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分期与音乐断代史研究
——《近现代武汉的音乐生活》撰写的前提思考

2021-04-17田可文

中国音乐 2021年6期
关键词:史话汉口史料

○ 田可文

一、近现代历史分期是音乐断代史撰写的依据

中国近现代史分期问题,是中国近现代史领域中学术性讨论的课题之一。通常,史学界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分期是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23年,梁启超在他的《50年来中国进化概论》①参见梁启超:《50年来中国进化概论》,载《梁启超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中把近代中国的历史演进过程划分为三个时期:一、从“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二、从“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三、“五四运动”以后。1954年,胡绳发表《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②参见胡绳:《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历史研究》,1954年,第1期。一文,该文非常明确地将中国“近代”限定在1840—1919年之间,这一主张引起了近代史学者的强烈关注和热烈讨论。学界有许多学者明确表达过不同意见,如范文澜、刘大年、荣孟源、孙守任、金冲及、戴逸、李新、林敦奎等学者提出,应该按照社会性质来划分历史时期。根据这种观点,1840—1949年的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应该包含1840—1949年的整个时期。范文澜是这一主张的最初提出者,他在1947年出版的《中国近代史》③参见范文澜:《中国国近代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上编,第一分册·前言)中认为,把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都划作近代中国的历史时期。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无论是教学、研究或者撰著中国近代历史,都是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的。我们可以看到,1998年以前出版的有关中国近代史的出版物,包括通史类性质的学术著作、教科书以及通俗读物,几乎都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终点,而关于中国现代史的出版物,几乎都以1919年为起点。

上述讨论对中国近代史学界认识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等问题,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讨论的结果,得到了多数学者的认可。1957年,《历史研究》编辑部将汇集了三年间学者们讨论的文章予以出版。从这时起,中国史学界出现了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明确时间分界线——即1919年发生的“五四运动”。此后,学术界往往把1919年上溯到1840年鸦片战争的这段历史称作中国近代史(即1840—1919年),而把自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的历史,称作中国现代史(即1919—1949年)。换言之,把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称作中国近代史,而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称作中国现代史。

20世纪60年代,关于历史分期的讨论趋于沉寂。到了20世纪80年代又重新兴起对该问题的争议,如《现代中国史的分期问题》④参见张玉法:《现代中国史的分期问题》,载张玉法主编:《中国现代史论集》(第一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中国近代史与现代史的断代与分期问题》⑤参见查时杰:《中国近代史与现代史的断代与分期问题》,载张玉法主编:《中国现代史论集》(第一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等,叙述了近代开始的两个非“1840年”观点:其一,近代史从明末清初开始——这是西方一派汉学家的观点,他们把从明末清初到鸦片战争直到现代的一大段时间都称之为“modern”,中文最初的“近代”“现代”都是对这个词的不同翻译,“近代”相当于“modern”的前半段,“现代”则等于后半段;其二,近代史从1860年左右开始——认为鸦片战争对中国的持续影响甚小,不啻为池塘中涟漪,很快就淡化了。而1860年代之后,中国被迫签订《北京条约》、设立总理衙门、派学童赴美、开展洋务运动等活动接踵而来,实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开启了近代化的先河。总的说来,不赞成以“1840年”为近代史的起点,认为其不妥之处在于:其一,鸦片战争不是偶然发生的,它有一个漫长的背景,要研究鸦片战争及之后的历史,必须研究其之前的一大段时间的政治经济社会动态,即便如固守“1840年”为近代史起点,中学教科书还是不得不用许多篇幅来介绍清代嘉道(1796—1850年)以后的中西形势;其二,若必以转折而论,1860年前后的转折更甚于1840年的转折,也更有承接和持续性,假使我们排除16世纪至1840年之前这一段历史为近代史,也可根据相似的理由,排除掉1840—1860年这二十年的“平淡”时光。

情况在1999年后发生了变化,有数种中国近代史著作采用了1840—1949年的分期方式,它们是《中国近代史》⑥参见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史》,北京:群众出版社,1999年。《中国近代史教程》⑦参见董守义等编著:《中国近代史教程》(上下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中国近代史》⑧参见王文泉、刘天路主编:《中国近代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中国近代通史》⑨参见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10卷本),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等。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⑩参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该书是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点教材,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由编写组集体编写,首席专家是沙健孙、马敏、张建国、龚书铎、李捷。该书开篇的第一句就是:“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其中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是中国的近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的现代史。”这句话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分期已经写进了大学教材,似乎成了学界的共识。当然,我们也不排除在历史分期问题上,还会有不同看法。比如说,“现代”与“当代”如何断代,更是争议纷纷。

