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缺位与归属:监护缺失儿童的家庭抗逆力研究

2021-04-19王凌威

社会与公益 2021年1期
关键词:归属感

王凌威

摘 要:本文通过家庭依恋、认同、接纳三个维度分析不同年龄段监护缺失儿童对家庭归属感的理解和需求,并以监护缺失未成年人的介入案例为分析对象,探寻提升其家庭抗逆力和增强其家庭归属感的路径,从而总结得出通过提升家庭抗逆力,营造积极的家庭氛围,增强监护缺失儿童家庭归属感的积极经验。

关键词:监护缺失儿童;归属感;家庭抗逆力

儿童是家庭的延续,也是国家的未来。江苏省南京市民政局发布的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南京市目前共计困境儿童7000多名,困境儿童家庭的情况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的现状。本文以困境儿童中的监护缺失儿童为研究对象,基于他们家庭结构不完整、家庭环境存在脆弱性的特点,研究其对家庭归属感和提升家庭抗逆力的需求。同时,通过分析家庭归属感的影响维度,以及家庭抗逆力的积极作用,探讨社会工作者如何帮助监护缺失的儿童提升家庭抗逆力,增强对家庭的归属感。

一、监护缺失儿童的家庭归属感研究

每一个家庭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会面临不同的任务和要求,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关系也会呈现不同特征。根据家庭生命周期理论,本文将监护缺失的儿童分为三个阶段,即学前子女家庭阶段(0~6岁)、学龄子女家庭阶段(义务教育阶段)和青少年家庭阶段(义务教育阶段后),并分析三个阶段监护缺失儿童的家庭归属感。

(一)依恋——学前子女家庭阶段

依恋理论隶属于发展心理学领域,重视对人格的解释性,强调父母与儿童间的依恋关系对个人的人格与社会理解力的影响[1]。孩子对父母的依恋有一个“印痕期”。如果错过了这个特殊时期,孩子在父母面前就会相对独立,很难与父母形成天然的亲密关系,这在以后的生活中也很难弥补。这项研究还表明,如果在成长最初的几年里有人照顾孩子,孩子就会依恋这个照顾他的人[2]。学龄前儿童需要培养信任感和独立性,这些与他的照料者息息相关。监护缺失儿童面临着隔代照料或父母由于生理、精神疾病而无力监护的情况,这客观上降低了照护质量,容易出现家长教育意识淡薄、亲子间缺乏沟通、孩子缺少爱和温暖的情况,也难以让儿童对家庭结构形成正确的认识。一些困境家庭由于经济原因,仅能满足儿童的生理需求,会忽视儿童更高层次的需求,或为了维持生计无法经常陪伴孩子,使监护人和儿童难以建立安全、稳定的依恋关系,这也会降低儿童对家庭的归属感。这种不安全的依恋模式将为孩子的人格发展和社会交往埋下隐患,加剧与家庭成员的疏离感。

(二)认同——学龄子女家庭阶段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与家庭成员的互动开始增加,家庭角色和交往方式逐渐形成,家庭教养方式和家庭互动体验对儿童家庭归属感的建构有重要影响。儿童在家庭交流中对家庭建立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能够使其更开放地接受和内化家庭社会化。

在学习层面,民主教养的家庭会对孩子提出许多合理的要求,并告知孩子遵守这些要求的原因,确保孩子遵守这些规则。在這种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往往具有较强的自尊心、较高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较好的学业成绩。专制型家庭往往通过强制或惩罚性的策略,设立许多规则,迫使孩子服从,极大地损害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而在溺爱与忽视的教育方式下,儿童的成长存在着许多问题[3]。另外,接受民主型教养方式的孩子也会对家庭有更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从性格层面上说,家庭互动体验包括互动频率和交流方式。交流方式类似于教养方式,民主的交流方式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主性,与其平等地交流;而家长冷漠和过度保护的教养方式,无益于甚至阻碍孩子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虽然监护缺失儿童的家庭结构不够完善,但监护人仍可以给予其情感支持,如果情感支持足够,与孩子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保持一致,则可以获得孩子的信任和喜爱,令孩子对家庭产生归属感。如果家长存在道德失范的现象,在“言传身教”下,儿童与家庭产生冲突的概率也会增加[4]。此外,如果一个儿童由于监护人频繁变动导致生活环境频繁变化,就会难以与监护人建立积极的情感互动体验,家庭归属感也会弱化。

(三)接纳——青少年家庭阶段

义务教育阶段后的未成年人进入了青春期,监护缺失的未成年人会更加明显地意识到自己和同龄人的区别,对自己带有缺陷的家庭结构产生负面评价,从而影响对自我和家庭的认知。对青少年来说,家庭归属感的形成与他们的自我同一性有关。

