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莫高窟文化APP设计对策及反思

2021-04-18何怡佳李剑

艺术科技 2021年3期

何怡佳 李剑

摘要:随着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的高度普及,文化APP设计成了文化传播领域的新发展趋势。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莫高窟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的宝库,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与艺术成就。本文简要分析莫高窟文化APP的设计现状,并结合新技术与用户体验设计,为莫高窟文化APP的发展提出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莫高窟文化;APP设计;文化APP

中图分类号:TP3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3-00-02

0 前言

敦煌佛教艺术是一个多门类的艺术综合体,除我们熟知的壁画雕塑外,还囊括了建筑、绢画、版画、纸画、麻布画、书法、刺绣、乐舞等,但其艺术主体是本文研究的对象——莫高窟石窟群。而莫高窟的艺术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建筑、彩塑和壁画。

近年来,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视和政策的推动,使中国的文化消费市场迅速扩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相比增加7.9%。文化消费已成为扩大内需的新动力,是我国消费升级的重要体现。而智能手机的高度普及,使移动端平台产品登上舞台且迅速发展,文化APP设计的创新思维也有了颠覆式的革新。

敦煌莫高窟作为人类文化艺术的宝库,至今还有492座洞窟存留壁画及彩塑,保留了自北凉到元代(4—14世纪)绵延一千余年的石窟艺术,其文化价值与艺术成就非凡。近年来,《甘肃莫高窟保护条例》颁布实施,《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2006-2025)》编制完成并通过了国家文物局的鉴定[1]。国际文化交流和国内文化合作广泛,可见国内政府与国外研究机构对莫高窟文化研究的重视程度,也证明了莫高窟文化传播的重要性以及相关APP设计发展的可行性。

1 莫高窟文化APP设计现状

莫高窟的数字化保护颇有成就,不久前敦煌研究院与华为合作了华为AR地图敦煌首秀,共同用5G、AI(人工智能)、VR(虚拟现实)等新技術展现数字化的莫高窟,创新的科技应用让它“活了起来”,而基于华为河图(Cyberverse)技术构建的华为AR地图是整个方案的关键。在疫情防控期间,敦煌研究院联合腾讯也推出了一款拥有丰富文化体验以及强烈艺术感的敦煌石窟微信小程序“云游敦煌”。“云游敦煌”运用小程序搭建起了网络与数字传播的快速通道,有效地实现了小程序由“有用”到“好用”的转变,让人们在精神方面领略了敦煌的文化底蕴。“云游敦煌”有效地利用了微信和QQ两大国民级社交平台,让敦煌文化突破了时空限制,将跨地域的人们连接在一起,形成了更加深广的“文化盈余”效应。

但可惜的是,目前市面上还未出现较为成熟的莫高窟文化APP,现有的APP产品完成度比较低。例如云联体科技公司出品的APP“敦煌飞天”中,只有极少数洞窟有壁画及雕塑的资料展示,且除此之外并无其他信息延伸,简单地将资料复制,没有将内容重新整理分类再设计,经常出现卡顿和闪退现象,用户体验感极差,无法吸引用户。而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打造的图书类APP“解读敦煌”,界面设计粗糙,且仅仅以销售《解读敦煌》系列图书为主要内容,功能太过生硬单一。

2 莫高窟文化APP设计对策

很多时候,当我们提到APP设计,第一个映入脑海的就是产品的感官设计,产品设计是否赏心悦目,是否具有相应的功能,但其实,在产品设计中应该将用户体验作为明确和首要的目标,功能和外观只是其中一部分。

2.1 内容导向升华:以北魏254窟为例

北魏时期敦煌历史环境复杂,各国文化在这里融合。因战祸频繁,生活苦不堪言,人民将生活的苦难寄托于佛教带来的希望和对极乐世界的向往,故统治者对佛教高度重视,大力宣扬佛教文化。这一时期故事画开始形成敦煌本地独有的风格。254窟由于其地理优势,保存较为完好,艺术价值较高,故此以254窟为例。254窟南北壁画故事为《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尸毗王割肉贸鸽》《释迦降魔成道》等,洞窟为中心柱式,内有释迦塑像主尊、莲花平棋藻井、佛龛与地神等。

