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脱贫:内涵阐释与路径探索

2021-04-17彬,房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贫困人口攻坚物质

房 彬,房 婷

(合肥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9)

贫困是一个多维概念,既包括物质贫困也包括精神贫困。物质脱贫有利于精神脱贫,但由于精神贫困具有顽固性、滞后性和相对独立性,精神脱贫不会因为摆脱了物质贫困而自动实现。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已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这主要是从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而言,实现的主要还是物质层面的脱贫,精神贫困仍然存在。精神是否脱贫,不仅关涉到人的观念现代化,还直接影响到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和乡村振兴的成效。因而,精神脱贫仍是2020之后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立足现实,结合时代要求,阐释新发展阶段精神脱贫的内涵,探索精神脱贫的现实路径。

一、概念界定与研究价值

(一)精神贫困及精神脱贫概念的界定

精神贫困和精神脱贫是一对密不可分的概念。把握精神脱贫概念,需要首先明确精神贫困概念,也只有明确了精神贫困概念,才能把握什么是精神脱贫。与物质贫困相比,精神贫困更难衡量,不容易描述。目前,学界关于精神贫困概念,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学者余德华的观点较早,具有代表性。早在2002年,其发表于《哲学研究》上的《论精神贫困》一文就集中论述了精神贫困,对此概念进行了界定。指出“精神贫困是指因种种发展障碍和制约因素造成的某一社会群体或个人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知识水平、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和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落后于社会主要物质生产方式,以致影响物质生活资料获取和精神生活需求满足的生存状态。”[1]这种界定影响较大,学者王爱桂借鉴了该概念,也指出精神贫困是指个体或者群体的精神水平落后于社会物质生产方式或落后于社会整体精神平均水平的生存状态[2]。以上界定指出了精神贫困的维度,显现出精神贫困与物质生产方式的关系,突出了精神上的落后性及其影响。丁志刚、李航阐述了精神贫困在心理和行为上的主要表现:安于现状、故步自封、低自我效能感、以贫为荣、“等、靠、要”以及听天由命的宿命论,以及“靠在墙根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干部干、群众看”等行为[3]。借鉴学术界精神贫困概念,特别是参考余德华对精神贫困的定义,我们认为,精神脱贫,概括而言,就是指摆脱精神贫困。具体来说,就是指个体或者群体的精神水平和观念素质不落后于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整体精神与观念素质平均水平的生存状态。

(二)研究价值

1.深化已有研究,这是本文研究的学术价值所在。精神贫困、精神脱贫的研究起步较早,早在21世纪之初,以余德华为代表的学者就开始了对精神贫困、精神脱贫的研究。其2002年在核心期刊发表的《欠发达地区的精神贫困与精神脱贫思路探析》与《论精神贫困》两篇文章,对精神贫困的概念和特征、精神贫困产生的原因、精神贫困的治理等内容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对后来的学者有较大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扶贫脱贫成为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学者不仅研究物质脱贫,还研究了精神脱贫。张露露以个体行为理论为分析工具,探讨了精准扶贫中的精神脱贫,并总结了“八星励志”的耀州精神脱贫实践模式[4];吴志华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脱贫攻坚背景下贫困户精神贫困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精神脱贫的对策[5]。学界已有研究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学术养料、奠定了进一步研究的基础,本文主要在学界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阐释脱贫攻坚取得胜利之后,新发展阶段精神脱贫的内涵,这有利于丰富和发展学界已有研究。

2.研究成果的运用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具有现实价值。精神脱贫对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看,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还有一个巩固的问题。而精神是否脱贫,直接影响到物质脱贫的成效。保障物质脱贫的稳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需要继续激发脱贫人口的内在动力,保证脱贫人口物质脱贫的同时,也能实现精神脱贫。其次,从乡村振兴视角看,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推动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要求农民精神脱贫,具有主体意识,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乡村振兴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而言,精神脱贫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必要举措。本文不仅阐述了新发展阶段精神脱贫的内涵,还探讨了精神脱贫路径,本文研究对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具有应用价值。

