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省属师范院校中文学科课程思政建设初探

2021-04-19冯樨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思政思想专业

冯樨

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体现的是一种新的思政工作理念,即牢牢抓住专业课程这一对象,革新课程观,强调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功能。对于中文学科而言,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传统的基础学科,在紧跟当下云教育、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兴教学法潮流的同时,还应扎实推进语文教育教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着力实现中文学科课程思政体系改革在途径、方法等方面的探索。

一、课程思政建设的时代任務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从2016年12月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到2017年党的十九大;从2018年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到2018年9月的全国教育大会;从2019年3月的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到2019年4月“五四百年纪念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了“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与时俱进将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升至更高水平”的总目标。习总书记强调,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多个教育内容,而贯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因此,我们认为,课程思政建设应当是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切入点和抓手。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课程思政的重要论述,概括起来说,可以总结为“两个体系、一个机制”,即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体制机制,最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优秀的建设者与接班人。习总书记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导,为我们的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基本方向,使我们明确了课程思政是在教学体系中贯穿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是一种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是让课程承载思政,将思政寓于课程,其本质是一种课程观,强调课程本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

课程思政研究与课程思政建设,是同一个研究课题下的不同范畴。二者的问题意识、着眼点、具体对象不同,意味着我们在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时,要注意梳理清楚思想资源与案例资源的不同结构,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思想资源、案例资源纳入到课程思政改革进程中来,尤其要注意将总体思路、目标任务、思想方法、教育方向等总目标,与中文学科具体的学科要求、专业特征、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宏观政策与微观措施的紧密结合。从当前课程思政研究的基本情况来看,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高等教育层次、教育类型以及具体的专业知识相结合,是目前国内高校与教育机构研究的重点。而这一总的研究内容,其中又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对“课程思政”的知识属性与职能定位的研究,如韩宪洲的《以“课程思政”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建设》;二是对课程思政相关体系建设的思路、方法与效果的研究,如陈明胜的《高校思政课亲和力养成路径研究》;三是“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的打造“金课”的贯通式研究,如冯培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建设要素探究》。相关研究呈现出数量大、范围广、方法多的样态,均有深入、深化的趋势,未来研究大有可为。

二、省属师范院校课程思政的使命

省属师范院校作为地方高校教育改革的龙头,对上是实施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战略的排头兵,对下是为地方培育中小学校教育骨干的播种者,职责所系,责任重大。师范院校所秉持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职业精神,使其负有天然的“立德树人”的光荣使命。为了加强思想引领,巩固优势学科,形成示范效应,师范院校应加大对传统学科、优势学科的课程思政建设,通过探索创新,找准特色,培育经验,以办好一批带动一批的模式,形成我校的课程思政培育体系。中文学科作为高等院校尤其是师范院校传统基础学科,理应顺应形势,迎头赶上,抓住当前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契机,着力建设有较高水平的汉语言文学课程思政体系。

中文学科作为一般的省属师范院校的传统基础学科,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容易出现改革资源贫乏、改革动力不足的问题,因此在进行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明确目标任务,坚定改革方向,扎实推进步骤建设。为保障相应措施的实施开展,要在思想层面坚持以下几个认识。第一,牢牢树立思想政治培养是课程教学的首要目标的思想,谨记“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使命任务,坚持与中文专业发展教育相结合,提升中文专业教育的价值引领导向。第二,发挥课程思政的化育功能,通过研习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文化宝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起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第三,挖掘中文专业课程的德育功能,提炼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运用德育思维,突出中华文化中的德育基调和价值内涵,将其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载体,在汉语言文学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终,我们希望通过师范院校中文专业的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牢固树立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总体思路;开发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政治信仰、社会责任的专业课程资源;结合专业教育提高大学生缘事析理、明辨是非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政治意识、人民意识、奉献精神与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通过对现有优势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的开发,逐步实现对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所有课程的全覆盖,实现教学改革的示范效应;通过课题组成员在各自课堂的实践,实现成员之间教学经验的互动,而后以示范教学的方式,将经验推广至其他课堂、课程,进而助益全专业、全课程的课程思政改革与探索。

