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能视角下社会工作对慢病患者的介入研究

2021-04-19孙华君田恩宇张昱杜汋

社会与公益 2021年3期
关键词:小组工作自我效能妇女

孙华君 田恩宇 张昱 杜汋

摘 要:高血压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慢性病,患者的自我效能感与其自我健康管理行为存在密切联系。本文以天津市北辰区大张庄镇高血压患者自我健康管理小组为例展开分析,小组活动为期六周,分为六个单元。醫务社工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增能原则,对小组活动的内容及形式进行设计,积极发挥高血压患者自我健康管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帮助患者实现健康管理、行为生活方式干预,减轻心理负担,普及高血压健康知识,强化社会支持系统。

关键词:小组工作;高血压;自我健康管理;妇女;自我效能

基金项目:2020年天津市社科界“千名学者服务基层”活动大调研“结对子”深化项目——基于政策实践与社会重建路径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干预研究(项目编号:2004010)。

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指出,医疗机构设立医务社工岗位,负责协助开展医患沟通,提供诊疗、生活、法务、援助等患者支持等服务。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印发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评价指南(2019年版)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评价指南(2019年版)的通知》亦将“志愿者服务”列为评价指标,要求通过建立患者自我管理小组等方法,帮助患者逐步建立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高血压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慢性病。调查数据显示,2012—2015年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粗率为27.9%,标化率为23.2%[1]。有学者将自我效能定义为人们所具有的,对影响其生活的事件施加控制所需能力的信念,以及人们有关自己组织动机、认知和行为对任务要求实施控制的能力的信念[2]。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效能感与其自我健康管理行为关系密切。增强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有助于强化高血压患者对血压控制的能力。

增能是社会工作的一项重要原则。它强调帮助组员建立自信,协助组员运用自己的能力来实现自助,改变自己的生活,并以个人层面的改变促进群体和社会层面的变化[3]。本研究将社会工作中的小组工作方法,引入高血压患者自我健康管理小组工作中,并结合增能原则,对小组活动的内容及形式进行设计,通过鼓励和肯定、将高血压患者作为主体、意识觉醒、权力分析等方法,激发高血压患者自我健康管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消除其对自我健康管理的无力感。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2020年8月—10月,在天津市北辰区大张庄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首先按照女性、已签约家庭医生、确诊高血压并且有活动参与意愿的标准,招募被试,然后按照年龄相似、文化程度相似、家庭状况相似等标准,将其中各类状况相似的被试纳入同一个小组。小组最终纳入5名成员,组员平均年龄为65.40±3.36岁。

(二)研究方法

1.调查方法

满意度:采用自行编制的小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估。采用李克特5级标度法进行计分,1分表示非常不满意,2分表示不满意,3分表示既没有满意也没有不满意,4分表示满意,5分表示非常满意。

预期目标实现程度:采用自行编制的小组成员预期目标实现程度调查表进行评估。采用李克特5级标度法进行计分,1分表示几乎没有达到,5分表示完全达到。

自我效能: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进行评估。该量表共10道题目,采用李克特4级标度法进行计分,1分表示完全不正确,2分表示有点正确,3分表示多数正确,4分表示完全正确,将10道题目的得分加起来除以10即为量表总分。

2.干预措施

高血压患者自我健康管理小组为期六周。每周根据组员日常生活状况合理安排日期,进行1单元小组活动。每单元小组活动时长约1小时。根据文献研究、前期调研成果及经验判断,高血压患者自我健康管理小组的需求主要包括:进行健康管理,对行为生活方式进行干预;减轻心理负担;普及高血压健康知识;强化社会支持系统。在充分考虑小组需求的基础上,设计小组活动内容。小组活动共分为六个单元,各单元活动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单元:首先,工作人员与签约居民进行自我介绍,对小组目标进行说明;其次,启发组员共同制度小组公约,如组员间互相尊重、互助分享、按时参与;再次,为组员讲解高血压相关知识,组员可以倾听记录,并可以就自身健康问题向工作人员提问;最后,为组员测量血压,邀请组员填写前测问卷。

第二单元:首先,通过答题竞猜等方式,巩固上一单元讲解的高血压健康管理知识;其次,引导组员交流分享高血压自我管理的相关经验;再次,引导组员诉说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上存在的困扰,积极宣泄不良情绪;最后,通过开展“9个圆点的问题”游戏,鼓励组员在思考时摆脱束缚,努力寻求解决健康问题的办法。