自我同一性的概念是由埃里克森提出的,他指出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整合与适应感,是个体寻求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能力,是对“我是谁”“我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我如何适应社会”等问题的主观感受和意识,是青少年人格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部分[5]。这个阶段的家庭需要调整家庭界限以满足青少年的独立要求,家庭界限的理想状态是既不过于纠缠,也不过于疏离。监护缺失未成年人家庭结构的缺位主要体现在隔代家庭和单亲家庭,对于祖辈来说,由于年龄和文化水平的限制,难以和未成年人进行平等对话,在生活和观念上难以达成一致,容易激发未成年人的逆反心理,无法接纳家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缘关系、抚养关系和情感关系,以及家庭成员根本利益的一致,决定了父母有利于在家中树立权威。有的父母与孩子相处时间很少,导致家长无法树立权威,当未成年人遇到困难时,将不愿意向家人倾诉,不相信家庭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与家人逐渐疏离,也有出现越轨行为的风险。

二、案例介绍

(一)基本情况

小Y,男,高中二年级,患有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父母都有精神残疾,生活基本能够自理。小Y一直和爷爷奶奶同住,2020年爷爷因病去世,对小Y的内心造成一定打击。小Y曾为了赚钱逃课打工,目前在学校和家长的帮助下回到学校学习。通过走访,社会工作者发现小Y目前和奶奶租住在学校附近,为了节省租金,住房条件较差,没有电扇和空调,夏季室内蚊虫较多,不利于小Y生活和学习。此外,爷爷去世后,只有奶奶的养老金作为二人生活的经济来源,小Y为了省钱,只能买少量教辅书籍,成绩受到了一定影响。此外,小Y父母的精神疾病让小Y感到自己与身边同学的区别,产生了自卑心理。

(二)家庭需求

小Y正处于青春期,又临近高考,身心压力较大,爷爷的去世使家庭遭遇了情感和经济上的双重压力。目前,面临着以下需求:一是家庭环境改善的需求。家庭是每天生活学习的场所,社工为小Y链接了爱心资源,热心人士捐赠了电扇和纱帘,让小Y能够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中学习,增加其对家庭的归属感。二是心理压力疏导的需求。奶奶目前能够照顾小Y的生活,但随着年龄逐渐增加,小Y也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对家庭的经济状况担忧,想尽早独立。小Y的老师对其进行了心理疏导和物质帮助,对于小Y对大学学费的担忧,社工也向其介绍了助学政策,让其安心上学。三是家庭抗逆力提升的需求。小Y属于监护缺失的未成年人,父母的缺位和功能失调是长期存在的危机,需要通过提升家庭抗逆力来增强家庭应对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帮助小Y增加对生活的信心。

三、提升家庭抗逆力的介入路徑

小Y的家庭不是核心家庭形态,又因为爷爷的去世打破了之前的家庭结构,造成新的危机,进一步增加了脆弱性,但小Y和奶奶关系和睦,互相关心,小Y的成绩优异,这些都体现了家庭抗逆力,使家庭具有应对压力的潜力。本文根据小Y的家庭情况,为提升其家庭抗逆力制订计划。社工将家庭抗逆力分为六个维度——经济状况、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家庭凝聚力、社会支持程度及家庭信念[6],以解决家庭问题为目标,通过帮助小Y和奶奶改善家庭沟通、家庭凝聚力和家庭信念三个方面的能力和水平,从而提升家庭抗逆力,营造积极的家庭环境,增强家庭归属感。

(一)家庭沟通状况

家庭沟通指互相倾诉,共同讨论家中的重要决定;一旦有误会或矛盾发生,会进行解释并共同解决困难。小Y由于担心增加家庭经济压力,会隐瞒需要购买教辅材料的情况,并偷偷逃学出去打工,奶奶发现后十分生气和担心,导致家庭冲突,引发了新的家庭压力。对此,社工可以引导小Y一家了解彼此的互动方式,学习在合适的时机通过适当的方式表达想法,共同讨论目前家庭遇到的困难。例如,小Y因担心继续读书考大学会对家庭带来持续性的经济压力而想要辍学打工,在介绍了相关大学生助学政策后,小Y打消了辍学的想法继续回校备战高考。结合此次亲身经历,社工告诉小Y,有些认为困难的事情实际上有很好的化解方法,只是因为自身的人生经历和视野的限制而无法有效地应对,今后再遇类似处境不妨向家人袒露,家长、老师以及社会支持网络给予的支持都会比自己一个人去应对要好得多。通过引导家庭成员形成良性的沟通方式,让问题得到理性解决,从而改变了家庭应对困难的模式。

