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历史与当下
2021-04-18王善琦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经历了数次低谷,最终在20世纪90年代后步入发展的快车道。本文梳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并在学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对待人工智能的态度。
关键词:人工智能;历史;社会生活
中图分类号:TP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3-00-02
1 人工智能的理论基础
人工智能是当下十分流行的一个概念,它从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出人意料的是,人工智能概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36年。在这之前的一年,在剑桥学习的阿兰·图灵接触到了大卫·希尔伯特的23个世纪问题中的第10个问题“能否通过机械化运算过程来判定整系数方程是否存在整数解?”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定义“机械化运算”。一年之后,图灵发表了论文《可计算数字及其在判断性问题中的应用》,提出了图灵机的概念。它模拟人脑的计算过程,将其还原为简单的机械操作。从理论上来讲,只要图灵机有足够长的纸带和充足的时间,它就能完成今天的计算机所能做的计算。
图灵机本是设计出来解决基础数学问题的,然而它同时在理论上证明了研制数字计算机的可行性。图灵在试图提升图灵机运算能力的时候发现,如果给图灵机增加更多的纸带,就能提升其运算的速度。但是这种改良并没有质的提升,只有时间的提升,不能计算的问题依然不能计算。因此,制约数字计算机的因素不在于性能速度,而在于运行中的逻辑规律。图灵开始思考机器能否具备人的智能,这个问题也可以转化为机器具有智能的标准是什么。1950年,图灵发表了论文《计算机与智能》,提出了著名的“图灵测试”。在人与机器分隔的情况下,人通过一些装置向机器提问,经过5分钟的交流之后,如果人不能分辨出被提问者是否为机器的比例超过30%,那么这台机器就可以被判定为通过了测试,具有人类的智能。
如果说图灵奠定了人工智能概念得以实现的理论基础,那么冯·诺伊曼则解决了人工智能载体的硬件问题。1945年,冯·诺伊曼的《关于离散变量自动电子计算机的草案》由莫尔学院限量发行,标志着冯·诺伊曼结构的诞生。至今几乎所有的计算机、智能手机都是基于冯·诺伊曼结构制造和运行的。
2 人工智能的发展脉络
1956年8月,在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召开了为期一个月的学术会议,汇集了当时许多著名的科学家。他们讨论了一个超前的主题:用机器来模仿人类学习以及其他方面的智能。麦卡锡提出了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这个概念,确定了讨论主题内容的名称,1956年因此成为人工智能元年。
在此之后,人工智能有了极大的进展。第一个聊天机器人Eliza出现,它经常让人误以为它是有意识的;1960年,麦卡锡发明了人工智能程序设计语言LISP,这种函数式语言在人工智能的各个研究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965年,第一个专家系统DENDRAL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研制出来。在这个时期,人工智能研究领域形势乐观,1965年,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甚至说:“只需20年,机器就能做人能做的所有工作。”
然而,1970年之后,人工智能研究领域进入第一个寒冬。人们逐渐发现人工智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投入的资金减少。1973年,数学家詹姆斯·莱特希尔(James Lighthill)在向英国科学院提交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了这一点。他特别指出,简单的人工智能在解决多个变量的问题时存在困难,甚至可能无法解决。因此当时的人工智能在实验室环境中表现良好,但在实际环境中收效甚微。这个时期的困难主要来自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有限和缺乏大量的常识数据。
1980年之后,以卡耐基梅隆大学研发的XCON为代表的实用专家系统打破了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低迷的局面。专家系统致力于解决特定专业领域的问题,也带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进入繁荣阶段。
1987年之后,人工智能研究领域进入第二个寒冬,原因是硬件方面的溃败。苹果和IBM的台式机的计算速度和功耗都超过了大型机,人们不再选择人工智能设备,因此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投入再次锐减。