学术争鸣是学科进步的依据,争论仍然存在于中国的史学界。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国家确立“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在这个背景下,中国近代史研究应以“现代化”为主题的主张被提了出来。以现代化为基本线索来研究中国的近现代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1990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为纪念建所40周年,举办了以“近代中国与世界”为题的国际学术讨论会⑪参见靳良:《“近代中国与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载《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6期(这次国际学术讨论会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主办的,于1990年8月31日至9月3日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和特邀代表共80余人,其中来自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和我国台湾、香港地区的专家学者22人,以及来自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武汉、南京、长沙、济南等地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知名教授和中青年学者参加会议)。,会议深入讨论历史分期的问题。许多学者明确主张用现代化史观考察“鸦片战争”以来我国的历史进程,不仅包纳了百年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而且还涵盖了像“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这样的改革运动和其他众多的社会变迁,这就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我国历史的发展,也较接近历史的真实,从而将复杂广博的历史内容作为有机的整体进行考察,阐明各个历史事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⑫参见张海鹏:《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分期问题》,《人民日报》,2009年11月20日,第7版。

从历史学转到我们的音乐史学。可以说,“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是音乐史学的一门新兴的研究分支学科。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尚未有这方面的研究与“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著作的撰写。到了1958年,我国“大跃进”形势促进了对这门学科史料搜集与著作的撰写。一批年青音乐工作者和音乐院校师生集体投入到这一工作之中,进行了相当规模的口述史调查访问与文字文献、曲谱史料收集,经过反复讨论、研究、修改后初步完成了三部音乐史著作的撰写:其一,上海音乐学院“中国现代音乐史编写组”编著的《中国现代音乐史(1919—1949)》(内部发行,1961年);其二,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音乐研究所联合编著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纲要(1840—1949)》(内部发行,1961年);其三,中央音乐学院编著的《中国现代音乐史纲要(1840—1949)》(内部发行,1963年)。在此基础上,一些音乐艺术院校陆续开设了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课程。这时期的研究工作改变了长期以来这门学科停滞不前的局面,为全面建立中国音乐史学学科,做了史料搜集、著作编写、近现代音乐史教学等重要的奠基性工作。只是我们从这三本著作的书名,可看出我国音乐史学家在音乐历史的分期问题上,存在不同的见解。

为了避免陷入争论与分歧,本《近现代武汉的音乐生活》一书的撰写,还是采用史学界传统的观点:“近代”,指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现代”,指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代”(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日为始),不在本书的撰写范畴之内。故而,本书将武汉近现代音乐生活的历史叙事,放在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段历史背景下进行阐述。

二、武汉音乐史撰写的相关文献史料

迄今为止,对中国音乐通史的研究,已有多种著述问世,但作为中国音乐通史之完善和补充的地方音乐史,则还较滞后。近些年出现了一些地方音乐史的相关著作,这些著作不仅为我们研究中国音乐史开辟了一条道路,也为我们研究地方音乐史提供了一条可供参考的思路。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目前,中国音乐史的研究(尤其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我国有辐射力的中心城市的音乐研究,对居住在中心城市的作曲家及其作品、音乐表演、音乐教育,以及在那里流传的民间音乐的研究等等⑬参见田可文:《〈湖北传统乐舞概论〉的学术意义》,载湖北文艺理论家协会编《文艺新观察》(2002特辑),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武汉是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尤其在近现代是较为有影响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因此,武汉有着极其丰富的音乐生活,并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音乐生活方式。就目前搜集的资料来看,尚未发现专门论述近现代武汉音乐生活的著作,有关音乐的论述大都分布于武汉的社会、文化、历史等各类相关文献之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体现。

