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校长要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
——基于河北省乡村校长代表调研的思考
2021-04-18□陈丽
□陈 丽
2018 年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年9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2018—2022年)》。在这两个文件中都明确指出,要 “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并提出系列举措。乡村教育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在过去的几十年,“在国家和省级政府层面,政策助力型的发展设计已基本实现了对乡村教育发展的全要素覆盖,包括乡村教育管理、乡村学校建设、乡村教师队伍以及乡村学生发展等各个方面。”[1]因此有专家提出了校长领导力是乡村教育发展的新动能,政策助力型发展要靠校长领导力打通 “最后一公里” 的论断。[2]“发展乡村教育,教师是关键”。[3]校长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责任人,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是校长重要的专业职责,也是校长领导力的重要体现。[4]因此,提升乡村校长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至关重要。
北京教育学院连续多年承办“国培计划” ——河北省乡村中小学校长省外研修项目。为了更好地了解河北省乡村中小学校长对教师队伍发展现状的看法,更有针对性地培养校长 “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的能力,学院专门成立了项目研究组,进行调研。
一、调研对象: 河北省乡村校长代表
调研对象是 “国培计划” ——河北省乡村中小学校长省外研修项目的学员,对象涵盖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乡村中小学校长。河北省教育厅对 “国培计划” 参训对象的条件有严格的规定,学员具备区域乡村校长的代表性。
调研主要内容为,乡村中小学校长对本校教师队伍发展现状的看法,我们从师资队伍结构、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胜任度、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教师队伍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校长引领教师成长等方面进行调研。其中,就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依据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与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设计调研选项。
调研方法主要是采用问卷调研(自编问卷)。调研问卷共计发放298 份,回收261 份有效问卷,问卷有效率达87.6%。
问卷收集完毕后,由专业数据分析师使用SPSS25.0 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 “独立校对、交叉清洗” 的方式进行数据清洗与校对,并参考 “GB/T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对最终结果进行抽查,保证错误率低于万分之五。
二、调研基本结论: 乡村教师胜任度不高,专业发展水平较低
(一) 仅有一半左右的乡村中小学校长认为,本校教师可以胜任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调研发现,仅有53.93%的乡村中小学校长认为本校教师可以胜任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其中,认为 “完全胜任” 的,占11.02%;认为 “比较胜任” 的,占42.91%。有42.91%的校长认为,本校教师“不太胜任”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还有3.16%校长认为,本校教师“不胜任”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二) 乡村中小学校长认为,本校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不高
项目组从乡村中小学校长对本校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发展情况、专业知识拥有状况、专业能力发展状况三方面进行调研,了解到以下情况:
1.乡村中小学校长认为本校教师 “专业理念与师德发展情况”,介于 “一般” 和 “比较好” 之间
项目组从教师的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四方面,[5]调研河北省乡村中小学校长对本校教师队伍 “专业理念与师德状况” 的看法 (见表1)。经过5 分制赋值与分析,河北省乡村中小学校长认为本校教师 “专业理念与师德” 介于 “一般” 和 “比较好” 之间,平均得分为3.81 分,接近 “比较好”。其中,校长们对于学校教师在 “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 上的评价最高,得分为3.95 分;“教师的职业理解与认识”得分最低,为3.54 分。
“职业理解与认识” 是教师之为教师的基础性素养,这方面发展水平不高,会直接影响其知识学习、能力提升的动力,很容易产生工作价值感与重要感缺失,也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从而导致应付工作,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发展与教师专业成长。
2.乡村中小学校长认为本校教师 “专业知识” 拥有情况,介于“一般” 与 “比较多” 之间,尤其是教育学知识、通识性知识比较少
项目组从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和通识性知识四方面,对河北省乡村中小学校长对本校教师队伍的 “专业知识” 拥有状况进行调研 (见表2)。经过5分制赋值与分析,可以看出,河北省乡村中小学校长对本校教师四类知识拥有情况看法得分,介于“一般” 和 “比较多” 之间,平均得分为3.49 分,说明受访校长对本校教师的专业知识拥有情况评价不高。其中,校长们对教师的教育知识与通识性知识拥有情况评价相对来说更低,分别有3.26分和3.25 分。
课堂上要收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的四类知识缺一不可。其中,教育知识能够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掌握教育规律;通识性知识能够让教师学识渊博,讲课的过程中能够做到旁征博引,给学生更全面的影响。这两类知识,是保障教师会教、教好的条件性知识。
