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思维的训练要点与课堂实例

2021-04-19程灵

新教师 2021年2期
关键词: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创新思维

程灵

【摘   要】创新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要素,不仅要在学科教学中进行渗透,还需要通过专门的心理课堂开展训练。创新思维训练重在两个要点:一是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训练;二是于对立统一中找思路,从挑战常规中寻突破,在辩证分析中求最佳,进行逆向思维的训练。

【关键词】创新思维   发散思维   逆向思维

近年来,随着对“钱学森之问”的反思和国家“创新驱动”政策的实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一题多解”或者“一题多变”等结合学科教学的创新思维培养开始受到关注。然而,由于学科的分割、升学考试的压力、创新思维发展的复杂性等原因,实际工作中,大部分教师对如何激发学生的求异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依然重视不够、办法不多、效果不佳。

通过专门的心理课堂开展创新思维训练,有助于师生更清晰、更全面地了解创新思维的特征,学习一些基本的创新思维策略,从而拓展思维方式、培养创造意识,并能迁移到学科课程中的创新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的创造性运用,更有效地保护和开发创造力。

一、创新思维解析

“创新思维”也称“创造性思维”,指人们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开拓新领域、产生有价值的新思想或新观点的思维过程。对于中小学生而言,他们虽然没有直接创造出人类社会新的认识成果,但是在某些方法、技巧或是结论上有一点突破或奇特之处的思维活动,也属于创新思维。

心理学研究发现,创新思维并不神秘,它是多种思维方式平衡发展、整合作用的结果。吉尔福特1950年指出,创新思维的重要成分是发散性思维(产生多个解决方案)和聚合性思维(提出一个好主意),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和精致性四个基本特征;费克和司雷通1998年从认知的角度提出创新思维的“生成—探索模型”,认为其关键心理过程主要包括:发散(转变新形式或领域、寻求新特征或潜在功能)、想象或联想(寻求类比还原、生成新发明结构)、批判或反思(修改原发明结构)、回忆或推理(提取已有的认知、简单联合或合并、综合新发明结构)。研究过程中,心理学家关注的要素、角度并不相同,但都认同一个基本共识,即创新思维是由集中到发散再到集中的多次循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最主要特点和最明显的标志。

二、创新思维的训练要点

(一)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指将思维不拘一格地从已有的信息中尽可能地扩展,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发散思维是以求异、新颖、独特为目标的立体探索,可从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三个维度加以训练。

1. 思维的流畅性训练。

流畅性追求的是思维的速度和数量。流畅性训练是创新思维训练的基石,处于训练的初级阶段,主要练习用词、联想、表达和观念等的流畅性,如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想出符合特定要求的观念或解决方法等。思维的流畅性增强,心智活动阻滞就减少了,能在短时间内针对问题给出较多的解决方案,产生新成果的可能性也就随之增大。

2. 思维的变通性训练。

变通性也即灵活性,反映的是所产生的可选择方案的种类特征。变通性要求人们克服头脑中某种僵化的思维框架,沿着不同的方面和方向思考问题,其训练主要通过触类旁通、横向类比、跨域转化等思维过程来实现物体功能、遥远联想和一题多解。例如,要求用2~3个词语将“蜂蜜”和“海洋”这样意义不相近且表面上看起来毫无关联的事物通过若干个联想建立联系。变通性训练是创新思维训练的深入发展,属于创新思维训练的中级阶段。

3. 思维的独特性训练。

独特性指人们做出新奇反应的能力,反映的是针对问题给出的解决方案独辟蹊径、不同寻常的程度。思维的独特性主要通过命题和后果推测等进行训练。例如,给出一段没有题目的故事情节或内容片段,要求为其命名,想出的题目越有新意越好。思维的独特性需要重新建构事物的概念并加以組织整合,是创新思维最重要的品质特征,独特性训练是创新思维训练的高级阶段。

(二)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反过来思考问题,即对司空见惯的事物或似乎已成定论的观点“反其道而思之”的一种思维方式。在面临复杂情境时,不按常理出牌,从问题的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有时能更容易找到机会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以“出奇”达到“制胜”的目标。逆向思维的训练可从以下角度切入。

1. 于对立统一中找思路。

万物之间都存在矛盾,而矛盾存在对立和统一。有一种对立统一的形式,必然有一种相应的逆向思维角度。不论哪一主题或哪种方式,均可进行从一个方面想到与之对立的另一方面的逆向思维训练。例如,硬与软、冷与热等性质上对立两极的转换;高与低、左与右等结构、位置上的互换;液化与气化、电转为光或光转为电过程上的逆转等。

