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背景下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民俗文化素养
2021-04-18毛新梅
毛新梅
(合肥学院 教育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民俗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模式,它是社会群体在心理和行为上的“集体习惯”。“它对民众的思想和生活产生强大的约束力量,迫使人们在一定的道德和习惯规范中行事,以得到心理与环境的协调和平衡。[1]”因此,民俗文化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传统价值体系和生产生活经验的历史载体,民俗文化传承与传播的过程就是一种最自然、最本土化的教育影响过程。
201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2]明确要求:“增加国民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分阶段有序推进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移风易俗,创新民俗文化样式,形成与历史文化传统相承接、与时代发展相一致的新民俗。”2014年,教育部具体制订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3]进一步要求:“在中小学德育、语文、历史、艺术、体育等课程标准修订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4],具体要求“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教育部组织专家统编《语文》教材,并从2019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全覆盖使用。2021年1月教育部又印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5],再次明确“语文是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课程,要全面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核心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从而“厚植中华文化底蕴,坚定文化自信”。
优秀民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现行的部编版语文教材编入了大量的民俗文化内容,这是新教材的重要特色之一。但要充分发挥教材中民俗文化内容的教育价值,其决定因素还是驾驭教材的教师。本文着力探讨现行的部编版《语文》中民俗文化内容的教学对语文教师民俗文化素养的要求,进而探讨其培养的路径和方法,以供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部门参考。
1 现行部编版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的基本内容与类型
现行的部编版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内容的分量凸显。根据赵文博、田聪聪[6-7]的研究,部编版小学《语文》共有407个篇目,其中涉及民俗文化内容的有86篇,占总篇目的21.13%;部编版初中《语文》共有234个篇目,涉及民俗文化内容的有102篇,占总篇目的43.59%。即部编版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中涉及民俗文化内容的篇目占总篇目的29.33%。另外,还有不少民俗文化内容被编排在教材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园地或栏目中。笔者对部编高中必修《语文》(上下册)梳理发现,16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中至少有12个单元含有明显的民俗文化内容,占单元总数的75%。现行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内容编排与类型特点见表1。
表1 现行部编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主要民俗文化内容一览表
续表1
另外,高中选修教材中还专门编写了《中国民俗文化》分册,分年节风俗、衣食住行、百工百业、红白喜事、社交礼仪、信仰禁忌和神话歌谣等七个方面的专题内容。也可算是对分散于中小学各册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内容的提炼和归总,使其知识系统化,从而更有利于学生对优秀民俗文化的理解、掌握和接受。由此可见,民俗文化内容在现行部编版教材中具有较高的地位。
2 现行部编教材背景下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民俗文化素养
2.1 强烈的民俗文化自信心和责任心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地方民俗文化资源极其丰富,它涉及人生礼仪民俗、岁时节日民俗、语言民俗、艺术民俗、信仰民俗、生活民俗以及物质生产等诸多方面,优秀的民俗文化具有丰富的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现代教育价值。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通过颁布一系列文件,将传承和创新优秀民俗文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积极推进优秀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而语文课程承载的民俗文化信息最多,也最容易传承和创新优秀的民俗文化。所以,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优秀民俗文化的现代教育价值,建立民俗文化自信,有意识地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带动学校、家庭和社会在传承与创新优秀民俗文化的过程中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做好优秀民俗文化的传播者、不良民俗的改造者、新民俗的创造者。
2.2 丰富的民俗文化知识和一定的技能
现行部编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内容丰富、类型多样,语文教师要想把民俗文化内容讲深讲透,就必须具备丰厚的民俗文化知识。既要熟悉中华民族的共性民俗,又要熟悉不同民族的民俗特点,尤其要深悉当地的民俗。比如当地不同的节日民俗的具体内容和特点,当地成人礼、婚礼、寿礼等人生礼仪民俗的具体内容和特点,当地饮食民俗和建筑民俗的特点以及地方传统艺术和游艺民俗的特点等。从而以丰富的民俗文化知识为背景,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利用学生原生态的地方民俗文化体验,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丰富的中华优秀民俗文化内涵和现代教育价值。尤其是城市长大的中小学语文教师,更要注重学习和了解中国的乡土文化、民间习俗,这样才能全面和深刻地领会语文课程的传统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另外,教师最好应掌握1~2门传承地方民俗文化的技能,如戏曲、剪纸、书画、乐器、武术、游艺等。这样,既可以提高语文课堂中民俗文化内容的教学效果,又有利于指导相关社团等课外活动,从而提高校园民俗文化的传承力。
2.3 基于民俗文化的多元课程资源观
