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学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立场研究述评
2021-04-17尤文梦
尤文梦
(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210023)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人民立场为根本政治立场。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面临的重要任务和重大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理论界从不同学科领域和层次对该问题展开了系统、广泛、深入、细致的探讨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除《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等一系列纲领性文件外,还涌现了大量重要书籍、期刊论文、报纸文章等。由于研究起步较晚,尤其是关于人民至上的研究目前属于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热点问题,仍有继续深入探讨的广阔空间。
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立场“是什么”的研究
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的初心和使命。习近平指出:“要牢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1]520在习近平的相关讲话中,“人民”“人民立场”“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出现的频次最高、次数最多。专家学者聚焦“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等基础性问题深入分析了人民立场的丰富内涵。
(一)关于“为了谁”的研究
“发展为了人民”“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此,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体现和保障人民利益。盖逸馨等[2]指出,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都是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基本需求出发的,始终践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经过长期努力,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张富文[3]深入研究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价值逻辑,认为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基本立场是以人民为中心,深刻反映了脱贫攻坚“为了谁”的价值立场。
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研究习近平关于发展为了人民的重要论述是学界的研究热点。周良书等[4]回顾了习近平从正定工作到当选总书记的数十年工作历程,认为党中央所制定的一切方针政策和措施最终都落实到维护人民利益上来,这体现了习近平一以贯之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具体而言,尹学俐[5]归纳了“四价值论”,认为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蕴含着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价值目标、价值标准、价值诉求。齐卫平[6]凝练了“五话语论”,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凝练为五个话语创新: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人民反对和痛恨什么党就要防范和纠正什么。综上,学者们在“为了谁”问题上的研究进一步亮明了态度,守住了阵地,表明“继续前进”的前提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即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关于“依靠谁”的研究
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决定力量。列宁曾指出:“先锋队只有当它不脱离自己领导的群众并真正引导全体群众前进时,才能完成其先锋队的任务。”[7]罗红杰等[8]对此进行解读,认为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立场与列宁关于人民群众的思想一脉相承,并结合中国国情把“人民”与“发展”创造性地联系在了一起。
通过上文的梳理表明,目前学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立场展开了多维度和多层次的研究,初步形成了人民立场的议题谱系,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学理契机和理论启迪。但由于该选题研究时间有限,无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是研究的内容、方法、视域,都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三)关于“我是谁”的研究
“我是谁”是明确“为了谁”“依靠谁”的前提。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郑礼平等[13]指出人民是利益主体,深刻回答了中国共产党“我是谁”的角色责任担当。张文龙等[14]认为,牢牢根植人民是人民立场中不忘“我是谁”的本原至上论,正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始终保持“我从哪里来”“我是谁”的清醒认识,才使我们党摆脱以往一切政党团体追求自身利益的局限性而得以立于不败之地。
如同我前面所写的,过去没有腿,过去不可描绘,或者说得好听点,过去已经和现在杂糅在一起了。如今在我们身上所发生的过去与现在建立起来的这种关联更有力量,因为这种关联是一种持续的永不停歇的力量,是一种激情昂扬的牛顿第三定律的产物。 绘画的力量蕴藉在想象中,蕴藉在生活中,蕴藉在过去和现在的存在之中。
习近平反复强调:“只有坚持党性、站在党的立场上,才能更好、更全面反映人民愿望。”[15]在“我是谁”的解答中,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必须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一致和统一。阶级立场和人民立场是统一的,把两者割裂和对立起来,就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错误的、有害的[16]。姜强强等[17]也认为,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坚持人民立场就是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一致和辩证统一。朱文琦[18]运用系统思维分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其解构为主体、介体、客体和环体四个要素。主体方面,他认为狭义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而广义的主体则包括党和人民群众。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说到底是党如何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实现美好生活的问题,为此必须在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中谋求新突破。
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立场“为什么”的研究
人民立场为何具有正当性,这是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立场“为什么”的突破口。纵览学界研究,专家学者一方面回答了人民立场“何以成立”,即人民立场的生成逻辑问题;另一方面回答了人民立场“何以必要”,即人民立场的价值意蕴问题。
(一)关于人民立场的生成逻辑研究
不同平面上的支撑油缸分布如图5所示,其中,XOZ平面和YOZ平面各由4个支撑油缸调控。当竖井掘进机发生偏斜时,其任意偏斜量均可分解为XOZ平面和YOZ平面上的分量,各平面上的偏斜分量通过控制该平面的4个油缸进行纠正。
3.人民立场的现实逻辑。有学者从问题倒逼的角度进行理解,认为以人民为中心使新时代的新矛盾和新问题的解决更加迫切。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正是在解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过程中、在解决党内突出问题和重塑党的形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与价值追求[27],即民之所望,政之所向。韩文乾[28]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角度进行分析,认为从实践维度看,坚持人民至上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本质要求。孙余余[29]认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仅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还根植于当今世界的发展实践,是在世界追求“人本”向度的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形成的,是在探索解决世界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避免西方发展困境的实践中形成的,是在深刻认识苏联执政党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