三、中文学科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思路

在对中文学科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时,一定要坚持以重点课程带动其他课程、优势资源组合一般资源、现有方法促进其他方法的基本策略,循序渐进、层层推进,

(一)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牢牢抓住课程在思政建设中的核心作用,明确课程思政的落脚点在于课程自身的建设。“课程是以培养目标为依据,以科目和教学活动为表现形态而进行的规划、实施和习得三方面的基本事实。课程是在教育机构中或受教育机构引导而发生的一切,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指导和师生人际交往。”[1]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我们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与依托,但最终要结合专业的实际需要与内容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恰到好处地迁移进去,这是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效果的主要途径。因此,我们在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时的指导思想,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首先,牢牢树立立德树人的理念,做好课程布局与结构设计,提升中文师范生实际动手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制定专业素质教育的核心指标,引导并促进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自我辨别的持续主动学习的能力。再次,坚持以混合式教学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基本路径,使得课程的内容、形式与时俱进,贴近当前时代需要。最后,“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在于强化每一位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自觉地在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意识地培育教學效果显著的精品专业课程,群策群力,在全院范围内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堂,遴选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标兵,形成一定规模的专业教学与思政理论课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

针对当前师范院校中文专业教育以及语文师范技能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疑难瓶颈,秉持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理念方法,有针对性地对这些难题进行突破。其难点分别体现在:第一,学习纪律松弛,价值引导缺失。注意力涣散,专业课思想引领缺失。第二,教学方式、方法陈旧,难以满足教学需要。第三,教学成效不突出,素质教育成果欠缺。需明确专业素质教育目标,以素质培养为尺度,创新、设计专业课程,实现课程体系从专业知识向专业素质过渡。在专业素质教育过程中,融入审度中国及世界社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的内在思路,使中文专业人才培养与时俱进,凸显课程思政的价值导向作用。

(二)课程建设的层次步骤

首先,全院动员,形成氛围,找准专业特色,培育专业品牌,提升教师的思政能力与素养,提高教师课程思政的参与度。确立建设方案与实施意见,做到工作有目标、思想有方向。其次,明确师范本科中国文学课程思政的具体研究对象,以优势课程为抓手,实现金牌教师示范课程的立项开发,先建设一批优秀课程,做好课程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最后,着力推动专业教育的思政课程体系化建设,牢牢把握“价值树立、素质教育、知识传递、实践提升”四要素,从战略高度构建以思政理论课为核心、师范能力课程为支撑、专业教育课程为辐射、实践活动汇报为拓展的四位一体的课程思政资源体系。

中国文学思政课程资源体系布局如下:

思政理论课程是指:首先,依托学校的“两课”课程,在引导学生上好“两课”的同时,聘请学校、学院相关领导作为学生班级的政治导师,定期为班级上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小课”。其次,注重通过结合现实生活的专题研讨,使同学们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在思政理论课的日常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走向广阔的社会,增长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对我国当前的社会环境、社会经济现象、政治现象、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有正确、宏观的认识和把握,对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社会管理有切身的体会和认识。

师范能力课程是指:首先,合理安排师范能力类课程的课时与科目比重,做到专而精、全而实,把师范能力的培养纳入实践场景或模拟实践的场景教学,将“课程思政”的育人理念贯彻于实践教学各环节,包括学科教学的实践环节以及社会实践和专业见习、实习等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是检验专业知识技能的有效途径,也是检验“课程思政”效果的可靠保障。其次,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可根据教材,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如“对外汉语教学法”以及“汉语国家教育教学案例”等课程,着眼于创设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教学情境,坚持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作为师范技能训练的重点。再次,将师范课程思政教育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自觉运用课程思政理念进行日常教学的能力上。通过师范能力课程的思政教育设置,学生明确了课程思政的基本任务,掌握了课程思政的基本方法,积极响应,自觉地将这些方式、方法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习,并将其带入以后的常规教学中,实现课程思政教育的持续不断发展。