表2 河北省乡村中小学校长对本校教师“专业知识” 拥有状况的总体看法
表3 河北省乡村中小学校长对本校教师“专业能力” 发展状况的总体看法
3.乡村中小学校长认为本校教师 “专业能力” 发展,介于 “一般” 与 “比较强” 之间,尤其是对教师 “反思与发展能力” “教育教学评价能力” 的评价较低
项目组从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班级管理与教育能力、教育教学评价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反思与发展能力六个方面,就校长对本校教师队伍的 “专业能力” 发展状况进行调研 (见表3)。经过5 分制赋值与分析,可以看出河北乡村中小学校长对本校教师六个方面能力发展情况看法得分,均介于 “一般” 和 “比较好” 之间,平均得分为3.46 分,说明受访校长对本校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情况的整体评价不高。校长们对于本校教师 “班级管理与教育能力”的评价最高,得分为3.70 分,反思与发展能力最低,分值为3.21 分。
“反思与发展能力” 虽然看似与教育教学无关,却关系着教师在其职业道路上能否长远地、较好地发展。经常进行 “主动反思” 的教师,会提高自己的前沿性认识和洞察力,对专业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教育教学评价能力” 是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的能力,主要包括利用评价工具掌握多元评价方法,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发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教育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对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至关重要。
(三) 乡村中小学校长认为,本校教师发展动力不足,职业倦怠较为严重
在校长对本校教师发展存在问题的调研中,项目组对问卷中校长反馈的意见,进行内容分析和词频分解后发现,校长们认为目前教师发展存在的问题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 职业倦怠、发展动力、学习能力三个方面 (见图1)。
在对20 余位河北乡村中小学校长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校长们一致认为本校教师职业倦怠现象较为普遍。
三、乡村中小学校长要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
图1 河北省乡村中小学校长认为本校教师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研发现,乡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不容乐观,与国家、地区教育现代化要求有较大的差距。为了进一步提升乡村教育质量,国家与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在努力提高乡村教师的地位与待遇、给教师减负、职称评定与评优方面给予倾斜、增加乡村教师培训机会等方面加大力度。[6]但是校长是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的第一责任人,[7]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责任人,要将学校作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主阵地。[8]因此,乡村中小学校长要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这种引领主要体现在校长个人引领及校长的组织引领两大方面。校长个人引领方面,需要校长做专业发展的示范者、教育教学专业的引导者,这是由校长教育者角色决定的;校长组织引领方面,需要校长做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者、激励保障者、发展文化的营造者,这是由校长管理者、领导者角色决定的。
(一) 乡村中小学校长要以自身专业发展,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做榜样示范者
校长自身的专业发展,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9]校长要努力成为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示范者。但本调研发现,仅有44.18%的受访乡村中小学校长对自身的专业发展有清晰的发展规划;54.21%的受访者有模糊的发展规划;1.61%的受访者对自身专业发展没有规划,而且受访的乡村中小学校长对自身专业发展能力的评价不高(见表4)。
因此,乡村校长要做自我发展者,做好自我发展规划,加强学习与研究,不断反思改进,以自身专业发展影响教师专业发展,达到以人育人、共同成长的目的。[10]
(二) 乡村中小学校长要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改进,做专业引导者
教师成长在课堂,校长要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能够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改进,能够进得了课堂,说得出名堂,能够成为教师教学改进的引导者。但现实中,有些乡村中小学校长很容易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阻力。[11]他们的教学观念陈旧,教学评价还仅仅局限在考试分数上。因此,需要乡村中小学校长把握教育发展方向,清晰了解国家课程与教学改革趋势,能够结合学校实际,形成科学的教学思想与评价思想,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改进。本调研也发现,乡村中小学校长在领导课程教学方面自我评价不高 (见表4)。
(三) 乡村中小学校长要建立学校培训与教研体系,支持教师专业发展,做发展支持者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师职后培训受到空前重视,建立了国家级、省级、县 (区) 级、校级四级培训体系,实现了分层、分类培训。
乡村中小学校长要把国培、省培、县培、校培统筹起来,建立学校教师培训体系,确保乡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系统性、针对性,避免出现培训的重复、散点与随意情况。
