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规模猪场非洲猪瘟防控“三个体系”建设
2021-04-17姜鹏语张世朋杨春梅孙考仲
乔 楠,武 萍,张 爽,姜鹏语,张世朋,杨春梅,孙考仲
1.吉林省永吉县口前镇综合服务中心,吉林永吉 132200;2.吉林市昌邑区九站街道综合服务中心,吉林吉林市 132101;3.吉林省永吉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吉林永吉 132200;4.吉林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吉林吉林市 132001;5.吉林省永吉县畜牧兽医总站,吉林永吉 132200
1 生物安全体系建设
1.1 选址布局
选址地高向阳、通风良好,远离居民聚集区。在居民区下风向或侧风向,生活区与生产区分开,净区与污区分开,净道与污道分开。人员、动物和物资运转采取单一流向,防止交叉污染和疫病传播。
1.2 引种管理
做好引种群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在确认无外疫传入风险的前提下引种,规划运输线路避免途径疫区。应做好运前检疫及入场隔离观察,实施人工输精,加强对精液的检测,确保不发生疫病传播。
1.3 饲养管理
猪场采取自繁自养的模式,并在配种、妊娠、分娩、保育、生长育肥各阶段实行全进全出。猪群全部转出后,猪舍严格清洗消毒,间隔15 d以上再进猪,已离场的猪禁止回场。
1.4 人员管理
加强对场外高风险人群的管理,严禁与本场无关的人群进入本场。对确需进场的人员严格控制在生活管理区,严格执行防疫消毒程序,以防外疫传入。场内人员只能从低风险区向高风险区流动,不得逆向流动,并严格执行洗消制度。
2 环境控制体系建设
2.1 猪舍温度
产房室温控制在18~22 ℃,哺乳仔猪保温箱内的温度控制在0~7日龄35~32 ℃,8~20日龄32~28 ℃,21日龄断奶的保育猪舍的室温28 ℃为宜,60日龄后可稳定在23 ℃左右;育肥猪、种公母猪温度控制在15~22 ℃;外界气温超过30 ℃,对种公母猪、妊娠母猪应采取防暑降温措施。
2.2 猪舍湿度
猪群湿度保持在60%~80%为宜。哺乳期仔猪需要的湿度稍低,成年育肥猪需要的湿度稍高。不同温度下湿度的影响不同,温度过低或温度过高,都不能湿度过大,湿度小有利于猪只对抗冷热应激。
2.3 猪舍气流
加强通风换气和定期消毒,杀灭环境及空气中的有害有毒微生物,排除有害气体和猪舍内的灰尘。
2.4 饲养密度
冬天为提高舍温可适当加大饲养密度,夏季降低饲养密度,并按性别、体重进行合理的分群。要保证合理养殖密度、运动空间,加强向动物福利方面改善条件。
3 疫病控制体系建设
3.1 强化消毒
加强对场内车辆、器械、猪只、圈舍、饮水、饲料等进行全方位消毒。对车辆、器械、圈舍等进行冲洗,再按照要求采用相应消毒方式消毒。饲料等可以采取熏蒸等方式消毒。猪只消毒要注意猪只安全。饮用水一般采用氯气消毒且注意浓度。
3.2 科学免疫
规模猪场应根据本场猪群免疫抗体水平、疫病的流行季节、病原感染情况,科学合理制定疫苗免疫程序,按照免疫注射要求,实施免疫接种,并适时开展补免和增强免疫工作,以此增强猪群抵抗疾病能力,避免非洲猪瘟等疫情发生。
3.3 诊断监测
对猪场发病死亡猪只,做好临床和病理诊断。采集发病猪只的血清、组织样本,进行病原学与血清学诊断。定期进行疫病监测,掌握猪群病原感染与带毒状况。一般每年进行3~4次监测。
3.4 药物防治
依据本场细菌性疾病发生情况,科学制定药物预防与保健方案,严格执行各类药物停药期的规定,不使用国家禁用的各类药物。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