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2021-04-17李怡憬戴海安

河南中医 2021年4期
关键词:真武汤强心肾阳虚

李怡憬,戴海安

1.新疆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2.昌吉州中医医院内二科,新疆 昌吉 831100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多原因导致的心脏结构和(或)功能发生异常改变,使心室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的心血管疾病[1]。全世界约有心力衰竭患者2 600万[2],我国约450万[3],有研究表明,未来20年内,心力衰竭的患病率会增加25%[4],死亡率占心血管疾病总死亡率的40%~50%。目前,西医虽然可以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临床症状,但药物不良反应较大、适用范围有限。中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以整体审查、辨证施治,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寿命有明显优势。

心力衰竭在中医学中属“喘证”“痰饮”“水肿”等范畴。《黄帝内经》《伤寒论》等古籍中有相关症状和病机的记载。1997年国家发布的《中医临床诊疗术语》[5]中首次提出了“心力衰竭”的病名,同时指出,“心力衰竭”是“因心病久病,阳气亏虚,无力运血”,以心悸、喘息不得卧、咳痰涎、水肿少尿为主症的心血管疾病。

研究发现,40%~50%的心力衰竭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6],心、肾功能不全相互影响,导致病情加重[7]。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从心肾阳虚角度论治CHF,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对心肾阳虚型心力衰竭进行综述。

1 心肾阳虚型CHF的病因病机

古今医家对CHF的病因病机进行了广泛的探究。多数医家认为,心力衰竭主要分三个证型,其一为气虚血瘀型,其二为气阴两虚型,其三为心肾阳虚型。随着病程日久,CHF患者常出现心悸、胸闷、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腰酸尿少、浮肿明显和咳白色泡沫痰等症状,此临床表现可归类为心肾阳虚型CHF。作为CHF的典型证型,心肾阳虚型占比可达60%[8]。

《伤寒明理论》曰:“气虚停饮,阳气……正气内动而悸也”,《脉经》中“心衰则伏……故令脉伏而沉”,阐述了心气阳虚是心力衰竭的主要病机[9]。心之阳气来源于肾,需要肾中阳气温煦,心主火,肾主水,阴阳互根,两脏常互相影响,固心力衰竭多见心肾同病[10]。心阳衰不得藏,无以温肾阳,致肾不制水,肾水上泛,溢于皮肤,或水饮凌心肺,出现咳喘、心悸、浮肿等症,此为心肾阳虚证[11]。肾阳虚则无能推动一身之阳气,致心阳不振,阳损及阴,阴寒内结,血运不畅。又因“五脏之伤,穷必及肾”,病程迁延不愈,累及元阳,易导致心肾阳虚。肾阳虚衰,使命门之火衰微,水肿等症状日益加重。因此,心力衰竭的心肾阳虚病机与心力衰竭水钠潴留的机制密不可分[12]。

扶阳学派认为,人体阴阳之主宰,治病重在扶阳[13]。人之阳气可分为上焦之心肺阳气,中焦之脾胃阳气,下焦之肾中阳气等三部分,主张下焦之阳气是人体的根本,人身立命全在其中。通过温阳,可以消除体内的湿、痰、瘀等阴邪,温阳即温补元阳,以肾阳为重点。唐农教授在扶阳学派的启发下,认为阳虚是CHF的发病根源,病机为“阳虚阴实,元阳虚损为本”[14]。

邓铁涛教授认为,心力衰竭病位在心,与五脏密切相关。心为大主,心气不足为心力衰竭病之根本,肾为气之根基,肾不纳气,则心气更加虚衰。心为阳中之阳,阳气为其根本,温阳是治疗心力衰竭的根本[15]。陈伯钧教授认为,CHF主要为心阳亏虚,主要的病理基础是心阳不足[16]。周亚滨教授指出,CHF的主要病因病机是心肾阳虚。心力衰竭久病致心阳虚衰,不得温煦,导致水湿、痰饮、瘀血等内停,最终病及肾脏,出现了心肾阳虚等证候[17]。

2 心肾阳虚型CHF的中医治疗

目前,临床上常以中西医结合法治疗CHF,中医药在治疗CHF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也肯定了中医药在改善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等方面的优势[1]。

2.1 中医内治法中医内治法按剂型可分为中药汤剂、中成药制剂、中药注射剂等。

2.1.1 中药汤剂 研究表明,治疗心肾阳虚型CHF多在经方上加减运用,如真武汤、苓桂术甘汤、木防已汤等。

林思炜等[18]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真武汤加减治疗90例心肾阳虚型CHF,有效率达82.0%,真武汤加减方能提高患者心功能,改善中医证候。TANG Q等[19]从真武汤加减治疗CHF的Meta分析中发现,与单纯西药治疗相比,合用真武汤加减治疗CHF在改善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等方面均有较好疗效。陆进等[20]通过真武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60例CHF(肾阳虚证)患者,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得出,真武汤合桂枝茯苓丸能有效改善LVEF、血浆NT-Pro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和心肌细胞的缺氧缺血状态,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实验表明,真武汤可能通过AVP-V2R-AQP2通路调节水分[21]。且真武汤[22]可调节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el-2)和Bcl-2相关X蛋白(Bel-associnted X protein,Bax)的平衡,增强 CHF大鼠的心肌收缩力,改善相关症状。

