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痰致病探讨针刺治疗眩晕*
2021-04-17孔庆斌张松兴
孔庆斌,张松兴
1 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沈阳 110032
2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辽宁沈阳 110034
眩晕是目眩与头晕的总称,眩即眼花或眼前发黑,晕即头晕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1]。其病因病机复杂,但多数中医家认为眩晕的发病与“风、火、痰、瘀”关系密切,而“风、痰”是该病致病的重要因素,且与肝脾两脏密切相关。为此本文基于“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无痰则不作眩”理论来探讨临床上针刺治疗眩晕的所循之经和所用之穴。
风痰致眩晕的脏腑经络理论
1 风
《素问·至真要大论》有言:“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化之变也”。风为百病之长,风性主动,而眩晕是一种以动为特征的疾病,无论内风还是外风,均可导致眩晕的发生。有学者研究认为导致眩晕的风邪进入人体,必定会引动内风;而内风扰乱气机,又会召感外风,因此风致眩晕主要是由于外风有所附、内风有所助,内外相合而发病[2]。五脏之中,肝脏最容易受风邪的侵犯,与此同时与眩晕也有着明确的联系[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云:“风气通于肝”又言“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提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这里的“风”既代表六淫中的外风,也代表脏腑失调所致的内风[4],可见内外风邪与肝脏的关系都是密不可分的。张介宾对皆属于肝做以解释“风主动摇,木之化也,故属于肝”,然而肝开窍于目,目之病,肝所主,这些理论也可以诠释“皆属于肝”的含义。从古至今,风致眩晕都有据可依,且现代医家也广泛阐述了眩晕与肝脏之间存有密切的关系[5-7]。
就外风而言,《太平圣惠方》指出“诸阳之经皆上注于头面,风邪入脑,遂成头眩”。六淫中的风邪属阳,其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故头面部常先受累,正如《素问·太阴阳明论》所言“伤于风者,上先受之”。根据穴位所在主治所在的治疗原则,眩晕的针刺治疗常常涉及头面部的穴位,同时根据经络所在主治所及的原则,循行过头面的经络也被广泛应用[8]。有学者认为,风邪多侵袭足太阳膀胱经,且“风门”穴被称为风邪入侵之门户归属于膀胱经,因此膀胱经及其腧穴是治疗眩晕的重点经穴。眩晕为目眩和头晕的总称,除手足三阳经过头面外,足厥阴肝经也与目系相关,风与肝相对应,外风也可侵袭肝经,直接伤肝[9]。足厥阴肝经“起于大指丛毛之际……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癫……”,肝经疏泄异常,也可导致眩晕的发生,肝胆两经互为表里,胆经又为手足三阳经之一,因此肝胆经的腧穴也为治疗眩晕常用的选穴[8]。
对于内风来讲,其与肝胆经关系更为密切。肝经疏泄的异常是内风产生的重要前提[10]。《医学从众录·眩晕》记载“盖风非外来之风,指厥阴风木而言”,这里明确指出,内风即为肝风,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现代中医认为,内风更贴近于病机的概念,既有“风邪”的特点又蕴含“肝”的病理特点,因此内风如今也往往被称作“肝风”[11],更有专家认为肝经风火是眩晕急性发作期的核心病机[12],所以运用中药治疗眩晕时,常常配伍肝经的引经药,以提高疗效。《医宗己任编》有阐述“眩晕之病,悉属肝胆两经风火”[13],在针刺治疗中,由于眩晕属于“动”证,而阳主动,所以眩晕的针刺治疗应用三阳经及督脉腧穴的频次更高,其中胆经又与肝经互为表里、经气相通,且在治风要穴的“六风穴”中,风池穴、风市穴均属于足少阳胆经,秉风穴又为手三阳经与足少阳胆经之交会穴,还有研究者经数据挖掘发现胆经及其腧穴是从古至今治疗眩晕的常用经穴[14-15]。
