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合作土木工程专业教学研究
2021-04-18刘俊伟苗吉军吕平刘延春张玉香孙晶
刘俊伟 苗吉军 吕平 刘延春 张玉香 孙晶
【摘要]在高校教育发展多元化的大背景下,中美合作办学推动了我校高等教育发展国际化。在查阅相关文献基础之上,就中美合作办学中本科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梳理,包括人才培养模式、质量保障体系、教学模式等。
【关键词】中美合作办学;土木工程;教学研究;授课模式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高校教育发展多元化,中外合作办学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的一种新的办学模式。我校从2017年起创办中美合作土木工程本科专业,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对此笔者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具体内容涉及两方面。
1. 目前中美合作土木工程专业现状分析
1.1 中方的专业优势
专业是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核心,是决定高校能否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学院土木工程专业2016年获批山东省省属普通本科高校一流学科,现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土木工程是我校传统优势特色学科,土木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山东省品牌专业、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以及山东省特色名校重点建设专业,于2009年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教育评估,2011年获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14年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教育评估复评,有效期6年。经过多年的发展,该专业已成为我国土木建筑领域高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新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之一。我校从2017年起创办中美合作土木工程本科专业,该项目依托青岛理工大學的教育资源和学科优势,尽可能地发挥了中方的专业优势,并且引进美国堪萨斯大学先进的工程教育理念,使得专业优势更上一层楼。
1.2 外方高水平教师
中外合作办学的核心在于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学院严格执行教学计划,落实教学任务,选派高水平老师授课。如2019年度先后邀请美国堪萨斯大学Will Collins教授和Matt OReilly教授、美国加州州立理工大学的Lisa Wang教授、德国马格德堡应用技术大学的Gilian Gerke教授、白罗斯国立技术大学Leonovich教授、英国华威大学Xueyu Geng副教授、印度理工学院Ankit副教授,为中美班的材料力学、工程材料、结构力学、绿色建造技术、理论力学、土力学、工程地质7门课程进行外语授课。我校不仅引进了优质的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和办学经验,而且通过双方教师联合授课,双语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在国内学有所长,让同学们开拓了视野,专业水平和专业英语水平均有大幅提高,为出国深造、国内读研和就业奠定扎实基础,也为以后进入社会能够很快进入工作角色,独立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做好了铺垫。
2. 中美合作办学教学研究
2.1 先进的教学理念
教学质量是办学的根本,而先进的教学理念决定着教学质量。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为山东省一流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学科排名列山东省之首,堪萨斯大学的土木工程学科为美国一流学科,双方强强联合,具备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的实力。在先进教学理念的引导下,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了课程内外的国际化氛围,拓宽了国际化视野。比如理论力学课程使用了英文专业教材Hibbeler教授主编的Engineering Mechanics Dynamics和Engineering Mechanics Statics,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学习更加主动,利用现有资源积极探索知识的奥秘,同时也扩大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国际化视野。
2.2 紧跟时代发展的上课模式——在线教育
课堂学习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手段,在线教育是传统面授课堂的重大创新。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国乃至全球各类学校大规模停课,大量学生面临着“无学可上”的困境。在巨大的危机面前,在线教育让我们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希望,也让我们对在线教育的优势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青岛理工大学克服疫情的困难、紧跟时代的发展,联合美国堪萨斯大学等高校采取线上教学的上课模式,不仅打破了传统线下教学活动的时空限制,更丰富和加强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课堂内外的互动。在线答题、连麦、弹幕等功能显著提高了实时互动的效率,而预习材料的推送、课程直播回放、课后在线讨论、学习效果反馈、作业语音批改、课堂统计总结等进一步丰富了课堂内外的互动途径。在绿色建筑概论的课堂中,Gilian Gerke教授使用ZOOM平台授课,每节课课前会有三名学生共享视频做上节课的作业汇报,教授听完后也会适当地询问相关问题,营造了师生之间积极的课堂互动氛围。在理论力学的课堂上,Jon K Lindsey教授使用VOOV平台授课,学生们不仅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互动,在课后复习的过程当中,遇到不懂的问题会通过邮件向老师提问,老师的积极回应给学生解决了问题,也给学生极大的鼓舞。
2.3 学生取得优异成果
学生的质量是考验教学成果的关键。中美合作办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国际化视野、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土木工程高级应用型人才。在培养目标的指引下,中美合作土木工程专业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水平,在培养方案中英语课程占到了24学分,约占总学分的14.1%,其中12学分是由外教授课。学院还聘请专业英语教师为出国交流学生免费开设语言提升班,创造英语交流环境。同时,我校一直注重国际文化教育交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近年来学生团体多次参加对外交流的活动,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得到了拓展,更好地了解国外大学的办学模式和教学环境,对将来的深造提供了帮助。
在高质量的教学之下,学生不负所望取得了优异成果。近年来,本专业本科生在“挑战杯”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结构设计大赛、头脑奥林匹克竞赛等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中,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44项。
3. 结语
综上所述,中美合作办学是将外国的优质教育资源与本土的教学理念强强联合。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合作办学已经从中获益,为有留学意愿的学生提供了相对便利的条件,对培养符合现代化要求的有用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中美合作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模式别具特色,引入优质国外资源,外方合作大学的专家也参与并指导教学,这是其他普通高校所不具备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应该充分利用国外先进教育资源。总的来说,中美合作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有助于培养具有国际合作意识、国际交流与竞争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明.应用技术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3 + 1”培养 模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以河南工程学院为例[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7,33(9) :106-109.
[2]申俊龙,高山.对中外合作办学问题的理性思考[J].大学教育科学,2006(1) :78—81.
[3]陈润奇.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对中外合作办学的探索[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7.
[4]尤志国,陶志强,韩建强,等.全日制建筑与土木工程.
(本文作者单位为青岛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