专业教育课程是指:首先,专业基础课必须与思政理论课相结合,凸显中文类课程的理论性、导向性。如文学概论、美学等课程,对相关课程的意识形态属性不放松,贯穿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基础课内容要广而博,意识形态内容要善而正。其次,专业主干课要牢牢抓住“人民性”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属性。只有将“人民性”本质与单个的“具体人”并置,牢记文艺来自于人民、文艺服务于人民的认识,才能将繁而多、长而泛的文学史内容,讲解得深入浅出,富有唯物辩证法的内涵。再次,专业教育的课程思政最终要落实到学生政治水平、政治品质的切实提高上,通过系统的专业学习,牢记并掌握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识形态本质,努力提升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树立为人民服务的高尚道德情操。

实践教育活动是指: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之外,开辟“第二课堂”,以党团日活动、主题教育活动、学生会活动、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为抓手,积极展开课程思政的实践教育与强化拓展。主要内容包括: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思想教育为契机,开展班级团日活动、学院文艺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知识竞赛活动及志愿服务实践,形成重引领、联专业、宽口径、全方位的“第二课堂”思政教育实践活动系列。如学院的“红歌”、书法、戏剧大赛,诗词社的家国诗词吟诵创作活动,文学社的“我爱我的祖国”诗歌创读活动,学生会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知识竞赛,学生志愿队的“青春告白祖国”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等等,形成机制,不断提升。

四、外国文学史课程思政教学实例

涂尔干曾在《道德教育》中提出,要造就与社会秩序及原则相一致的群体,不能通过强制的方式,而是通过唤起人们的团结精神和群体感,促使人们根据自身的意愿形成群体。在既定的团体氛围中进行实践,才能产生对群体的归属感与热情。[2]因此,在课程思政教学中尤其要注重教育方法的选择,方法措施须有力得当,自觉杜绝主观专断、大水漫灌式的填鸭式教育。教研者应结合专业教学内容的需要,在学生群体中营造公平对话、循循善诱的教育氛围。教研者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思政建设,首先要选择正确有效的“思想教育方法”。所谓“思想教育方法”,是指“为了实现教育目标、传递教育内容,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采取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思想方法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认识活动(如认识对象、认识环境等)的方法,工作方法就是具体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促进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的方法”[3]。

在外国文学史的实际教学中,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将课程思政的总体要求,与欧美文学发展的基本史实,与西方文化的异质性因素,与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价值观的讲解与批判相结合,做到准确严谨、适当适度。正如“马克思主义工程系列教材”版《外国文学史》所言:“外国文学史不仅是一门知识课程,更是一门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4]对于外国文学的教育者和研究者而言,必须清楚地知道采取何种教育方法,选取何种研究视角,最终都要以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统揽教研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成果,“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既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也揭示了文学的发展规律,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真实地描述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内容、文学形式和艺术特点”[5]。总体而言,外国文学的课程教学在思想基础、价值内容等方面,应与课程思政的体系要求保持高度一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研者应根据比较文学视域中天然存在的文化过滤与多元文化反思,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选择和精心设计,以做到所讲必有根据、所论必有原则。

