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新安医家诊治噎膈病经验探讨*
2021-04-17刘泳锌李凯施心贤李兰楠陆妍张丽颖李董男
刘泳锌,李凯,施心贤,李兰楠,陆妍,张丽颖,李董男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安徽合肥 230038
噎膈是以吞咽食物梗塞难下或纳入复出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1],包括现代医学中贲门癌、食道神经官能症、食管癌等疾病,其中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居第7位和第6位[2],贲门癌发病率约占所有胃癌患者总数的50%[3]。《临证指南医案·卷四·噎膈反胃》云:“脘管窄隘,不能食物,噎膈渐至矣”。[4]《医宗金鉴·卷四十二·噎膈翻胃总括》云:“贲门不纳为噎膈”。[5]明确提出噎膈病由食管狭窄、贲门不纳导致。明清新安医家从气、血、痰、热、食五郁角度诊治噎膈病。笔者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不良预后、摄生调养方面试析如下,请诸方家指正。
病名辨析
噎、膈由各自分论到并称为噎膈病由唐宋开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仍将噎膈分为五噎五膈。而噎膈与反胃是否相同,历来有争议。朱丹溪《丹溪治法心要·翻胃三十二》:“翻胃即膈噎,膈噎乃翻胃之渐”。
明清新安医家大多分论之。如孙一奎在《医旨绪余·卷上·噎膈翻胃辨》中辨析道:“夫饮食入于噎间,不能下噎,随即吐出,自噎而转,故曰噎。膈,是膈膜之膈,非隔截之谓也。饮食下噎,至于膈间,不能下膈,乃徐吐出,自膈而转,故曰膈。翻胃是饮食已入胃中,不能运化……朝食而暮吐,暮食而朝吐,明其自胃中而倒出,故曰翻胃也。均一吐病,而有上中下之分”。[6]虽然同样是具有呕吐症状的疾病,但是病位上有上中下的不同。噎是饮食物进入咽喉部,尚未进入贲门便已阻塞不得下行,当即吐出,病位偏高;膈是食物进入膈膜、贲门阻塞不得下,方才徐徐吐出,故称作膈,病位居中;反胃是食物已入胃脘,胃气不得运化水谷而吐出,病位偏低。其认为噎、膈、反胃三者有明确差异。吴谦也认为反胃与“贲门不纳为噎膈”的噎膈病不同,并补充了幽门阻塞致反胃的观点(《医宗金鉴·卷四十二·噎膈翻胃总括》)[5]。
因此,明清新安医家认为反胃与噎、膈差异较大,治法不同;噎、膈虽然不完全等同,但治法基本相同,可以一并治疗。吴昆《医方考·卷之三·噎膈门第二十六》:“今考于汉唐之上,有翻胃,有噎,有膈。要之,翻胃自是不同,而噎而膈,则可混一而治也”。[7]
噎膈病因
明清新安医家认为噎膈病多由情志过用、饮食不节、劳伤久虚、外伤血瘀、药邪误治所致。《赤水玄珠·第四卷·噎膈》云:“起始也,或由饮食不节,痰饮停滞,或因七情过用,脾胃内虚而作”。[8]过服辛燥、通利、耗气等药物,年老久虚、阴枯阳结也可致噎膈[4]。
1 情志过用
情志过用,忧思伤脾,则津液不化;郁怒伤肝,而气滞痰凝。气机阻滞,津液不布,胃脘失养而干槁,噎膈渐生。《素问·通评虚实论》云:“隔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病也”。[9]《赤水玄珠·第四卷·噎膈》引张鸡峰之论:“噎当是神思间病,惟内观自养,庶或可安”。[8]噎膈因情志而生,调治需令患者情志调畅。
2 饮食不节
饮食不节可导致噎膈。《医学原理·卷之六·噎膈反胃门》载:“原其所由,尽因五味、七情伤损脾、肺,不能输布水谷精微之气,以致精血不生,无以滋荣上焦。”[10]饮食不节可导致脾、肺功能异常,水谷津液不布。脾肺损伤易生痰,从而引起噎膈病。
