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草大麻当为古代五谷之麻考*

2021-04-17甘在利王明强

中医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麻子五谷大麻

甘在利,王明强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210023

宋应星《天工开物》有言:“凡麻可粒可油者,惟火麻、胡麻二种。胡麻即脂麻,相传西汉始自大宛来。古者以麻为五谷之一,若专以火麻当之,义岂有当哉?窃意《诗》《书》五谷之麻,或其种已灭,或即菽、粟之中别种,而渐讹其名号,皆未可知也”[1]。火麻是大麻的别名,“火麻”之称始于元代[2]。现今入药的火麻仁,其来源为桑科植物大麻Cannabis sativa L.的干燥成熟果实[3],本草大麻是古之五谷之麻吗?笔者从功用、植物形态与生长种植三个方面,论述本草大麻即古代五谷之麻,辨宋应星《天工开物》中五谷之麻已灭种或为别种之误,证大麻古今绵延之实。

1 五谷之麻非菽、粟之别种

五谷所指,历来不一。《周礼·天官·疾医》曰:“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郑玄注:“五谷,麻、黍、稷、麦、豆也”[4]。《孟子·滕文公章句》曰:“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赵岐注:“五谷谓稻、黍、稷、麦、菽也”[4]。《楚辞·大招》曰:“五谷六仞。”王逸注:“五谷,稻、稷、麦、豆、麻也”[5]。同是东汉时期的三人,所说的“五谷”都不一样。《素问·脏气法时论》曰:“五谷为养”。所载五谷是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6];《素问·金匮真言论》中的五谷为麦、黍、稷、稻、豆[6];《灵枢·五味》中明确记载:“五谷:秔米甘,麻酸,大豆咸,麦苦,黄黍辛”[7]。同一本书,所载的“五谷”也不相同。《泛胜之书》有九谷:小豆、稻、麻、禾、黍、秫、小麦、大麦、大豆[8]。不论文史书籍还是医学经典以及农学著作,各种“五谷”虽不一致,但“麻”总居其一。《诗经》《礼记》之中麻更多见,且对麻的称谓颇为细致。《诗经·豳风》曰:“九月叔苴……黍稷重穋,禾麻菽麦。”苴是大麻雌株之子[4]。《周礼·天官》中设“典枲”[4],枲即大麻雄株。《礼记·内则》有“菽、麦、蕡、稻、黍、粱、秫”,蕡即大麻子[4]。

菽是豆类[9];禾子曰粟[10],即今之小米,在古为粱[2]。《诗经》《尚书》五谷之麻是菽粟别种之说难合情理。其一,菽既与麻并列为五谷(类)之一,粟(粱)也在九谷之列,古人记载九谷将“小豆”与“大豆”“小麦”与“大麦”都分而记明,且古人连麻之雌雄都分辨得清,若用菽、粟之别种名之以麻类不合情。其二,《吕氏春秋·士容论·审时》中有关于粟(禾)、菽、麻生长形态的描述为:禾,根大茎小,穗大;菽,根短茎长,多枝节,有荚芒;麻,根小,节疏,茎坚[11],坚到需“以锯锯之”[8](基部木质化[12])。麻是菽、粟的别种一说,不合理。其三,宋应星《天工开物》中亦有粱粟、菽、麻的记载论述[1],从其书中看来,麻为菽、粟之中别种无据可依。《汉语大字典·麻》有说:“古代专指大麻。”[9]

2 本草大麻的功用与古代五谷之麻相同

麻既为五谷之一,能食用无疑。自《神农本草经》始,“麻蕡麻子”就归于米谷部[13],历代本草著作也都将其归于米谷部[14-17]。可见大麻(子)作谷类可食用一说与五谷之麻吻合,而大麻(皮)作布也是有据可证的。《诗经·陈风》:“不渍其麻,市也婆娑。”“东门之池,可以沤麻”[4]。可见渍麻、沤麻为布已很常见。《尚书》之中,麻已成为服饰象征[4]。《周礼·天官》设有“典枲”一职专掌麻草之物[4]。《诗经》《尚书》《礼记》中的麻对人们的衣食不可或缺,历代本草著作对大麻(皮)作布亦有明确记载。南北朝《本草经集注》[18]、北宋《本草图经》[19]、南宋《绍兴本草》[20]、明代《本草纲目》[2]均记载麻可作布。清代《本草备要》[21]明言:“大麻,即作布之麻。”大麻除可衣可食外,还可为烛心。《周礼·秋官·司煊氏》曰:“凡邦之大事,共墳烛庭燎。”东汉经学家郑司农云:“蕡烛,麻烛也”[4]。可知麻做烛最晚在东汉已有,而《本草原始》[22]《本草纲目》[2]均载麻(秸)可为烛心。