2.1.1 艺术价值导向

莫高窟壁画的颜色、线条和构图都是其艺术美感的体现,北魏壁画融合了中原南朝秀骨清像风格,线条流畅娴熟、柔中带刚、大胆自由、色调统一,强调均衡、对称、反复、呼应、多样统一的审美规律[2]。因此,在APP的界面设计中,我们可以大胆运用其美术风格。例如,在设计按钮时,舍弃生硬单调的线条而选用优美、柔和、灵动的线条勾勒;在设计APP界面边框时,参考窟中龛楣的样式和色彩;窟顶的莲花纹和底部的忍冬纹,是莫高窟北朝艺术的重要图案元素,也可以用在按钮、桌面图标、用户头像等的设计上。

敦煌故事画不仅仅只有艺术美感,还具备艺术审美功能,以254窟《尸毗王割肉贸鸽》为例,该画涉及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装饰画,自成体系。画中尸毗王的坐姿十分微妙,首先他身体当中蕴含着内在的水平线和垂直线,重心很稳。尸毗王胸前本有一条斜向的饰带,顺着他一侧的身子向右摆动,但画师感觉这样不够稳定,于是饱蘸色料,绘出另一条垂直方向的饰带,与盘起的左腿构成直角,求救的小鸽子正好落在两直角的交汇处,被大王的掌心轻柔托起,准确传达出尸毗王庇护生命的坚定信念。他也并非僵直地坐在那里,而是微微颔首和微倾上身,头颈肩的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仰一分则显自傲,低一分则显自怜[3]。故事画作为审美教育的媒介,也可以积累众多文化信息。

2.1.2 思想价值导向

故事线只能作为内容的引入,壁画中简单的叙事并不能作为主要内容导向,佛传故事中蕴含的善恶观才是产品内容的主要导向。北魏时期,人们开始多元化地思考人生的终极意义,对人情、人格、人性产生了新的理解。《萨埵太子舍身饲虎》位于254窟南壁中下段,描绘的是释迦牟尼佛前世的故事,故称为佛本生故事(Jataka),讲述了萨吹太子为了解救因饥饿濒临死亡的老虎,用自己的血肉喂虎。画中太子对天发愿的坚定,刺颈跳崖的决绝,拯救生命的担当,以及亲人经历无尽悲痛后的纪念赞颂,蕴含了关于生死的自我对视与问询,体现了佛教精神:奉献牺牲、助益众生乃是大善。诸如此类,敦煌故事画不仅仅是讲述一个个佛教故事,在APP设计中,我们要延伸用户的精神体验,让用户到达更深的觉悟维度,将故事画所传达的主旨更有力地呈现出来。

2.2 APP设计方向

莫高窟文化APP的设计是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设计流程的每一个步骤,都首要考虑用户的需要和感受,所以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设计方向,设计过程却出乎意料的复杂。只有给用户积极的体验,他们才会使用产品,我们要规划有黏性的、直接明了的、让人身心愉悦的使用体验。

2.2.1 用户需求

为确定和制定各方面的战略来优化用户体验,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用户能通过这个产品得到什么?敦煌莫高窟全方位的信息获取。据此制定出相应的产品目标。其次我们必须投入时间研究用户需求的来源,而用户需求的复杂性源于用户群体的差异性,如年龄层次、兴趣点、受教育程度和社会环境等的不同,了解到这些需求后,我们才能确定需求的优先级别。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0%的用户需要莫高窟相关信息是出于兴趣爱好,18%是研究学习需求,22%源于旅游意向及文化导航。因此,在进行产品设计时不能死板无趣,板块要多样化,界面风格要鲜明生动、简单明了。可以加入一些小游戏,如问答闯关游戏,使用户持续性地获取和巩固敦煌信息,并以闯关形式刺激用户进行答题;填色游戏,将壁画的简单线稿作为底稿,让用户根据自己的喜好填色设计,完成作品后可以发表,用创作来激发用户的兴趣;另外语音智能对话和VR实景展示等也是时下流行的互动环节,在娱乐性提升的同时,还能保证文化内容的丰富。

2.2.2 交互与框架设计

交互设计旨在系统如何配合和响应可能的用户行为。用户希望获得信息的过程是轻松且有趣的,所以在信息架构时应该使用层级结构(有时也称为树状结构或中心辐射结构)。层级关系的概念对用户而言便于理解,也适合APP的工作方式。关于节点的安置,我们将依据组织原则,并且将截面当作组织原则来使用。例如,莫高窟不同的历史时期、绘画雕塑建筑宗教信仰等不同的信息方向、经典壁画故事画或代表性洞窟等。结构层决定产品的运行方式,框架层则给我们的产品确定了功能和形式。

