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法治疗黄疸探析

2021-04-17豆鹏程舒劲代禹红田利利

河南中医 2021年4期
关键词:泻下茵陈蒿肝胆

豆鹏程,舒劲,代禹红,田利利

1.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2.甘肃省中医院,甘肃 兰州 730050

黄疸作为临床肝胆系统的多发病和常见病之一,对人们的生活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以目睛发黄为主要诊断依据,中西医对于该病有不同的分型,在治疗上均有一定的效果。研究表明[1],中医药在加快该病消退、改善其预后、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效果显著。下面将以下法为治则和中心,对黄疸展开论述。

1 黄疸

1.1 黄疸历史沿革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其中目睛黄染是此病最为重要的特点[2]。《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中有对黄疸最早的记录[3],《黄帝内经》明确提出“黄疸”病名。《素问·平人气象论》言:“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言:“溽暑湿热相薄……民病黄瘅”;《灵枢·论疾诊尺》云:“面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安卧……不嗜食[4]”。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将其归纳为黄疸、黑疸、谷疸、酒疸、女劳疸5类,并创立了治疗阳黄的专用方剂。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依据本病出现的情况和临床表现,将其分为二十八候。宋代《圣济总录》又将其分成九疸、三十六黄。元代《卫生宝鉴》一书将阳黄、阴黄的理论体系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对临床的指导意义较大。明代《景岳全书·黄疸》提出“胆黄”的病名,认为“胆伤则胆气败,而胆液泻,故为此证[5]”。逐渐意识到胆汁的外泄和黄疸发生具有一定的联系。清代沈金鳌在《沈氏尊生书》中指出:“天行疫疠,以致发黄者,俗称之瘟黄,杀人最急[6]”,对黄疸的严重性和传染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且完善了黄疸的内容。《临证指南医案·疸》言:“黄疸,身黄、目黄、溺黄之谓也”。从黄疸的最早记载到明确病名、症状、分类、病机等过程中可见,人们对此病的认识逐渐深入。

西医学对于黄疸的命名与中医一致,将临床常见的多种肝炎、肝硬化、胆石症、消化系统中部分肿瘤及黄疸的败血症等疾病归属于黄疸的范围,并规定当血清总胆红素值在17.1~34.2 μmol·L-1,且肉眼不能发现时,即可出现隐形黄疸;当血清胆红素值超过34.2 μmol·L-1时,肉眼发现黄疸,也称显性黄疸[7]。

1.2 黄疸病因病机中医学中本病的病理因素可归纳为:寒、热、瘀、湿、疫毒、气滞6类;常见病因有以下4种[8]:①感受外邪,外感湿热疫毒,从表入里,郁而不达,内阻中焦,脾胃运化失常,湿热交蒸于肝胆,不能外泄,胆汁外溢,发为黄疸。②饮食所伤,饥饱失常,或嗜酒过度,皆能损伤脾胃,以致运化失司,湿浊内生,郁而化热,熏蒸肝胆,胆汁不循常道,发为黄疸。③脾胃虚寒,素体脾胃阳虚,或病后脾阳受损,湿从寒化,阻滞中焦,胆道被阻,溢于肌肤发黄。④他病继发,如癥积等病,积聚不散,瘀阻胆道,胆液不循常道,随血泛溢,也可引起黄疸。综上,黄疸致病尤以湿邪为患最为关键。《金匮要略》言:“黄家所得,从湿得之[9]”。湿邪虽有内生、外感之分,但最易困阻脾胃,而阻遏气机,使肝胆疏泄失常,导致胆汁渗入血液,浸淫肌肤,下注膀胱,发为黄疸[10]。