第三单元:首先,让组员学习体验家庭血压测量的方式,帮助其养成定期监测血压的习惯;其次,继续由组员分享高血压自我管理的相关经验,医务社工对不全面的内容进行补充;再次,让组员讲述自己每日的生活流程,以及自己向往的生活流程,并讨论生活是否有改变的可能,困难在哪里;最后,鼓励组员从生活中的小细节着手开始改变,让其意识到即使存在健康问题,但生活仍可以丰富多彩。

第四单元:首先,让组员讲述上一周自身感觉最幸福的一件事或几件事,分享生活中的乐趣;其次,在医务社工的带领下,与组员一起做保健操,帮助组员舒缓身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改善健康问题;最后,通过介绍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等方式,指导组员从支持系统中挖掘资源,争取更多的社会福利和权利,进而从中获得所需的帮助。

第五单元:首先,询问组员如何理解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发展过程,组员日常是如何感知病情是否有加重迹象的,帮助组员梳理患病前后的生活变化,并澄清疑问,引导组员认识到,只要对高血压等慢性病进行适当的健康管理,日常生活可以与正常人没有任何区别;其次,讨论未来一段时间中如何对自身进行健康管理;最后,了解组员是否仍有尚未解决的高血压相关健康问题,再次鼓励组员发挥自我效能,主动解决健康问题。

第六单元:首先,邀请组员共同回忆小组的活动历程,总结组员从小组中获得的新知识、新技能、新理念等;其次,为组员拍摄合影,邀请组员在冲洗的照片上留下自己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和签名,并根据组员意愿选择将照片挂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宣传栏或自行带回,在帮助组员处理离别情绪的同时,向其传递更多的希望;最后,再次为组员测量血压,询问组员参与小组的感受及目标达成情况,并邀请组员填写后测问卷、满意度评估问卷等。

(三)质量控制

小组工作人员的遴选标准主要包括:具有帮助社会弱者等价值观;具有高血压等慢性病健康管理方面知识素养;具有沟通、使能、评估、计划、服务、合作、发展等方面能力。小组工作人员经过规范化培训。小组工作人员在小组工作全流程做好工作记录,并在每次小组工作结束后进行就本单元小组活动效果及下一单元小组活动筹备进行专题讨论。

(四)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 3.0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描述结果主要是绝对数。

二、研究结果

(一)出席情况

小组各单元活动出席率均为100.00%。

(二)小组成员满意度评估

调查结果表明,小组组员对各项指标满意度均较高。小组成员满意度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三)小组成员预期目标实现程度评估

调查结果表明,小组成员各项预期目标实现程度均较高。小组成员预期目标评估实现程度具体如表2所示。

(四)小组成员自我效能评估

调查结果表明,小组工作后,小组组员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均有所上升。小组成员自我效能情况具体如表3所示。

三、讨论

(一)高血压患者自我健康管理小组的效果

结合调查结果可知,本次高血压患者自我健康管理小组各单元活动出席率均为100.00%,小组成员对各项指标满意度均较高,小组成员各项预期目标实现程度均较好。小组活动后,小组组员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均有所上升。由此可见,本次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小组整体效果较好,可帮助高血压患者实现健康管理、行为生活方式干预,减轻心理负担,普及高血压健康知识,强化社会支持系统。

(二)高血压患者自我健康管理小组的活动设计

本次高血压患者自我健康管理小组活动,均密切结合小组成员预期目标进行设计:(1)对高血压健康知识进行讲解、学习体验家庭血压测量的方式、做保健操等,均是为了普及高血压健康知识,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4];(2)高血压患者间进行经验分享、讨论未来的自我健康管理方向,目的则是促进小组组员间的互动,为其建立新的社会支持,并通过小组成员间的相互影响,增强小组组员的自我效能;向高血压患者介绍家庭医生团队成员,也是帮助高血压患者挖掘和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资源,强化社会支持系统,更好地提升其自我健康管理能力[5];(3)“9个圆点的问题”等游戏,则是为了促进签约高血压患者意识的提升和觉醒,帮助其意识到应当享有的健康权利,用新观念、新思想消除其弱势地位,实现健康管理,行为生活方式干预;(4)让高血压患者从生活中的小细节作出改变、讲述最幸福的事、对高血压进行重新认识、签名留念、宣泄不良情绪等,各个环节均包含对高血压患者的鼓励与肯定,使其不断提升自信和能力,减轻心理负担,提高自我效能感[6]。