3 劳伤久虚
积劳久虚也可致噎膈。操劳太过,阳亢烁津,或久劳损伤阳气,无力推动津液滋养全身,“阳不转旋上结,阴枯于下便难”,胃脘失养,干槁不通致膈。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卷四·噎膈反胃》云:“此高年阳气结于上,阴液衰于下,为关格之渐。当开痞通阳议治。”[4]
4 外伤血瘀
跌扑等外伤导致胸膈处血溢脉外,阻塞通路,也可致噎膈病。《医方考·卷之三·噎膈门第二十六》:“血噎膈者,或因跌扑,或因大怒。”[9]
5 药邪误治
患者错服药物,尤其是过用香燥、耗气、通利等药物,可产生或加重噎膈病。《赤水玄珠·第四卷·噎膈》:“今治此疾,或见咽嗌闭塞,胸膈痞闷,似属气滞,然有服耗气药过多,中气不运而致者……然有服通利药过多,致血耗则愈结者。”[8]故治疗噎膈病应慎用辛香燥热、通利等药物,避免进一步消耗脾胃津液。《医学心悟·第三卷·噎膈》云:“夫胃既槁矣,而复以燥药投之,不愈益其燥乎?”[11]《古今医统大全·卷二十七·嗝噎门》:“病之初作,每见悉用辛香燥热劫之,愈而复作,愈劫愈深,至于危困”。[12]
病机阐释
明清新安医家认为,噎膈病机关键在气、热、痰、血、食五郁,包括阳微上结、热结伤津、痰阻气机、血瘀胸膈、食积阻滞,诸邪抟结,气机阻滞,津液不布,胃脘干槁,食道不通而成。笔者试述如下。
1 阳微上结
年老、积劳阳伤,阳气衰微,运动失常,清阳不主旋运则易结于上。叶天士云:“此有年胃阳久馁,最多噎膈反胃之虑。饮以热酒,脘中似乎快爽,显然阳微欲结”。[4]阳微上结则胃之受纳、运化功能受阻,在下阴伤乏津,日久阴枯渐甚,出现便难等症,甚为关格。叶天士云:“此皆久积劳倦,阳气不主旋运,为噎膈反胃之症”。“阳不转旋上结,阴枯于下便难”。[4]此证颇为难治。《临证指南医案·卷四·噎膈反胃》云:“老年积劳内伤,阳结不行,致脘闭阴枯,腑乏津营,必二便交阻,病名关格,为难治”。[4]《三家医案合刻·卷一》云:“噎膈反胃,阴枯阳结为多,衰老之象,最难调理”。[13]《医学原理·卷之六·噎膈反胃门》则指出:“此乃中气亏败,运动失常,以致津液凝聚成痰,不复荣养三焦,是以咽喉枯槁,噎食不下”。[10]
2 热结伤津
《素问·阴阳别论》:“三阳结谓之隔”。[9]《医学心悟·第三卷·噎膈》:“结,结热也,热甚则物干。凡噎膈证,不出胃脘干槁四字”。[11]经文中“阳结”指热邪聚结,与前文阳微上结不同。程国彭认为热结煎灼津液,致胃脘干枯。
但新安医家对“三阳”看法不一。汪机宗张子和之论,认为三阳指大肠、小肠、膀胱。《医学原理·卷之六·噎膈反胃门》:“张子和谓:三阳者,乃膀胱之大小肠也,结,热结也”。[10]小肠热结易便秘、小便不通,大肠热结则便秘,膀胱热结则津液枯竭。孙一奎承王冰三阳之说,认为三阳指小肠和膀胱。《赤水玄珠·第四卷·噎膈》:“结谓热结也。三阳者,小肠膀胱也。小肠热结则血脉燥,膀胱热结则津液涸,故隔塞而不便焉”。[8]其反对张从正观点:“张子和乃曰:大小肠膀胱也,并大肠而言,不知从何所据耶?”徐春甫认为“三阳”为少阳相火。《古今医统大全·卷二十七·嗝噎门》:“三阳者,少阳相火也”。[12]吴谦则认为“三阳”为胃、大肠、小肠三腑[5]。
上述观点虽在“三阳”部位上有分歧,但都在胃、小肠、大肠和膀胱四腑范围内,腑气热结,热邪煎灼津液,胃脘枯槁,而生噎膈。
3 痰阻气机
忧思伤脾、郁怒伤肝、饮食不节等,可致痰凝不化,与气抟结,滞留脘管之间,阻塞通路;或致津液输布受阻,三焦失养,胃脘干槁而成噎膈。《临证指南医案·卷四·噎膈反胃》:“气滞痰聚日壅,清阳莫展,脘管窄隘,不能食物,噎膈渐至矣”。[4]
4 血瘀胸膈