西医学中,黄疸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超过正常水平而出现巩膜、黏膜、皮肤发黄等一系列表现[11],胆红素数值是临床上判定黄疸的重要依据。胆红素是衰老的红细胞中血红蛋白自身分解后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作用下形成非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被肝细胞摄取形成结合胆红素,经胆管排入肠道后,在回肠末端形成尿胆原从粪便中排出;其中小部分尿胆原经过肠道重新吸收在肝内转化成结合胆红素,即形成“胆红素的肠肝循环”。临床上将黄疸主要分为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梗阻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4类[12]。产生黄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机制主要分为5类[13]:①胆红素生成过多;红细胞被大量破坏,使得非结合胆红素增多,当超过肝细胞摄取的能力时,则造成血液中高浓度的非结合胆红素,出现黄疸。②肝细胞功能低下或数量减少;由于肝硬化、肝炎、肝功能衰竭等疾病,导致干细胞数量减少,不能正常摄取非结合胆红素,导致其在血液中堆积增多而出现黄疸。③肝细胞破坏使结合胆红素外溢,肝炎患者中,肝细胞变性、坏死,非结合胆红素的转换发生障碍,在血液中堆积,未受损的肝细胞仍能合成结合胆红素,部分反流入肝淋巴液或血液中,导致结合胆红素增高出现黄疸。④胆汁瘀积,部分患者毛细胆管、小胆管病变,小胆管胆汁栓形成,使得胆红素排泄受阻,造成结合胆红素反流入肝淋巴液与血液中,出现黄疸。⑤大胆管梗阻中肝胆管、总肝管、胆总管任何部位阻塞,则郁积上方胆管内压力增高,导致胆管破裂,结合胆红素从破裂的胆管反流入血液发生黄疸。

2 下法

中医治病强调审症求因,黄疸在临床上虽有阴黄、阳黄之分,但其病因终以湿邪为主,古籍中记载:“治黄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张仲景对此病的治疗也提出“但利其小便”“当下之”等原则,一直为后世医家遵守。研究表明[14],在治疗黄疸的所有方剂配伍中,利水渗湿药位列第一位,且加减用药中攻下药出现的频率位于第二位(解表药位于第一位)。表明下法治疗该病疗效确切。从黄疸的形成机制来看,胆红素的生成过多,肝细胞功能低下或数量减少或破坏,胆汁的瘀积及胆管阻塞皆可导致黄疸的发生。因此,有效阻断胆红素肠肝循环、避免胆红素的再形成、加快胆红素的排出、避免其堆积以及减压、利胆、促进胆汁的排泄等方法,都是治疗黄疸的有效途径。临床研究表明[15],具有泻下作用的方药能明显阻断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减少其吸收,还能有效减少胆红素流入血液。还有研究认为[16],泻下法能加速粪便的排泄,减轻肠内压和胆总管内压,疏通肝内毛细血管,促进胆汁排泄。大黄为泻下法的代表药物,同时也是治疗黄疸的基础药物,现代药理研究表明[15,17],大黄可以有效增强机体防御病毒的能力,改善肝脏的微循环,消除肝脏炎症反应,还能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胆汁流量,促进肝细胞再生,减少体内有害物质的吸收,稳定内环境。实践证明[18],以茵陈蒿汤为基础,合用泽泻汤加重泻下之功,能通腑泻浊,阻断肠肝循环,减轻肝脏负担,改善临床症状,对急性黄疸型肝炎、瘀阻性肝炎、肝炎肝硬变、肝性脑病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综上,不管是中医学中历代医家对于该病治法的遵守和延续,还是泻下作用的方药在现代医学黄疸中的作用机制都可以得出,具有泻下作用的中药经辨证论治均可有效治疗黄疸。