2. 挑战常规中寻突破。

受过去经验的影响,人们往往只看到熟悉的一面,而对其他面视而不见,这就容易使思维僵化、刻板,摆脱不掉习惯的束缚,只能得到一些司空见惯的答案,无法实现创新创造。事物都具有多方面属性,逆向思维的训练要求反叛传统、惯例、常规、常识,通过对正向的、习惯的挑战给人以出人意料、耳目一新的感觉。

3. 在辩证分析中求最佳。

逆向思维的目的不在于“破”而在于“立”,所以辩证性训练是创新思维训练的高级阶段。思维的辩证性训练一方面练习从个别看一般、从局部看整体、从静态看动态,提升归纳推理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演绎推理,实现反之亦然的思考,体现创新思维的综合性和发展性。

三、创新思维训练课堂案例设计

(一)暖身操:身心放松入佳境

任何紧张的情绪都可能会破坏潜能开发的过程,让身心处于一种松弛舒适的状态才能渐入佳境。

热身环节第一步,放松颈部神经:揉捏自己后颈部的肌肉,按摩颈椎骨;小转头,下巴向左上方抬三次、正上方抬三次、右上方抬三次,头转向左右侧看三次;大转头,垂头,下巴接近胸部,由右向后向左向前转圈三次,头在经过正前和正后方时略停一下,在由前转向后时吸气,由后转向前时呼气,然后重复此动作由左向后向右向前转圈三次。

第二步,放松身体:两脚略分开,轻松随便地站立,吸气时两臂左右侧平举,手心向下,摆动全臂,好像鸟展翅,双臂不用力,随胸肋而上举和自由放松地落下,重复5~8次。

身体放松的状态下,教师引导学生摒弃条条框框,甩开一切顾虑,释放个性,进入当下的心理课堂。如想说话的时候,直接张开嘴说出来就行,而不要考虑“怎么表达比较好”;说话声音要洪亮,通过提高音量激活受到阻碍和压抑的潜能。

(二)现主题:创新思维无极限

提出问题:一根普普通通的回形针,你能想到它有多少种用途吗?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在黑板上记录数字。然后给出数据:在一次许多中外学者参加的创造力开发研讨会上,有人一口气说出了3000多种用途。原来,他把回形针分解为材质、重量、体积、长度、截面、弹性、硬度、弧度等要素,然后将这些要素作为坐标系横的x轴,再把与回形针有关的人类活动进行要素分解,连成纵的y轴,从两轴延伸交叉点挖掘回形针的系列用途。例如,物理学上,可将回形针连接起来,设计成为各种电路导电或制成实验器材;化学方面,回形针中的铁元素可与硫酸、盐酸等多种制剂发生反应,进而生成诸多化合物;在语言学上,回形针可以折叠成英语、希腊语等外文字母……回形针的用途实在太多太广了。所以,我们说:创新思维无极限。【揭示主题】

(三)练中学:创新思维有方法

1. 发散思维的三个维度。

(1)竞赛导入:“口”的发散。

将学生分成6~8人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2分钟时间内开动脑筋,说出“口”有哪些用途并用手机录音记录。教师讲解评分依据,让各小组对本组的表现计分,然后每组派一个代表汇报并分析得分情况。

记分依据:①看反应的速度和数量,检验思维的流畅性。每说出一个用途得1分。②看反应的方向和角度,检验思维的灵活性。同性质的用途只加一次分数。例如,口可以“吃饭、喝水、喝饮料、吃棒棒糖”都属于“吃食物”的功能,只加1分; “说话、批评、赞美”则是口的“言语”功能,可再加1分……③看答案的新颖程度,检验思维的独特性。每一个独特性的答案加10分。例如,“残疾人可以用嘴咬笔写字”这个答案比较新颖,另加10分。教师对记分依据的讲解,实际上是引导学生理解创新思维的主要品质特征。

(2)练一练:你看到了什么。

看这幅图(右图),你看到了什么?2分钟时间,请每个同学自己写出来。

学生自我评分,查找自己在创新思维方面的长处与不足。

思维的流畅性:写出的答案数量有多少?

