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探析

2021-04-18牛颖

科技研究·理论版 2021年22期
关键词:防治技术探析

牛颖

摘要:在小麦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受到环境、天气和种植技术等要素的影响,因此,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多种问题,特别是病虫害问题成为影响小麦生长的关键。如果面对相关问题,没有合理的防控技术措施,必然会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所以在实际生产中需要依据小麦的各异特点,实时有力地监测植物病虫害,然后根据相关问题,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这样小麦病虫害防治问题才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关键词: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探析

一、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对食物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小麦在北方是人们每天的主食,但是现在我国的小麦品质欠佳,这一现象主要是由病虫害造成的。虽然农户对病虫害进行了防治,但是防治过程中存在错误,导致防治效果不佳。

二、小麦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种植环境有待改善

当前,伴随农作物的不断反复耕种,种植环境因此发生了很多变化,很多土壤条件由于缺乏相应的元素,导致小麦种植条件远不能够满足现实需求。同时,伴随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种植指标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化肥 、环境和生态条件不断转变,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小麦植物病虫害的重组,一些新的小麦病虫害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同时,当前小麦收割过程中,已经普遍开始进入了机械化时代,收获后农田多留有较高的茬,也无形中给予了冬季病虫害逃避药物的地方,使病虫害发生且病发性较高。

2. 病虫害防治工作不到位

伴随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大大提升了传统农业生产效率。尽管中国小麦地区规模越来越大, 但真实经济收益较低,加之从小麦播种到收获 ,存有较大的病虫害发生几率。 不但如此,播种时期就是小麦病虫害在农田保护的关键时期 ,往往很多农户在小麦的种植过程中,却忽略了对病虫害全程预防和控制种子 ,这就可能导致农作物变成病源和虫源,成为作物病虫害发生的重要因素。同时,很多农户对于农作物种植存有一定的偏见,单方面认为只要是合理播种即可,而病虫害只是常见的问题,对于小麦产量产生不了多大的影响,这样导致出现病虫害防控不到位的情况,从而让小麦生产量和质量大打折扣。

3. 防控措施不合理

小麦种植过程中,针对预防与控制小麦种植病虫害,往往使用的是药物预防和药物防治方式。但是,很多农户由于受到农业技术的限制,很多防治措施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如药物使用量不符合标准、选取的预防与控制方式不合适以及不能在适合的时间里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等,都是当前现实存在的问题。小麦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出现了上述问题,不但致使药物大量消耗,也会致使环境污染。 此外,由于小麦生长期多会出现病虫害同时并发情况,小麦成长过程中,缺少科学的综合防控措施,盲目增加或减少药物用量,不但不能得到防治的结果,反而会致使更多的消耗,从而导致整体农作物产量的降低。

三、小麦病虫害防治措施

1.播种期防治技术

小麦播种期是整个小麦成长过程中的关键阶段,对小麦是非常重要的,在 萌芽期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小麦的出苗质量,而且能够有效提升小麦生产量。出苗期的主要病虫害有纹枯病、地下害虫、吸浆虫等,此外还有连续的种传、土传病虫害。在正常生产进程里,可以采用土壤处理使用药物与种子混合或种子包衣来防治。针对黑穗病、纹枯病的防控常常选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拌种,这样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防控效果。

2.返青拔节期防治技术

小麦返青拔节期是小麦生长周期中的关键时期,主要病虫害是小麦纹枯 病、黄花叶病等病害和吸浆虫、麦蜘蛛等地下虫害。近年来纹枯病的病发率逐步升高,也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一项重要影响因素 , 因此这个时段须要关键防控纹枯病,防治过程中,应该科学掌控好时间,如防控时间偏后,会导致防控效果不好,同样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同时,在生产进程中业可以使用相应的化学药物进行防控工作,具体防控方式,可选用杀虫剂和杀菌剂混合在一起利用喷施方式,从而达到相应的防控效果。

3.孕穗期防治技术

小麦种植过程中,孕穗 、抽穗扬花期是小麦成长过程中的关键阶段,也是小麦提高产量的重要时段,这一时段也是小麦病虫害的多发时段,这时段关键病虫害为白粉病、条锈病、叶锈病、叶枯病、赤霉病、颖枯病、麦蚜和吸浆虫等,在以上病虫害里,麦蚜的病害面积最大,危害程度严峻。 一旦这种病害蔓延开,小麦的产量则会随之下降,从而会降低整体经济损失。针对这样的情况,不能有力防控这种病害,将对后期小麦的生长发育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因此,面对这些现实问题,防治过程中较为有效的应对手段,可将杀虫剂、生长调节剂等混合喷施,以达到防控病虫害的目的。

4. 灌浆期防治技术

灌浆期是小麦提升产量的关键時期,这个阶段只有做好相应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才能够在提升小麦产量同时,保证质量。具体到小麦病虫害防治问题上,可采用25%快杀灵乳油370ml/hm-525ml/ h m,并配比75kg水进行喷施,这样对于降低小麦穗蚜虫害有积极的防控作用。同时,小麦生产过程中,小麦黑胚病也是较为常见的疾病,为了预防这一病害的发生,在选种过程中,可以选择能够抗黑胚病的品种。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小麦在生产过程中,相应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是一项重要内容,为了有效提升小麦的整体生产量和质量,就需要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即种植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种,在小麦种植后,每个不同时期都应该进行科学的施肥、浇水以及用药等,这样才能有效做好相应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在保证小麦产量提高的同时,有效提升相应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丛明亮. 小麦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与综合防治技术[J]. 农家参谋,2021,(12):58-59.

[2]邢兆光. 小麦病虫害防治误区及综合防治技术探究[J]. 广东蚕业,2021,55(04):69-70.

[3]宋相孟. 小麦病虫害防治误区及综合防治技术对策探讨[J]. 农业技术与装备,2020,(08):157-158.

猜你喜欢

防治技术探析
探析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
数学物理反问题探析
数学物理反问题探析
高中数学新型课堂教学探析
探析一道新编填空题的多种解法
商洛核桃举肢娥防治技术
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分析
探析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