二、精神脱贫的内涵

(一)精神脱贫内涵的动态变化性及其限度

1.精神属于意识范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由于社会不断发展变化、不同时期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变迁,作为现实在人头脑中反映的精神世界,必然具有不同内容。具体到贫困方面,精神贫困在不同时期的内容有差异,表现有所区别。譬如,古代和近代,由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落后性、生活环境的封闭、科技文化素质匮乏,听天由命、迷信盲从曾是农民精神贫困的重要内容。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农村的飞速发展、农民文化水平的显著提升,以及农民大规模外出打工视野的开阔,影响中国农民几千年、体现传统农民精神贫困重要内容的宿命观念、迷信盲从等观念,当前在相当一部分农民特别是中青年农民头脑中已逐渐消失。宿命观念、迷信盲从已不再是当前农民精神贫困的主要内容。新发展阶段农民精神贫困有了新的内涵,我们不能因为某个农民不再具有宿命观念就认定该人一定实现了精神脱贫。又如“等、靠、要”思想的存在曾是影响我国物质脱贫的重要因素,一些贫困人口曾存在“靠在墙根晒太阳、等着干部送小康”现象。脱贫攻坚期间,我国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注重激发贫困人口脱贫的内在动力,经过多方引导和多重教育,很多贫困人口已经摒弃了“等、靠、要”思想,努力靠自己的双手发家致富,“等、靠、要”思想已不再属于新发展阶段农民精神贫困的主要表现。精神贫困的动态变化性,也决定了精神脱贫在不同时期内涵有差异。从学术界研究状况看,虽然学者对精神脱贫有研究,但对于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之后,新发展阶段精神脱贫的内涵还缺乏研究,这就为本文研究提供了学术增长点和研究空间。

2.精神水平归根结底由社会存在特别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决定。精神脱贫是指个体或者群体的精神水平和观念素质不落后于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整体精神与观念素质平均水平的生存状态。因而,精神脱贫的内涵不能超越所处时代。譬如,在封建主义社会,当民众普遍处于依附状态、缺乏独立自主精神的时候,我们就不能指责农民缺乏独立性,更不能要求农民当时具有主体意识。另一方面,从概念上看,精神贫困、精神脱贫、精神富裕是三个具有不同内涵、彼此关联、层层递进的概念,脱贫距离富裕还有很长一段距离,正像物质脱贫不等于物质富裕一样,精神脱贫也不等于精神富裕。从精神贫困到精神脱贫是一个飞跃,反映了精神层面一个质的变化。从精神脱贫到精神富裕是另一个巨大跃升,中间还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我们不能把精神富裕阶段才能具有的内容视之为新发展阶段精神脱贫的内容。譬如,创新精神。有人认为,创新精神是精神脱贫的一项内容,认为精神脱贫的人应该具有创新精神。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创新需要具备多种条件,创新精神是精神层面远超过社会整体精神平均水平的一种更高级的要求,应属于精神富裕的内容,创新精神不是每人都能达到,特别是对于农民群体而言,我们不能因其缺乏创新精神就断定其精神贫困、还未脱贫。

(二)新发展阶段精神脱贫的丰富内涵

基于以上理论分析,并立足我国脱贫攻坚战已经取得全面胜利、消除了绝对贫困的现实,着眼于未来,我们认为新发展阶段精神脱贫的内涵应包括以下相互关联的几个方面:一是主体意识。具备主体意识的人,才是人格独立、精神自由、行为自觉的人,才能做自己的主人,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主体作用。主体意识是新发展阶段精神脱贫的基础,一个主体意识淡薄的人一般人生态度消极,难以掌握自己的命运,缺乏主动参与精神,不可能实现精神脱贫,也难以发家致富。二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精神脱贫还体现在人生态度方面。积极进取是一种人生态度,体现的是精神状态。精神贫困的人心态消极,墨守成规,安于现状,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不愿为美好的生活付出艰辛努力。反之,精神脱贫之人一般心态健康,积极向上,相信未来,有明确的目标、清晰的规划和进取精神,敢于尝试新技术、新方法。三是主动参与精神。精神脱贫之人相信美好生活需要奋斗,奋斗才能幸福;相信依靠自己的双手能够创造美好的生活,而不是“等、靠、要”。他们能够积极行动,依靠自己的努力发家致富,并主动参与到各项活动之中,发挥主体作用。四是科学的思维方式。精神脱贫人口不迷信、不盲从,相信科学,遇事善思考、不莽撞,思想不偏激、有理性,能够辩证地看问题,社会适应性较强。以上四点,主体意识是基础,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主动参与精神是核心,科学的思维方式是表现。这四方面密不可分,互相关联,并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新发展阶段精神脱贫的丰富内涵。

