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入践行网络群众路线

2021-04-17吴红霞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民意网民群众

吴红霞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特别是“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总书记关于网络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赋予了党的群众路线新的时代内涵,为各级领导干部深入践行网络群众路线提供了行动指南。

一、增强深入践行网络群众路线的责任感

党的历史和工作实践反复证明,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好,党群关系密切,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顺利发展。进入互联网时代,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践行网络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增强深入践行网络群众路线的责任感。

(一)深入践行网络群众路线是密切联系群众的迫切需要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新时代,受各种因素影响,脱离群众危险依然尖锐而复杂地摆在全党面前。我们党要做到长期执政,就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不然怎么联系群众呢?”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随事而制。网民数量井喷式增长并深度卷入互联网的现实,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深入践行网络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网民群众,牢固树立为网民服务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始终做到为了网民群众、相信网民群众、引领网民群众、深入网民群众。

(二)深入践行网络群众路线是全面增强执政本领的现实需要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实践证明,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领导不是百事通,不是万能的,只有在充分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的基础上,想问题、作决策才能更加富有成效。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国内发展环境深刻变化,党员干部唯有甘当小学生,坚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才能全面增强执政本领。互联网以其独有的扁平化、交互性、快捷性等特点为党员干部问计于民、求智于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深入践行网络群众路线,充分利用各类政务新媒体,坚持问政于网民、问需于网民、问计于网民,从数以亿计的网民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必将全面增强执政本领。

(三)深入践行网络群众路线是回应人民群众美好生活诉求的客观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群众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有了更高要求,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的诉求也日益增长。近年来,人民群众对涉及自身利益和公共利益的政治生活有着更高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等诉求,其中一个突出表现就是网民对政府的日常行政管理工作特别是热点事件保持高度关注,迫切求真相、表态度、促公平。人民群众的这些权利诉求正是构成其美好生活需要的一个重要方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互联网的平等化、低门槛化、去时空化可以大大提升网民的政治参与度,方便及时有效地进行信息获取、表达诉求、建言献策、监督举报等。有鉴于此,各级党政机关和广大党员干部应深入践行网络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畅通民意民声上传的网络通道,以此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二、以工作机制创新深入践行网络群众路线

坚持问题导向,按照互联网时代对群众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遵循群众工作规律,通过创新工作机制深入践行网络群众路线,切实增强网上群众工作的实效,夯实党执政的网民基础。

(一)创新网络民意收集机制

深入践行网络群众路线,需要创新网络民意收集机制,在听民意、惠民生、解民忧中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是完善政府服务群众的网络平台。网民在哪里,党的网上群众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不断健全网络发言人制度,在各大社交平台及时有效地发出党和政府的声音以正视听,让人民群众在分辨对错中统一思想,从而把各种社会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二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先进技术,拓宽民情民意收集范围。当前网络传播以人为传播节点,以社交平台为主要传播渠道,网民意见广泛分布在微博、微信、论坛、网站、短视频等平台。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将分散的、无序的、非专业的意见建议进行整合、分类,从而让纷繁杂乱的意见建议变得具有参考价值。三是建立重大事项网上开门问策制度。在互联网上拜人民为师,从网民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畅通网民全程全面参与渠道,建立健全广泛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及时把人民群众在生产和生活中得出的“金点子”、好办法汇集起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

(二)创新线上线下联动机制

深入践行网络群众路线需要健全“网上问政”与“网下施政”联动机制,将“键对键”与“面对面”有机结合,提高政府公信力。一是建立网络留言办理责任制度。建立留言办理联络员制度,确定专人负责留言分发和核查,构建分级负责、层层落实、责任到人的工作体系,实现办理主体责任化、办理流程标准化。二是通过数据共享让部门间联动起来。继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更多的服务事项纳入统一平台办理,推动政务服务从“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向“办事易、办事快、办事简”转变,让群众办事少跑腿、不跑腿,提升群众满意度、获得感。三是重视干部队伍互联网知识能力建设。加大互联网知识的教育培训,把新技术、新技能等内容纳入干部教育培训中,使广大干部能够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变化,提高践行网络群众路线的能力。

(三)创新网上群众工作考核机制

深入践行网络群众路线,需要完善网上群众工作考核机制,在以考核促落实中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一是建立一套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赋予网民对留言办理情况点评、打分的权利,由群众打分情况自动生成“回复率”“办结率”“满意度”排行榜,直观显示部门“网络形象”。二是通过设立“办理期限”“群众满意度”等指标,对领导干部网上问政理政情况进行客观考核,克服网络懒政怠政、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三是加强网上群众工作监督。开通电话、网络投诉平台,及时纠偏纠正,防止网络官僚主义、网络形式主义,使网络群众路线朝着制度化、常态化方向发展,构建起从“网上察民意”到“网下解民忧”的闭环,促使群众利益诉求能够得到及时回应、有效解决。

猜你喜欢

民意网民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建议究竟代表多少民意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直接民意、间接民意及司法应对——分类学视角下对司法与民意关系的再审视
汇聚民情 畅达民意
有感“网民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