以课程教学第二章《荷马史诗》为例,该节内容主要讲授《荷马史诗》在西方文学发展史上的开创性地位,其在思想内容、艺术手法等方面,对后世的西方文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讲述内容是按照文学史内容讲解、文本选段分析、思想与艺术特征总结三大步骤展开,讲授方式是教师课堂讲述与学生话题讨论相结合。我们的课程思政内容就要在这两个关键要素上做文章。首先,我们必須明确,课程思政内容并非国家现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强行插入,而是利用比较文学本然的跨文化视域,将中华文化中的基本内容作为理解西方文化故事的背景,将中华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与作品中的西方因素作比较。如《荷马史诗》中对神灵参与人类战争的描述,神与人无异,同样存在利益私心,会为满足个人的私欲而偏袒恶人,甚至不惜发动战争。古希腊文化中的神人同形同性、神人本质相同的构思,与中华神话中道德化、伦理化的神灵构想截然不同。中华文化的神灵是绝对正义、绝对正确的化身,一般是作为净化人心、行为典范的道德偶像而存在,神灵决不能有任何个体缺陷,更不用说参与人类的勾当。任何从事邪恶活动的神灵最终都会被贬斥为妖魔。在这种对照讲述之下,中华文化以神话故事进行道德训诫、正面教育的伦理化倾向,与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利益至上、财产不可侵犯的基本观念形成对照,以此作为中西方文化传统差异、人伦观念以及社会心理殊离的重要依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需再进一步点评两种文化孰优孰劣,而可抓住不同的社会结构导致的文化心理的差异,是形成不同文学风格的主要原因这一关键点,强调中华神话中所显露出来的知天乐命、内敛审慎的总体风格,恰恰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民族性格与文化心理的主要方面,并以此来对西方文化作对照式的结构分析。重对比弱评判是我们在作文化比较分析时尤其需要注意的一点。再比如,讲到古希腊史诗与悲剧中命运力量的可怕、命运大于一切、命运毁灭英雄和神灵时,可与中华文化中的微妙的命与运的双重解释作对照。中华文化乐观通达的民族性格与精神品性,使得作品中少有决绝的摧毁一切的未知力量,而更多的是将神力伦理化,成为改造人、成就人,帮助人完成道德净化的外在契机,这又与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和”联系在了一起。因此,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内容,尤其要从课程教学内容本身出发,适度加入对我国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的对照评述,从而让同学们更加熟悉、了解中华文化的精神,接受中华故事中的优秀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们对西方故事的判断和对中华文化的认识。

在对外国文学史的内容讲述中,尤其要注重对思想性内容的挖掘,而思想性内容往往隐藏于具体的文本观点和内容设置中,教师需要将这些观点与内容提炼出来,再以文学史的视角,将不同历史时期此种观点的延伸与呼应串联起来,作出历史的、理论的评价。教研者在作评述时要以历史的、科学的、唯物的眼光看待一切哲学命题,不作出于想象、流于空泛、失之神异的判断。如西方文学与文化中的“人”的主题,从古希腊命运悲剧中的“认识你自己”的谶语,到文艺复兴人欲的苏醒,再到莎士比亚笔下的有着性格缺陷的英雄的悲剧,再到浮士德统一情感与理性、道德与责任的努力,再到卢梭笔下自然高于人性,情感与个性自由大于一切的主张,等等,这条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思想的线索,贯穿于西方文学、文化发展的全过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的思想是西方文化中的极具革命性的思想,在破除神性迷信、呼唤人类理性觉醒以及拥护大革命的绝对正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我们也要看到,这种人文主义说到底还是个人化的自由主义,是从具体的人的生存困境中抽象出来的时代的整体谬误,再对这种谬误作片面深刻的批判,即忽略个人的群体责任与社会义务,强调个人的权利大于义务,权利即绝对自由的保障,发展到极致就堕化为泛自由倾向的个人主义。作为教研人员,应对这种时代性谬误作全面、客观的判断,既肯定它积极的一面,也要看到它的不足之处,以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为指导,作出最符合历史真实与最具科学价值的判断。

总之,作为中文学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研者,只有坚持观念创新,对课程思政的运用超越方法论层面,使之成为贯穿于课程教学始终的教学理念,发挥它在中文专业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基础性作用;只有坚持方法创新,以专业培养的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为抓手;只有坚持手段创新,在衡量教学效果方面,不局限于课堂教学的知识掌握情况,在测算学生学习效率情况方面,继续扩大“第二课堂”的实践范围,才能与时俱进,从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发掘出真正可行的改革方案,才能将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着力点转移到提升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启发学生由衷体验的层面上来。

注释:

[1]顾明远:《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第二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1205页。

[2][法]爱弥儿·涂尔干:《道德教育》,陈光金、沈杰、朱谐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72页。

[3]张耀灿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62页。

[4][5]《外国文学史》编写组:《外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5页,第6页。

本文系2019年江西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师范院校中文专业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思政思想专业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