人工智能在1993年之后开始解冻,进入稳健发展时期。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前景感到乐观,其原因在于人工智能已经可以投入实际应用了。1997年,IBM的“深蓝”击败了国际象棋冠军卡斯帕罗夫,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2002年,美国的iRobot公司推出了Roomba扫地机器人,在市场上获得了巨大成功。2006年,杰弗里辛顿出版了Learning Multiple Layers of Representation,其关于神经网络的新架构至今仍是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核心技术。而到了2016年,AlphaGo战胜了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已经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我们的实际生活。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就是智能手机。我们睡觉前最后接触的东西可能是它,它亦是我们早上醒来第一个碰触的东西。智能手机是强大的人工智能设备,作为通信工具,它被我们用来获取信息、交换观点、交流思想。现代社会如果没有智能手机,其信息交流效率将会大幅下降。
我们也可以注意到,国内的大型企业,例如百度、腾讯、华为、阿里巴巴、京东、美团、滴滴、摩拜等,这些与人工智能高度相关的高科技企业几乎在传播沟通、购物、物流、日常出行等方面,包办了人们的生活。
3 学界对人工智能的研究
国内学界也对人工智能进行了研究,王大顺提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对就业的影响,一方面体现在新行业、新部门的创造与补偿效应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劳动力的排挤上[1]。他认为,技术进步的就业创造效应对失业问题只能起到缓解作用,而不能完全彌补对冲,政府应准备政策应对失业问题。同时他也认为,人工智能为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为实现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的共产主义社会提供了现实条件。
徐兴豪指出资本主义企业普遍进入现代化物质技术装备的阶段,人工智能设备已经普遍应用于生产活动[2]。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怎样,高级的人工智能设备也不是“人”,也不进行“劳动”,也不创造任何价值和剩余价值。人工智能设备属于不变资本范畴,它缩短了工人为自己劳动的必要劳动时间,延长了工人无偿的剩余劳动时间。他认为,我们应警惕人工智能带来的社会化大生产过程,并重申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仍然是我们揭露、批判资本主义剥削秘密的强大思想武器。
李敏强调人工智能时代的资本发展有了新的表现形式和特征,我们应该充分肯定资本对人的发展的积极作用,合理控制资本对人的发展的不利影响[3]。她还认为,人工智能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总体来说是利大于弊的,其实质是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劳动力的智力资源,但是人仍将是社会最重要的财富。人类要做的是技术、资本无法取代人类完成的“更有价值的工作”。
李炳豫讨论了在生产活动中担任“领头羊”角色的人工智能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创新[4]。人工智能造成了劳动资料、产业结构和生产关系的变化。他对人工智能持乐观态度,认为人工智能如果结合社会主义,让智能设备变成“联合的工人的财产”,就能让社会主义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共产主义未来可期。
李珂指出,智能机器作为生产工具,在解放发展生产力、引发生产力变革的同时,也对既有生产秩序提出了挑战[5]。人工智能与机器大生产进一步融合,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但是人工智能无法完全替代人工劳动。作者指出,在未来,我们应以智造为中心,人工智能在与制造业的融合中,会淘汰低技能水平的劳动岗位,催生很多新领域、新行业的新岗位,并最终引发人类经济社会结构转型。
薛峰、何云峰认为人工智能无法取代劳动在人类存在论意义上的主体地位[6]。人工智能有助于展现劳动幸福,这体现为三点:第一,人工智能有利于实现人的劳动解放;第二,人工智能有利于实现人的劳动尊严;第三,人工智能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我们要正确认识人工智能,同时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类劳动。作者认为,人工智能有利于人类劳动幸福程度的提升是一种历史必然。
温欣认为,人工智能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力,而所有制的性质决定了人工智能的价值取向[7]。人工智能技术在私有制下会被资本家用来加强对劳动力的剥削,在公有制社会中就是一种革命力量,可以用来使劳动者获得解放,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带领人民走向共产主义。因此人们应坚定自身的主体性意识,把人工智能当成工具,帮助人们实现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
国外研究中,玛格丽特·博登(Margaret Boden)在《AI:人工智能的本质与未来》中强调,人工智能并不等同于电脑(尽管人工智能离不开电脑),最好把它看作虚拟机[8]。虚拟机和虚拟现实中所描述的机器不一样,和训练机修工时使用的模拟汽车引擎也不一样,它是程序员在编程时和人们使用它时所想到的信息处理系统。用户使用设计师设计出来的信息处理器直接处理文字和段落。
卡鲁姆·蔡斯(Calum Chace)在《人工智能革命:超级智能时代的人类命运》中提到了“数字化颠覆”,他指出科技进步颠覆整个行业并不是新鲜事[9]。1908年10月,智利的阿塔卡马几乎在一夜之间被人抛弃,原因是一名德国化学家申请了人工合成氨的专利,因此作为全世界仅有的固态氮化合物矿源的阿塔卡马因为成本原因失去了其价值。人工智能带来了为数字化颠覆赢得很多关注的崭新商业模型,是所谓的“P2P”(peer to peer)模式。数字化颠覆对传统行业的强大破坏性,部分在于它能让竞争者大幅降低产品或服务的价格。低价还意味着进入门槛的降低,这就增加了更多的潜在颠覆者。
