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PP模式对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率影响探索

2021-04-18张志彪许亚强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21年3期
关键词:PPP模式工程建设

张志彪 许亚强

【摘要】站在经济效率理论的角度分析,PPP项目的最佳经济效率在实际工作中是很难实现的,基于此,本文会将PPP模式的相关理论作为切入口,对该模式产生的经济效率影响进行深入分析,进而提出提升工程建设项目效率的建议,以便为今后的PPP项目推进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PPP模式;经济效率最大化;工程建设

PPP是合作模式可以有效解决工程建设中政府资金支持不足的难题,实现经济效率的最大化。但不能忽视的是,从目前的情况看PPP的经济效率还未得到充足发挥,需要进一步激发和强化。

1、PPP模式的推行对项目经济效率带来的具体影响

1.1项目资金使用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从目前PPP模式的应用程度来看,该模式在资金使用效率提升方面作用十分显著,已经得到了高度关注,这种显著优势主要在两个方面体现出来。首先,PPP模式的推行,促使资金使用效率(政府)明显提升。分税制改革至今,许多地方政府的收入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难以满足公共设施建设需求,基于这样的背景,PPP模式应运而生,这是一种先进的融资理念与手段,和政府债券相比,更能吸引社会资本。通过PPP的推行,可以极大程度缓解目前这种紧张情况,为基础公共设施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撑,缓解政府财政压力。以此作为前提,政府可以将剩余资金投入到其他服务产品的供给中,如此一来,就达到了资金使用率大幅度提升的目标,政府的职能被充分显现出来。其次,PPP模式的推行降低了综合成本,使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稳步增长。建设社会资本负责项目是PPP项目的核心内容以及主要特征,PPP项目的资本方通常情况下需要在项目前期,花费大量的资金,确保项目可以平稳运行,在项目建成后,得到相应回报。从中可以发现,这是一种和项目经营绩效产生直接联系的回报模式,资本方的回报和项目经营业绩是挂钩的,这是PPP的重要特征,但同时也给社会资本造成了压力[1]。基于这样的前提,社会资本在实际建设中,会主动控制成本,将利润最大化作为核心任务,最终确保综合成本的降低,不仅节约了整体投资,还极大程度提升了建设资金使用率。

1.2提高了合同成本管理难度

站在交易成本理论的角度分析,通常认为合同成本是很难控制的,在PPP项目中,合同的地位与作用十分显著,为PPP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明确了双方(政府与社会资本)的责任和权力,在合同中还同时明确了风险分担机制,可以有效规避项目建设风险。但因为合同具有长期性、不确定性以及不完整性等特征,给合同管理带来了较大难度,项目交易成本增高明显。如果合同管理能力比较弱,政府与社会资本通过协商形成的合作就会有极大可能滋生机会主义,随着合作群体的增多,合同关系将变得更加复杂,这样的局面会使PPP项目的最终管理成本难以控制。

2、PPP背景下项目经济效率提升的措施

2.1政府需要理性看待PPP模式

随着PPP项目近几年的不断推行以及相关理念的强化,PPP模式产生的积极影响已经被看到,在项目建设中的优势也被逐渐显现出来,这种优越性已经得到了多次验证,效果十分显著。但政府部门也要明白,PPP模式并不是万能的,想要推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真正提升建设质量还需要进行综合考量,将资源整合的最大优势发挥出来。在现实工作中,必须要对PPP抱有正确态度,如果存在错误认知,对待PPP模式的态度比较松散,将会很有可能破坏这种公私合作,不仅造成资源浪费,项目的实际质量更是无法保障,反而成为了社会资本利益瓜分的对象,运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便利获取更多特权。如果是这样,PPP模式早已经是名存实亡,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巨大的。因此,政府在看待新时期的PPP模式时,需要抱有严谨、认真的态度,客观看待问题,不要轻易被蒙蔽,在双方合作关系建立时,应该确保公私合作关系的合理性,通盘考虑成本、经济效益等多方面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社会总成本,追求净福利最大化,促成可持续发展的合作模式,以此来实现PPP项目的最大价值,达成双方的共同目标。

2.2运用互联网技术转变合作模式

在经济持续发展的背景下,PPP项目合作模式也在发生着改变,随着社会进步,社会资本是有资格和权利发起PPP项目的,虽然社会资本拥有这样的权利,但是现实中由资本方单独发起的项目数量却非常少。就现有的状况看,政府依然处于主导地位,由发改委审批,最终招标建设,这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项目经济效率容易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例如:办事效率低等问题,这些都会对经济效率造成影响,并且耽误建设进程,降低时间效率。与此同时,政府部门在过去工作中一直将工作的重点以及核心内容集中在政府和社会资本(建设双方)的利益问题上,却忽视了公众的监督权与话语权。实际工作中,PPP模式将不同利益主体通过有效手段完美衔接,形成政企合作新格局,构建政企合作系统,积极鼓励各方参与,让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到项目建设中,多多听取公众的建议[2]。想要实现理想的建设目标,就可以结合目前比较先进和科学的互联网技术,实现政府和企业的多角度融合,达成了多方主体互动的目标,以此为前提,共同进行网络治理。站在PPP项目本身的角度,网络治理属于先进、可靠的管理手段,旨在实现协调共赢。并在实际工作中,督促各方承担起对应的责任,接受社会监管,在项目管理阶段,要保证各方拥有相同权利,催化各方的参与积极性,实现经济效率最大化。PPP属于近几年才被提出的一种新型融资模式,属于政府和资本间的深层次合作手段,可以确保项目达到理想的实施效果。這种模式的提出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客观要求,有利于政府实现资源整合,可以将社会资本较为先进的理念和管理模式与政府政策支持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种强强联合的格局。

2.3 提升政府建设能力

结合上文分析可以得出,PPP模式下,想要实现经济效率提升的目标,需要从合同设计入手,想方设法提高合同管理与应用的能力,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专业的人才与先进的技术支撑,全面激发并强化政府建设能力。除此之外,还要制定全面、可靠的规制,为PPP项目落实提供保障,这对于PPP项目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实工作中,政府应高度重视PPP项目的效益,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将决策领导作用尽情展现,从根本上提高公共项目建设水平,保护公共利益,确保PPP项目的合理性,为PPP项目推行扫清障碍,避免该项目被社会资本控制,将PPP项目的最大经济效率发挥出来。面对激烈的市场环境,政府部门需要增强服务意识与建设能力,这是新时期PPP项目得以稳步推行的重要保障,必须要重视起来。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PPP模式的深入推进以及大范围的推广,PPP模式所带来的经济效率提升已经得到多方的重视,想要在PPP模式下,早日实现工程建设经济效率的大幅度提升,需要从政府内控能力入手。通过增强自身建设能力、运用先进技术等手段,实现治理模式的优化升级,确保PPP项目平稳、向前发展,将PPP模式在促使经济效率提升方面的价值发挥到最大,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亚群.PPP模式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设备工程,2020(21):20-21.

[2]许达昌.PPP模式对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率影响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05):148-149.

猜你喜欢

PPP模式工程建设
PPP模式下养老地产融资风险分担博弈分析
浅谈兰州市基础设施建设引入PPP模式的紧迫性和可行性
PPP模式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新型军队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