2 痰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曰:“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张仲景在此首次提及痰饮致眩的理论,为后世朱丹溪提出的“无痰则不作眩”提供了理论基础。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提到“痰水积聚于胸腑,遇冷热之气相搏,结实不消,故令人头眩目暗”;“劳伤之人,脾胃虚弱,不能克消水浆,故为痰饮也。”可见痰是眩晕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且与脾胃有着密切的关系。李中梓所著的《医宗必读·痰饮》中明确指出“脾为生痰之源”也明确了脾的功能异常,会生成痰饮。金元医家也根据病因病机提出以脾胃论治眩晕的观点,为后世的临床治疗提供经验[16]。在五脏之中,脾主运化,脾胃虚弱,脾失健运则水饮内聚而见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痰饮上蒙头目,则出现眩晕。
现如今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过食肥甘厚味,情志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也促使了痰饮的发生。痰饮为浊物,其常会停滞与脏腑或经脉之中,阻塞气血运行,同时还会随气上逆,蒙蔽清窍。《灵枢·经脉》有言:“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可见经脉通畅是身体健康气血调和的关键。痰饮阻塞经脉,随经气上逆与头目便会诱发眩晕。痰饮与脾胃功能失常关系密切,临床治疗眩晕常根据脾胃论治,而经络能沟通内外,网络全身,调节脏腑,所以针刺治疗痰饮所致眩晕时常选用脾胃经腧穴。足阳明胃经起于头面部,《灵枢·经脉》曰:“胃足阳明之脉起于起于鼻,交頞中……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脾胃两经互为表里,经络所通主治所及,穴位所在主治所在,因为足阳明胃经过头面又祛痰饮、补气血,所以胃经及其上腧穴也是针灸治疗眩晕的常用选择[14-15]。
3 风痰致眩晕的相互关系
风、痰是两种致病因素,即可单独致病,也可同时致病。《千金方》记载:“痰热相感而动风,风心相乱则瞀,故谓之风眩。”这里提到风、痰共同参与导致眩晕的发生。无论风、痰源于外感还是内伤,其终将影响相应的脏腑及经络的正常功能,尤其肝脾两脏。就脏腑而言,风痰致眩晕可由肝气郁结或肝阳上亢,气机失常,诱发肝风内动,同时肝气不疏,气机不畅,气不行则津液难行,聚而成痰,风痰上蒙头脑清窍而致。也可由于脾胃功能异常,运化失常,水饮内停遂成痰饮,痰饮一旦形成,可随气升降,无处不至,上攻头目清窍导致眩晕发生[17]。可见,风痰致眩晕与肝、脾关系最为密切。就经络而言,肝脾两经经气循经络、腧穴相通。《灸甲乙经·卷三》记载:“三阴交,在内踝上三寸,骨下陷者中,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针灸甲乙经·卷三》曰:“冲门,一名慈宫,上去大横五寸,在府舍下横骨两端,约文中动脉,足太阴厥阴之会。”可见腧穴是两经相通的关键,并且足厥阴肝经与足太阴脾经的循行同起于大趾,二者交出于内踝上八寸,此外,肝足厥阴之脉,挾胃,属肝,络胆”(《灵枢·经脉》),肝与胆、脾与胃之经互为表里,相互络属,也可看出,四经之间经经络相互贯通。
风痰致眩晕的针刺治疗
祛风、化痰是治疗眩晕的常用原则,在针刺治疗中被广泛应用,针刺除治标外,还兼顾调理肝胆脾胃,以绝风痰之源。