(三)高血压患者自我健康管理小组的演化阶段

高血压患者自我健康管理小组主要经过筹备、形成、转折、成熟、结束五个阶段[7]:(1)在筹备阶段,需重点做好小组组员基本资料的收集,小组活动内容、时间、规模等要素的确定,组员的招募、筛选等工作,这一阶段工作应在小组活动开始前完成;(2)在形成阶段,需协助组员彼此认识,建立安全、信任的关系,形成小组规范,初步建立小组凝聚力和归属感,这一阶段的工作应在小组活动第一单元完成;(3)在转折阶段,应关注特殊组员,处理防卫、抗拒行为,协调处理组员间冲突,进一步促进小组动力的形成;(4)在成熟阶段,应协助组员维持小组的良好互动,鼓励组员从小组经验中改变原有认知,将领悟转化为行动,鼓励组员互助互惠,共同控制血压,解决健康问题;(5)在结束阶段,应处理组员的离别情绪,协助组员将小组经验运用于自我健康管理中,对小组工作效果进行评估,这一阶段工作应在小组活动最后一单元完成。

(四)高血压患者自我健康管理小组的实施细节

在开展高血压患者自我健康管理小组的过程中,需注意以下事项:(1)为了评估自我健康管理小组的效果,应准确收集高血压患者在小组筹备前以及小组结束后的血压等健康资料;(2)高血压患者自我健康管理小组的活动时间应相对固定,并避免与组员的工作时间等发生冲突,活动地点应尽可能布置圆桌等家具,并辅以绿植,营造温馨舒适的小组氛围;(3)高血压患者自我健康管理小组的活动内容,应当与小组组员的年龄特征等相符,小组各节活动应具有较明确的目的性和衔接性;(4)自我健康管理小组的主持人应当热爱健康促进工作,并保持人员固定,在小组形成和结束阶段充分发挥引领作用,而在小组成熟阶段应及时将小组的主动权交还小组组员,并充分展现出对组员的鼓励、支持与真诚。

(五)高血压患者自我健康管理小组与传统健康教育的區别

本研究建立的高血压患者自我健康管理小组,与传统的健康教育形式相比,具有显著不同:(1)传统的健康教育多以讲座、会议等形式开展,人数众多,无法兼顾受众的差异性需求,而自我健康管理小组人数一般在5至8人,可充分了解每一个组员的独特性,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干预[8];(2)传统的健康教育形式,受众多不固定,健康教育效果在短时间内难以得到巩固,而自我健康小组通过对固定组员进行连续、高强度的健康干预,可充分保证小组组员的自我健康管理效果;(3)传统的健康教育对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更注重知识技能层面,而自我健康管理小组所需工作人员除具备以上能力外,还需具有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以及亲和力,以便引导小组良性发展[9-10]。

参考文献

[1]冯宝玉,陈纪春,李莹,等.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与高血压发病关系的随访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6(5):606-611.

[2]BANDURA A,JOURDEN F. Self-Regulatory Mechanisms Governing the Impact of Social Comparison on Complex Decision-Mak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1(44):23-52.

[3]贾丽婷.增能视角下老年社会工作介入路径思考[J].社会与公益,2020(7):18-21.

[4]陆金龙,李云鹏,马晓燕.松江区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开展现状及可持续性探讨[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08(2):71-73.

[5]陈烨,朱晓燕,刘洪珍,等.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动机与自我效能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护理行为的影响[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20(9):1242-1245,1249.

[6]储惠.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20(4):373-375.

[7]顾正品.小组工作技巧·小组活动设计技巧(一)[J].中国社会工作,2017(13):8.

[8]薛莉莉.心境障碍患者照顾者增能小组的实践与效果[J].中国卫生资源,2015(6):443-445.

[9]石名菲,冯睿媛,李英华,等.2018年省级健康教育机构专业队伍现状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20(3):376-379.

[10]李英华,李长宁.国际健康教育专业人员专业能力评价标准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20(5):458-464.

猜你喜欢

小组工作自我效能妇女
当代妇女的工作
延续护理干预对出院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健美操比赛中运动心理之自我效能
大学生网络学习拖延与自我效能和自我调节
自我效能感在职业学校学生科技创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小组社会工作游戏带领的几点注意事项
小组工作方法在提升初中生抗逆力中的应用
妇女的脚变大了
妇女应注意“自行车病”
不要小看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