下法首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一书,根据“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实者,散而泻之”的原则确立。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指出:“一身尽发热而黄,肚热,热在里,当下之[19]”“黄疸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为表和里实,当下之,宜大黄硝石汤”。《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指出:“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张从正在《儒门事亲》中说到:“至如目黄、九疸、食劳皆属脾土,可下之,宜茵陈蒿汤。”张子和谓“汗、吐、下三法尽痊百病”[20]。吴有性[21-22]认为,退黄以大黄为专功,茵陈蒿汤中应重用大黄,并指出“设去大黄而服山栀、茵陈蒿,是忘本治标,鲜有效矣”。以上诸家理论思想及治则一直被后代医家遵受,并且持续至今。研究表明[23],在353首治疗黄疸的方剂中,使用频率超过10次的前两位方剂分别为茵陈蒿汤、栀子大黄汤。茵陈蒿为清热利湿退黄的要药,栀子有清泄三焦湿热之功,大黄有降泻胃肠瘀热之效,故茵陈蒿配栀子使湿热从小便而去,茵陈蒿配大黄使瘀热从大便而解,三药相合,共奏清利降泻之功,黄疸用之最宜。清代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中言:“其病起于湿土,而成于风木”。胡世平[24]指出,黄疸病位与肝胆脾胃相关。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胆为中精之府,性宣通泄,脾胃的升降有助于肝胆的疏泄;反之,肝胆疏泄功能也影响脾胃的升清降浊。二者生理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若湿热困阻中焦,则脾胃失司,肝胆疏泄失常,胆汁不循常道,导致胃腑气滞,日久则会加重黄疸。胃为六腑之一,根据“六腑以通为用,泻而不藏”的生理特点,通下之法能使胃降腑通,有助于恢复肝胆之疏泄功能,使气机调达。

3 下法治疗黄疸

牛学恩[25]以常规输液,加入维生素C、门冬氨酸钾镁、甘草酸二胺作为对照组,以合用具有泻下作用的中药作为治疗组,分别对30例急性黄疸型肝炎进行治疗,其中治疗组有效率为97%,显著高于对照组,总胆红素下降值也较对照组更显著。裴红英[26]运用泻下法治疗84例黄疸型肝炎,历经1年的观察和对比,有效率为98%,刘通英等[27]在常规输液及口服保肝药的基础上加服栀子大黄汤作为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及口服保肝药治疗,分别治疗45例病毒性肝炎,治疗组的退黄效果更显著。金辉等[28]自拟利胆消黄汤治疗35例梗阻性黄疸术后持续黄疸患者,退黄效果明显。陈立新[17]以下法为原则,治疗13例肝性脑病,有效率为90%。可见运用中医下法治疗黄疸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该病迁延难愈,易反复发作,有效预防和康复是关键。预防措施有:①保持心情舒畅、愉悦。《临证指南医案·木乘土》指出:“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心情抑郁,情志不畅,最易引起肝气郁滞,克伤脾胃,导致运化失司,水液积聚,进一步加重黄疸。②饮食有节,禁食辛辣、油腻、生冷食物。③病情危重者以卧床休息为主,病情轻者或处于恢复期患者依据自身情况,适量运动。

4 小结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详述了黄疸的理、法、方、药,并提出 “但利其小便”“当下之”等治疗原则[29]。现代医学从胆红素的产生、代谢、排泄机制论述了黄疸的形成,中医下法能有效阻断肠肝循环、减压、促进胆汁排泻及肝细胞再生,是中医方药治疗黄疸的关键所在。中医下法治疗黄疸能迅速改善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但运用下法时,不能仅限于有“下之之证”才能用,也勿受限于“痞、满、燥、实”等大实之证才用,需“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还应注意中病即止,以免使用过度伤及脾胃阳气。

猜你喜欢

泻下茵陈蒿肝胆
吴盂超:肝胆医学创始人的创新灵感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探讨茵陈蒿汤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作用机制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Chemical characters and protective effect of Baqi Lingmao formula(巴芪灵猫方)on experimental liver injury
茵陈蒿汤煎煮工艺的优化
太阳
茵陈蒿汤配方颗粒成型工艺的优化
华亭大黄泻下作用研究*
中药药理学泻下药概述部分对比分析教学法的应用※
多处肝切除术在复杂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