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水利施工中的钻孔灌注桩技术

2021-04-18邹磊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21年3期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水利工程施工技术

【摘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是水利工程中常用的技术之一,施工中所应用的机械设备成本不高,也无需占用较大施工场地,可就地取材,施工管理安全与便捷。此技术可应用于多种地质条件,钻孔时无需进行地下水的降排,也不会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具有良好的经济适用性。文章对水利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展开了分析,并对施工中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了探讨,旨在优化钻孔灌注桩技术,保障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水利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在水利工程建设规模拓展及数量日渐增多的同时,水利施工技术不断创新与优化。其中,钻孔灌注桩技术便是应用率较高且经济性较强的技术之一,该项施工技术应用时,需经过勘察现场、钻孔、钢筋笼制作与安装、注浆管铺设及灌浆等多道施工环节,为避免施工中出现桩径缩颈、坍孔或钢筋笼上浮等问题,探究钻孔灌注桩技术,探讨技术优化对策势在必行。

1、水利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1.1施工前的准备

施工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是保障设计方案可行、施工操作合理的关键,为此,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应于施工前亲临施工现场进行水文、地质以及气候等信息的收集,并以水利工程施工规范为依据进行施工设计方案的优化设计,应设置好沉砂池或泥浆池,从而为钻孔灌注桩施工的科学与合理规划提供保障。同时,施工前应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判,并做好应对措施,避免突发性事件出现时处理不及时而影响施工质效。施工中,工程管理人员应履行各自的职责,对灌注桩水源进行全面的监管,以免影响泥浆的正常循环,还应加强对施工原料的质量把控,对泥浆所有指标进行全面检测。应实施动态化管理,因地置宜地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方案的调整,以强化技术应用效果。

1.2钻孔施工

钻孔灌注桩施工的基础环节是进行孔位的钻进,钻孔前应对地质资料进行分析与测算,结合设计坐标而进行孔位的确定,用带颜色油漆进行孔位的清晰标准,并预先进行护筒的埋设。钻孔之前,应对钻头与钻孔中心的位置偏差进行检测,检测磨盘是否平整,查看钻杆的垂直度情况,比对泥浆比重等指标是否与设计相一致,而后应详细进行数据记录,从而确保精密完成钻孔施工。钻孔中也应实时对钻进的垂直角度进行查看与调整。应尽量一次完成钻孔,因不可抗因素中断钻孔后,应提出钻头并向孔内灌入泥浆,且应尽快恢复钻进,若中断时间较长,则需填土后重新进行钻孔施工。钻孔完成后,应提起钻头使之与孔底保持10cm距离空转,检查孔壁,与规定标准相符后,可稀释泥浆并灌入,灌注时间控制在1h左右,灌注前应对孔底的泥块或岩石敲碎,使之可在泥浆流动时从孔中排出。钢筋笼下放后,应二次清理孔洞。

1.3钢筋笼制作与安装施工

钢筋笼制作时,应以钻孔位置的地质条件及孔深等为参考而进行直径及长度的确定。且应遵循设计图及施工标准明确其结构型式及钢筋规格及数量,精确统计钢筋笼尺寸,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开展钢筋绑扎施工,可在钢筋笼中加装钢筋,以免其出现变形问题。钢筋笼焊接前,应进行箍筋的安置,从而使之稳固性更强。应在钢筋与模板之间安放混凝土垫块,并运用箍筋进行固定。钢筋笼制作与安装完成后,应对其进行受力检测,若是出现变形或脱落应立即处理,待符合标准后方可开展后续施工。

1.4注浆管铺设施工

注浆管埋设是保障钻孔灌注桩施工效果的重要环节,埋设过程中,应遵循合理性原则而开展,且应控制好铺设质量。同时,应将环境及外力等诸多因素纳入考量,做好注浆管保护,降低外界因素的干扰,保障注浆管的正常运行,从而确保灌注桩施工的顺畅开展。

1.5灌注桩施工

注浆前,清孔工作十分必要,同时应对钻孔的孔径及孔深进行二次检测,查看其与施工设计标准是否一致。施工时,应先配置混凝土材料,之后将之灌入预埋管道内,确保管道底端与孔底之间保持25-40cm的间距。灌注时采用注浆机进行混合材料的输送,确保其可灌至孔底,注浆高度达到标准后应做好孔底的封堵。灌注时,应做好灌注速度的控制,注意导管应时刻保持在混凝土面之下,且可使用漏斗以确保灌浆施工可一次完成。同时,注浆时应实时进行混凝重土顶面高度及埋管深度的查看与调整,确保导管深入混凝土中的长度介于2至6m之间。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于上部混凝土初步凝固后对钢筋笼固定设施进行拆除,且应于接桩时将超浇的混凝土清除,以保障钢筋笼与混凝土可完成同步凝固与收缩。

2、钻孔灌注桩施工易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2.1缩颈问题的解决

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四点,一是地层复杂,二是钻孔速度过快,三是护壁泥浆性能不佳,四是成孔后未及时灌注混凝土。为解决这些问题,重点在于钻机操作及灌注施工人员的技术优化,做好钻孔及浇筑时的控制速度,并应用性能符合标准的泥浆,减少其失水量,且应于钢筋笼安装完成的第一时间进行混凝灌注。

2.2鋼筋笼上浮问题的解决

若是浇筑时孔中泥块或泥皮较多,浆面上升时泥块的存在会使钢筋笼底部被堵塞而导致钢筋笼出现上浮现象,因此,应于混凝土浇筑前做好清孔处理。且应做好钢筋笼的孔口固定,以免因其重量不足或存在变形与弯曲现象而出现上浮。此外,应适当增加箍盘与套管内壁之间的距离,以免粗骨料卡在二者之间而导致钢筋笼上浮。

2.3坍孔问题的解决

坍孔问题出现的原因为未详细勘察地质条件或泥浆浓稠度不适宜。因此,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进行分析,针对性进行应对防护。同时,应针对粘土土质进行加固与填埋处理,增强泥浆粘稠度。钻孔时不可于桩位处钻进,或是在原桩位回填加密处理后再开展钻进施工。此外,还可对泥浆比重进行调整,使之粘度介于18至22s之间,胶体率高于90,确保其含沙量不超过4%,将之比重控制在1.1左右。

结语: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因其经济性强且施工工艺简便,而且适应范围广而在水利施工中广泛应用。然而由于施工中存在多项隐蔽性工程,对所有工序的施工质量实施监管较就为困难,一旦某一环节质量控制不佳将会对整体工程的施工质效产生严重影响,严重的将造成返工,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为此,我们应做好施工全过程的旁站监管,发现质量问题,及时整改,并加强技术优化,优质、高效开展钻孔灌注桩施工是保障水利工程安全与高质量施工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梁弘扬.试论水利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及应用[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6(2):159.

[2]甘大生.水利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探析[J].江西建材,2015(22):137.

作者简介:

邹磊(1974.02.22),男,霍邱县人,汉族,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利工程。

猜你喜欢

钻孔灌注桩水利工程施工技术
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新方式研究
云 南 立法保障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
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则
试论房屋建筑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
建筑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及质量的控制
浅谈如何加强水利工程管理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