张立等[8]通过益心附葶饮治疗158例心肾阳虚型心力衰竭患者,研究表明,益心附葶饮可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降低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mnⅡ,AngⅡ)、同型半院氨酸(Homocysteine,HCY)等生化指标,进而提高治疗效果。刘立壮等[23]通过实脾饮加减治疗CHF心肾阳虚证患者74例,治疗后,患者心悸、喘息、浮肿等症状有所改善。田中丽[24]使用通脉复力汤治疗心肾阳虚型心力衰竭患者62例,通脉复力汤是真武汤、葶苈大枣泻肺汤、瓜蒌薤白半夏汤的合成方,可补气升阳、祛瘀逐水。研究结果显示,通脉复力汤可以改善患者心功能及NT-proBNP水平,治疗心力衰竭疗效确切。高雅丽[25]运用温阳益气法治疗心肾阳虚型心力衰竭患者,其疗效评价显示,温阳益气法可提高6 min步行距离、升高LVEF参数、降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iln pruteipases-2,MMP-2)指标参数,改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力。

2.1.2 中成药治疗 中成药制剂方面,目前芪苈强心胶囊应用较广,且已获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的认可。YAO W等[26]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CHF,结果表明,两者连用可有效降低CHF患者复合终点事件(包括再住院、死亡等) 的概率。殷慧芳等[27]研究芪苈强心胶囊对CHF(心肾阳虚型)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芪苈强心胶囊具有补气温阳、祛瘀消肿功效,可有效改善心肾阳虚型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研究显示,芪苈强心胶囊可能通过JAK/STAT信号通路,抑制CHF中的炎症过程并促进血管生成,从而改善心功能[28]。

胡芳等[29]研究补肾启枢强心颗粒对心肾阳虚型CHF的疗效,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hs- C反应蛋白水平降低更明显(P<0.05);NT-proBNP降低及LVEF、E/A升高水平更明显(P<0.05)。补肾启枢强心颗粒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心肾阳虚型CHF患者的微炎症水平,从而改善患者心功能及临床症状。高永贞[30]运用复方芪附颗粒治疗心肾阳虚型CHF患者,治疗组有效率为96.0%,在缓解气短乏力、浮肿等方面疗效显著。

2.1.3 中药注射液 中药注射液剂型较少,一般用于心力衰竭急性发作,其中参附注射液临床使用较为常见,文献报道较为集中。有药理研究显示,参附注射液可增加血液流量,促进心肌能量代谢,抵抗感染、减少氧化损伤及细胞凋亡,从而达到抗心力衰竭作用[31]。王俊辉等[32]用参附注射液治疗心肾阳虚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结果显示,参附注射液可改善心率、外周血管阻力指数、每搏输出量指数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王瑱[33]治疗CHF心肾阳虚型患者60例,参附注射液组有效率为93.3%,结果表明,治疗组能明显改善心悸、气短乏力、腰酸肢冷、水肿、小便不利等中医证候。

2.2 中医外治法中医外治法作为CHF的临床辅助治疗,治疗成本低,不良反应小,疗效良好。

2.2.1 中药穴位贴敷 中药穴位贴敷是中医独有的治疗手段。药敷神阙穴可激发经络,达到调和气血,治疗疾病的目的,研究表明[34],中药外敷心俞、肾俞穴联合抗心力衰竭基础治疗,可提高心功能、改善患者运动耐量。

2.2.2 艾灸 艾灸的机制是通过艾条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腧穴,从而激发经络气机,调节人体一系列生理功能。研究表明[35],艾灸能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从而减轻CHF大鼠的心肌损伤,改善其心脏功能。艾灸对改善心力衰竭心肾阳虚型患者的水肿症状有良好的效果,有研究表明[36],联合艾灸能有效加快患者水肿消退,减轻心脏负荷。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艾灸,患者的临床症状可得到明显改善。

2.2.3 针刺 针刺是中医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调节人体各系统功能,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少。研究证实[37],针刺能通过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改善心功能。另有研究显示[38],针刺联合西医治疗CHF患者,联合治疗组有效率(82.5%)明显高于西医治疗组(67.5%)。

综上所述,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特色疗法治疗CHF,疗效良好、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3 结语

大量研究表明,中医药有助于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减轻临床症状,进而改善患者病程进展,在延缓患者病程进展的同时,还具有综合治疗作用,能减少联用的西药数目和用量,降低不良反应,特别是远期疗效令人满意,是临床治疗心力衰竭的新途径。此外,中医药还可以通过整体观念,辨证综合治疗,达到延缓患者病程进展的作用。心肾阳虚以心阳衰不得藏,无以温肾阳,致肾不制水,肾水上泛,溢于皮肤,或水饮凌心肺,出现咳喘、心悸、浮肿等证,本文从心肾阳虚理论角度,浅谈中医药治疗心肾阳虚型CHF的研究进展,望为治疗CHF提供理论参考。

目前,对心力衰竭的辨证分型仍不规范,尚未形成一套固定的、公认的、统一的标准,在遣方用药、剂量选择、随证加减等方面,随意性大,治疗结果难以重复。因此,需尽快完善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的规范化辨证与治疗体系,以提供科学、合理、规范的循证医学证据,为中医药治疗CH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支撑。

猜你喜欢

真武汤强心肾阳虚
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真武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验案
真武汤加黄芪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心力衰竭合并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观察
分析益气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效果
巴戟天及其炮制品对肾阳虚大鼠HPA轴功能的改善作用
探讨温肾化瘀利水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肾阳虚、瘀水互结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心功能不全的效果观察
芪苈强心胶囊辅助治疗心力衰竭效果观察
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肾衰竭合并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温阳解郁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抑郁症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