(一)典章制度与地方志类

晚晴与民国时期的史料有:清乾隆《皇朝通典》《皇朝通志》《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大清通礼》,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光绪五朝《清会典》,民国时期刘锦藻《皇朝续文献通考》(即《清续文献通考》)和民国初年编订的《清史稿》等典章制度类文献。其中涉及清朝政府对于地方政府礼乐机制的设立、制度的规则、礼乐仪式等内容。中国地方志有《中国地方志集成》⑭《中国地方志集成》是一套国内外选收方志最完整、覆盖面广、实用性强的大型方志丛书。20世纪80年代后期,全国新修方志全面展开,修志人员的读志用志也随之进入高潮。由江苏古籍出版社(今凤凰出版社的前身)、上海书店和巴蜀书社三家出版单位在全国各大图书馆的协助和支持下,启动了影印出版1949年以前各类旧志的项目,做成了一部《中国地方志集成》书目。和《中国方志丛书》⑮《中国方志丛书》,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时间为:1966年至1970年、1947年至1976年、1983年至1985年,共影印5359册方志。为代表,包括了大部分最有代表的存世明清古志。去除相重版本,计有湖北清代地方志107种。中国方志库⑯“中国方志库”是专门性大型古籍数据库,由北京大学教授刘俊文总纂,北京爱如生数字化技术研究中心研制。“中国方志库”收录汉魏至民国历代地方志类典籍,包括全国地理总志(如方舆志、一统志等),各地方志(如省通志、府州志、县厅志等),各类专志(如山川志、边防志、都城志、宫殿志、祠墓志、园林志、寺观志、书院志等),各种杂志(如乡土志、物产志、风俗志、考古志、游历志等),以及外志(如环球志、一国志、多国志等),共计1万种。总计全文超过20亿字,影像超过1 000万页,堪称地方志数字化的空前巨献。数据,总计所用197种明清民国湖北府县方志,其中清代有167种,涉及清初至晚清时期。这类关于湖北的文献资料如《武昌府志》(康熙)⑰参见〔清〕杜毓秀纂修:《武昌府志》,康熙二十二年抄本共十六卷(缺2卷)。、《汉阳县乡镇》⑱参见〔清〕《汉阳县乡镇》,载《汉阳府志》,乾隆版,卷12。、徐焕斗著《汉口小志》(共2册)、《汉口小志·文艺志》《汉口小志·风俗志》《汉口小志·人物志》⑲参见徐焕斗著,王葆心鉴定、王夔清补葺、彭天觉等校:《汉口小志》(共2册),武汉:汉口商务印书馆,1915年。等。也有后人根据原始资料进行编纂的地方志,如《湖北省志·文艺志》⑳参见湖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湖北省志·文艺志》,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湖北省志·城乡建设》㉑参见湖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湖北省志·城乡建设》,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武汉市志·文化志》㉒参见《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编武汉市志·文化志》,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等。湖北地方志中有些戏曲史料如《武昌府志》(1687)、《江夏县志》(1793)、《黄陂县志》(1871)、《武昌县志》(1885)、《汉口山陕西会馆志》(1896)、《汉口小志》(1916)㉓参见《戏剧研究资料》,1986年,第15、16期有很多关于武汉戏曲的文章。,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编的《武汉市志·文物志》㉔参见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编:《武汉市志·文物志》,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年。,以及冯天瑜主编的《黄鹤楼志》㉕参见冯天瑜主编:《黄鹤楼志》,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等。

(二)笔记、丛谈类

在这类文献中,音乐材料大都论及当时的文化、娱乐和生活,如《汉口丛谈校释》㉖参见〔清〕范锴原著,江浦等校释:《汉口丛谈校释》,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汉口丛谈》是一部笔记体裁的作品,约成书于清代道光初年,为浙江乌程(今吴兴县)范锴所著,范锴主要的活动时期是在嘉庆、道光年间。在这个时期,他为经营盐业而往来于淮扬楚蜀之间,作者长期寓居汉上,留心掌故,随手辑录整理而成的。由于它取材广泛,文多记实,受到学者的称道,近年来尤为方志研究者所重。作为一地的乡帮文献,《汉口丛谈》的价值远远超越了作者预想的范围,它是第一部叙述汉口城市兴衰的史书,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武汉地区的文化历史状况和城市的发展过程。另有《续汉口丛谈》㉗参见王葆心著,陈志平、张志云、余皓点校:《续汉口丛谈》,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再续汉口丛谈》㉘参见王葆心著,温显贵点校:《再续汉口丛谈》,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汉口竹枝词校注》㉙参见〔清〕叶调元原著,徐明庭、马昌松校注:《汉口竹枝词校注》,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武汉竹枝词》㉚参见徐明庭辑校:《武汉竹枝词》,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等著作都载有武汉的音乐史料。