因热迫血行、暴怒气上、外伤跌扑等,导致血溢脉外,瘀阻胸膈,脘管狭窄,加之津液不布,胃脘失养而成噎膈。《医方考·卷之三·噎膈门第二十六》:“血积胸膈,久久凝结,令人妨碍饮食,得热则宽,得寒则痛是也”。[9]
5 食积阻滞
有形之食与无形之气滞、热邪相互抟结,阻隔胃口,又有气滞不行,胃脘干槁而生噎膈。《医方考·卷之三·噎膈门第二十六》:“食不自膈也,或由气塞,或由火郁,然后停食而作食膈”。[9]
治则治法
噎膈病当辨机论治,阳微上结者治以益气养胃、补腑通阳,热结伤津者治以降火散结、养阴生津,痰阻气机者治以苦降辛通、行气化痰,血瘀胸膈者治以益气佐通、活血化瘀,食积阻滞者治以健脾消食、化痰顺气。
1 益气养胃,补腑通阳
《临证指南医案·卷四·噎膈反胃》指出:“胃属腑阳,以通为补”。阳结阴枯者当需补腑通阳,以复胃气下行之旨。
阳微为主兼有痰凝的噎膈病,“议以苦降辛通,佐以养胃”,常用大半夏汤加减,即半夏、人参,或加姜汁、川连等;或用辛滑化痰之法,用外台茯苓饮或小半夏汤加减。胃阳衰微较重者,“此胃阳衰微,开合之机已废”,用辛热宣通之法,“乃胃中无阳,浊阴腐壅。议仿仲景阳明辛热宣通例”,选用吴萸理中汤、附子干姜汤等方,人参、粳米以护胃阴胃气,吴茱萸、半夏、荜茇、干姜、附子等宣通阳气,“姜汁与干姜、附子并用,三焦之阳皆通耳”。
病甚将成阴枯者,治疗应当开痞通阳为法,常用妙香丸、大半夏汤等加减;上热下寒者,用附子泻心汤加减。兼有气逆冲上、痰涎翻涌者,用进退黄连汤加减,用川连、半夏、人参、干姜、姜汁、桂枝等药以复阴阳升降之机。叶天士认为虽有阴邪内生,痰凝不化,但对于年高阴阳俱虚之人,不可以过燥之品劫阴,否则“斯冲和再无复振之理”[4]。
此外,《医学原理·卷之六·噎膈反胃门》载五噎散、千金半夏汤、发明人参利膈丸,中气亏败者治以补中益气为主,痰饮较多气机不畅者兼以散郁。用人参、白术、甘草补中以健运动之本;桔梗、半夏、生姜豁痰散气;白豆蔻、荜澄茄、枇杷叶、藿香温脾和胃下气,并止呕吐;白蜜、当归润燥而通大便;木香、沉香、槟榔、厚朴、枳实散郁滞、除痞满[8]。孙一奎用刘纯《玉机微义》之法,辛香温气,益气养胃。《赤水玄珠·第四卷·噎膈》云:“又有脾胃阳火衰弱,其脉沉细而微者,当以辛香之药温其气,仍以益气养胃为之辅可也”。[10]
2 降火散结,养阴生津
热结伤津者,治以清散热结,“滋阴降火为本”[8]。《赤水玄珠·第四卷·噎膈》:“然用药必假滋阴润燥为主。阴血生则大便润,润则下焦开,开则气降,肾司职而病寻愈矣”。[8]吴昆用回令丸治之,组成同左金丸[9]。《古今医统大全·卷二十七·嗝噎门》载生姜汁煎、润肠膏、参茯膏,多以润燥生津之品如白蜜、牛酥、麻油、人参、百合等为用[12]。叶天士治疗时以润燥清燥为主,仿喻昌清燥法,常用清燥救肺汤加减治疗。方中多用甜水梨、柿霜、生地、川贝母、生白芍、柏子仁等养阴生津、滋阴润燥之品,旨在补充营阴,以复胃津[4]。吴谦认为可用五汁饮和大黄汤进行治疗,“五汁饮,即芦锥、荸荠、甘蔗、竹沥、姜汁也”[5]。
《素问·标本病传论篇》:“小大不利治其标。”[9]腑乏营津,大便严重燥结,急则治其标,用承气汤等急下,散热结以存阴,下后使用滋阴之品以补充津液。《医学原理·卷之六·噎膈反胃门》:“是以三阳热,则下窍不通而反上行,是以噎食不下,从上涌出,此乃肠胃结热所致。故河间多用三承气汤以治肠胃结热而获效,由此故也。下后则当以生津养血之剂调之”。[10]
3 苦降辛通,行气化痰
痰阻气机而成噎膈,可苦降辛通、行气化痰。《古今医统大全·卷二十七·嗝噎门》:“治法宜调阴阳,化痰下气,阴阳平均,气顺痰下,则病无由作也”。[12]《医方考·卷之·噎膈门第二十六》载瓜蒌实丸,药用半夏燥湿,瓜蒌仁、枳壳等化痰下气[9]。《医学原理·卷之六·噎膈反胃门》载病机和中桔梗汤,以白术、茯苓健脾化痰,桔梗载药上行,半夏、橘红、枳实、厚朴、木香等行气化痰以治之[10]。叶天士常用川连与半夏之苦辛相配或用栀子豉汤,兼以瓜蒌、桔梗、竹沥等化痰之品。叶天士认为虽有痰凝,但不可过用燥药劫阴,以免使病愈劫愈甚。对于年长者,“高年姑以轻剂清降”[4]。