思维的变通性:有几个不同的发散方向?例如,视为一个物体的两个部分(如倒放的眼镜、泳池边的扶手);视为水平线上的两个相同的物体(如窑洞、坟墓);从侧面看(如魔鬼的眼睛);视为运动的形体(如双鱼跃水、两人弯腰做体操)等。

思维的独特性:有哪些称得上新颖的答案?例如,伸在一张纸后的两个指头、两个水田里插秧的人等。

2. 创新创造的组合策略。

(1)故事导入:铅笔的改进。

很久以前,人们使用光秃秃的石墨写字。石墨容易断,而且写字的人总是弄得满手黑,并不好用。后来,德国纽伦堡的一位木匠把石墨和木条组合起来,发明了现代铅笔的雏形。1662年,弗雷德里克开办了第一家铅笔工厂,将细石墨放入带槽的木条,然后用另一根上了胶的木条把石墨笔芯夹在中间,再将笔杆加工成圆形或者八角形。1858年,美国费城一位名叫海曼的穷画家对铅笔进行了又一次改进,他用金属片把小橡皮固定在一端,创造了带橡皮的铅笔并申请专利,之后他将这个专利以55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一家铅笔公司。海曼的发明,靠的就是创新思维的一种方法——组合发散思维,把两件或多件事物组合起来产生了新的事物。

(2)练一练:添笔画。

运用组合发散思维,模仿表格第一列的图形,组合上新的图形,把右边三列图形改画成各种新的东西。

3. 逆向思维的突破效应。

(1)故事导入:决赛的胜出。

一个古老的都城,每年的固定时间都要举办一次智力竞赛。经过层层的选拔,到了最后的关键时刻,题目也就比前几轮难多了。这一年的决赛是这样的:所有8名进入决赛的选手被分别关进8间屋子里,门外派有专人看管,选手们可以向守卫说一句话。如果守卫能自愿放某选手出去,并且不跟随选手,那么该选手就赢。条件是选手不能采用强制性的手段威胁恫吓守卫,只能通过语言让守卫心甘情愿放其离开房间。时间一点点地过去了,一直没有选手走出房间。终于,在最后的时刻,一个选手成功地摆脱了守卫的看管,走出了门,赢得了智力竞赛的胜利。你知道这个人对守卫说了什么吗?原来这个选手对守卫说:“这个题目真没意思,我宣布放弃比赛!” 这就是逆向思维的出奇制胜。

(2)练一练:摆瓶子。

有四个相同的瓶子,怎样摆放才能使其中任意两个瓶口的距离都相等呢?

解决方案:把3个瓶子放在正三角形的顶点,将第4个瓶子倒过来放在三角形的中心位置。把第4个瓶子“倒过来”,多么形象的逆向思维啊!

4. 头脑风暴的集思广益。

(1)方法介绍:头脑风暴。

发散思维不仅需要一个人用好头脑,有时候还需要借助外脑,达到“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效果。作为集体发散思维的“头脑风暴”,重在创造自由、活跃的气氛,欢迎各抒己见,激发奇思妙想。强调三个原则:一是延迟评判,认真对待任何一种设想,讨论过程中不对别人的意见提出批评和评价;二是独立思考,可以在别人意见基础上补充改进,不可以私下交谈,以免干扰别人思维;三是以量求质,越多越好。

(2)练一练。

以小组为单位,每组选择一个話题进行10分钟的“头脑风暴”练习。例如,假如地球的水资源枯竭了,将会怎样?假如你拥有隐形的能力,你将做什么?练习之后,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判断对得到的观点进行分类,分为普通答案、其他答案、独特答案几类。

(四)巧迁移:奇思妙想时时行

创新活动包括识别问题、搜集信息、形成方案、验证创意、评估结果等思维过程。创新思维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经历孕育、准备和明朗、验证等不同的阶段,因此,课堂学到的方法还需要迁移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经常练习运用。碰到事物仔细瞧,多种角度勤思考,就可以像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的那样:“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延伸练习:在纸上画“─”“│”或“⌒”“○”等,把自己想象的东西记下来。

创造力的开发并非喊几次口号、组织几次创新思维训练就能立竿见影的,需要将独立的思维技能训练与常规课程中的思维教学结合起来,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等各个层面进行系统性培养,才能逐步引导学生形成创造性的意识,铸就创造性的人格。

(责任编辑:黄晓夏)

猜你喜欢

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创新思维
逆向思维在小学数学解题中的作用与培养
例谈发散性思维训练
金融新晋军的“发散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