手吗?

A:我知道不少人会用“有毒的”(toxic)来比喻比赛的氛围,但我的经历是,从小习乐的人因为一直和伟大的灵魂打交道,他们本身也成了更优秀的人,大家处境相当,更能理解大赛所带来的压力和焦虑,大家在比赛的过程中更多的是一种同理共情的感觉和感受。

Q:除了首奖,你还获得了“观众投票奖”,在半决赛和决赛中,所有参赛者在技术和音乐上的表现都很出色,你认为你的演奏在哪些地方胜人一筹,最终让你脱颖而出?

A:这个问题我很难回答,因为音乐是主观感受,个人化的演奏可能会是种优势,但也可能会起反作用。我只能说是我运气好。

Q:除了奖金和荣誉,赢取利兹比赛是否也为你打开了其他大门?比如唱片合约、签约经济公司和音乐巡演机会等?

A:是的,这周四我的新唱片就会由华纳唱片公司发行。我加入了Askonas Holt经纪公司,他们将接手安排我今后的演出活动。

Q:有些人将比赛描述为一种“必要的邪恶”(necessary evil),有些人则完全回避它。比赛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A:我不完全反对比赛是“necessary evil”这个说法,因为比赛仍然是能够让人们知道你的为数不多的几个渠道之一。比赛对我来说有三个意义:第一,有效帮助积累曲目,并能让更多的人听到你的表演;第二,能在一些大的、重要的音乐厅演奏;第三,如果能冲进决赛,就能得到和乐队合作的机会。比赛的好坏其实是由你的心态决定的,我参赛的动力来自希望与更多的人分享音乐,并丰富自己的舞台经验,只要把心态放好,比赛可以成为正向的能量。

Q: 你有自己的偶像吗?

A:除了那些每天都在激励着我的传奇音乐家之外,我希望能见到并感谢那些作品至今仍能打动人们、触动人们心灵的作曲家。我愿意听肖邦或贝多芬的即兴演奏,如果那些经过他们仔细思考、写下并发表的东西是如此巧妙,那么他们在当下完全自发性地即兴创造出来的东西一定更是无价的。

Q:你梦想的音乐会是什么?

A:毫无疑问,出现在 BBC Proms (英国逍遥音乐节)是任何有抱负的年轻音乐家的梦想。为了满足我对演奏和分享那些伟大音乐的愿望,以及与管弦乐队合作并享受挑战的热情,我很想演奏贝多芬的全部五首钢琴协奏曲。

Q:2019年,你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国际音乐大赛”,你对中国的印象如何?中国的钢琴选手水平怎么样?中国有超过 1500 万孩子在学琴,对于那些希望成为音乐明星的琴童们,你有什么建议吗?

A:在北京比赛时我认识了很多中国朋友,我认为中国顶级的钢琴选手极其优秀,我喜欢吃中国菜,也希望未来能到更多的城市参观。我想对所有中国的琴童们说,要刻苦练习,但也要学会享受生活,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挑战极限很好,但保持精神健康同样重要。

Q:“新冠疫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给表演艺术家带来了新的挑战,过去两年中大部分的线下演出都消失了,相反,互联网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你对线上音乐会有何看法?你对未来的计划是什么?

A:我认为现场演奏的魅力是线上音乐会无法替代的,我目前最希望的还是专注于现场表演,将来也可能会在表演的同时兼顾教学。我目前的计划是和更多的人分享音乐并让更多的人喜爱上古典乐。

Q:最后一个问题,成为杰出钢琴家的三大品质是什么?

A:我可以只说一个吗?那就是“热爱”(loving it)!

采访顺利结束,我欣喜于阿里姆的真诚和谦逊,没有夸夸其谈和浮躁,有的是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态度。尤其是他在最后的问题里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真正的热爱才是学习音乐的原动力和学好音乐的关键。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摘取某个重要比赛的桂冠似乎就是目的地,但事实上,赢取比赛不过是职业音乐生涯的起点。有数据显示,职业钢琴家里只有六分之一是知名国际比赛的获奖选手。换句话讲,比赛只是千百条通往音乐职业道路中的一条,一时的输赢并不能决定一生的方向,今天的胜利固然使人兴奋,“战利品”也能为后面的职业道路打下较坚实的基础,但更重要的是决定如何为今后的自己掌舵,如何能在职业生涯中一路深耕。对所有追梦的音乐家来说,才能是起点,勤奋是标配,因痴迷而付出,因为爱得深沉所以无怨无悔。让对音乐的爱成为点燃一生的火炬,愿为梦想付出的人得偿所愿!

猜你喜欢

利兹钢琴家钢琴
2022年普利兹克奖:弗朗西斯·凯雷成为首个获得“建筑界诺贝尔奖”的非洲人
回去睡觉
最具有诗人气质的大钢琴家
弹琴与补鞋
THE CONCEPT OF BOKEH LIGHT EFFECTS IN PHOTOGRAPHY
纸钢琴
钢琴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
钢琴家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