程国彭则用理气化痰、润燥开郁法,创制启膈散,药用沙参、川贝母养阴润燥,丹参、郁金活血,茯苓、砂仁壳化湿,郁金、砂仁并俱行气之功,六药同有化痰之效,再兼荷叶蒂、杵头糠为佐使,通噎膈,复开关。气虚加用人参;兼血积加桃仁、红花或另服生韭汁;痰凝较重者,加橘红;兼食积,加莱菔子、麦芽、山楂[11]。
4 益气佐通,活血化瘀
针对血瘀胸膈的噎膈病,《医方考》载韭汁饮方:“生韭汁,能解蓄血之瘀结,佐以醇酒,行其势也”。[9]叶天士对阳衰脘痹血瘀者的治疗,“大意用益气佐通,仍兼血络为治”[4],常用桃仁、红花、当归、郁金、韭白汁活血化瘀,延胡索、川楝子、橘红行气止痛,瓜蒌皮、半夏、枳实化痰散结。
5 健脾消食,化痰顺气
对于气塞、火郁而停食所致之噎膈,《医方考》载食郁越鞠丸:“故用香附、苍术、抚芎以顺气,栀子以泻火,山楂、神曲、砂仁以消食”。[9]针对“以致食与气相逆”的情况,《古今医统大全·卷二十七·嗝噎门》用紫苏饮子方健脾消食、化痰顺气。药用杏仁、诃子以降气;紫苏子、莱菔子降气化痰,生姜止呕化痰,三者并俱化痰之功,除抟结之痰凝;青皮、木香行气止痛,助莱菔子消食,去食积,复气机;再用人参、甘草补气健脾以助运化之本。
6 不良预后
噎膈病阴枯较重者多预后不良。《赤水玄珠·第四卷·噎膈》:“粪如羊屎者不治。五十以上者不治。口中多出白沫者不治”。[8]《古今医统大全·卷二十七·嗝噎门》指出,便如羊粪因津液枯竭,五十以上则年老阳衰阴涸,口吐白沫为气血俱虚,故难治[12]。《医宗金鉴·卷四十二·噎膈翻胃总括》:“胸痛便硬如羊粪,吐沫呕血命难生”。[5]胸痛如刺、呕吐鲜血等,都提示胃脘出现较重的瘀血或出血症状,则阴血更乏,预后不良。
7 养生调摄
噎膈患者尤须重视饮食起居。《赤水玄珠·第四卷·噎膈》:“用药之法,固为详悉。然人不能铁石其心,痛断酒色,则虽日饮琼浆,亦莫能以致其生也。予特附于篇末,俾病者自加珍重。孰非愈病之药石耶?”[8]治疗时要求患者断除酒色,饮食清淡,调摄情志,精神内守,去除病因,谨自调养。《医学心悟·第三卷·噎膈》:“虽然,药逍遥而人不逍遥,亦无益也”。[11]《三家医案合刻·卷一》:“古人成法,宜遵其言,居恒颐养,不在药饵中矣”。[13]患者应在服药的同时调整生活方式,保持情志舒畅。
结语
明清新安医家对噎膈病的诊治卓有见解,明确提出噎膈病由食管狭窄导致,认识到噎为食物自噎即转,膈为食下入膈而反,多由情志过用、饮食不节、劳伤久虚、外伤血瘀、药邪误治所致。其病机有阳微久馁、上结不运,三阳热结、邪热伤津,痰凝不化、阻滞气机,血瘀胸膈、水谷不下,食积阻气、抟结不通。
阳微上结者,治以益气养胃、补腑通阳,可用五噎散、大半夏汤、吴萸理中汤、附子干姜汤等加减。热结伤津者,治以降火散结、养阴生津,可用五汁饮、生姜汁煎、润肠膏、清燥救肺汤、大承气汤等加减,或加用天冬、麦冬、玉竹等品以养血滋阴润燥。痰阻气机者,治以苦降辛通、行气化痰,可加利痰清膈之品,用瓜蒌实丸、病机合中桔梗汤、启膈散等方加减。血瘀胸膈者,治以益气佐通、活血化瘀,可用韭汁饮加减。食积阻滞者,治以健脾消食、化痰顺气,可用紫苏饮子、食郁越鞠丸等方。
其中阴枯严重者,出现胸痛、大便如羊粪、年高阴阳俱损、口吐白沫、呕血等症状,预后多不良。患者需注意起居饮食,调畅情志,谨自调养,助药力以祛疾。
明清新安医家对噎膈病有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其临床经验对我们今天诊疗噎膈病有一定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