由此看来,历代本草大麻子可食、皮可为布、秸可为烛心,与古代五谷之麻食用、衣用、照明用之功相同。

3 本草大麻的植物形态与古代五谷之麻一致

本草大麻为一年生直立草本,高1~3 m[23],与《管子·地员》中“其麻大者如箭如苇,大长以美;其细者如雚如蒸”[24](箭:矢竹[25],高2~5 m,粗0.5~1.5 cm[26];苇:芦苇[9],直立,高1~3 m,直径1~4 cm[26];雚:荻[9],直立,高1.0~1.5 m,直径约5 mm[27];蒸即细小的薪柴[9])及《荀子·劝学》[28]里“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的形态描述一致。《吕氏春秋》对麻的记载则更为详细:“得时之麻,必芒以长,疏节而色阳,小本而茎坚,厚枲以均,后熟多荣,日夜分复生。如此者不蝗。”注:“蝗虫不食麻节也”[11]。《泛胜之书》《齐民要术》都有记载麻在夏至前开花[8,29],花后两月子熟[29],这跟现今大麻花期5-6月,果期7-8月[12,22]也是一致的。《九谷考》更有明确记载:“五月牡麻开花……苴麻放勃结实,则 必于 七 月”[30]。《救 荒本 草》[31]《本 草 原始》[22]《本草纲目》[2]《本草述钩元》[32]《本草图经》[19]中都有对大麻高1米以上,直立,枝有纵沟槽,一枝七叶或九叶,掌状全裂披针形叶,叶深青而边有锯齿,五、六月开花,花细黄成穗,子小可取油,壳褐皮坚的相应描述,这与《中国植物志》对大麻植物形态的描述完全一致[23]。三国时期的《吴普本草》载其叶上有毒[33],与现今大麻叶可制麻醉剂[23]的认识也是相似的。《中药大辞典》《中药辞海》《中华本草》等大型本草专著均载麻蕡与火麻仁来源是“桑科植物大麻Cannabis sativa L.”[12,34-37]。

纵观先秦诸子文集及汉魏农书中的五谷之麻与古今本草著作中的大麻,二者植物形态是一致的,可以肯定就是现今桑科植物大麻Cannabis sativa L.。

4 古今之麻,生长相似,种植不绝

《诗经·齐风》中最早见种麻需精耕细作:“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4]。《王风》《陈风》《豳风》等诗篇中也有麻的记载[4],其后的《管子》[24]《荀子》[28]《吕氏春秋》[11]《史记》[38]等诸子文集与史书中都有种麻的明确记载。《淮南子·地形训》[39]有“岱岳以生五谷桑麻”,与《名医别录·麻子》[40]生太(泰)山川谷是相同的。农学著作中自《泛胜之书》[8]起就有种麻,之后的《四民月令》《齐民要术》及历朝历代的农书里都少不了对麻的记载[29,41-46]。笔者曾见过甘肃地区收种的火麻子,确如书中所言。甘肃民众像嗑瓜子一样吃麻子,或是将碾碎过水剩的麻麸来烙馍,也有榨油的,但胡麻油盛行,麻子榨油就不普遍了。如此看来,自古及今,大麻的种植及其所用依然在流传,从未断绝。

综上所述,笔者不赞同宋应星“《诗》《书》五谷之麻已灭种或为菽、粟之别种”之说。先秦之时,国小人少,对衣食的需求并没有明代高,明代的火麻与《诗》《书》五谷之麻,物同但所需不同。宋应星以今况定古情,是其一误。宋应星一生多在读书、教书、写书[47],纵观其人生经历与其著作可知,先生或未亲眼见过生长种植的大麻,而得出灭种或为别种的结论,是其二误。笔者查考了历代相关文献加以逻辑推理,结合民间所传之实,认为《诗》《书》五谷之麻就是本草麻蕡麻子或火麻仁之麻,即今桑科植物大麻Cannabis sativa L.。故,本草大麻即为古代五谷之麻。

猜你喜欢

麻子五谷大麻
鼓师高麻子
工业大麻中大麻二酚的研究进展
大麻二酚在医学上的应用前景
窗边的媒人
创意五谷画
创意五谷画
科技在线
大麻是个啥?
五谷面具
演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