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群体心理分析

2021-04-18黄佩韵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3期
关键词:感官群体学科

在研究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研究的主体,而分析主体的心理,便成为了研究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心理学的应用,往往能够在教学的设计中,获得新的思路,在教学实施的具体过程中,开拓新的角度。因此,基于心理学的视角研究高中语文教学,将能够对已有的教学研究成果进行补充和完善,使得教学的优化过程事半功倍。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群体及群体心理概念

国内的高中教学,主要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班级,是群体的进一步发展形式。苏联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认为:“集体是群体的高级形式,并非任何群体都能称之为集体,也不能把任何共同行动或工作的社会成员共同体称之为集体,有共同价值、共同的活动目的与任务且具有凝聚力的高度组织起来的群体才是集体。”相较于群体中聚集个体的任意性,班级是具有相近年龄、相似学习水平、相同聚集缘由等一系列具有共同特征的个体的聚集,它更能被称之为集体。因此,每一个班级可以看成是一个群体的进阶。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群体所具有的特性,不是简单的1+1=2产生的个体特性相加,而是经过了类似于化学变化般的复杂过程,造成了质的改变,生成了全新的特性。个体原有的特性已经被削弱或者完全消失,转而生成的是群体特性。这样的心理特性便被称为群体心理。群体心理往往具有一致性,在群体心理的作用下,个体意识消失了,每个人的思想情感都会朝着同一个方向发展,由此产生的行为,便会与个体独自产生的行为出现较大的差异。

群体心理的共同特征在任何群体中都是适用的,但是针对不同阶段的教学,学生的群体心理往往会存在些微的差别。例如,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其心理成熟程度高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因此,在群体心理展现出来的情感趋同性中,高中学生的思想情感将会更为强烈,情感带来的影响经由群体心理传染给每个个体的程度将更深。不仅如此,不同学科对于群体心理的把握方向也是不一样的。由于智力的发展往往偏向于个体的异质性,群体心理则更倾向于情感的同质性,因此,在对于情感性较强的社会科学学科教学中,应善于利用群体心理的积极方面。例如,语文学科中,人文性的内核是思想情感的体悟,若能抓住群体心理带来的情感积极影响,将会使教学的效率大大提高。由此可见,在不同阶段的不同学科教学中,正确分析并把握群体心理,将能够突显出学科的特点,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

二、群体心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表现

根据群体心理的一般特征,分析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表现,主要可以提炼出以下几点,分别是:情感同一性、暗示与传染、感官学习力以及名望影响性。其中,前三点主要是在学生群体间的表现,最后一点是作为群体领导者的老师,对于整个群体的影响体现。

(一)情感同一性

生物学研究表明,无论智力程度如何,人的本能、欲望和情感总是相似的,这就决定了情感在群体中的同一性。当一种情感产生后,群体效应会对其进行夸张和放大,最终覆盖整个群体,这样的情感一致性,实质上就是集体心理在支配着所有个体的感受。

对于高中生而言,正处于情感的敏感期,情感对于教育的影响渗透性更强。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培养学生对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同时,也需要促进思想情感的综合发展,因此,情感的渲染与渗入的教学方式,在语文学科中尤为突出。在语文教学中,爱国主义精神、革命斗争精神以及时代精神等,都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对于思想情感的激发与导向。由此,增强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对于英雄事迹、科研态度、报国理想等的感受,能够积极调动他们的情感,激发其热情,昂扬其斗志,使得课堂教学所带来的情感感染力,呈现出积极向上的同一性,并在群体的作用下不断扩大,让还未及时体悟到这种情感或者情感不足够强烈的学生,都会因为受到群体心理的影响,而使得情感不断生发、强化。

(二)暗示与行动

暗示性,是群体心理中的一大特点,它是指个体在群体中会产生与在孤立状态时完全不同的观点,暗示性带来的效应便是传染性。同时,暗示最大的作用,便是能够让群体中的个体产生将接收到的暗示转化为行动的倾向。

