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施工中土石坝施工技术研究
2021-04-18张传鑫常明昊王永永
张传鑫 常明昊 王永永
【摘要】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进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增多。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通过有效的开展土石坝坝体施工技术研究,利于全面提高水利工程施工水平。新时期,水利工程土石坝坝体施工技术不断发展,在有效的开展施工研究过程,应该结合具体工程实际,科学的引入更加高效的技术措施,从而才能有效的保证施工建设质量。本文就水利施工中土石坝施工技术展开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土石坝;施工技术
在城镇化发展背景下,水利工程项目增多,土石坝施工技术为水利施工中常用的坝体施工技术,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作用的发挥。就此,施工单位应明确土石坝施工流程,掌握施工技术要点,做好人员组织与材料设备管理工作,方可发挥土石坝施工技术优势。
1、水利工程中土石坝的概念
针对土石坝而言,混合土料、石料与混合料,通过碾压操作等,建立起挡水坝。对于坝体而言,所应用的主要材料是其性质的决定性因素,利用土料以及砂砾建造成土坝。如果主要应用石料这一种材料,那么建造成的石坝,但是将土料和石料混为一体而建造成的是土石坝。近些年土石坝技术飞速发展,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施工中,并取得良好成果。在建造土石坝的过程中,主要应用两种材料,一种是土粒,另一种是砂石,我国地大物博,资源非常丰富,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实施各项作业,主要包括灌注以及抛填等,以此混合土料与石料,从而形成最佳挡水形状,应用水利坝体挡水工程。在长年实践的基础上,持续改善施工技术以及设计方案,并加大创新力度。
2、水利施工中土石坝施工技术特点
在水利施工中,应用的土石坝类型较多。根据坝高,土石坝划分为低坝(高度<30m)、中坝(高度在30-70m之间)、高坝(高度>70m);根据原材料,土石坝划分为均质坝(原料为均一土料)、非土料防渗体坝(原料为透水性高的土料和透水性低的粘土)、土质防渗体分区坝(原料为混凝土等人工材料);根据施工技术,土石坝划分为碾压式土石坝(碾压填筑施工而成)、定向爆破堆石坝(定向爆破技术)、冲填式土石坝(冲击填筑而成)。基于土石坝的施工原理及不同类型,在水利施工中表现出如下优势:(1)成本低,土石坝就地取材,需要采购的钢筋、水泥等材料较少,材料采购、运输成本显著减少;(2)结构简单,和其他坝体相比,土石坝的结构简单,便于后续改建;(3)施工便捷,基于土石坝的简单结构,施工工序较少,机械化水平较高,有助于施工效率的提升;(4)适应性强,土石坝的坝身由土石散粒体组成,适用于不同地基。
3、坝体施工风险
坝体施工风险主要指:坝体填筑及附属工程施工风险。包括:铺料厚度控制风险;碾压参数控制风险;填筑层结合部位处理风险;边界控制风险;附属工程施工风险。其中:铺料厚度控制风险主要指:坝体填筑铺料厚度不符合要求。碾压参数控制风险主要指:坝体填筑碾压遍数、含水率、密实度不符合要求。填筑层结合部位处理风险主要指:坝体填筑层结合部位的压实方法及施工质量不合格。边界控制风险主要指:填筑边界范围、坡度不符合要求。
4、水利施工中土石坝施工技术要点
4.1填筑施作
