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传统文化精神在公共艺术表达中的应用研究

2021-04-18赵玉龙

艺术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城市发展公共艺术

摘要:当今时代,公共艺术的发展演变呈现出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历史并行,现代公共艺术表达出现了对传统文化精神的摒弃,仅仅用“现代化”“科技理性”“功能主义”“城市规模”等名词来定义一个城市的发展,导致城市公共艺术等多个方面的精神缺失。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经历时代的变迁而继承下来的,它具有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张岂之先生就传统文化的表达提出四种精神表达,公共艺术当中也有相似精神的内在,即“人文”精神、“天人”精神、“对比”精神、“融汇”精神。本文研究四种精神在公共艺术当中的表达,旨在为当代公共艺术发展提供不一样的方法论。

关键词:传统文化精神;公共艺术;城市发展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3-0-02

1 当代公共艺术出现的问题

公共艺术是艺术领域中全新的门类,它涵盖城市形态表达、城市雕塑艺术、公共景观设计、建筑与环境设计、室内外空间艺术表达等。

新成员意味着事物的新颖性、内部消化的局限性。当下城市发展的现代化受制于功能主义思想的影响,科技理性已渗透社会发展、艺术领域等各个方面,在公共艺术新领域,艺术表达充满了追求视觉性的科技化、模式标准化、色彩表达的单一化。技术革命、西式文化崇拜成为公共艺术发展的主流。反观传统文化,在理性化潮流中已经逐渐沦为“守旧”“土著”的代名词。尤其是城市现代化建设对中国传统文脉的大肆破坏,导致公共艺术追求现代视域化,抛弃了传统文化的传承性,丧失了对“天人合一”思想的追求,迫使公共艺术过于注重外在形式的现代化表达。

当今时代发展的演变呈现出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历史并行,在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节奏下,城市建筑发展、城市规划及现代公共艺术表达出现了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摒弃、打破历史时代的文脉等问题。

当现代城市快速崛起,摒弃了传统文化中的历史遗迹精神、民俗信仰等,仅仅用“现代化”“功能主义”“城市规模”等名词来定义一个城市的发展,导致城市公共空间等多个方面的精神缺失,致使城市居民丧失了对地方场所的依恋,失去了情感寄托的支柱,城市成为只为工作而工作的生产基地。这一系列城市弊病使城市公共空间成为一个极具现代视域化、陌生的、悲剧式的剧场演出。现代公共空间在传统文化的历史继承性和现代文化的后浪中,如何进行纯粹性结合发展,成为当下的重要问题。

2 传统与文化的含义

传统和文化是两种不同概念的组合,两者如针线一般交织在人类发展的始终。传统和文化在人类社会学当中有不同的表达。

传统意味着过去事物的发展性和现在事物的继承性,过去的事物成为传统的符号。传统涵盖了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它伴随着人类历史发展下形成的不予言表中所诱发出的实实在在的真实性。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爱德华·希尔斯将传统定义为“代代相传的事物,包括物质实体,包括人们对各种事物的信仰,关于人和事件的形象,也包括惯例和制度。它可以是建筑物、纪念碑、景物、雕塑、绘画、书籍、工具和机器。它涵括一个特定时期内某个社会所拥有的一切事物,而这一切在其拥有者发现他们之前已经存在”[1]。

综上而言,传统是过去事物的存在在时间轴线发展下的延续性,它反映过去发生过的事件、过去遗留下来的习性、过去继承下来的符号等。

中国传统文化是本土化的历史浇灌和继承与革新孕育出来的具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产物。它代表着传统观念下的民族信仰、民俗民风、生活习惯等应用于物质基础和精神表达中,传统观念是一个时代精神演变所继承下来的具有地方民族性的习惯无意识。

“文化”的含义比较宽泛。“文化是由思想的人创造的。有系统的思想理论被称为观念文化,这是各个文化形态的理论基础。”[2]文化由人的意识活动而生,它是各种文化特性的理论形态。文化的产生是人类创作历史的开端,没有文化的出现,人类的道德、法律、秩序等无从谈起。各个国家、各个地方都有自己本土时代人的思想沉积所孕育出的文脉特色,这些文脉特色是形成大一统文化观念的必然要素。