(三)综合文史类

这类文献主要以研究或论述武汉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历史等各方面问题为主,其中涉及明清至民国时期的音乐论述。主要有:《中华民国档案资料汇编》第四辑㉛参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档案资料汇编》(第四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湖北简史》㉜参见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湖北简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武汉史话丛书》㉝2004年12月,武汉市规模最大的武汉史书——13卷本“武汉史话丛书”全部完成。该丛书由历史学家涂文学教授主编,由武汉市档案局组织编纂,丛书在内容上集武汉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生活史和文化史于一体。丛书按照武汉市的13个区,每一卷不仅介绍了每个区独特的历史、人物等;在体例上,丛书总体结构一致,各区自成分册,上编揭示其历史演进过程,下编展现其风土人情、典故传说、历史人物、景观名胜、名厂名店、名优特产。三镇建制有先后,各区史话各有侧重。(共13册)、包括《武昌史话》㉞参见徐建华主编:《武昌史话》,武汉:武汉出版社,2003年。《江汉史话》㉟参见王登福主编:《江汉史话》,武汉:武汉出版社,2004年。《江岸史话》㊱参见袁远主编:《江岸史话》,武汉:武汉出版社,2004年。《汉阳史话》㊲参见刘振杰主编:《汉阳史话》,武汉:武汉出版社,2004年。《青山史话》㊳参见阮丹主编:《青山史话》,武汉:武汉出版社,2004年。《硚口史话》㊴参见许智主编:《硚口史话》,武汉:武汉出版社,2003年。《洪山史话》㊵参见张家来主编:《洪山史话》,武汉:武汉出版社,2004年。《黄陂史话》㊶参见乐全运主编:《黄陂史话》,武汉:武汉出版社,2004年。《东西湖史话》㊷参见王平生主编:《东西湖史话》,武汉:武汉出版社,2004年。《蔡甸史话》㊸参见郑立宏主编:《蔡甸史话》,武汉:武汉出版社,2004年。《江夏史话》㊹参见王光家主编:《江夏史话》,武汉:武汉出版社,2004年。《新洲史话》㊺参见《张朝咏主编新洲史话》,武汉:武汉出版社,2004年。《汉南史话》㊻参见杨先鹏主编:《汉南史话》,武汉:武汉出版社,2004年。《武汉城市发展轨迹——武汉城市史专论集》㊼参见杨蒲林与皮明庥主编:《武汉城市发展轨迹——武汉城市史专论集》,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0年。(其中龚璋的《浅谈汉口各国租界》载有音乐史料㊽参见龚璋:《浅谈汉口各国租界》,载杨蒲林、皮明庥主编《武汉城市发展轨迹——武汉城市史专论集》,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0年。)。其他著作中涉及武汉音乐史料的有:《汉口五百年》㊾参见皮明庥、吴勇主编:《汉口五百年》,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武汉史稿》㊿参见皮明庥、欧阳植梁主编:《武汉史稿》,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2年。《武汉掌故》[51]参见肖志华、严昌洪主编:《武汉掌故》,武汉:武汉出版社,1994年。《武汉名胜散记》[52]参见余开来著:《武汉名胜散记》,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武汉历史》[53]参见宋思举编:《武汉历史》,武汉:武汉出版社,1993年。《武汉城市之根》[54《近代武汉城市史》[55]参见皮明庥主编:《近代武汉城市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湖北通史·明清卷》[56]参见张建民:《湖北通史·明清卷》,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武汉现代化进程研究》7]《武汉旧日风情》[58]参见方明、陈章华:《武汉旧日风情》,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湖北教育史》[59]参见熊贤君:《湖北教育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近代武汉经济与社会》[60]参见穆和德等著,李策译:《近代武汉经济与社会》,香港: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1993年。等。

另外在一些文史类的文献中,既有专门论述音乐的材料,也有论述其他问题时涉及音乐的材料,以及与音乐相关联的材料,还有生活在民国时期的一些相关作者的口述、回忆录等材料。这些材料以反映民国时期的武汉社会文化生活为主,一些刊登在报刊上的研究武汉社会文化的文章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具体如下。

《武汉春秋》[61]参见《武汉春秋》(内刊)1982年由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办,主要栏目:名城古今、史海钩沉、史志正误、武汉非遗、往事漫忆、民俗风物、书评文萃等。中有很多关于湖北与武汉的音乐史料,如《汉剧源流初探》(1984年第2期)、《元明清时期的武汉歌舞戏曲》(1986年第1期)、《梅兰芳与陈伯华》(1995年第2期)、《爱国音乐家夏之秋教授》(1999年第1期)、《汉口最早的京剧团体和戊辰三杰》(2000年第4期)、《舞台行脚路——记戏剧家垄啸岚先生的戏剧人生》(2001年第2期)、《悲歌一曲唱大风——辛亥时期革命歌曲选介》(2001年第3期)等。《戏剧研究资料》[62]参见湖北省戏剧工作室编:《戏剧研究资料》(内刊)1982年。是研究武汉地区清代、民国时期音乐、戏曲、戏剧等方面的重要资料;《武汉文史资料》[63]参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武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武汉文史资料》(选辑),国营湖北省新生印刷厂印刷(内部发行)2007年。是研究武汉文化、历史、社会的一手资料,有重要参考价值;《辛亥革命前后的武汉新闻报刊》[64]参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武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武汉文史资料》(选辑),国营湖北省新生印刷厂印刷(内部发行)2007年。提到了当时汉口发行的多种报纸(大部分现在已很难找到);《武汉文化史料》[65]参见武汉文化志办公室编:《武汉文化史料》(武汉地方志资料丛刊之一,共六辑)。中涉及音乐的文章有较高参考价值,其载有武汉的民歌、音乐、舞蹈等珍贵的资料;《湖北文史资料》[66]参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武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武汉文史资料》(选辑),国营湖北省新生印刷厂印刷(内部发行)2007年。涉少量武汉音乐资料;《湖北省志·文艺志》[67]参见武汉文化志办公室编:《武汉文化史料》(武汉地方志资料丛刊之一,共六辑)。中则有许多音乐资料。

