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共同体重要论述的多维意蕴及当代价值*
2021-04-17方宏建
方宏建,王 雪
(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及“共同体”概念,立意深刻,内容广泛,形成了一系列系统化、整体性的关于共同体的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既是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坚持和传承,又是对中国共产党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深化,还是对中华优秀传统“和文化”“天下一家”等理念的转化与发展,是结合新时代治国理政具体实践进行的理论总结与概括,为新全球化背景下世界范围内治理体系变革与经济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为新时代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行动指南。对此,学术界进行了积极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2],主要集中于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某一共同体概念,如“中华民族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生命共同体”等,进行多角度的探讨[3]。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关于共同体的系列重要论述是从地域、场域、领域等多个维度对共同体进行的整体建构。系统梳理其多个维度的蕴意并理解其深刻的时代价值,对于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习近平关于共同体的系列重要思想,分层分步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科学解决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发展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共同体构建的地域之维
共同体概念,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民族、国家,甚至人们赖以生存的整个地球,都是不同层次的共同体。从地域维度审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体的重要论述中,所包含的共同体概念是多层次的。有各民族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有国与国之间的双边共同体,还有包含多个国家的区域共同体,以及囊括全部国家在内的最高层次、最广范围、最大地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其共同体范畴在地域层面上,得到了从国内到国外,从局部或整体,从区域到全球的多层次阐释。
(一)你我交融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阐释成为凝聚中华儿女的精神纽带,将中华民族紧紧地串联在一起。“中国梦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家国天下’情怀。”[4]8而中国梦的实现,同样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5]在这个如同石榴般的共同体中,56个民族就像56颗“石榴籽”紧紧地抱在一起,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交流互融,将各自的命运与整体紧密相连,构成了你我交融、多元统一的有机整体。
历史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当各族人民紧密地团结起来时,就会迎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反之,则战乱频发、民不聊生。“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是克服各种困难、战胜风险挑战的决定性因素。”[4]12各民族都应该相互协作,互帮互助,共同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不仅仅是心愿,更是奋斗的目标、前进的动力。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团结,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从思想和行动上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在思想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开展民族政策的宣传贯彻、民族团结的思想教育、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全面理解党的民族政策,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旗帜鲜明反对各种错误思想观点”[6],使全国各族人民树立并铸牢共同体意识。在行动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注重民族间的交心。要积极推进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创造民族间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通过语言教育、经济帮扶、文化传播等多元化的形式实现民族的互动与共建,进一步加深民族间的情感,“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4]8,以实际的民族团结行动抗击民族分裂势力,维护民族的团结与稳定。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是将其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基础上的发展[7],是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追求团结统一的历史进程的经验总结,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发展道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重要突破,为新时期解决我国民族问题提供了行动指南。
(二)合作共赢的双边共同体