2.人民立场的历史逻辑。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人民作为执政之本、执政之源。余守萍[24]总结了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工作导向的经验及当代启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坚守人民立场的发展历程进行提炼,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专家学者多将历史的纵向研究和主体的横向研究相结合,回顾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人民立场的相关论述,认为从百年大历史观来看,以人民为中心使得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更加闪耀。例如,韩喜平[25]指出,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稳步领导中国人民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叶本乾等[26]通过梳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为民史,分析了人民至上与实干为要的双向互嵌关系。
部分学者从思想认识这个“总开关”维度进行研究。韩喜平等[38]聚焦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边界说,认为要践行人民立场,无论是在思想认识层面还是在实践操作层面都必须遵循“三重边界”,即历史边界、制度边界和自然边界。朱仁显等[39]基于结构性视角进行分析,将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概括为:在价值层面确定为了人民的价值导向、在理念层面坚定服务人民的目标导向、在符号层面丰富扎根人民的内容与形式。
(二)关于人民立场的价值意蕴研究
推动人民立场走深走实,必须分析其战略意义,这是我们进行研究的起点和切入点,是我们必须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专家学者多从人民立场的价值意蕴出发,对新时代坚持人民立场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进行综合研究和细化研究。
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作为民营企业,在获取商业银行的贷款方面与国有企业相比具有明显的劣势,在银行是否给予民营企业提供贷款或者提供多少贷款的问题上,由于受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及较高的审查成本和监督费用等因素影响,银行通常会慎之又慎。虽然国家支持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但金融扶持政策尚未落实到位,因此在商业银行现有运营模式下,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较难获得贷款。
1.人民立场的理论意义。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任何理论成果的产生都是对前人优秀思想成果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新的社会发展进程中产生的新成就和新问题的经验总结,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规律。爬梳学界研究成果,学者普遍认为,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例如,梁伟[30]认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创新。高巍翔等[31]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理论的继承与超越,不但包含着对“三大规律”的正确认识,而且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断创新。江畅等[32]将人民至上价值理念和个人至上进行比较,认为从人类历史发展来看,人民至上价值理念的确立是对近代以来西方社会奉行的个人至上价值理念的超越,这种超越进一步凸显了确立人民至上价值理念的合理性。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仅是一种价值追求和执政理念,更是一种实践方式。因此,路径研究是当前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立场研究的关键和核心。
2.人民立场的实践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专家学者多聚焦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进行分析。冯颜利等[33]认为破除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李军刚[34]概括,党的人民立场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必然要求,是党根植人民、长期执政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党依靠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李生[35]研究了人民立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联系,认为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社会才能从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真正创造者的角度出发,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尊重人的主体性,克服市场经济使人性异化的弊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进一步提升人的主体性,促进人全面自由的发展。骆郁廷[36]聚焦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指出在改革中如何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立场上,是改革能否获得支持、获得成功的关键问题。王紫潇等[37]站在“两个一百年”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坐标交汇处,认为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只能坚持而不能动摇,以防出现常识性、颠覆性错误。
1.人民立场的理论逻辑。学者们大多认同“三来源说”,即人民立场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坚持,是对中国古代传统民本思想的扬弃,是对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借鉴[19]。其中,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民性思想是学界的研究热点。徐丹霞[20]从认知与实践的耦合角度,系统分析了马克思人民立场确立的基础,包括特殊的时代背景、多种社会思潮的批判吸收、积极投身社会实践。郭广银[21]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家们从人民创造历史论、人民中的“现实的人”、人民生产的主体地位、自由而全面发展等诸多方面对人民旨归的价值导向进行了系统阐释。付海莲等[22]分析了中国传统以民为本和当代以人为本的区别与联系,指出古代民本思想根本上是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手段。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立场既吸收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合理内核,同时也有本质区别。张国祚等[23]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立场相较于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及三民主义的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与超越概括为目的不同、“民”的内涵和地位不同、对民本思想的践行不同。
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立场“怎么做”的研究
5)特征数据融合。将不同视图下的特征融合成一个空间的关联模型,再结合档案和特征之间的隶属关系,形成整体的档案关联分析模型。
(一)践行人民立场的综合性研究