(四)报刊类

这类文献通过新闻的形式直接记录了当时的各种音乐活动,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但就目前报纸的保存状况来看,武汉的各大图书馆及档案馆等单位馆藏的武汉报纸数量不多,其中报道音乐活动较多的报纸主要有:《镜报》(汉口,1928.11—1929.3)有大量关于戏曲方面的新闻和文章;《罗宾汉报》(汉口,1935年2月4日创刊,1935.2—1936.1)有大量关于戏曲方面的新闻和文章;《碰报》关于戏曲方面的新闻和文章较多;还有其他一些报纸大都是与时局相关的新闻,关于音乐内容较少,但是音乐活动与时政密切相关,我们也应该加以注意。这类报纸有:《中央副刊》(武汉《中央日报》的副刊,1927年3月22日创刊,同年9月1日停刊,共出159期)、《中央日报》(汉口,1928—1949)、《民国日报》(汉口,1926年11月25日创刊,1916—1929)、《大公报》(汉口,1922—1926);武汉档案馆馆藏报纸有:《武汉日报》《民报》《武汉报》《武汉时报》《汉口报》《新汉口报》《汉口民国日报》《大刚报》《大公报》《新湖北日报》《华中日报》《汉口罗宾汉报》《江汉日报》《晚报》《武汉商报》《大楚报》《导报》《国粹学报》《和平时报》《汉口日日新闻》(1918年日租界创)、《汉口公论周刊》(922年,汉口创刊)、《新汉口》(一卷四期,1929年10月)《汉报》(1890年日本人宗方小太郎在汉口创办)《汉口日报》(日文,1907年日租界创办)《长江日报》《黄鹤楼·城周刊》《文史报》等。

除上述四个方面外,音乐专业相关文献如下。

(五)集成类文献

这类文献直接与音乐相关,相关音乐研究论述得较为深刻,对于研究清末民初武汉的音乐有直接的帮助。如《中国戏曲志·湖北卷》[68]参见《中国戏曲志·湖北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年。系统记述了湖北各地区、各民族戏曲历史及理论研究成果,志略分剧种、剧目、音乐、表演、舞台美术、机构、演出场所、演出习俗、文物古迹、报刊专著、轶闻传说、谚语口诀等,其中提到有当时在武汉活动的多个戏班,一些业余票社以及与此相关的演出场所等,在武汉的戏曲音乐方面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另有《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湖北卷》[69]参见《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湖北卷》,北京:新华出版社,1992年。《中国曲艺志·湖北卷》[70]参见《中国曲艺志·湖北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0年。《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湖北卷》[71]参见《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湖北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5年。《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北卷》[72]参见《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北卷》,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年。《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湖北卷》[73]参见《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湖北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4年。等有大量的音乐文字与曲谱文献。

