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水禽产业绿色发展路径

2021-04-17季芸萱季佩东

中国畜牧业 2021年2期
关键词:水禽粪污资源化

文│季芸萱 季佩东

我国是世界上水禽生产大国。江苏省境内湖泊众多,水系发达,是全国水禽产业的优势产区,有着悠久的水禽养殖历史和饮食文化,水禽产业已成为江苏省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江苏省鸭肉、鹅肉产量分别达到42.3万吨和10.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6.3%和6.2%;鸭蛋产量达到24.7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6.3%;水禽产业总产值超过120亿元。水禽产业的稳定发展对于提高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政策的出台,江苏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263”环境整治行动,各级政府限制利用自然水面养殖水禽,迫使水禽养殖方式由“粗放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型升级,逐步从水养走向旱养。因此,有必要对江苏省水禽产业的养殖模式进行研究,提出推进水禽产业绿色发展的路径,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江苏省水禽养殖的主要模式

水禽产业是江苏省的传统优势产业。依托优良的水资源优势,江苏省水禽产业逐步发展壮大。传统水禽生产与资源环境之间有着深刻的相互依托关系,在为人们提供优质的食品、羽绒等消费产品的同时,也必然会产生不可忽视的环境污染问题。如果养殖量超过环境的承载能力,或采取不适当的养殖模式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目前,水禽养殖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养殖模式。

1.鱼禽联合养殖模式。该模式主要用于养殖鸭、鹅。一般在鱼塘、河流、湖泊、水库岸边建造开放式或半开放式禽舍,为了满足水禽的生活习性,在禽舍与水面之间留出一定面积的运动场,同时用铁丝网在水面围栏部分水面,供水禽下水活动。该养殖模式既充分利用了水资源,为水禽提供嬉戏场地,提高水禽的健康水平,又在水禽和鱼之间建立互生共养关系,水禽粪便作为鱼的饵料,促进鱼的生长发育,符合生态循环规律。但采用该养殖模式一是必须将水禽的养殖规模控制在水体的承载能力以内,如果超过水体的承载能力,则会容易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和严重污染;二是水禽粪便进入水体容易造成致病菌超标,长期用于养殖水禽,则会影响水禽的生长发育和群体健康。

2.地面平养模式。该模式主要用于中小规模养殖场户饲养鸭、鹅,目前在江苏省应用比较普遍。利用荒地、坡地等非农用地建设养殖棚圈开展水禽养殖,水禽粪便直接排放在地面上,然后采用人工清扫方式收集,经过堆积发酵后用于周边农田施肥。为了满足水禽生理需要,部分养殖场还配套建设小型洗浴池,供水禽嬉戏,同时铺设陆地运动场,利用水冲粪方式收集粪便,并建设一定容量的储粪池,粪污经发酵后通过管道输送至周边农田施肥。该模式的主要问题是粪便清理难度较大,如果清扫不及时易造成环境污染;而且运动场面积较大,粪便难以彻底清理,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3.高床养殖模式。该模式主要用于饲养白羽肉鸭。由于白羽肉鸭生长速度快,对养殖环境的要求较高,养殖场户建设标准化鸭舍或塑料大棚鸭舍,在舍内搭建60厘米高网架,在架上铺设塑料或金属网,在网上养殖肉鸭。粪便通过网眼缝隙落到地面,然后利用刮粪板收集粪便。该模式的主要优点是实现粪便自动化清理,降低了劳动强度,适合集约化规模养殖。粪便通过集中收集后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大大降低了肉鸭养殖对水源的依赖和对环境的污染。

4.立体笼养模式。该模式主要用于蛋鸭养殖。借鉴笼养鸡的技术和经验,在封闭的鸭舍内实行立体笼养,这种模式能够充分利用舍内空间,配套照明、通风、保温等设施,有效控制舍内环境参数,保障鸭群的生产性能。此外,蛋鸭的粪便排泄点相对集中,粪便易于清理,能够防止鸭蛋的污染。鸭粪通过刮粪板进行收集,可以进行集中处理,有利于鸭粪的资源化利用。该模式的缺点是投资较高,养殖场户的资金压力较大;另外蛋鸭的生活控制受到限制,降低了动物福利,导致鸭蛋品质有所下降。