框架层主要有三个要素:导航设计(navigation)、信息設计(informationdesign)和界面设计(design)。导航设计的作用是让用户清楚自己现在所在的页面位置,为用户提供跳转至想要到达的页面位置的方法。它是专门用于呈现信息的一种界面形式。莫高窟文化APP以内容为主线,节点之间相对独立,所以我们采用全局导航,为用户提供覆盖整个APP的通路。信息设计在莫高窟文化APP中尤为重要,因为我们要根据“用户的思路”和“用户的任务目标”的方式进行分类,整理复杂而庞大的莫高窟一千余年的艺术资料,并精准抓住不同分类资料的特征,进行相应的视觉延伸、信息延展和人机交互。界面设计首要的一点,就是选择能够帮助用户高效便捷完成目标的正确元素。根据前期的用户调研,在设计界面时要分清“轻重”,重要的信息应当容易被用户发现和捕捉,而不重要的东西应当尽量隐蔽或省去,以免干扰用户的使用和判断。

2.2.3 视觉设计

对于视觉设计,我们要忠于眼睛,用户的视线首先落下的位置,是否就是用户的目标?对产品本身来说是否重要?莫高窟文化APP中的视觉元素应当从莫高窟文化中提取。例如按钮的设计,莫高窟顶部和底部出现的莲花纹和忍冬纹就可以作为按钮的设计素材,佛龛中的龛楣可以运用到小知识问答(复选框)中,莫高窟壁画中所运用到的“势”①是华夏美学最核心的范畴,可用于视觉设计的整体结构。

2.3 产品定位

莫高窟在市场中的定位不同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不仅是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还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圣地,所以APP市场定位一定要与敦煌莫高窟景点产生密切联系。APP的一部分功能定位为莫高窟的“掌上博物馆”,给想要或正在莫高窟旅游的用户提供电子导航解说和全方位的知识拓展服务;一部分为莫高窟文创产品的线上集合店,定期举办莫高窟文创设计活动,将承载着佛教宇宙观和世界观的优秀文化周边呈现给用户,并根据时代和流行趋势更新设计创意和产品形式;还有部分娱乐性较强的游戏和“个人石窟”部分,将用户的个人主页设计成洞窟的形式,在使之更加个性的同时,也给用户提供了更新颖的使用体验。

3 莫高窟文化APP设计反思

APP最重要的就是用户体验,所有的设计和功能都服务于用户体验,这直接决定了产品在市场上的去留。所以我们要反思的第一点就是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把控适当的审美距离。APP产品面向的是所有移动端用户,用户人群种类多、范围大,无法准确定位某一特征人群。而有些APP产品没有考虑到大众的接受度,产品界面复杂、操作不便,内容晦涩难懂只适用于部分具备某些专业知识的用户群体。因此,在莫高窟文化APP设计过程中,使莫高窟艺术之美与用户的审美观相契合十分重要。第二点,产品的成本问题。莫高窟庞大的资料信息量和产品多样化的功能板块,对产品后台系统设计运行和维护的要求极高。要在合理的预算范围内实现APP的流畅运行,减少用户使用过程中的卡顿、闪退现象,使每一个功能趋于精致和完善。前期的资金分配也需要合理规划。第三,在传播效果方面,要注重文化内容质量,突破传统传播手段。佛经故事的阐述、禅观思想的表达方式、古代壁画绘画技术可以与动画、游戏、AI、VR、AR相结合,使内容的展现形式不再是单一的图片文字。

4 结语

莫高窟文化APP在设计时要把控与用户的审美距离,充分了解用户需求。设计功能时,做到板块多元化,在界面视觉设计中合理运用莫高窟艺术元素,并且将莫高窟中的宗教善恶观文化内容融入APP设计,在完善产品功能设计的同时,体现价值观和情感态度,多方位考虑用户的使用感和产品的续航性。

参考文献:

[1] 樊锦诗.敦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应在“新”字上求发展[J].发展,2008(01):26-27.

[2] 宁强.敦煌石窟寺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72-75.

[3] 陈海涛,陈琦.图说敦煌二五四窟[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123-124.

作者简介:何怡佳(1995—),女,江苏无锡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新媒体设计。

李剑(1981—),男,江苏启东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数字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