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

2021-04-18王金凤

文理导航 2021年11期
关键词:高中培养数学

王金凤

【摘 要】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重视对于学生直观想象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过程当中,灵活运用对于空间的想象能力预测数学模型的变化与核心本质,提升对于数学知识掌控能力,将具体事物转化为感性认知,学会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更方便地解决位置问题。

【关键词】高中;数学;直观想象能力;培养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寻求教学方式的不断改变,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直观想象能力能让学生将抽象难懂的几何知识用生动直观的图像呈现出来,激活学生学习主动性,保证教师能够与学生在课堂上形成良好互动关系,他们将生活经验以及学习感悟等等用更鲜明的方式体现出来,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扎实基础。接下来,笔者将从多个方面简单介绍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更改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直观想象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一、直观想象能力在高中数学学习中的定义

想象能力是人类大脑中产生的对表象事物的深度加工过程,在数学中的直观想象能力,则需要围绕数学模型或者数学理念展开对知识的加工与感知。从一方面讲,所谓的直观想象能力,其实就是一种在脑海中将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图形、符号加以理解的能力,学生们利用直观想象能力可以很方便地理清图形与数学课程核心知识间存在的关系,有利于构建直观数学模型。与其说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不如说是锻炼高中生抽象思维与具象思维的快速转换能力,在实际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利用直观想象能力,他们可以很敏锐地捕捉到数学问题切入点,深入理解数形关系,灵活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试探出最优的数学问题解决办法。

二、培养高中生直观想象能力具体措施

(一)搭建数形联系,培养直观想象能力

因为学生们要想培养起来较强的直观想象能力,就需要对数学图形有着深刻的理解与认知,从而才能顺利解决数学问题。所谓:“数缺形少直观,形缺数难入微”,二者不能孤立存在,而是要相辅相成地用来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在整个高中阶段,我们都强调着要培养学生数形结合能力,让他们能够将图形与数学知识灵活结合起来进行学习与探究。当他们拥有了较强的数形结合能力以后,学生们的洞察力与感知力都将大大增强,接触到新的数学知识时,便能迅速按照所写知识与题目给出的线索或者图像进行分析,在图形的辅助下,实现对结果的直观推理。这不仅仅对于学生解答数学问题有着较强的帮助,而且还能强化自我对信息的整合能力與收集能力,对于他们综合素养的提升也有着较大的益处。

(二)借助数学模型,培养直观想象能力

数学模型是在研究数学学科的时候,十分重要的一种辅助研究工具,通过数学模型,我们能够很方便地将抽象复杂的数学关系表达式转化为直观的模型,方便人们观察,并找到各个数学变量之间存在的关系。在高中数学学习阶段,学生们能够接触到的数学模型包含立体结合模型、解析几何模型以及平面几何模型集中,其中立体几何数学模型主要是指长方体或者四面体的三维模型图像,而解析几何模型能够更方便高中生观察到几何体上的点、线、面之间的关系,平面几何则是将三角形、圆形等平面图像上的几何关系用模型的方式呈现出来。教师们借助多种多样的数学模型,可以督促高中生进一步简化数学问题,构建立体完善的空间思维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哪种数学模型,其实其核心思想都是对数学问题的简化与具象化。所以,不同的数学模型之间也存在较为紧密的联系,任何人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都可以回忆之前接触到的数学模型,然后找到不同数学模型存在的异同点,整合在一起进行记忆。例如,当教师给学生介绍立体几何部分知识的时候,就运用一些特殊模型,将立体几何与几何模型合并起来,让他们看一看立体几何的长方体或者正方体模型,从而在透视的角度找寻点线面之间的联系,学生在观看模型的时候,也会很惊奇的发现所有的立体都是由点线面在不同空间当中搭建而成的,这对于培养学生直观想象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例如,当给出网格绘制的三视图以后,教师要求学生判断本多面体的最长棱是多少?

当学生看到了这样的三视图以后,也会自己去画一画立体多面体模型,在尝试还原多面体的过程中自己的直观想象能力便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从正面、侧面与上面将其还原回模型底面、右侧与里面的投影。如果学生们无法完成对整个图像的整体还原,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将几何体的顶点位置确立出来,这样通过点连线,线连面的方式也能准确地实现对于整个几何体的还原。

(三)辨明图像特征,培养直观想象能力

要想让学生们具备较强的直观想象能力,教师不仅仅要让学生们具备很强的脑海构建立体图像的能力,而需要加强对高中生洞察能力的提升,因为人类直观想象能力的形成过程跟他们日常生活经历与学习经验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特定情境当中,根据接收到的不同图像信息与环境因素,人们把这些内容与自己已经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结构联系起来,并从中找到符合条件的模型或者图像,筛选出最符合条件的内容部分。因此,学生们应当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仔细观察给出图像特点,找出每一个图像明显特征。而在高中阶段的函数部分教学时,这种对图像特征的辨别能力更加重要。

例如:函数f(x)的定义域是r,图像关于原点对称,已知在X>0的范围内f(x)=x3-2,那么函数f(x+2)的全部零点和为?当学生拿到这道题以后,大部分人首先最先想到的就是将整个函数表达式求解出来,进而才能确定函数的零点都是什么,完成最终问题解答。而函数类问题使用画图的方式其实更有利于我们求解函数表达式。通过题目我们就可以得知函数必然存在于一个大于零的零点,我们将其设为x1,(x1>0),另外题目描述也提到了:函数为奇函数,所以按照奇函数图像的性质,函数f(x)在零点左侧也存在一个零点,我们将其记为x2,并且这两个零点是关于原点对称的。另外,因为函数为奇函数,在x=0的时候,f(0)=0。原图像画出来如下图所示:

我们最终要求解的是数f(x+2)的全部零点和,因为就可以将其看作是将上面的函数图像整体向左平移两个单位而得到的图像,最终求得全部零点和是-6。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很好地将函数表达式与函数图像粘连在一起,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不仅仅要让学生们对于数学知识概念有强大的掌控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直观想象能力,为他们创设更丰富多样的学习方法,将课堂交给他们自己去自由探究。激发他们观察图像并动手作图的能力,在保证高中生直观洞察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也促进他们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习惯性使用数形结合思想,提升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高中培养数学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