从现实情况看,我国脱贫攻坚战已经取得全面胜利,“贫困群众的精神世界在脱贫攻坚中得到充实和升华,信心更坚、脑子更活、心气更足,发生了从内而外的深刻改变。”[6]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部分基层干部对精神脱贫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措施不力,更由于精神贫困的顽固性和滞后性,当前我国虽然实现了物质脱贫,消除了绝对贫困,但精神脱贫还没有完全实现。精神贫困是物质贫困、价值观念落后、文化水平低下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物质贫困是影响精神贫困的决定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物质贫困虽已解决,但由于地理条件、生活环境、历史因素、文化水平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现阶段还没有完全实现精神脱贫。特别是在偏远、落后的地区,部分农民的主体意识和参与精神还有待提升。有的农民缺乏主体意识,对自身角色、地位认识不足;有的农民习惯于听从村干部的指挥和安排,对自身权利和义务认识尚浅;有的农民认为乡村振兴是政府的任务,与自身关系不大,公共事务参与不足,也缺乏进取精神。农民作为乡村振兴的主体,理应积极发挥主体的创造性,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7]。一方面,如前所述,精神脱贫对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振兴乡村都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我国人口还没有完全实现精神脱贫。这就要求新发展阶段加快精神脱贫力度,积极帮扶精神贫困人口实现精神脱贫。

三、精神脱贫的现实路径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8]这表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也决定着人们的精神状况。因而,从根本上说,精神脱贫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就农民群体而言,农民精神脱贫有赖于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这将是一个较长的过程。新发展阶段,推动精神脱贫可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精准识别,摸清精神扶贫对象

精神脱贫的对象是具体的,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摸清精神贫困对象是精神脱贫的必要前提,对象不明,或者对象认知错误,精神脱贫也就无从谈起。但由于精神存在于人头脑中,摸不着、看不见,精神贫困具有隐蔽性,难以定量衡量,难以发现,因而现实中摸清精神扶贫对象并不容易。为此,理念上,我们要坚持精准化理念,精准识别。扶贫贵在精准,以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为指引,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是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基本经验之一,新时代,物质脱贫依靠精准,精神脱贫同样需要依靠精准。首先精准识别精神贫困人口,摸清精神贫困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精准施策。方法上,采取深度访谈、追踪观察的方法。精神贫困虽然存在于人的头脑中不易察觉,但可以通过当事人的言行举止反映出来。偶尔的言行举止不能深刻反映人头脑中深层次的精神状况,为此,需要对当事人进行深度访谈和持续观察。力量上,重视发挥农村基层干部的作用。乡村社会是熟人社会,精神贫困的农民多是传统农民,他们胆小怕事,对陌生人保持警惕。而农村基层干部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农民的情况比较了解,能够与农民建立密切联系,方便进入访谈现场,能够对农民进行深度访谈和追踪观察。

(二)加强教育,培养主体意识

精神贫困不等于文化贫困,文化水平较高的人也可能陷入精神困顿之中,但文化贫困与精神贫困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到精神贫困。正如有的学者所言:“文化贫困是精神贫困的生长地,精神贫困是文化贫困的最高表现。”[9]基于此,精神脱贫,需要加强教育,这不仅有利于打破对贫困的接纳,还有利于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具体为:一是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无论是基于民族振兴、社会发展还是基于农民精神脱贫、整体素质提升的考虑,农村基础教育怎么强化都不为过。加强农村基础教育,要抓住教师这个根本,不断提高乡村教师待遇,为乡村教育留住人才;加强教师培训和城乡师资交流,开阔乡村教师视野。二是加强农民思想教育。精神贫困属于思想问题,“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思想教育具有的特殊功用[10],推进精神脱贫,有赖于思想教育发挥作用。对农民进行思想教育,不仅能够满足农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还必然能够提升其思想素质,激发其内在动力,激励其以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主动参与的姿态投入到生活中,进而实现精神脱贫。对农民进行思想教育,当前最重要的就是用脱贫攻坚精神教育农民。“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11]脱贫攻坚精神从发生在农民身边、农民亲身经历的脱贫攻坚实践中总结提炼而来,对农民精神脱贫具有显著的教育意义。三是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力量,新型职业农民综合素质较高、主体意识较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过程,不仅是提高农民职业素养的过程,也是提升农民思想文化素质、帮助农民精神脱贫的过程。

(三)开展文化活动,以文化人

精神贫困人口文化程度较低,接受新事物、新观念的能力较弱,对该群体进行精神扶贫,要结合其认知特点和可接受程度,落细落实,避免抽象化、虚空化。用精神贫困人口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精神脱贫的内容渗透到多种类型的载体、特别是活动载体中,从而使其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就显得十分必要。搭建活动载体,动员精神贫困人口参与,也有利于锤炼精神贫困人口的参与精神。活动载体有多种类型,从现实情况看,面向农民,搭建精神脱贫活动载体,简便易行的就是搭建文化活动载体,积极开展乡村文化活动。