5.发酵床养殖模式。该模式是近年来兴起的生态养殖模式,主要用于养殖鸭、鹅。在养殖舍内地面铺设木屑、秸秆等垫料,在垫料上喷洒微生物,然后在垫料上养殖水禽,微生物可以快速分解水禽粪便,养殖结束后垫料可以直接还田利用。该模式的优点:一是能够有效处理鸭、鹅粪便,减少了后续鸭、鹅粪便处理难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二是有效降低了舍内臭味浓度,改善了舍内养殖环境,有利于水禽的生长。发酵床养殖的技术难点在于发酵床的日常运行维护,如何控制垫料的湿度和温度,且要不断补充垫料。

二、江苏省水禽产业绿色发展路径

随着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发展,江苏省畜牧业加快转型升级,水禽产业顺应畜牧产业发展的规律,逐步走上集约化规模经营之路,水禽养殖开始向旱养、笼养等方向发展,使得大水面放养、稻鸭共作等传统养殖方式逐步减少。水禽产业应充分考虑产业发展阶段和特点,科学选择和优化养殖模式,因地制宜,加强养殖环境保护,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推进水禽产业绿色发展。

1.倡导绿色发展理念。传统的水禽养殖方式比较粗放,不仅不利于水禽疫病防控和产品质量控制,还会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这与畜牧业绿色发展的理念相违背。因此,要不断提高水禽养殖从业者的思想认识,转变养殖观念,采用绿色环保的养殖模式,规范水禽养殖行为,降低水禽养殖对环境的影响。一是引导养殖从业者主动了解行业政策,学习相关法律法规,领会国家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的精神,增强养殖场户的低碳环保意识。二是推进水禽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高粪便资源的利用率,合理配置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优化水禽养殖和种植业、渔业之间的互补关系,降低水禽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增加种植业和渔业的经济效益。

2.加强养殖技术研发。绿色养殖技术研发是水禽产业实现绿色发展的根本保障,需要在源头减排、废弃物处理环节不断创新,提高饲料资源的转化率,加强废弃物的处理利用,从而减少水禽养殖对外界环境的影响,实现水禽产业的可持续绿色发展,主要包括以下三点:一是精准配置水禽饲料配方或研发高效的饲料添加剂,提高饲料原料的利用率,减少氮、磷等元素的排泄量,节约饲料成本,降低污染物的产生。二是采用先进的处理工艺,开发粪污厌氧发酵技术、有机肥加工技术等,加强对水禽粪便的无公害化处理,有效降低水禽养殖的污染问题。三是构建种养结合模式,实现水禽养殖粪污的资源化利用,以减少种植业的化肥施用,提高农产品品质和种植的经济效益。

3.加大技术推广力度。江苏省传统的稻鸭共作、鱼禽混养、林间种草养鹅等低碳养殖模式,建立了复合型循环农业生态系统,实现畜牧业与种植业(渔业)的有机结合。但随着水禽产业规模化发展,这些模式已不能满足水禽规模养殖的要求。为了降低水禽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各地也开发了水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利用模式,基本实现了废弃物的有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应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和技术需求,加强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宣传推广,实现江苏省水禽产业绿色发展。

4.提升政府监管水平。加强政府监管是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实现水禽产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第一,要加强《畜牧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执行,落实水禽养殖项目环评制,强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物产生,开展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全面提升水禽养殖的环境效益。第二,多渠道筹措资金,扶持养殖场建设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大力推广资源化利用模式,对积极改造的养殖场实行经济激励政策。第三,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整个行业的思想意识,推动水禽产业低碳绿色发展。

猜你喜欢

水禽粪污资源化
磷石膏资源化综合利用任重道远
精彩绝伦的“水禽秀”
水禽耳边有枪声
人造石行业固废资源化处理及综合利用概述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常用畜禽粪污清理收集设备简介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水禽的画法(六)
水禽的画法(二)
污泥的处理及资源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