在填筑作业过程中,第一步需要合理划分填筑坝面,使其成为诸多不同工作面,而且应该确保各工作面平行于坝轴线,同时合理控制平面尺寸,方便机械施工。当填筑坝面时,一定要严格遵守相关流程,防止漏压以及过压,确保压实达标,基于此填筑新料。(1)填料铺筑。在卸料过程中,通常利用自卸汽车进占方式,也就是在平整度达标的松土层,由汽车卸料,在此基础上充分应用推土机,以设计厚度为依据,前进占平料。第一在填料铺筑过程中,需要确保施工平行于坝轴线,将卸料、填平与检查集为一体,在保证铺筑厚度平整均匀的同时,合理设置上游坡度,即1%至2%,以粒径大于正常标准的石料为对象,一定要将其打碎,清除所有杂物。然后,在防渗体中,当开展铺料作业的时候,为防止自卸汽车严重影响压实土层,导致其剪力下降,往往应用进占法完成倒退铺料。除此之外,通过反滤层,当自卸汽车到达防渗体进行铺筑的时候,非常容易带来反滤料,导致防渗土料存在杂质,由此降低防渗质量,所以需要安装专门应用的“路口”,不仅可以以避免填料混合,以此维护坝体质量,还可以统一解决“路口”位置质量问题。另外,在铺筑全过程中,当卸料的时候,可以应用带式运输机,也可以应用自卸汽车,在此基础上以设计厚度为依据,使用推土机完成平料,在填铺结束后需保证坝面起伏均匀,避免积水现象发生。(2)填料加水。部分黏性土料具有较低含水量,对此,如果含水量过低,需要在填筑之前的一天至两天完成加水作业。但是以非黏性填料为对象,在运输过程中为防止失水,应该选择坝面位置适当加水,而且需要做到少加、勤加以及匀加,由此确保压实质量。除此之外,为保证不同填筑层密切联系,在正式填筑之前,需要以上层填筑面为对象,利用洒水车完成洒水工作,使其湿润度处于合理范围中,在碾压过程中,如果应用光轮振动碾,在进行下层铺料填筑之前,需要为上层铺面刨毛,并确保其深度不小于五厘米。
4.2土石坝压实施工
在填筑施工完成后,需进行压实施工,通常选择夯机动力预压技术,提高土石坝的密度,避免土石坝出现变形。基于坝体的分层填筑工艺,施工单位应进行分层夯实,确保每层填筑土石料的密实度满足施工要求,减少坝体沉降,提高土石坝施工质量。为保障土石坝压实度满足工程要求,施工单位应在施工期间进行实时监测,在每层填筑土石料压实施工完成后,监测其压实度,确保其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填筑,保障施工技术水平,提高土石坝施工质量。在压实施工完成后,应结合设计要求验证坝体各项参数是否符合要求。对于坝坡而言,通常设计为三级变坡,上游坝坡的坡度分别为1:3、1:3.25、1:3.5,下游坝坡的坡度分别为1:2.5、1:2.75、1:3;对于坝顶宽度而言,要求中低坝的最小宽度>5m;对于坝顶高程而言,应结合设计数值与校核数值进行验证。例如,对于设计静水位363.2m,校核364.81m,设计防浪墙顶高程366.19m,校核366.38m的土石坝,其坝顶高程应控制在365.18m。
4.3混凝土防渗墙施工
混凝土防渗墙需要用到专门的造孔机械设备,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在松散、透水的地基上造孔,以泥浆固壁,在泥浆下向孔内灌注混凝土,从而得到一整道直立且连续的防渗墙,以充分发挥拦截坝体与坝基渗漏的重要作用。就目前而言,该项技术不断趋于成熟,在砂层、淤泥层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混凝土防渗墙主要应用于地形复杂的基础防渗,同时在土石坝的坝身防渗等工作中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具备工艺先进化水平高、施工效率高、成墙效果直观、适应范围广、防渗效果显著以及节省成本等显著优势,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接缝质量等细节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
结语:
综上所述,土石坝施工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施工便捷、适应性强等优势。在水利施工中,施工单位应做好料场规划,规范土石料的开发与运输,合理处理坝基与岸坡,规范坝体填筑施工与土石坝压实施工,保障土石坝施工质量,提高水利工程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叶理辉.水利施工中土石坝施工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19(05):255.
[2]肖晗.水利水电工程中土石坝施工技术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9(27):129-130.
[3]郭友波.水利工程中土石壩的施工技术与方法[J].黑龙江科学,2018,9(12):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