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心理疗法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社会心理问题探析*

2021-04-17桂吟哲王世豪田望望王至婉

河南中医 2021年4期
关键词:疗法心理疾病

桂吟哲,王世豪,田望望,王至婉

1.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1; 2.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这种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COPD的发生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反应有关[1]。研究显示,我国20岁及以上人群的COPD患病率为8.6%,40岁以上则达13.7%。COPD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预计COPD将居全球致死病因第3位,世界经济负担第5位[2]。

目前,还没有一种药物能够完全逆转COPD患者持续下降的肺功能,不仅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还给患者带来了一系列社会心理问题。COPD病情的演变要求患者和家属不断地调整活动和生活方式。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的体力越来越差,完成日常生活都出现困难,需要更多的帮助,从而他们在家庭中的地位和责任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这些都会导致患者出现退缩、孤独、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3]。而焦虑和抑郁又会增加COPD患者的急性加重次数,住院时间延长,运动耐力下降,死亡率升高[4-6]。中医心理疗法强调“心身合一”的整体观,能够更具有针对性、辨证性的为预防治疗COPD患者社会心理问题提供指导。

1 COPD患者常见的社会心理问题

1.1 生活方式,社交网络的改变当COPD的患者疾病进行性加重时,他们从事任何活动需要恢复体力的时间越来越多。Tabak等[7]研究发现,COPD患者出现的呼吸困难和乏力可直接影响其娱乐、消遣和家庭管理。机体功能的丧失意味着相关生活方式的丧失,患者在生活圈中的社会、专业活动和人脉关系就会逐渐减少,进展期COPD后果之一就是患者参加社交活动的能力受限,这种问题在独居的患者中尤其突出,会增加他们产生抑郁的风险。

1.2 自我形象,自信心的改变无论男女老少,外在形象对每个人来说是很重要的,COPD可使人的形象发生显著改变,如胸廓变形、脚肿等可破坏患者的自尊和自我形象感,此外,吸入装置和制氧设备的使用也会令患者产生不愉快和自卑的感觉。自信心的缺少会出现自我否定和贬低,对自己作出决定的能力产生怀疑,进而导致患者自我效能感和行为能力的降低。一项关于老年人的研究结果显示,自尊心与年龄、收入、受教育程度和居住条件相关,同时低自尊组受试者的自我感觉健康状况更差,疼痛程度更严重,抑郁、焦虑等躯体化症状评分更高[8]。

1.3 睡眠、情绪障碍目前,对于COPD患者的评价主要集中在症状的变化方面,患者夜间病情变化及情绪变化没有引起足够重视,COPD患者普遍存在睡眠障碍和夜间低氧血症[9],其夜间睡眠时的病情变化同样需要关注。由于COPD患者存在过度充气,生理死腔增加以及在REM睡眠期呼吸浅促,呼吸肌松弛,导致睡眠时肺泡低通气的加重。COPD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为 35.16%~77.00%,主要表现为睡眠效率降低、觉醒次数增多、睡眠时间短、入睡困难等[10]。CPOD患者的睡眠障碍不仅容易让患者感到疲劳,影响日间功能活动,而且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不利于疾病的恢复,也是导致患者急性加重和死亡的重要原因。睡眠障碍也属于情绪障碍的范畴,是一种极易被忽略的社会心理问题,长期的心理生理性失眠也可同时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

焦虑和抑郁在COPD患者中有很高的发生率(焦虑10%~96%,抑郁7%~57%)[11]。呼吸困难可诱发焦虑,而焦虑则可导致呼吸肌紧张和过度通气,气体交换受到影响,无效通气增加,运动耐量下降,久之造成心血管系统及骨骼肌的恶化,最终加重呼吸困难。由于体力活动可引发呼吸困难,焦虑的患者可能害怕参加社会活动,甚至逃避现实,这就是所谓的焦虑呼吸困难循环[12-13]。抑郁患者常表现为悲伤、消沉、易怒、恐惧和过度担心自我身体健康。尽管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初始病理变化是在气道或肺组织,但疾病导致机体相关生理功能失衡和情绪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抑郁的发病率。在重症COPD患者抑郁症的研究中,Lacasse等[14]发现受访者简明健康测量量表中8个维度有7个与抑郁评分相关,且大部分都是中度相关。

2 中医心理疗法的特点

古代虽无“心理”一词的记载,但在中医悠久发展历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心理学思想,中医心理治疗又称“心疗、意疗”等。《黄帝内经》的出现构成了中医心理思想的雏形,为中医心理疗法奠定了根本基础。中医心理疗法强调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在治疗的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心理因素以“治神”,又要顾及生理因素以“治身”,如《素问·汤液醪醴论》指出:“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清气弛坏,营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因此,在临床实践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治身”与“治心”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实现生理治愈,更要达到心理健康。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运用中医心理疗法干预COPD所产生的社会心理问题,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减缓病情。

3 中医心理干预的方法

3.1 三因制宜“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与自然息息相关,人体阴阳与自然界阴阳相呼应,人体必须顺应自然界的变化才能保证心理、生理健康。因此,COPD患者平素也需要根据四季阴阳消长,寒温的变化来调节自己的身心状态;如春季为肝气升发的季节,肝木有生长、升发、调达的特性,故治疗时当顺应这种特性采取不同的措施。《灵枢·天年》曰:“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在解决COPD社会心理问题的过程中,需结合不同年龄段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虚证宜补,攻邪不忘扶正,重视消极情绪的调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此外,地理环境的不同,COPD患者的群居特点及生活风俗也不尽相同,由此产生的个体心理特性也有所不同,在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时应综合考虑以上因素。三因制宜是中医心理疗法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相结合的体现,只有将COPD疾病本身与自然界气候、地域环境、患者个体因素等相结合,才能提高临床疗效。