皮埃罗·斯加鲁菲(Piero Scaruffi)在《智能的本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64个大问题》中指出,人工智能促进了就业模式的改变[10]。他以Airbnb(爱彼迎)和Uber(优步)为例,Airbnb将房主与房客相匹配,Uber将车主和打车的人相匹配。而在工业革命之前,大多数工作集中在农村,但城市也有一些手工艺品店。客户大多主动去这里找工匠,工匠找客户的情况很罕见。如意大利的佛罗伦萨这样的城市,分布着不同类别的工艺品街,客户很容易找到从事某个产品制造的工匠聚集地。从某种意义上讲,Uber和Airbnb扮演了过去的佛罗伦萨的工匠街所扮演的角色。他还认为我们不必担心人工智能会抢走我们的工作,而应该担心一些需求紧迫的工作无人来干,例如照顾老年人。许多国家因为生育率的降低和医疗的进步,老龄化问题已经十分严重。这些国家需要为未来老人需要被照顾和照顾他们的年轻人人口比例失调作好准备。
国内研究十分重视人工智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变化。这些研究大多从宏观角度出发,对人工智能导致的劳动异化问题、人工智能与人类劳动幸福问题、人工智能能否为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物质基础问题等,都有详尽而充分的思索与讨论。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国内研究更多的是单纯地把人工智能当作一种工具,而并不在乎它的起源、发展,以及今天如何与实际的社会生活相互作用,还有为什么人工智能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国外学者的一些研究弥补了这个不足。国外研究重视人工智能与现实生活的相互作用,基本上遵循介绍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智能如何影响智能劳动—智能劳动如何影响现实生活的叙述模式,但是国外对人工智能的研究缺少系统理论的支撑。
4 结语
在笔者看来,不管人们愿意与否,人工智能已经参与并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体现在教育、医疗、传播沟通、购物、物流、日常出行等方面。未来,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兴科技将愈发重要。
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从石器、铁器,到蒸汽机、内燃机,再到计算机、互联网、人工智能,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类社会乃至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变革。而人工智能作为科技的先进成果,它的发展必然使人类社会发生巨大改变,面对这种改变,人们可能会有不适应的状况。然而这种科技进步的趋势并不会因人们的不适而暂缓,因此较之什么都不做,也许关注、理解和适应人工智能是人们应对它的最好策略,与其抗拒它,不如与它合作。未来应该属于能够发挥人类独有的优势,并擅长与人工智能合作的人。
参考文献:
[1] 王大顺.马克思主义视角下“人工智能”技术变革对就业的影响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9:17-18.
[2] 徐兴豪.浅谈对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的再认识——基于企业人工智能普遍应用的现实分析[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17(4):2-3.
[3] 李敏.人工智能:技术、资本与人的发展[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24-25.
[4] 李炳豫.人工智能时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创新理解[J].经济师,2019(6):1-2.
[5] 李珂.从当代人工智能的发展看马克思的人机关系思想[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9(4):2-3.
[6] 薛峰,何云峰.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视域下人工智能诠释的三个维度[J].重庆社会科学,2019(9):2-3.
[7] 温欣.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视域下的当代人工智能研究[D].华侨大学,2019:29-30.
[8] 玛格丽特·博登. AI:人工智能的本质与未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47-48.
[9] 卡鲁姆·蔡斯.人工智能革命:超级智能时代的人类命运[D].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136-137.
[10] 皮埃羅·斯加鲁菲.智能的本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64个大问题[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201-202.
作者简介:王善琦(1996—),男,河南郑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科学技术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