将共同体的视野由国内转向国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立中国同友好国家之间的双边共同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注重同周边国家和世界范围内其他国家的友好往来,以高频次、高效率的出访赢得了其他国家的信任,建立了我国同其他友好国家之间共赢共享的双边共同体。如中巴共同体、中越共同体、中老共同体、中秘共同体和中德共同体等。在双边共同体的构建中,习近平总书记秉持求同存异的原则,注重从双方的共同点出发,寻求双方最大程度的合作共赢。在中越共同体的建设中,基于两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同向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方愿同越方全面分享国家建设各领域的体会和认识,探索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8],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在中巴共同体建设中,基于两国传统友好、地缘毗邻、经济互补等多方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与“铁杆兄弟”巴基斯坦建立“独一无二的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打造命运共同体的典范[9]。在中秘共同体的建设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秘鲁是最早同新中国建交的拉美国家之一,两国已经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是中国同拉美国家关系的最高水平定位。他希望双方“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作出贡献”[10]。在中德共同体的建设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从两国人民利益契合点出发”,构建中德利益共同体,使共同利益进一步扩大,合作进一步增强。
从双边共同体的构建思路来看,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从与我国有着传统友谊、关系密切的国家出发,尤其是从睦邻友好的周边国家或身份相近的社会主义国家开始,构建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交流的双边命运共同体;另一方面,面对差异较大的西方国家,习近平总书记则从双方的利益契合点出发,求同存异、合作共赢,推动构建利益共同体[11]。
(三)安危与共的区域共同体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加强区域合作是新时期中国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进一步扩展同心圆的范围,习近平总书记以世界版图中一定区域为基础,提出了构建安危与共的区域共同体。例如,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中非命运共同体、中阿命运共同体和中拉命运共同体等。在这类共同体中,国家间多因有密切的地缘关系、相似的历史遭遇、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或共同的发展诉求,而具有更加紧密的伙伴关系。其中,由于密切的地缘关系,中国与东盟、亚洲等周边国家间利益交融、安危与共,日益成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构建多国间紧密的共同体,“符合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的时代潮流,符合亚洲和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具有广阔发展空间和巨大发展潜力”[12]295。从东盟到周边国家,再到在亚洲范围内构建命运共同体,这种区域中共同体的构建,体现了“以地理区域为基础,以共同利益为纽带,促进中国和周边国家共处共生,走向共同繁荣的战略思维”[13]。
如果亚洲命运共同体是基于紧密的地缘关系建构起来的,那么中非共同体则是依托在相似的历史遭遇中结下的深厚情谊。“历史告诉我们,中非从来都是命运共同体。”中非在共同反殖民主义、反帝国主义的斗争中结下了深情厚谊,共同的历史基础和实践经历奠定了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坚实基础,共同的发展任务和战略利益也把中非“紧紧联系在一起”。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进一步加强了中非团结协作,促进了中非优势互补。近年来,中非之间通过铁路等基础设施援建、抗击埃博拉等医疗救助、重返联合国等政治支持、捐款救灾等社会救助的形式,持续巩固着共同体的关系,增进了中非人民福祉,实现了中非共赢发展。
区域共同体的构建促进了中国与周边国际及各区域间的政策沟通、贸易畅通、设施联通和民心相通,为进一步扩大同心圆范围,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打下基础。
(四)天下一家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提出了“天下一家”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他看来,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将全世界视为“一个和睦的大家庭”,家庭中的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密联系在一起,所有的民族、国家荣辱与共,为实现全世界这个大家庭的美好生活而风雨同舟、共同奋斗。他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人民普遍参与。我们应该凝聚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人民的共识,共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业。”[14]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也致力于在相互理解、求同存异的基础上造福世界各国人民,这与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可谓异曲同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15]58-59。
当今世界,纷争与矛盾、战乱和冲突还时有发生,如何“让民众免于战火,让妇女儿童免于欺压,让平和安详萦绕全球”?就要在共同体思想的指引下,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构筑公平正义的安全格局。在新经济全球化、霸权主义抬头的背景下,如何使全世界人民脱离贫困,过上富裕生活,实现共同繁荣?就要改变之前“强国欺压弱国的经济剥削”和以牺牲别国利益的“我赢你输、我多你少”的经济全球化,要坚持正确的义利观,以“普惠、平衡、共赢”为价值引领,携手合作、同心同行,推动世界经济实现1+1>2的更大发展,共促世界各国经济的共同繁荣。在世界多元文明并存的今天,如何消除各国文化壁垒,打破文化隔阂?就要兼容并包,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让多样的文明和谐共存,让人类璀璨的文明繁荣共享。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保护自然,摒弃破坏自然的人类行为?就要坚持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理念,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发展,让绿水青山成为人类和谐宜居的家园。可以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世界困局提供了方案。
二、共同体构建的场域之维