魏凯[18]等认为“调理脾胃”针法对于治疗颈性眩晕有很好的临床疗效,针刺治疗组所选的双侧曲池、中脘、双侧足三里、双侧血海、双侧合谷、双侧丰隆、双侧阴陵泉、双侧太冲、双侧三阴交、风池穴合用具有祛痰除湿、明目止眩和健脾和胃的作用,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4.92%。舒伟等[19]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患者进行临床实验研究,120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Epley复位法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化痰醒脑针法治疗,取百会、上星、头维、风池、太阳、丰隆、足三里、合谷、太冲,共同针刺起到健脾化痰、醒脑止眩的功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8.28%,高于对照组89.47%(P<0.05),治疗组复发率10.34%,低于对照组50.88%(P<0.05)。向开维教授[20]在治疗痰湿中阻型胸源性眩晕时应用祛风化痰,除湿定眩的法则,选用针刺百会穴、双侧颞三针、双侧太阳、双侧阴陵泉、双侧足三里、双侧丰隆穴,首次针刺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2次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效果显著。张德勇等[21]将69例颈性眩晕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针刺和点穴治疗,针刺以百会、风池、率谷为主穴,肝阳上亢型加肝俞、行间、侠溪等穴;痰湿中阻型加中脘、丰隆、足三里、太阳等穴,点穴主要选择百会、风池、完骨等穴,对照组应用中西药治疗,治疗组的有效率达94.87%,高于对照组,可见针刺治疗眩晕效果明显。刘道龙等[22]根据脏腑经络辨证,将眩晕归经分类后针刺治疗,其中肝经组25例,脾经组8例,予以自拟的眩晕十针,穴位有百会、神庭、太阳、头维、四关,此外,肝性眩晕加双侧期门及双侧肝俞;脾经眩晕加双侧血海、双侧三阴交、双侧脾俞,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达到100%。
经研究证实,针刺治疗眩晕起到了祛风、化痰的作用,治疗各种因“风、痰”导致的眩晕均有很好的疗效。分析他们所选的经络及穴位不难发现,各医家总体思路相近,选经选穴相似。在众多穴位中,特定穴里的交会穴应用的频率最高[15]风池穴属足少阳胆经,又是阳维脉与手足少阳的交会穴,也是临床针刺治疗眩晕使用最多的穴位[23],风池穴在颈后区枕骨之下,属于局部取穴,是治风要穴,针刺风池穴能够疏风解表、熄风开窍、清利肝胆头目,故为常用腧穴之一。三阴交属于足太阴脾经腧穴,同时又是脾经、肝经、肾经的交会穴,具有健脾化湿,补益肝肾的功效。在治疗眩晕的处方中,风池常与三阴交配伍使用,健脾胃的同时清肝胆,起到祛风化痰的作用。百会穴属于督脉,是督脉与肝经、手足三阳经的交会穴,眩晕属“动”证,阳主动,所以针刺百会穴可以熄风镇静、清肝明目、开窍醒脑为治眩晕之要穴。足三里、丰隆同属于足阳明胃经,足三里为合穴是气血汇合之地,此穴经气充沛;丰隆别络于脾经为治痰要穴,两者搭配针刺可起到健脾益胃、化痰湿,标本兼治的作用。太冲穴是足厥阴肝经的原穴,是肝经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的部位,足厥阴肝经与督脉会于巅,根据上病下取的理论可说明太冲穴治疗与脑相关的疾病可起到较好的作用,同时太冲穴能疏肝、清肝、平肝,对于肝阳上亢的眩晕疗效确切。除以上提及的使用频次较高的穴位以外,还有很多其他能够治疗眩晕的腧穴,但这些腧穴的归经大多集中于肝胆经、脾胃经以及督脉、膀胱经[15]。
结 语
综上所述,以“风、痰”致病为基础,从脏腑经络理论对眩晕的发病机制进行了探讨,并联系临床实际,总结针刺治疗眩晕所用之经和所选之穴的依据及疗效。“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无痰则不作眩”的观点为针刺治疗眩晕的取经取穴提供了方法和思路。风、痰为导致眩晕的两个重要致病因素,其致病主要作用于肝脾两脏,且肝脾功能失常又会产生风和痰,形成恶性循环,同时眩晕的病位在脑,所以临床上针刺治疗眩晕常应用熄风祛痰法,以调整肝胆脾胃为治疗根本,并根据经络所通主治所及、穴位所在主治所在的原则取循行过头面部的经络以及头面部局部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