固结系数可以通过CPTU的孔压消散试验获得。根据孔压消散曲线的形状分为单调、非单调消散曲线(或标准、非标准消散曲线),其计算方法有所不同:
如今的我们处于利于思想复杂多变、利益纵横交错、观念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各种诱惑、激战层出不穷,高校党建工作者只有旗帜鲜明地讲政治,才可以信得过、靠得住、顶得住、稳得住。加强政治修养,必须高度自觉遵守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必须高度自觉遵循党章,遵守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的政治纪律。努力用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迈入新的台阶。
大部分学者从实践维度出发,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一种工作方法。薛一飞等[40]认为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人民立场的价值根基,共享发展是新时代坚持人民立场的实现路径,群众路线是新时代坚持人民立场的根本方式。陈智[41]认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路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实现方式,即发展是第一要义,协调是基本方式,绿色是基本要求,开放是现实环境,共享是根本归宿。邸乘光[42]将人民至上视为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理念,认为贯彻践行人民至上,必须坚守人民立场、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发展人民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聚焦人民向往、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奋斗,坚持人民标准、努力交出人民满意的答卷。万弯等[43]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中人民立场的实践要求,认为中国共产党只有通过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社会问题、调查研究基层诉求、注重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生活追求,才能聚焦改革的当务之急。
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大战略成果充分彰显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江畅[44]将人民至上和生命至上结合起来进行考察,认为在当代中国,这两大价值理念相互涵摄、相得益彰、融为一体,凸显了中国当代文化的民族特色。郝永平等[45]指出,按照习近平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要求不断推进各项工作,就是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并提升全面小康社会水平,即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切实保障人民主体地位和各项权益、通过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2.2.1.2 AML患者首次CR后6个月 此阶段24份标本均为MRD阴性,复发6例,分别在MRD阴性后4~15个月复发,中位RFS为29.0个月(3~36个月)。
(二)践行人民立场的针对性研究
鉴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立场问题的实践性和复杂性,专家学者多以不同视角对人民立场的实践路径进行针对性研究。
1.在党的建设领域。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因此,部分学者研究了在党的建设中如何坚持人民立场的问题。例如,尚勇[46]指出,党员干部必须认真学习和弘扬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所贯穿的真挚为民情怀,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始终如一地坚持人民至上,不断增强党性修养。蔡毅强等[47]认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工作部署,必须把保持中国共产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要求。马原[48]研究了人民至上视域下反腐败斗争的实践路径,如建立权力多维度监督运行机制、加强党内监督法规建设、建立体现人民意愿的巡视常态化机制、建立腐败终身追责机制、加强党员干部民本思想教育、建立为民务实的公平透明服务平台等。王芳[49]聚焦基层党建工作进行研究,认为在人民立场视角下应该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路径:一是坚持以民为本,确立党建鲜明导向;二是积极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强领导能力;三是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培育创新动力;四是密切联系群众,拓展基层管理体制;五是树牢抓基层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
2.在教育领域。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于海青[50]深入分析了习近平关于教育工作重要论述的人民性意蕴,认为只有坚持人民立场,方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之路,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更大成就。王炳林等[51]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就是要努力办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建设教育强国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韩卉[52]指出,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必须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必须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始终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必须多措并举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必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梁家峰[53]专门聚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认为要凝聚最广泛的社会共识、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制度化落实人民立场。孙其昂[54]专门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问题,认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就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体现,即学科建设中应以人为目标、以人为基础、以人为主体。
3.在制度和治理领域。任何制度体系的建构都承载着特定的价值取向,对人类美好制度的追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生俱来的价值诉求。苑晓杰等[55]将人民至上视为渗透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设计中的价值取向,构成了制度选择和制度设计的合法性基础。张静[56]认为在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需要继续强化人民至上的价值自觉和自信。金民卿[57]指出,人民是中国制度的创造主体、权力主体、利益主体、评价主体和监督主体,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中国制度的重要原则。欧阳康等[58]认为要走向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在理论层面凸显国家治理主体的人民性、在制度层面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治理体系、在实践层面增进人民福祉。杜熙[59]分析了人民至上视域下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本思路,认为只有坚持人民至上原则,中国特色的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型治理格局才能逐步定型和成熟。