“场域”概念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由布尔迪厄研究艺术社会学和剖析韦伯宗教社会学而提出,意为不同群体内部的相互关系集合,例如文学场、权力场、媒介场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体的重要论述从场域之维考察,包含生命场域、利益场域和网络场域的共同体。
(一)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
作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实现人类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存在的前提。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不仅是生态建设的基本主张,更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村”,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受到严重威胁,如污染物的排放、臭氧层的损耗、自然资源的破坏等。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要求世界各国拿出解决方案。地球生态系统的维护和环境的保护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营造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是习近平共同体思想在生命场域的体现。立足生命场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15]50。这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实施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要加强国家间的密切协作,共同解决全球面临的生态威胁,为共同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只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相反,人类违背自然规律最终会伤及自身。
(二)依存共融的利益共同体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家之间的联系交往更多地表现为经济之间的联系,而这种联系也被描述为“利益共同体”。正是牵扯在国家之间的利益将国家相互勾连,形成密不可分的共同体。如何构建利益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是唯一正确的选择。”[16]如何实现国家之间的开放与合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首先,积累政治互信。国家间充分的信任是国家联合的基础与前提。因此利益共同体的打造离不开国家间信任关系的建立。其主要表现在对关涉国家核心利益问题的处理态度上,只有彼此维护对方的核心利益,妥善处理分歧与矛盾,才能为国家间的协作共赢赢得机会。其次,坚持开放发展。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要积极扩大国家的开放程度,营造开放型的生态环境,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自觉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再次,要进一步提升当今全球政治经济治理中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推动形成更加公平、合理、互惠、共赢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只有让更多的国家特别是新兴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参与其中,国家之间的利益共同体才能变大变强。最后,要充分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实现国家之间技术、资本与市场的深度融合。同时,加大国家之间的团结程度,共同应对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使国家之间的利益共同体能够长久保存,休戚与共。
(三)互联共通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互联网作为当今世界最具活力的信息交流平台,受到各方资本的渗透与影响,成为各方力量争夺最激烈的媒介场域。在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进入变革的关键时期,在国家面临互联网发展带来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新挑战之际,积极寻求新的可替代性的国际互联网治理成为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面临的主要难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以共同体思想为引导,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他指出:“互联网发展是无国界、无边界的,利用好、发展好、治理好互联网必须深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17]关于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与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构建的“四项原则”和“五点主张”。这不仅是新时代打造世界范围内新型网络关系的重要方法,也是进一步促进世界融合和一体化发展的实践方案。其中,尊重网络主权位居四原则之首。独立主权历来是国家存在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虚拟的互联网场域中,相互尊重不同国家的互联网主权至关重要。尊重主权不仅要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网络发展道路和管理模式,独立处理涉网事件的权力,还要尊重各国平等参与网络空间治理的权利。在具体的构建过程中,中国通过实施“宽带中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数字中国”建设、推动优秀文化的网络传播、制定网络空间国际反恐公约、支持互联网企业发展等实际行动助力共同体的建设。同时,通过连续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为世界搭建起共商互联网大计、共谋互联网发展、共建互联网阵地、共享互联网红利、共治互联网问题的平台。此外,习近平总书记以“四个共同”为新时代网络发展提供科学指导:“发展共同推进、安全共同维护、治理共同参与、成果共同分享。”[18]希望依靠全球的力量集聚,实现网络空间的安定有序,推动世界互联网的健康发展。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在媒介场域的互联网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称之为国际互联网治理的“中国方案”。
三、共同体构建的领域之维
对于切实推进共同体的建设,特别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指明了整体建设方向,还从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生态等多个领域阐释了共同体建设的内涵,提出了具体的建设路径,通过不同领域的分别着力,最终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综合性与系统化建设。