在语文教学中,暗示性往往存在于教学目标的设置、课堂提问的安排、教学语言的组织、课后思考的布置等环节。以教学目标为例,其设置大致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文意的理解;文章情感的体悟或是艺术特点;文中哲理的思考或是提升相關能力。根据每一层目标的设置,教师可通过一系列问题的导向来达成。例如,课文《兰亭集序》后的练习题中有以下提问:①“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②你作为“后之览者”,读了此文,有什么感触?问题①是对文内作者生死观的思考,由此暗示学生思考自己的人生观,诱发其产生促使观念形成的行为。问题②是对学生自身感悟的思考,暗示学生何为正确的情感态度。在学生答问时,教师应积极察觉学生心理并及时指导,通过语言的暗示以及提问的思考,能够让学生在端正思想观念、完善价值体系甚至直接采取行动等方面的执行力大大加强。

(三)感官学习力

思想观念的形成,是由每一天所接收到的感官印象造成的。在中国,自古以来的教育思想中,感性教育都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例如,《论衡》中的“见闻为”,就是强调感官感受,从耳闻目睹的事实中学习知识。在心理学中,对于感官产生的学习效果,有研究表明,感官带来的细微感知,或早或迟地总会让人的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改变,这与教育学中的感性教育具有一致性。

在语文的学科理念中,语文是来源于生活的,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这便让语文的感官学习特点优于其它学科。例如,在学习祖国大好河山时,老师通过图片、音频展示,便能让学生领略到自然之美,从而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主要原因在于,多媒体的运用能够唤醒学生对周围自然风光的记忆,将自己的感受与印象迁移到课文学习中,促进教学效果的达成。同时,在课文学习过后,当学生再次观览山川河流时,对于课文的文字感触,便能通过感官的直接接触,产生对自然之美的体悟。这样的感官学习力,在语文教学中,能将生活经验与学科知识紧密结合,让课堂与生活实践互相促进,从而完成对学生的感性教育。

(四)名望影响性

名望,在群体心理中,是最具有说服力的因素,它能够说服群体去接受某种感受或者行为,这通常是针对于群体领袖而言。在高中班集体,授课老师是作为群体领袖而存在。可是,针对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若想要让引领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则必须具备名望影响力。

在群体心理中,一位拥有名望的人,往往会让其他的个体不自觉地去模仿,从而通过暗示性和传染性,辐射至整个群体。这便是老师给学生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语文教学中,由学科特点决定的情感影响处于突出地位,导致语文课堂上的群体心理更为显著,因此,名望影响性给语文教学带来的效果,将比其它学科表现得更为直接和明显。

在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的荣誉成就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直接的印象。例如,如果老师在知名刊物上发表了文章,则会影响学生在写作方面刻苦练习;如果老师获得了优秀教师的称号,则会让学生产生崇拜心理,引发对老师优良品质的无意识模仿。名望,不仅能够实现教师自身的发展,它所带来的名望影响性,更能因为群体心理的作用力,而带领整个群体在观念和行动上都朝着优秀的方向发展。这是一种以教师的内在素质去教育影响学生的方式。

三、群体心理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启示

根据群体心理的特点及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表现,能够充分利用群体心理带来的学科教学优势,突显学科特点,进行针对性地教学,使得语文教学在心理学的研究视角下,获得更为多样的教学方法,让语文教学更为轻松灵动。

(一)加强情感教学,注重正确导向

情感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并且情感作为群体心理研究的主体,它对个人、集体、社会所造成的影响力都是相当大的。高中生正处于情感发展的关键期,教师对其情感进行正确及时的导向,助其形成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极为重要的。

加强情感教学,首先要求老师在课堂中营造良好的氛围,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過程中,强调师生的平等地位,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包容心去接受学生的提问,以足够的耐心去为学生解惑,以充分的爱心去关怀学生的发展。情感的愉悦,让学生不再抱有畏难心理,使其能充分自由地享受每一次课堂学习。其次,要增强情境教学。在课堂学习前,为学生营造相关的情境,奠定整堂课学习的情感基调,在情感的渲染和推动作用下,促成对知识的领悟。最后,进行知识的综合联系。调动古今知识中的情感共性,让学生形成情感上的共鸣,例如,在爱国情怀教育中,可以联系古有狼牙山五壮士为国捐躯,今有感动中国人物的爱岗敬业事例,将学生已学的旧知与时政新知进行关联,综合知识,促进情感体系的完善,使得情感教学的感染性更强。