中国本土化孕育出来的儒释道精神是时代赋予人类历史的重要一环。它不但表现为对物质需要的刻画,还存在于时代精神下的社会制度、民族信仰、社会习惯中。

3 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达

我国著名的思想史家张岂之先生毕生致力于对中国思想文化史的研究,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一书中重点谈论了传统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要素中对各个方面的渗透性,就传统文化的表达提出四种精神表达,即“人文”精神、“自然”精神、“奇偶”精神、“会通”精神。

传统文化表达根植于华夏文明的内在精髓,表达着对人文思想的诉求。张岂之先生就传统文化的表达提出四种精神理论。

“人文”精神是中国古代历史更迭中,从人的思想观念中萌发并集大成者的学术流派。经过历史的演变、朝代的更迭,“人文”精神才呈现系统性的表达,直至现在,更多集中于儒释道精神与各个学科领域的碰撞的传承与发展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体现为注重人的道德情操,主张礼仪形式下的个人约束及平和的处事态度等。

“自然”精神即“天人”关系,即“天人合一”,尊重世间万物的自然规律。當然他认为“天人合一”的观念产生了两种不同的表达,一种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尊重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另一种是神化自然,在心理上屈服于神性的自然。但道家学说的“自然”精神在理性方面的表达推动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在感性方面的表达上,深度挖掘人师法自然的美感,这种对美的认知促成了中国艺术在人类历史文化中延续的重要成就。

“奇偶”精神的表达在于对“阴阳学说”的传承与演变。道家提倡的“阴阳五行”被张岂之延伸为“奇”与“偶”的概念,“五行”延伸为“五色”“五音”“五味”等,据此看待事物的构成和变化。“奇偶”精神表达渗透中国古代乃至现代事物的方方面面,它更加强调秩序人伦。

“会通”精神即文化融汇,传统文化的继承与革新。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碰撞,这种继承与革新不断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总之,在历史大潮中,文化的传承必定经历了时代精神的考验,也增强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凝聚力,存在即合理。

将张岂之先生在中国思想文化史论中就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达提出的四种精神,进一步延伸扩展到公共空间领域,也许能为当代公共空间的发展提供方法论上的指导。

4 四种精神在公共艺术发展中的应用

4.1 公共艺术需表达“人文”精神

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应用于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前提是地方场所有需要这种人文思想的必要性,因地制宜地合理建设。

一个城市景观空间的设计需要对当地传统文化进行收集,地方名人、地方历史遗迹等材料的收集,是尊重地方场所文脉的必要因素,也是每一个设计者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文化精神内涵与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融合是设计者进行设计创新的必然挑战。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应用于公共空间中所表达的最大效能在于体现空间的历史性、城市文化的传承性,深度感受人文思想带来的思想上的净化和情感上的熏陶。

“人文”精神下积淀的儒释道精神是传统文化在思想表达一面的集大成者。儒家学派强调秩序人伦、道德教化等思想,应用在公共艺术当中最能直接教化民众,展现城市文化,传承人文思想等。

特定空间表达特定“人文”精神,这是每一个从事公共艺术设计者需要考虑的重点,公共艺术与城市的历史文脉、文化积淀有着直接的共鸣感。在公共艺术当中,这种人在情感上的共鸣更加明显,“人文”精神的思想熏陶可以使人的道德观、人生观改变,它是潜移默化的艺术形式,一个雕塑人物、一个文化元素、一个建筑形式等都可以与人产生情感上的对话。

一个城市的发展不是仅凭城市规模化、城市现代化来体现好与坏,重点是城市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人文”精神的熏陶等。人处于城市间需要对城市产生寄托,通过城市公共艺术等方面的表达,使人透过艺术外在,与心灵产生共鸣。从而让“城市移民者”产生对家的感化,这才是当代公共艺术发展的核心。

