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配网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2021-04-18徐建鹏

科技研究·理论版 2021年22期
关键词:自动化应用

徐建鹏

摘要:当前,电力市场进入改革的深水区,作为直接面对市场、面对客户的供电企业,如何在做好国家有关规定、完成相应指标的前提下,对电力市场进行有效的保护与培育,保障自身利益的同时,谋求更加长远地发展,是摆在所有供电企业面前一项紧迫且艰巨的任务。这也对电气工程的建设、工艺、功能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配电网技术的发展可以帮助电气工程更为及时地获取相关信息,而配电网络作为电力传输的末端,其供电质量的好坏、供电障碍的处理能力,越来越受到相关部门及社会的重视。因而,提高其自动化的管理水平对于应对电网突发故障、提升设备自我修复能力、改善用户感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配电网络;自动化;电网故障;应用

1 电力系统配网运行现状

1.1 配电网建设水平相对滞后,新设备、新技术应用相对较少

近年来,配电网技术从各项工作之间挖掘内在联系,通过串联人力、信息、资源等各项因素,更加科学地制定出电气工程的建设时序,从而保证了电气运输以及工程的进度,为我国的电气工程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国家需投入大量资金对电网结构进行了改造,配网投入较以往有所提升、老旧设备进行了升级,但是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特高压、超高压以及输电网络上,特别是县级供电企业,电网建设与经济建设产生了一定的脱节现象,配电网络改造不彻底、布局不合理,部分线路供电半径长、线径偏小,配网智能开关等新设备、新技术应用少,使得供电企业有电送不出,导致了无论是城市配网还是农村配网有时候会滞后于地方经济的发展速度,从而出现了供电质量、供电能力、供电可靠性均不能满足用户对电力的需求。

1.2 配网故障查找、处理时限较长

城市配网电缆线路因电缆质量、施工不规范、制作工艺差、地下化学腐蚀、路面机械施工以及电缆长期过负荷使用、电缆老化等原因,都会造成电缆薄弱处和中间接头被击穿;架空线路因外力破坏、防小动物措施不全、雷击及线路设备老化因等客观原因引起的故障,均造成线路停电,供电企业必须派人对故障点进行人工查找并及时修复。而故障的查找、隔离、恢复供电时间长,就造成了供电可靠性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的需求。

2 配网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关注点

配网自动化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集配网数据、用户数据、电网结构和地理图形等信息于一体,构成完整的自动化系统,以达到配网、配电设备正常运行及事故状态下的检测、保护、控制的自动化,在功能设计上主要关注以下几点:

2.1 配网自身要具有坚强性

配网要实现自动化必须有可靠的电源、坚强的网架,容量能够交互,智能开关要全部备齐,监测控制的新设备要齐全,故障可以自动切除,具备自愈能力。

2.2 配网自动化技术软件的要具有可维护性

配电线路因负荷发展或建设变化较大,因此程序的维护工作量相当大。可维护性取决于软件是否容易被修改、被完善、被校正,一个不易维护的程序,用不了多久就会因为不能满足应用需要而被弃用,所以,可维护性是对自动化技术设计的一项重要要求。一个电力工程的供电能力、供电质量是电力企业的一个核心产品,因而要求该系统能够进行有效地维护来保障电力传输的安全,由此才可将转绕的基本原理落到实处。

2.3电力自动化系统要具有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系统在一定的外部条件下,按照相关的要求,能够自己运行一段时间的概率。衡量自动化系统可靠程度的另一个指标是,系统是否具有容错能力,这就要求系统不仅在正常情况下能正确判断,而且在意外情况下应便于自行处理问题,避免造成严重的损失。

2.4 系统运行效率要具有可移植性

配电自动化系统效率就是系统能否有效利用电脑信息、资源。电气工程中的相关数据是基于配电网提升工程质量的依据,工程质量的提升需要借助于工程中的实时数据信息,参照复杂的监管图像数据信息、了解多部门的检测数据、获取企业及时的施工数据,通过数据汇总与分析,为电气工程监管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保障。同时,配电网技术还要具有较强的共享性,可以有效消除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进一步提升电气工程的管理水平。而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可移植性则是,把配电自动化系统从一个硬件配置和软件环境转换到另一种配置和环境时,需要的工作量最少。这样对于设备所处环境較为多变的供电企业,就能更好的实现系统在不同建设施工单位之间的有效兼容。

3 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3.1 加快配网建设改造

作为供电企业,要与市场顺利接轨,就必须根据当地相关部门的经济建设规划,做好该时期的电网建设,抓好电网的超前改造,不断加大配电网络结构的改造和完善力度,推广使用智能化设备及相应通信光纤建设。其次在抓好电网建设、改造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对电力使用计量装置的监察、整顿,以满足自动化建设的硬件需要。

3.2 建立有效的硬件支持系统

用于市场预测的硬件支持系统:其功能是通过科学的收集数据,进行数据比对,分析增长趋势,较为准确地预测出该地区在一定时期的电力负荷需求及其变化情况,同时预测出该地区各行业的电量在未来的分布情况。

用电管理修复系统:其功能是将用电管理通过网络信息系统进行监督、修复,自动的对一些企业用电的异常变化进行及时的检测,并且启动相关报警系统,减少安全事故的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杜绝许多人情关系造成的工作损失与浪费,使各类繁杂的数据更加准确,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3.3 构建配电网自我诊断功能

配电网的自动化技术是指在电力输送的过程中,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通讯技术等,对电力输送的待测参数进行输入、处理、检测、显示、记录。为了使供电企业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都能准确地了解、记录、检测、修复电力输送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控制、处理,以保证供电过程顺利、高效的完成,利用自动化的配电技术就实现了信息远距离传送和数据处理的问题,使得供电企业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也能自动地完成对设备运行情况的监视及故障隔离。

3.4 配电网技术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

随着电力系统的数字化、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在电力系统中数据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的趋势,配电网技术的引入可以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分析。首先,通过电网运行过程中的调度,确保电网可以稳定运行。其次,电力系统在运转的过程中,相关设备会产生大量实时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可以有效地推断出电力系统可以承受的负荷。再者,通过电气工程信息管理平台,可以将相关数据进行可视化显示,借助于配电网技术进行分析,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现电气工程中可能存在的故障点,消除系统中的安全隐患,保障电气工程的正常运转。

4 结语

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自动化的配网能通过线路自动监测设备实时反映线路运行情况,并利用分段开关分割供电故障区域,并进行自动处理,大大提高了电能的输送效率,对提高供电企业的效益大有裨益。但是配电网建设改造方面仍存在不平衡现象,工程质量与配电网技术的结合仍存在一些问题,对供电质量造成了一定影响。

参考文献

[1]马震,王睿,郑涛,荆本成.配网自动化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分析[J].农家参谋.2020(02):200

[2]奉命,孙婧思.农村配网自动化的发展及运行管理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01):224+227

猜你喜欢

自动化应用
AGV小车在白酒行业自动化立体仓库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配电室无人职守集控站在京博石化的运用
配电线路运行资料管理自动化的探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