四、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立场研究的基本评价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1]16因此,解决“依靠谁”的问题,要求充分发挥人民首创精神。顾玉平[9]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立场定位为新时代人民利益的新界标。王虎学等[10]概括了人民至上的三重价值意蕴,认为“人是主体”突出强调了发展要“依靠人”,内在包含要依靠人民取得革命的伟大胜利,依靠人民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依靠人民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关于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研究也渐成学界热点。例如,宁鑫等[11]认为,重大疫情防控中,遵循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即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政治立场,彰显出中国之治的显著优势。辛向阳[12]聚焦中国梦的实现进行研究,指出人民群众解决现实问题的迫切愿望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强劲动力,人民群众无限创造的活力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雄厚基础,人民群众凝聚起来的世纪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雄壮合唱。
(一)把握研究概念的规范性
从研究趋势来看,人民立场是一个方兴未艾的大课题,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在不断深入,对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路径研究也应更加系统和完善。站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立场,必然要遵循一定的理论指导,才能取得实际效果。基于此,核心概念是研究对象最直接和最基本的单位,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前提。纵观学界关于根本立场问题的研究,鉴于“人民”概念的历史性和复杂性,对于“人民至上”“人民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等核心概念仍需进一步辨明,而且其衍生概念,如“初心”“使命”“价值”“立场”等也有待进一步界定和说明,避免出现思想的主要内容、重大意义、践行路径等相互交织的现象。
包心鉴[60]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研究中,将人民至上作为根本立场加以阐释。对比以往研究大多将人民至上作为价值理念提出,而非根本立场。回眸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壮阔历程,“为人民服务”“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以人为本”等都是党在不同时代条件下的首创。问题频出的时代,往往是理论和实践飞速发展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61]因此,将人民立场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加以锚定和阐释,不仅是理论发展和前进的需要,而且对于统一全党思想、凝聚人民力量、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也具有重要意义。
2.3 siRNA能显著抑制lncRNA ASB16-AS1的表达 因为lncRNA ASB16-AS1在先前的研究中已经确定在肿瘤组高表达,并且与肿瘤分期分级显著相关。因此本研究选择使用siRNA抑制lncRNA ASB16-AS1的表达以观测细胞功能改变。LN382细胞和U87MG细胞在转染24~48 h后用qPCR验证转染效率,结果显示应用抑制剂后lncRNA ASB16-AS1表达量明显降低(见图2A)。这说明本实验中所使用的siRNA能有效抑制lncRNA ASB16-AS1的表达。
(二)强化研究内容的系统性
把握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方法,把人民立场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并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1.对人民立场的理论依据进行系统梳理。目前,学界关于人民立场理论来源的研究只是从某一或某几个方面入手,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框架。在论述方法上,以往研究大多是对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人民立场的讲话进行解释性说明,缺乏学理支撑。需要明确,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依据不仅包含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民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西方文明的合理成分,还包含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的理论创新等更具开放性的思想成果。
2.对习近平关于人民至上的重要论述进行系统研究。人民至上的思想不仅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危机与挑战的必要,而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乘势而上开启第二个百年新征程的现实诉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人民立场的重要论述形成了逻辑严密的“四梁八柱”,目前学界基本未对这一思想的形成过程做详细论述,对其阶段的划分也有待商榷。因此,深入研究人民至上的科学内涵和内在逻辑迫在眉睫。
一是注重宣传引导。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的主体是广大农民,需加强舆论的引导和宣传。在宣传方式上采用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介进行立体化宣传;在宣传内容上注重秸秆焚烧对环境污染的危害,关于秸秆综合利用方面注重对秸秆肥料、饲料、燃料和原料价值的认识,逐渐引导农民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生态环保意识。
3.对人民立场的国际意义进行系统分析。现有研究成果多以国内研究为主,缺乏国际视野的比较研究,无形中削弱了“中国道路”“中国方案”的世界意义。当前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越来越高,学术理论界的研究也不能拘泥于国内视野,而应将人民立场的研究扩展到国际视野,重视在全球化背景下深入分析人民立场的生成逻辑、丰富内涵、实际意义。此外,比较中国人民至上和西方资本至上的区别及其实践表征,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也将是未来研究的突破之处。
(三)重视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理论的分析阐述不能与现实材料的掌握分割,脱离实际的理论探索显然无法有效解决现实问题。通过以上文献爬梳可以看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立场的研究中,研究方法大多在文献研究基础上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涵、特征、意义、路径等进行理论探讨,多定性研究,少定量研究,其实证性研究仍有待提升。分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依靠鲜活的实践扎根于时代并进行更加深刻的探讨。此外,还要重视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综合应用语言学、社会学、管理学、传播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分析工具,不断打破学科边界,拓宽研究视野,强化综合研究和系统研究,以方法的多样性带动结论的可靠性,从而产生创新性成果。
只有沿着落实人民立场需应对的复杂性挑战、需解决的结构性矛盾、需突破的操作性难题等进行考察,将研究的问题域从理论延伸到现实,揭示新时代社会场域的发展现状对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所造成的桎梏,突破对中央文件进行宏观解释的片面性误区,才能从细微处入手,“解剖麻雀,发现典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合乎实际地对理论分析进行补充,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迈向现实。例如,可以紧密结合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采取田野调查、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形式,对地方和基层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实践举措进行追踪分析并把握不同人群对自身发展和国家发展的愿望诉求,从实践中萃取理论精华,提炼归纳出一般的结论予以推广,直接为社会活动提供有针对性的实践参照,提高学术研究与服务决策的结合程度,为国家发展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