(六)武汉音乐专题研究文献

1.城市音乐、流行音乐、学校音乐教育等专题研究

民国时期武汉城市音乐文化的专题研究有《近代化进程中的汉口文化娱乐业(1861—1949)》[74]参见傅才武:《近代化进程中的汉口文化娱乐业(1861—1949)》,2004年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清代湖北礼俗音乐文化研究》[75]参见李莉:《清代湖北礼俗音乐文化研究》,2019武年汉理工大学与武汉音乐学院博士论文。《清末民初汉口音乐生活初探》[76]参见李俊:《清末民初汉口音乐生活初探》,2006年武汉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辛亥革命后武汉音乐生活的变化》[77]参见田可文、李俊:《辛亥革命后武汉音乐生活的变化》,《黄钟》,2011年,第4期。《武汉城市音乐生活研究(1945—1949)》[78]参见吴佳文:《武汉城市音乐生活研究(1945—1949)》,2017年广西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当年的时尚——武汉三、四十年代流行音乐试探》[79]参见张敏:《当年的时尚——武汉三、四十年代流行音乐试探》,2006年武汉音乐学院硕士论文。《民国时期汉口歌舞厅音乐文化研究》[80]参见孙培培:《民国时期汉口歌舞厅音乐文化研究》,2015年武汉音乐学院硕士论文。《20世纪30—40年代:历史转型期的武汉学校音乐教育与音乐生活》[81]参见孙赛赛:《20世纪30—40年代:历史转型期的武汉学校音乐教育与音乐生活》,2013年武汉音乐学院硕士论文。《20世纪初的武汉地区学校音乐教育》[82]参见田可文、孙赛赛:《20世纪初的武汉地区学校音乐教育》,《音乐探索》,2012年,第3期。,该类文章是在武汉城市音乐文化、歌舞厅音乐、流行音乐、学校音乐教育等某一类音乐形式的发展。

2.抗战音乐活动研究

这类文章有《武汉抗战音乐运动的特点与历史地位》[83]参见李莉:《武汉抗战音乐运动的特点与历史地位》,《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9年,第3期。《论抗战歌曲的创作、传播与流行及其与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关系》[84]参见李莎:《论抗战歌曲的创作、传播与流行及其与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关系》,2008年青岛大学硕士论文。《抗战歌曲传唱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85]参见赵亮:《抗战歌曲传唱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2013年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抗战歌曲与中国共产党的抗战宣传和社会动员》[86]参见王美伟:《抗战歌曲与中国共产党的抗战宣传和社会动员》,2013年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国共合作”中的武汉抗战音乐活动》[87]参见李莉、田可文:《“国共合作”中的武汉抗战音乐活动》,《黄钟》,2005年,第3期。《“三厅”与武汉抗战音乐》[88]参见李莉:《“三厅”与武汉抗战音乐》,2004年武汉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冼星海在武汉》[89]参见李莉:《冼星海在武汉》,《黄钟》,2008年,第3期。《抗战初期刘雪庵在武汉》[90]参见李莉、田可文:《抗战初期刘雪庵在武汉》,《黄钟》,2012年,第2期。《1938:音乐家在武汉的分歧与对峙——兼及刘雪庵的活动》[91]参见李莉、田可文:《1938:音乐家在武汉的分歧与对峙——兼及刘雪庵的活动》,《中国音乐》,2012年,第3期。等。

3.合唱专题研究

此类文献主要分为专著和文集、报纸两类,其中专著和文集共计31本,报纸共计70篇幅。其中专著和文集,如《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社团概论》[92]参见戴俊超:《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社团概论》,2010年中国音乐学院博士学位论文。《抗战时期的武汉合唱团研究》[93]参见刘恒秀:《抗战时期的武汉合唱团研究》,2018年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一片歌从武汉来——抗战烽火中组建的武汉合唱团》[94]参见杨胜红、袁少运:《一片歌从武汉来——抗战烽火中组建的武汉合唱团》,载《长江日报》,2008年11月4日,第17版。《赤子丹心——武汉合唱团南洋筹赈巡回演出纪实》[95]参见叶奇思:《赤子丹心——武汉合唱团南洋筹赈巡回演出纪实》,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6年。《夏之秋与武汉合唱团》[96]参见宁静:《夏之秋与武汉合唱团》,《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夏之秋自述》[97]参见陈自明:《夏之秋自述》,《人民音乐》,1994年,第5期。《夏之秋和他的抗战歌曲》[98]见郑凯林、夏兰青、夏三多:《夏之秋和他的抗战歌曲:纪念夏之秋教授百年诞辰》,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年。《夏之秋纪念集》[99]参见陈先柄:《夏之秋纪念集》,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社,1994年。。报纸新闻报道如1940年4月22日《大公报》载《武汉合唱团结束募款成绩极圆满》、1939年2月7日《申报(香港版)》载《对香港歌咏界的几点献议》等。近现代武汉合唱团不仅在大陆产生极大的影响,且在南洋地区也形成的巨大影响。如今的东南亚地区,对武汉合唱团的历史也做出了不少研究。相关的国外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其一,对武汉合唱团活动的报道。这类文献主要分为新闻报纸类和口述史类,涉及了当时的报纸对武汉合唱团演出的纪实,以及团员对演出经历的回忆。报纸新闻有《马来半岛论坛报》(Malaya Tribune)、《新加坡自由新闻与商业广告》(The Singapore Free Press and Mercantile Advertiser)、《海峡时报》(The Straits Times),在1938—1941年间共刊发表45篇对武汉合唱团的报道和评述等。