(二)利用暗示效应,提升执行效率

群体心理中,人的思想和情感会通过暗示和传染的作用达到情感的同一性,并且能够迅速地将这种暗示效应,转化为行动予以执行。这对于语文教学中道德修养的教育以及崇高品质的培养都是具有重要价值的。

利用暗示效应,首先可以通过外在的环境影响。例如,在教学里悬挂励志性标语,粘贴名人名言,丰富黑板报,打造具有群体标榜特质的班级文化,学生通过耳濡目染,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将道德礼仪抄写在课本扉页,在互相分享自己的座右铭的环境中,学生会不自觉地让自身的道德修养与整体氛围保持一致,在互相暗示中行动起来。其次,可以通过课本的典例教育。选取课本中伟大的人物或者伟大的事例,分析其中之所以伟大的要点,唤醒学生的意识与情感,让学生能够从潜意识中将其与日常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其认识到自己同样也可以无私奉献、勤劳肯干、勇敢坚强。利用暗示效应的教育方法,不必直接教学生如何去做,而是从周边环境的变化,从所获取的信息中,让学生自己体悟到底该如何选择、如何行动,这样的执行行为是自发主动的,其产生的效率更高,执行力度也会更大。

(三)调动感官参与,积累实践技能

感性教育要求多种感官的参与,在每一次的观赏、倾听和触碰中,将自身置于其中,从而萌发产生观念。学习不仅要知,更要行,知行合一,方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调动感官参与,首先可以通过艺术陶冶。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通过播放视频、音频,展示图片,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同时,可以通过学科之间的交融来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例如,在学习《诗经》时,可以配上音乐进行吟唱,通过对于音乐的节奏感的把握,来感受诗词中的节奏与语感,通过对于音乐旋律的感受,来体悟诗词中所蕴含的情感特点。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名画欣赏、道具展示等形式,让学生通过直接的触碰和直观的感受,在艺术中学习语文。其次,可以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从社团活动、社区服务、青年服务等活动中学习语文,通过参与活动,来获取直接经验、提升社会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在感知、体验、实践操作中去寻求答案,实现自我教育。在社会实践中,能够促进语文与生活的融合、学校与社会的交流,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够自觉积极地学习,锻炼多项技能,提升综合素质,使得人格臻于完善。

(四)促进教师学习,彰显榜样力量

为了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教师必须自身拥有一定的影响力,不断钻研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加强自身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综合素养,以此用榜样的力量去感染学生。

促进教师学习,首先需要加强教师的示范性。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必须注重自己言行的示范性,这是尤为重要的“隐性知识”。语文老师在平日的谈吐中,可以适当突显对文学素养的运用,在穿衣打扮中,要尽可能展现自己的学科气质,这在潜移默化中能够对学生产生示范性的影响。其次,需要提升教师的专业性。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科的研究者。不断研读教材,深入挖掘其中的知识点,探索教学方法,寻找适合学情的最佳教学方案,掌握最新教育界动态,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更新自己的观念,教师不仅要有教学的输出,更要有自身学习的输入,让教与学并重,从而提升专业素养。最后,需要注重教师的时代性。语文是一门综合了传统性与时代性的学科,教师要尤其注意传统知识与时代的接轨,对于传统知识的筛选需要具有时代的应用性,对于传统道德的教育需要综合时代的精神性,对于传统内容的教授可以尝试新兴科技教学,让传统既有其特征,又能与时代和谐并存。

通过对高中语文教学中群体心理的分析,我们可以从心理学的视角去窥探语文教学的特点,这将有利于指导我们今后更好地推进教学工作。同时,关注学生的心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6.

[2]王充.论衡[M].长沙:岳麓书社,2015.

[3]王瑞堂.高中体育教学中的群体心理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5(01):99.

[4]杨兴宏.群体心理学和班集体管理[J].素质教育大参考,2012(12):55-57.

黄佩韵,湖南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猜你喜欢

感官群体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感官训练纸模
“超学科”来啦
感官并用,形象饱满
感官训练纸膜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