3.2 情志相胜情志相胜疗法理论基础源于《黄帝内经》,是指运用一种或多种情志去制约因某种情志所引起的某种身心疾患[15]。《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COPD患者肺气虚损,而肺“在志为忧”,脏腑功能紊乱,气血运行失调,则出现异常的情志变化,故COPD患者抑郁的发病率很高。另一方面,过度悲忧亦可导致肺气耗伤,加重病情,如《医醇賸义·劳伤》云“忧愁太过,忽忽不乐,洒淅寒热,痰气不清。”悲忧皆为肺志,太过使人肺气耗散见面容憔悴,咳嗽气喘、毛发枯萎、意志消沉等症状,根据情志相胜疗法“喜胜忧”,对于COPD抑郁患者,治疗“以谑浪亵狎之言娱之”,设法使患者愉悦、欢畅便可改善患者抑郁、悲忧等情志疾患。

3.3 移精变气移精变气疗法是通过多种方法转移和分散患者精神意念活动指向,以缓解由情志因素引起疾病的一种心理疗法[16]。“移精变气”语出《素问·移精变气论》:“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唐代王冰认为“移谓移易,变谓改变,皆使邪不伤正,精神复强而守内”。COPD患者常因疾病本身产生自卑、焦虑或抑郁等不良情绪,种种不良情绪和心理焦虑加速疾病进展,彻夜不能入眠,如此形成恶性循环,使病症迁延难愈。可采取转移患者的注意力,移情易性的疗法,将患者因COPD产生的担心、焦虑转移到其感兴趣的事情上,向患者传输新思想,帮助其树立新的认识疾病的观念,重新寻找新的生活乐趣,从而代替患者原有的病理性注意中心,正如《续名医类案·泄泻》曰“投其所好以移之,病则自愈”。

3.4 音乐疗法音乐可以影响人的情绪,改变人的心理功能和生理活动。《素问·金匮真言论》中将五音阶角、徵、宫、商、羽同人的五脏和五志用五行学说有机联系在一起,提出“脾属土,在音为宫,在志为思;肺属金,在音为商,在志为忧;肾属水,在音为羽,在志为恐”。中医音乐疗法就是以五音表现为基础,结合患者不同脏腑功能损害,分别施乐,达到调整阴阳,促进气血正常运行的目的。针对COPD患者肺脏损伤的特点,结合五音通五脏理论,商音入肺,故应选择“金乐”,以商调为基本,风格高亢、宏伟铿锵,肃劲嘹亮,具有“金”之特性。患者可选择由中国音乐学院编制的中国天韵五行音乐,或补肺益气、宽胸固表的阳韵乐曲晚霞钟鼓,也可选择功擅润肺生津、滋阴清热的阴韵乐曲秋风清露[17]。

3.5 气功疗法气功在古代又称吐纳、导引、行气、食气、服气等。将气功疗法作为心理疗法运用,主要取其控制意识状态即“调心”的技巧。通过意识控制,达到精神安宁、肌肉放松、呼吸深匀的目的,从而调节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记载“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中医强调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气功疗法将“调身”“调息”“调心”相统一,从整体上调整、恢复、平衡人的功能状态。COPD患者可选择具有清心宁神,补气培元等作用的内养功,属静功的一种,在练功中强调腹式呼吸、舌体起落、意守丹田等内容;也可选择调达气血、疏经通络的动养功,如八段锦、太极拳等。进行气功锻炼,通过呼吸调节、身心松弛、意念调控等方法,改善了COPD患者呼吸肌疲劳的状态,在练功过程中有效转移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绪,诱导激发人的内在潜能,从而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4 结语

COPD患者从胸闷、劳力性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症状,急性加重期常有窒息感,病情严重者生活不能自理,社会活动严重受限,加之多次就医带来的经济压力均可导致患者产生严重的焦虑、抑郁等心理疾患。同时COPD患者长期缺氧、高碳酸血症、肺动脉高压造成心脏功能进一步受损,更容易出现躁狂、易激惹等情志变化,最终形成身心互损的恶性循环。中医心理疗法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调节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改善大脑皮质功能,促进肺的换气功能,增加氧气吸入和二氧化碳排出,提高生理功能的协调及免疫抗病能力。

中医心理疗法依据“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等理论,探讨人的心理与身体五脏、心理与社会、自然环境的关系。中医心理疗法以中医学整体观为指导,同时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中医心理疗法也需要辨证论治。三国时期嵇康《养生论》中提道:“滋味煎其腑脏,醴醪鬻其肠胃,芳香腐其骨髓,喜怒悖其正气,思虑销其精神,哀乐殃其平粹。”不同病因导致COPD患者心理问题亦纷繁多样,简单运用五行相生相克原理来解释患者的复杂心理具有局限性,这就需要多种心理疗法联合应用,找出最适合COPD患者的诊疗方案。目前,中医心理治疗多停留在参考古籍层面,理论研究和创新不足,缺乏诊疗规范,限制了该治疗方法的推广和应用。今后,需打破固有思维限制,不断从更深层次进行创新性、创造性研究,建立中医心理疗法的诊疗规范,制定针对特定疾病的评价量表,治疗流程标准化。同时要将“不治已病治未病”作为中医心理疗法的基本出发点,在COPD患者早期即进行干预,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疗法心理疾病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早泄的房中术行为疗法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心理感受
放血疗法的临床实践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