4.对民国时期报刊中文艺(音乐)的研究

在目前的音乐界,对民国时期各类报纸期刊中文艺类期刊进行研究的有,《抗战时期重庆〈新华日报〉、〈中央日报〉副刊上的文艺论争》[100]参见敦枫:《抗战时期重庆〈新华日报〉、〈中央日报〉副刊上的文艺论争》,2012年重庆大学硕士论文。《〈新华日报·文艺之页〉研究》[101]参见柴林:《〈新华日报·文艺之页〉研究》,2010年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重庆版〈新华日报〉文艺副刊叙事诗研究》[102]参见孙美娜:《重庆版〈新华日报〉文艺副刊叙事诗研究》,西2011年南大学硕士论文。等;对音乐类期刊进行研究的主要有《〈战歌〉的抗战音乐行为研究》[103]参见骆支丽:《〈战歌〉的抗战音乐行为研究》,2015年武汉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大公报(汉口版)〉对武汉抗战音乐文化的表达与构建》[104]参见夏炼:《〈大公报(汉口版)〉对武汉抗战音乐文化的表达与构建》,2016年武汉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抗战时期音乐期刊〈乐风〉研究》[105]参见金简:《抗战时期音乐期刊〈乐风〉研究》,2017年广西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会刊〈音乐教育〉研究》[106]参见赵晗:《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会刊〈音乐教育〉研究》,2011年西安音乐学院硕士论文。《国乐改进社社刊〈音乐杂志〉研究》[107]参见张治荣:《国乐改进社社刊〈音乐杂志〉研究》,2009年西安音乐学院硕士论文。等,对音乐刊物的研究更多的是只注重刊物内容的研究,并未将刊物放置在大的历史背景中进行研究。《战歌》初名《战歌周刊》,于1937年10月由刘雪庵、贺绿汀及谭小麟等在上海创刊[108]参见刘雪庵:《回忆星海两三事》,《音乐通讯》,1955年,第3期。。上海沦陷,刊物随迁到汉口复刊,记载不少关于武汉抗战时期的音乐活动。目前对《战歌》的研究主要为专题性研究。《刘雪庵与音乐期刊〈战歌〉》[109]刘学苏:《刘雪庵与音乐期刊〈战歌〉》,《抗战文艺研究》,1986年,第4期,76页。《〈战歌〉期刊初探——镌刻在期刊上的爱国主义情怀》[110]参见姜雪:《〈战歌〉期刊初探——镌刻在期刊上的爱国主义情怀》,载余峰主编、中国音乐学院刘雪庵研究课题组《论刘雪庵》(内部发行),2007年。等文章,对《战歌》在武汉时期出版的进行了研究。

5.音乐口述史相关资料

口述史资料目前有:其一,刘恒秀(采访者)《武汉合唱团成员夏之秋之女夏兰青的口述录音》《武汉合唱团成员夏之秋之妻陈先柄口述录音》《武汉合唱团成员索景章之女朱泽口述录音》;其二,刘恒秀(采访者)在新加坡国立档案馆口述历史中心对两位曾经的武汉合唱团团员陈蔚女士[111]参见陈蔚“访谈记录”,新加坡国家档案馆口述历史中心(http://www.nas.gov.sg/archivesonline),卷宗号001351,访谈日期:1992年。和项堃先生[112]参见项堃“访谈记录”,新加坡国家档案馆口述历史中心(http://www.nas.gov.sg/archivesonline),卷宗号000492,访谈日期:1984年。的采访。采访以录音和文字记录的形式,记录了两位团员在武汉合唱团去南洋演出启程前、行程中、解散后的各种经历,其中包含大量对演出活动的细节描述和团员们在南洋地区的所见所闻。口述采访蕴含了被采访者丰富的个人情感表达和生活气息,对于深入研究武汉合唱团提供了巨大的帮助。结合口述史互证的文献有《虚拟认同:早期马来亚华人的爱国歌曲》[113]参见麦留芳:《虚拟认同:早期马来亚华人的爱国歌曲》,新加坡:新加坡华裔馆,2012年。,其详细论述了武汉合唱团在音乐和抒情歌曲传播方面所具有的重大意义;《风雨萍踪十五载》[114]参见叶帆风:《风雨萍踪十五载》,新加坡:新加坡胜友书局,1996年。以新加坡当地居民的视角,为我们叙述了武汉合唱团在当地的活动以及带来的诸多影响;《武汉合唱团给我们带来了什么》[115]参见章英:《武汉合唱团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马华新文学大系八》,新加坡:星洲世界书局出版有限公司,1972年。是一篇对武汉合唱团的演出做出的乐评。其二,对民国时期汉口歌舞厅爵士乐当事人汪国宝的采访资料。汪国宝(1932年生),曾就读于汉口法汉小学、法汉中学。20世纪30年代,武汉在原法租界巴黎街,天福里口即今天的黄兴路华新里口,就办有“钜源音乐传习所”,由美国人吉米·开森(Jimmy Kinson)教授爵士乐,收有学生24人。他们毕业后,于40年代组建爵士乐队,打破了当时外国人一统中国爵士乐的天下。1942年,汪国宝曾在汉口黄兴路天福里口“钜源音乐传习所”师从美籍菲律宾人杰米·开森学习爵士乐。[116]参见金来刚、汪国宝:《关于武汉爵士乐的通信与文章》,《黄钟》,2005年,第4期。与汪国宝同时的学友,现在世的有四位:上海“和平饭店”老年爵士乐队队长周俊(现名周万荣)、上海老年爵士乐队成员吴雍禄(擅长演奏黑管,并著有《萨克斯管教程》上、下册)、上海老年爵士乐队成员杜厚成(擅长演奏黑管)、上海老年爵士乐队成员原上海交响乐团首席长号手周宗佛。他们是武汉爵士乐史的见证人。2002年12月6号的武汉晨报《非常人生》专栏记者罗帆,采写刊登《贵族的爱》一文,记录了汪国宝的传奇人生。