1.从环境角度分析。精神脱贫需要营造良好环境,开展乡村文化活动的过程,也是为精神脱贫营造良好环境的过程。将精神脱贫的内容融入乡村文化活动中,在丰富精神贫困人口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可以在文化熏陶中帮助精神脱贫人口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以价值观引领精神脱贫。

2.从乡村文化活动特点看。乡村文化立足乡村,面向农民,趣味性强,可接受性高,对农村精神贫困人口有较强的吸引力,能够吸引精神贫困人口参与其中,在观看或参与文化活动中接受教育、提高其参与精神。

3.从乡村振兴要求看。文化兴则乡村兴,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乡风文明要求繁荣农村文化,这为现阶段积极开展乡村文化活动提供了可能。在乡村开展类型多样、受群众喜爱的文化活动,既可以满足农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培育文明乡风,也可以寓教于乐,把对精神贫困人口的精神洗礼融入到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之中。

为此,我们可以在立足精神贫困人口精神文化需求的基础上结合乡村特点,利用乡村文化特别是传统民俗文化开展一些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将脱贫攻坚成果和脱贫攻坚精神以及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融入到乡村文化活动之中。例如,在春节、端午、中秋这些传统节日时,在开展民俗文化活动的同时,宣传我国脱贫成就,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加强精神贫困人口对于脱贫的认识,提高其精神脱贫的能力和信心。另一方面,总结地方经验,丰富、创新文化活动。从实践看,一些地方从本土实际出发开展一些特色文化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例如,安徽省潜山市,以精神扶贫促进精准扶贫。该市以乡土文化引导人、教育人,宣扬孝义事迹,倡导孝善文化,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人教身边人。”部分村还针对农户特点,总结家风家训,挂在每户门头,将此作为行为准则[12]。这些举措对于培养文明乡风、促进农民精神脱贫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总结、借鉴这些地方经验,在开展乡村文化活动中,有意识地把精神脱贫内容融于其中,并根据不同类型的文化活动以多样的形式潜移默化地传递给精神贫困人口。

(四)巧用典型,提振精气神

在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涌现出无数脱贫典型。这些典型,既包括脱贫典型人物,也包括脱贫典型故事。巧用这些典型,特别是发生在精神贫困人口身边的典型,发挥典型人物的示范效应和典型故事的教育作用,对于提振精神贫困人口的精气神,帮助其树立精神脱贫的勇气和信心,具有重要意义。一是精心选择典型,挖掘其思想教育价值。一方面,所选择的典型人物和典型故事要契合当下农民群体的思想认知,能够让精神贫困人口听后产生心理认同和情感认同;另一方面,选择精神贫困人口身边的先进典型。由于地理位置相近、生活环境相似,精神贫困人口对于身边的典型更为熟悉,感觉也更为亲切,这些典型感染力更强,教育意义也更大,精神贫困人口能够近距离感受到身边先进脱贫人物脱贫的决心和毅力,从而向榜样看齐,增强精神脱贫的决心和发家致富的信心。其次,加强典型宣传报道。既可通过报纸、广播、网络等媒体生动报道先进典型事迹,加强脱贫荣誉奖励,激发精神脱贫人口向榜样学习的力量,又可成立宣讲团宣传,激励精神贫困人口精神脱贫的志气和决心。三是提高典型宣传的实效性。先进典型事迹只有符合精神贫困人口现实状况和心理需求,先进典型身上的优良精神品质才会被学习,才能够真正触发精神贫困人口内心的认同并引发思考,进而转化为精神脱贫的实际行动。为此,要深入基层了解精神贫困人口的现实需求,针对实际情况开展宣传。组织脱贫典型向身边人宣传。让脱贫典型与精神贫困人口面对面交流,在分享个人脱贫事迹的同时让精神贫困人口受到感染,感受到脱贫致富的希望,引导精神贫困人口树立“我也能精神脱贫、发家致富”的自信,从而积极主动地脱贫。另外,先进典型事迹的宣传应不仅是简单的叙事,而要在叙事中讲理,启发精神贫困人口深思,使其内心受到触动,逐步实现精神脱贫。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13]精神脱贫具有艰巨性,实现决非一朝一夕之功,而将是一个较长过程。我国脱贫攻坚战已取得胜利,这为精神脱贫奠定了良好基础,积累了经验。随着社会各界对精神脱贫重要性的认识日益深入并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农村教育、繁荣农村文化,农民不仅实现物质脱贫,还将逐步实现精神脱贫,主体意识将显著增强,并能主动参与、积极追求,这将为乡村振兴提供合格的主体力量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猜你喜欢

贫困人口攻坚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隐形贫困人口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脱贫攻坚 重在落实
互助:“联动”方能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