(一)政治领域建立伙伴关系
纵观世界历史,一些国家在特定条件下出于共同目的而结成同盟关系的情况屡见不鲜。同盟国为了共同的利益大多与其他国家间实行不同的政策,甚至一致对外,从而形成保护内部成员国而排斥他国的联盟形式。冷战结束后,各国更加注重国家的主权独立和相互尊重,为抵制冷战时期结盟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不结盟运动受到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广泛支持。新的历史条件下,世界多极化格局日渐明显,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习近平总书记从共同体思维出发,提出构建新的伙伴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摒弃冷战思维、单边主义和强权政治,不以大欺小、不以强凌弱,建立“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15]59的伙伴关系。伙伴关系克服了传统联盟关系的暂时性、排他性与狭隘性,是建立在平等和平、开放共享、互助共赢基础上的新型国际关系。立足伙伴关系,世界各国要增进相互信任、彼此尊重、平等协商、共建共享,积极推进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建设,不论贫富、大小,赋予国家平等的参与权和决定权,建设各国共同决定和完善全球的治理结构。
(二)经济领域推动共赢发展
自上世纪80年代末世界经济贸易进入全球化以来,生产要素得到了世界范围的优化配置,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都进一步地跨越国家和区域,成为全球性活动,整个世界尤其在经济领域的表现,更加凸显“地球村”的特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张性叩开了世界市场“紧闭的大门”,同时,也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固有矛盾转移到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极大提高了世界生产力的水平,为各国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贸易摩擦加剧,金融风险日渐积累,以大欺小、不公平竞争频发,不发达国家处于劣势地位;另一方面,随着全球性经济增长乏力,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孤立主义、反全球化、逆全球化势头攀升,不利于世界经济发展。
立足世界经济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真正认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带效应,构建公平公正、包容有序、合作共赢的新型经济全球化。要加强国际分工,积极增进国家间的自由贸易与经济往来,培育世界市场,激活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内在潜力,在相互合作中推动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实现经济发展的双赢而非互损。“要让每个国家发展都能同其他国家增长形成联动效应,相互带来正面而非负面的外溢效应。”[12]336要积极正视世界范围内的“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现象”,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及时有效地予以化解,“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三)文化领域主张多元文明
历史的长河孕育了人类灿烂的文明,这种灿烂源于各具特色的多元的文化。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宗教、不同的制度、不同的风俗等构成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在差异中求“同”,在多元中求“和”,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领域构建共同体的本意所在:和而不同、兼收并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要正确处理文化领域中国内与国外、传统与现代、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问题,促进多元文化共融;要加强国家间的文化交流,通过互派留学生、共办文化节、互访代表团等多种形式实现文化的沟通交流。文明本没有冲突,只有打破文化交流的壁垒,在兼收并蓄中汲取世界文化的养分,才能构建起兼容并包的人类文明共同体。
(四)安全领域建立普遍安全观
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着诸多的共同难题:自然灾害、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等,尤其是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更让人们意识到世界各国人民风雨同舟、休戚与共。长期存在的国家间的价值异化阻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和共同价值安全的实现,而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是清除这种阻碍的有效举措[19]。面多诸多复杂的国际安全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构建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立足安全格局,要通过对话和平解决争端,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难题。要“高举合作、创新、法治、共赢的旗帜,加强警务和安全方面合作”[20],共同应对全球性的安全问题,协作应对区域性的安全挑战,如亚丁湾海盗问题,非洲等贫困地区的安全稳定问题。在世界性公共卫生危险面前,要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加强对贫困国家的资金支持、技术支持和人力支持。要以合作谋安全、谋稳定,以安全促和平、促发展,努力为各国人民创造持久的安全稳定环境。
(五)生态领域构筑清洁美丽世界