三、我对文献史料问题的认识

《近现代武汉的音乐生活》的撰写,是在上述史料的基础上进行书籍撰写的。这些是我们完成“近现代武汉音乐生活”的史料保障。

我们通常所说的“史料”,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我们对武汉音乐历史的认识,离不开这些史料。关于史料,翦伯赞先生在《史料与史学》[117]参见翦伯赞著:《史料与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中将史料分为考古学和文献学的史料。还有人将史料分为文字史料、实物史料、图像史料、口述史料和声音史料。尽管音乐史学家对史料的划分略有不同,但对史料的基本分类,是没有太大异议的。

目前,我国音乐史学界越来越重视音乐史料学,尤其特别关注以下几方面的音乐史料:1.学术著作。这反映历史中的“人”的思想、观念、以及学术的发展。2.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内容虽有虚构之处,但常可反映当时人的生活、想法以及观念等,对于文化史、思想史、社会生活史的研究有所助益。3.报刊杂志。为近现代音乐史的重要史料。报刊有助于我们了解一些音乐事件的发展,以及当时人从不同观点对此事件的认识,娱乐性的报刊则可以帮助我们观察不同时期人们包括音乐在内的文化和生活,很多著作的撰写,都显示出报刊史料的重要意义。4.口述史料。利用口述史料进行音乐历史研究,是近年来盛行的方法,各种口述音乐生活的录音资料、回忆录等,都有助于我们对音乐史的研究,借助尚在的音乐家对其亲身经历的口述,使我们获得对音乐历史最直接与较为深入的认识。5.曲谱与音响史料。音乐史的撰写,应该充分注意对这些曲谱与音响史料的运用,但是,我们以前的研究,可能更多地涉及音乐历史的叙事,没有将很多注意力放到音乐形态的分析之中,故而,在这方面,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予以加强。6.日常生活中的文字遗存。包括诸如音乐家私人来往的书信等等,但由于各种原因,在这方面的史料搜集与利用还远远不够,我们应该予以加强。

音乐历史的研究是探讨人类社会音乐实践活动,包括具体音乐实践中的发展过程。对武汉近现代音乐生活研究及其著作的撰写,正要在不断地认识武汉近现代音乐活动的性质与范畴中,寻找“那时”武汉音乐活动的根本动因,探讨人民在“那时”社会活动中音乐事件与音乐形式的变化,也包括认识“那时”音乐的现象和本质、过程和规律。所以,需要我们对武汉近现代音乐史料有全面的认识,在弄清基本音乐史料、史实的基础上,厘清武汉音乐生活与当时历史背景的关联,经过对其音乐活动与历史过程的分析,才能揭示出武汉近现代音乐历史发展的某些规律性的东西,而这些都是我们尚需进一步努力与探索的方向。

猜你喜欢

史话汉口史料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汉口北》
史料二则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学译致用的日汉口译教材与教学思考——以留学生日汉口译课三种常用文本为例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
鲍罗廷与收回汉口英租界
共和国大阅兵史话
中国阅兵史话
西方参谋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