现行部编语文教材呈现民俗文化内容的方式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显性与隐性相结合。除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高中选修课《中国民俗文化》是集中安排的显性的民俗文化内容外,更多的民俗文化内容还是分散在相关课文、注释以及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栏目中。二是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部编版《语文》既有相关民俗文化知识在教材中的直接呈现,也有相关的实践活动安排。特别是“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板块安排了较多的实践活动。如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要求学生通过实地调查和书面整理介绍一种家乡的风俗;初中和高中的教材也都有类似的活动安排。所以,就教材中的民俗文化内容而言,呈现显性、隐性、知识、活动、综合等多元课程资源样态。教师应根据其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开展有效教学,做到全面育人。如一年级下册第10课《端午粽》,文中提到“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最后一段写到“长大了我才知道,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教材中尽管没有明说,但显然包含了“爱国”和“亲邻”2个德育点。这需要教师有这种课程资源意识,主动拓展教学内容,做到教书育人。
2.4 基于语文课程的民俗文化整体观
根据基础教育教材体系化、连贯性、层次性等特点,语文教师不管处在哪个学段,都应了解全部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认清自己所教的学段在基础教育中的“位置”和特定的任务。尤其要处理好与上下学段的关系,既要注意关联,又不能越俎代庖或简单重复。语文教师应立足于本学段,将民俗文化内容作为重要的课程内容或主题进行纵向梳理,明确本学段的民俗文化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同时,语文教师还应主动与教授同一班级的相关学科教师沟通,共同研讨涉及民俗文化的教学内容,尤其是内容相同或密切相关的部分,要明确各自的教学任务,做到有机衔接和相互支撑。从而共同构建优秀民俗文化的教学内容体系,形成民俗文化内容教学的整体观。比如,在现行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10课“我们当地的风俗”中,就要求学生介绍伴随自己成长的当地风俗,而六年级下册和高中(必修)上册《语文》也有关于“家乡风俗”的教学内容;现行部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安排了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要求学生搜集资料、展开研究,而中小学语文教材涉及节日民俗的内容就更多。
2.5 民俗文化价值判断与课程开发能力
民俗文化是传统文化,必然存在一些不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不良习俗,需要改进、根除和创新。教师首先必须具有良好的价值判断能力,要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国家法制精神,审视传统民俗文化内涵,评判其优劣,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如七年级上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提到“拜孔子”“拜先生”的教育习俗。教师应具体分析,既要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文化,又要革除古代的“拜”法。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授之以渔”。语文教师还应具备民俗文化校本课程或班本课程开发能力,助力学校特色课程建设。这也是语文课程特点和语文教师的专业特点对语文教师提出的要求。另外,在对语文教材进行二度开发时,要注意:并不是只要有民俗的影子都要提出来讲解,更不能喧宾夺主、牵强附会,应根据课文内容和语文活动安排以及教学目标,把握全局,恰到好处地渗透民俗文化教育。即把握好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教育的“度”,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民俗课”。
3 中小学语文教师民俗文化素养培养路径与方法
3.1 职前培养
近年来,师范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主管部门也相继出台了各类“专业标准”,并突出了师范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对于中文专业的师范生,更应强化其人文素养的培养,尤其是在现行部编语文教材凸显民俗文化内容的大背景下,加强其民俗文化素养培养尤显重要。建议师范类中文专业(含小学教育专业文科方向)开设相关的课程,以提高未来的中小学语文教师民俗文化素养。具体可根据中小学现行部编版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内容的特点,针对中文专业师范生开设民俗文化方面的课程,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课外活动,丰富其民俗文化知识,提高其民俗文化价值判断和课程开发能力。
3.2 职后培训
要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最关键的还是广大的教师,所以必须加强语文教师的民俗文化素养培训。国家已在中小学教师“国培计划”中设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种子教师培训”项目,主要是面向中小学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师以及幼儿园教师。但从目前的培训效果看,一是时间短(一般为5天),二是不分具体学科,多为一般性的传统文化知识培训,更没有针对民俗文化素养的专项培训。所以,建议在语文教师职后培训中设置“民俗文化素养”课程模块,如“民俗文化与教育”“民俗文化与德育”“地方民俗概说”“民俗文化与语文教学”等专题。尤其是在中小学语文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中,有计划地系统安排相关专题,能全面、快速地提升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民俗文化素养。如有的地方在中学语文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中安排的《民俗文化与中学语文》专题,深受语文教师欢迎[8]。另外,要注重对语文教师进行地方民俗文化专题的培训,引导和指导语文教师开展地方民俗文化研究和民俗文化内容的教学研究,坚持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不断提高其民俗文化素养。
3.3 自主学习
语文教师应根据自己所教学段的课程和教材特点,明确学习民俗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重点,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通过研读民俗文化方面的著作和借助网络平台学习相关的民俗文化知识,注重学习和研究地方民俗文化,掌握一定的地方民俗文化技艺,参加地方民俗文化社团和非遗传承组织的活动,主动参与民俗文化旅游和参观考察民俗文化场馆、基地,丰富自己的民俗文化修养,努力使自己成为地方民俗文化的专家和优秀民俗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关键是要培养自己对民俗文化的兴趣,增强传承优秀民俗文化的社会责任感。可以通过申报相关课题、开发相关校本课程和开设相应选修课等,以教学促科研,再以科研反哺教学,从而不断提高自身民俗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