关于共同体思想在生态领域的具体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筑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具体措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树立绿色的生态理念。正确的理念是正确行动的先导。作为自然生态中的人类,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持绿色发展,以此为根据,美丽的生态才能最终实现。另一方面,开展绿色生态实践。在生产方面,积极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积极发展绿色节能环保产业,加大清洁能源的研发与投入,促进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实现生产与技术创新的绿色化,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在生活方面,鼓励低碳环保的绿色消费与绿色出行,倡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自觉抵制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在制度建设方面,积极构建绿色的生产和消费制度,健全环境保护的制度法规,改革生态环境的监管体制,实现绿色生态和环境保护过程中的有法可依。在社会生态建设方面,积极构建绿色的生态环境,营造绿色政府、学校、军营、社区和家庭,积极促进社会大环境的绿化建设。在生态治理方面,构建全民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建设,坚持做好大气污染、水污染、农业污染等方面的防治工作,实现环保信用评价的落地实施和生态保护修护的重大工程,切实实现突出环境问题的妥善解决。
四、习近平关于共同体重要论述的当代价值
(一)为冲破人类发展困境贡献中国智慧
当今世界,人类发展面临的难题层出不穷。西方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资本的全球性扩张导致全球性金融危机频发、贫富差距拉大;资本主义对世界资源的掠夺和主导世界权力的争夺,致使国家间的博弈日益激烈;地区冲突、恐怖主义、种族矛盾时有发生;病毒蔓延、自然灾害、难民危机等一系列数量多、规模大、影响深的全球性问题日渐突出,这些都成为人类发展面临的严重阻碍。分析原因,除了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基因性”问题外,全球经济增长的动能不足、经济治理体系滞后、全球发展失衡,即动力、平衡、治理——世界发展的三大根本性机制出了问题[21],亟待解决。面对世界各国人民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的愿望,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发展的制高点,从全球出发提出构建共同体的思想,站位高、立意远,回答了当今世界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安全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建立新型国际关系、维护和平安全、推进公平普惠的经济全球化等一系列措施,搭建了“一带一路”这一重要的实践平台,为解决全球发展困境提供破局思路。这有助于增强国家间的互信与互助,增进国际合作,化解国际冲突与恶性竞争,为国家间应对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提供了可能,为国家的联动发展、互利共赢创设了空间,为人类美好生活的实现和世界的和平发展奠定了基础。习近平总书记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告诉世界,中国的发展崛起带给世界的是“福”而不是“祸”,是贡献而不是霸凌,“强起来”的中国要为世界人民的福祉贡献中国力量,为解决人类发展问题贡献中国智慧。
(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营造良好生态
面对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从地域、场域、领域三个维度系统阐释共同体的建构路径和方法,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地域层面,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对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夯实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通过对不同国家、不同区域、不同空间的共同体的描述与构建,进一步巩固了我国与友好国家、周边国家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通过构建从国内到国外,从双边到区域,最终到全人类的共同体,为我国建设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场域层面,构建利益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把握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间联系交往的最大关注点——经济利益,以期通过增进政治互信、坚持开放发展、加强交流合作、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形成经济上合作共赢的良性态势,从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此外,构建生命共同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以及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实现网络空间的安定有序,则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领域层面,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生态等多个领域共同体建设路径的阐释,正是我国以及世界各国发展中所面临问题的解题之道,有利于各国在各领域的发展中凝聚共识、减少冲突、互利共赢、形成合力。例如,在文化领域,兼收并蓄的多元文明观为我国与不同历史、不同国情、不同习俗、不同文明的国家间的交流互鉴提供了机会,有助于减少国家间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冲突,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三)为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遵循大写的共同体逻辑,其价值追求是‘自由人联合体’,这是人与社会的‘真正的共同体’。”[22]习近平关于共同体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坚持和传承,是“真正的共同体”在当今时代条件下、当下生产力和社会发展水平上的具体实践形式,是迈向“‘真正的共同体’的历史阶梯”[23]。习近平关于共同体的重要论述是在对当今世界发展状况科学认识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判断和顶层设计,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深化了对人类发展规律的认识。此外,习近平关于共同体的重要论述既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国际战略思想的丰富和深化,又是对中华优秀传统“和文化”“天下一家”等理念的转化与发展,还是结合新时代治国理政具体实践进行的理论总结与概括,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这一思想的形成与确立,进一步巩固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深刻内涵,扩大了全球范围内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为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