4.2 公共艺术需表达“天人”精神

公共艺术是公共空间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处于自然界中,感受着自然的艺术魅力,对自然产生亲近感,“天人”精神旨在表达“天人合一”的自然感,对公共艺术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一花一石的摆放表达、艺术色彩美等都能够体现人与自然的亲近感。

在当今的城市化进程中,少不了材料的堆砌、塑料绿植的伪装等,公共艺术场所呈现出的已是“人前冷落鞍马稀”的光景,自然材质装饰、自然色彩表达等被替代,冰冷的新型建筑材料装饰失去了人与自然的亲近感,带来的是城市人性的冷漠、自然的破坏、教育的缺失。公共空间成为现代科技的舞台,人与自然的和谐空间、纯粹美表达成为城市发展中的历史绝唱。

4.3 公共艺术需表达“对比”精神

公共艺术将其演变为形式、色彩、明暗及秩序的对比,牌坊建筑艺术表达,更多通过建筑形式的柱石数量体现一个场所、事物的隐形含义,这是“奇偶”精神秩序性的暗示。当然,公共艺术中也存在多个景观之间的对比、建筑饰物的对比及秩序表达的对比等,这些深度化的对比体现着对艺术美的集体感知。一个建筑壁画装饰通过色彩的对比、形式的对比,同样能体现这种“奇偶”精神的内在。

如果仔细观察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外在,它处处存在这种“奇偶”精神,而设计者更多是依照空间文化内涵、地方事物的传统性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体现出公共艺术所尊崇的核心是艺术追求心灵的感知,服务当地的需要。

4.4 公共艺术需表达“融汇”精神

城市文化的发展需要传统文化作为历史时代性的支撑,它是时代发展的强心剂,缓慢地推动城市文化发展,城中民众有着文化认同凝聚性。

任何传统不会凭空消失,消失代表这种旧传统未跟上时代的步伐,沦为历史发展的牺牲品。当然任何文化都有精华与糟粕的一面,继承它具有民族凝聚力的精华的一面,也要舍弃它糟粕的一面。在公共艺术内涵中,传统文化也需要外来文化的注入,“融汇”精神就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革新,在传统文化发展迷茫时,外来文化不是入侵者,而是代表传统性不具备的精华的一面,它要做的是继承精华、摒弃糟粕。

这种“融汇”精神在公共艺术设计当中更能体现出来,当下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在公共空间中的表达不胜枚举。西式建筑装饰与中式艺术风格的融合,体现了中西方结合的美的一面,但是对这种艺术风的装饰,民众心中还存在一丝情感上的抵触,这种公共艺术的结合在地域文化场所中还存在很多的争议,当然有一些学者认为这是艺术的“自由堆砌”,是机械美的表现。同时,也有人认为它打破了传统文化的壁垒,为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等。

任何艺术形式都在时代大潮的不断继承与更新中发挥着余热。“融汇”精神在公共艺术当中,有着支撑公共艺术发展的指示牌作用,雕塑工艺、装饰工艺、建筑工艺、材料工艺、绿色工程等都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5 传统文化在公共艺术中的发展趋势

公共艺术是城市建设中有效展示城市文化、地方文化的重要显性表达,它同样也是一个城市文化的名片,是人性化空间的表达。当下社会已开始意识到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将文化自信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这个时代也是公共艺术发展的伟大时刻,持续的良性发展不断为公共艺术注入新的活力。只有把握契机、继承革新,才能避免公共艺术沦为城市化建设的牺牲品。

6 結语

在当今时代发展的大潮中,要避免艺术模式化、艺术标准化,公共艺术必须与传统文化精神相契合。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骨髓,要充分发挥地域文化优势。

在公共艺术发展中也需要显性和隐性的表达,它关系到城市的良性发展、社会的长治久安、城市文化的传承性等。

参考文献:

[1] 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M].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12.

[2] 张岂之.中国传统文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3-34,04-07.

作者简介:赵玉龙(1994—),男,河南新乡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城市景观设计。

猜你喜欢

城市发展公共艺术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与中国城市发展
浅谈机场净空管理与城市发展
民办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改革与优化研究
大连滨海路公共艺术的美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