乡村学校教师培训体系,从培训对象上可以分: 角色适应期、技能熟练期、探索发展期、专业成熟期、资深专家期等几个阶段。[12]从培训内容上,不同发展阶段教师培训内容要细分,但都需要加大教师职业理解与认识、通识类知识、沟通与合作能力、反思与发展能力等内容的培训。从培训方式上,加大问题取向、实践取向、参与取向、合作取向的培训。如工作坊方式、技能训练式、行动研究式、影子学习等方式。从培训资源上,校长要立足校内,放眼外部,积极开拓周边乡村、县、市等资源,培训模式可以是线上线下结合,乡村中小学校长要善于整合网络资源,弥补校内资源的不足。
表4 河北省乡村中小学校长六大工作职责自评得分情况表
乡村中小学校长要建立开放性教研体系,打破乡村教师少、难以组织高水平的教研活动的现状。如乡村中小学校长要善于利用城乡一体化建设政策,主动与县城学校建立姊妹校,参与县城学校教研活动,或者邀请县城学校教师参与本校教研活动。乡村中小学校,可以与周边学校建立发展联盟,建立联盟校教研制度,鼓励教师团队开展小课题研究等等。
乡村中小学校长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审视教师专业成长与培训教研体系建设,可以通过乡土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既厚植师生乡土情怀,增强教师课程研发能力,又促进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使教师在担当乡村振兴重任中实现专业发展。
(四) 乡村中小学校长要建立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助推教师专业发展,做激励保障者
由于乡村教师待遇低、生源基础差、工作繁杂、晋升空间狭小、社会地位不高,加之存在着 “城市人” 与 “乡村人” 的社会角色冲突,“教书匠” 与 “监护人” 的社区角色冲突,“教育者” 与 “学习者” 的专业角色冲突,“创新者” 与 “传承者” 的文化角色冲突,很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现象,尤其需要乡村中小学校长建立激励机制,激励教师专业发展。[13]如建立教师学术委员会,注重发挥教师学术力量在学校学术方面的决策作用;建立学校感恩日,让教师感受到来自学生、学校领导、家长的鼓励与认可;建立校内名师工作坊,注重发挥优秀教师的引领作用;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绩效考评制度,激发、引领教师进行素质教育探索;建立课题研究经费支持管理办法,激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注重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结合,尤其是精神激励,增强教师的成就感、幸福感;建立基于 “管理就是服务” 理念的管理规定,让教师成为学校最重要的员工,让教师感到被尊重等。校长要成为激励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建构者,进行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建设,使学校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主阵地。
(五) 乡村中小学校长要主动建设教师合作研究团队,做文化营造者
不少乡村中小学校的文化建设还停留在校园环境建设阶段,需要乡村中小学校长在进行体现乡土特色的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进行教师合作研究团队建设,营造良好的团队合作人际关系,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使教师在温馨的、研究的、合作的文化氛围中找到工作的意义、专业发展的成就感、相互支持的幸福感。
四、乡村中小学校长要提升“引领教师成长” 的能力
本调研发现,乡村中小学校长对 “引领教师成长” 职责的自我评价并不高 (见表4),需要提升引领教师成长的能力。
(一) 乡村中小学校长要提升认识水平,担当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重任
一是要清晰认识教师是学校发展最宝贵的人力资源,树立 “教师是学校管理的合作者、学校改革的中坚力量、学校发展的主体” 的观念,要平等对待、信任、尊重教师;要善于发现、赏识教师;要自我修炼,团结教师。[14]二是要清晰认识到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主阵地,认识到自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责任人,要担负起支持与保障教师专业成长的重任,担负起教师专业发展支持者、激励保障者、文化营造者角色。三是要清晰认识自己的专业发展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示范、引领作用,担负起教师专业发展的榜样示范者、专业引导者角色。
(二) 乡村中小学校长要提升相关理论水平,提高队伍建设能力
本调研也发现,河北省大多数乡村校长原始学历偏低,受访校长的原始学历集中在高中 (32.54%)、大专 (57.42%) 学历。虽然在职期间,教师均获得学历提升,但由于主要是在职学习,相应理论基础不扎实,需要乡村中小学校长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掌握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特征与支持条件,建立激发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动力的管理机制;学习激励理论,完善教师激励举措;学习心理健康理论,创建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环境;学习组织文化建设理论,营造尊重教师、关爱教师、激励教师、发展教师、成就教师的文化氛围;学习教学发展前沿理论与政策要求,能够引领教师课堂教学方向;学习校本培训理论,建立融培训与教研为一体的学校校本培训、教研体系;学习共同体建设理论,能够建设教师发展共同体等。
(三) 乡村中小学校长要加强标准学习,提升反思能力
反思能力是校长终身成长的重要能力,也是学校得以改进的重要条件。有专家甚至认为,反思能力是卓越型校长的特征之一。[15]反思要基于一定标准,“标准是可量化、可监督、可比较的规范,是配置资源、提高效率、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工具,是衡量工作质量、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尺度。”[16]在校长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方面,我国先后出台了 《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 《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等。我国教育进入标准建设与引领时代,校长要加强标准学习,反思个人不足,反思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不足,按照国家出台的有关标准,对教师队伍建设进行系统改进,形成有效的队伍建设举措、制度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