(二)家庭凝聚力

家庭凝聚力指家庭成员在心理层面和行为层面的恰当连接,大家有一致的价值观,成为一个整体共同行动。小Y家目前的共同目标是准备高考,爷爷的去世不仅使家庭失去了部分经济来源,而且使家人失去了情感依托,虽然家庭发生了暂时的混乱,但是小Y和奶奶的感情很深,家庭的强凝聚力也可以成为增强家庭抗逆力的因素之一。例如,社工在走访中发现奶奶最近身体不舒服,精神状态不佳,医生建议她住院治疗,因为小Y无人照顾,她只能选择在家服药治疗。于是,社工与奶奶再次澄清了家庭的现阶段目标,表示奶奶是小Y的主要照顾人,她的身体和状态对小Y的情绪十分重要,询问奶奶是否能寻求其他亲友的帮助,先把身体调理好,这样才能有良好的心态和身体照顾小Y的生活。小Y的父母虽然不与他们同住,但也可以通过对小Y的关怀提供一定的情感支持,小Y的亲戚也帮小Y联系了课外辅导班,满足了他希望补习英语的心愿。通过挖掘小Y的社会支持系统,增强家庭凝聚力,使家庭成员可以互相支持,共同帮助小Y度过人生的关键时期。一个月后,奶奶的身体情况和精神状态有所好转,小Y之前下滑的成绩也有所提升。

(三)家庭信念

家庭信念指家庭认为困难是一种历练,会理性思考困境的原因,对家庭有未来的计划,对整个家庭而言,决定着家庭能否发挥正向功能,可以说是培养抗逆力的源泉。社工可以协助小Y和奶奶认识家庭困境的意义,以积极的策略去面对困境,发现身边的支持因素,乐观面对生活。例如,上文提到在为小Y讲解相关助学政策后改变了他想辍学打工的不理性想法,在此过程中小Y也是通过大学生志愿者的亲身经历了解到,在大学期间他还可以通过奖学金、勤工俭学等方式减轻家庭负担,才完全打消了他的顾虑;社工结合小Y对计算机的兴趣,鼓励他树立相关方面的目标,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形成初步规划,增加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对未来的希望。在看到社工和爱心人士对他的帮助后,小Y表示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够回报社会对他的帮助,社工以此激励小Y,但也告诉他不要过于着急,未来在大学中可以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同时要踏实地学习知识和技能,等毕业后再全身心地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然,家庭抗逆力的提升离不开政策和社会的支持,宏观制度的保障能增强他们抗风险的能力,使家庭的增能具有持续性,让监护缺失的困境儿童产生对家庭和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四、结语

本文通过家庭依恋、认同、接纳三个维度分析了不同年龄段的监护缺失儿童对家庭归属感的理解和需求,并以监护缺失未成年人的介入案例,介绍了提升家庭抗逆力和增强家庭归属感的路径,包括改善家庭沟通情况、提升家庭凝聚力和增强家庭信念感,研究了如何通过提升家庭抗逆力,营造积极的家庭氛围。此外,家庭归属感的增强除了依靠家庭内部结构和氛围,家庭外部的支持也至关重要。国家和社会需要在研究和制定福利制度时,厘清国家和家庭在福利中的供给关系,提供经济和生活方面的福利,保障监护缺失儿童的合法权利不受侵害。在福利的输送体系中,需要探索如何构建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平台的多元困境儿童福利服务输送体系,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在监护缺失儿童保护中的服务作用和中介角色,从物质援助、精神关爱、社会支持多方面着手,加强儿童与家庭的连接,增强其家庭抗逆力,使其形成亲社会意识,从而积极面对今后的生活。

参考文献

[1]BOWLBY J. Attachment and Loss: Retrospect and Prospect[J].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1982(4):664-678.

[2]黄小莲.“亲子依恋”印刻期[J].早期教育(家教版),2007(1):24.

[3]嵩钰佳,常义,马世超,等.县镇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与学习适应的关系[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6):70-72,80.

[4]李积鹏,韩仁生.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道德发展的影响及家庭德育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7(8):103-109.

[5]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360-361.

[6]祝嘉慧.城市贫困家庭抗逆力测量指标的修订与检验[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5:27.

猜你喜欢

归属感
从个案实例浅析高中生培养归属感的意义
基于PCK视角的幼儿园归属感教育课程构建的探究
学校教育中归属感培养的思考
一个没人注意的女孩
归属感:班级建设的纽带
民办院校员工归属感现状调查研究
澳大利亚教育研究理事会发布学生归属感报告
人力旅行
法院编外人员的归属感问题分析
用户归属感对其口碑传播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