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
2021-04-16唐彦静
唐彦静
【摘 要】为带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培养更多师德高尚、教学精湛的优秀教师,真正落实中小学名师型人才培养计划,崇川区在各中小学中遴选了一批有发展潜力,具有引领和辐射作用的骨干教师队伍,组建名师培养共同体。共同体成员辐射中小学各学科,其中也包括小学美术教师,在共同体专业发展的规划中,除了要求培养对象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外,还要求在其学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专业成长;美育责任;名师基质
提出“名师工程”这个培养计划,基于2010年开始的江苏省南通市中小学名师型人才培养工程的全面实施。“名师工程”着力提高中青年骨干教师课堂教学、教育科研、专业发展、教育管理以及教育技术等诸多能力,通过专家研训,努力使他们成为在全市乃至全省处于领先水平的高层次专家型名师。而对于小学美术教师来说,经过“名师工程”的集中培训,努力成为小学生美育过程中教学改革的优秀教育者和美术学科带头人,成为美术教育教学研究的领头羊,引领小学美术教师整体的专业发展。笔者有幸成为崇川区名师培养共同体第二期成员,也是其中唯一一位美术学科教师。在感到荣幸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学习压力。深感唯有在研修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强自己的业务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从各个方面不断提高完善自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找准专业成长的方向,担当新时代美育的职责,探寻职业发展的坐标,才能不辜负启动名师工程的初心和使命。
一、美术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向
自我加压,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在每一节课前钻研教材,写好每一个教案,上好每一堂课。每学期初制定学科计划,多多听取同学科老师的课,多多学习优秀美术教师教育教学的优点和长处。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之余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新规律。业余时间多学习美术学科的信息技术,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掌握多个平台的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坚持练习软笔、硬笔、书法,学习新型水彩作画技法,不断提升自己的学科专业水平。
注重研学,不断提高学习能力。无论在什么时候,只有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和成长,让学习成为提高自己的渠道,让学习成为一生的精神财富,做一名学习型教师。勤于笔耕:为了让自己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和自身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认真阅读,做好笔记,积极写作。观摩研讨:在校定期组织并参加集体备课,定期参加教学观摩并上好公开课。积极外出听课,学习先进教学经验。网络研修:积极参加网络教研活动,网络研修可以随时聆听专家的讲座,领略专家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科研: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小学美术与诗歌跨界融合教学的实践研究》已经立项,为该课题主持人。青蓝结对:培养青年教师的成长一般以三年结对为期限签订青蓝合同,共同制定师徒成长规划,指导和引领青年教师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不断创新,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阶段,美术教学模式中最主要的是示范讲解模式,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讲解示范,学习技能技法,而后开始自己的创作。学生在课堂上认真观察、思考、练习,基本上能够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但这一教学模式也限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延展。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尝试与发现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让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学生通过自己去发现,自己先尝试等方式,在美术课堂中学习技能、体验方法。
成长规划,明确专业发展方向。现代化教育均衡为美术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美术教学资源丰富,校园环境优化,作为城市中心小学的美术教师,不仅要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教学基本功竞赛,还要借助名师培养共同体的团队平台,针对自身的职业期许和发展潜力规划自己的成长计划,明确发展的方向,补齐短板,朝着更高层次的空间努力。
二、新时代肩负美育的责任
早在2014年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总书记就强调指出,“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在给中央美院八位老教授的回信中指出:“加强美育工作,很有必要”。从美学到美育也就是从理论到实践,青少年的美育更是中华美学在美术教育活动中的呈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创造性的最重要特征之一,是他工作的对象——儿童——经常在变化,永远是新的,我们的工作是培养人,这就使我们担负着一种无可比拟的特殊责任。”作为新时代的美术教师,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作为一个专职的一线美术教师,又身兼学校管理工作,在美术课堂上以德育美,让儿童愉悦地享受艺术学习。尊重学生,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只有教师寓德于教,才能取得最佳的美育效果。
不断探索适合学生愉悦学习的教学模式,向其他的老师学习先进教学方法,尤其在教学中注意学习其他老师的先进经验。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美术学科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运用能力。在践行美育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教法。让学生从“我不敢画”到“我还想画”,从单一技能技法的传授到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从课堂美术习作延伸到艺术在生活中的运用。继而让学生学会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
三、行走中确定发展的坐标
不知不觉间,进入崇川区名师培养共同体二期这个团队已经有四个年头了,从开始的雄心壮志到慢慢感受到团队成长的艰辛,着眼自身的成长,突然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在成尚荣先生的《名师基质》核心观点章节中阐述了名师成长应该具备的四个基质,其一:对职业价值的执着追求——名师成长的原动力;其二:安静与不安分——名师成长的心理特征;其三:文化底蕴与才情——名师成长的能量与优势;其四:明锐、灵感与独特的见解——名师的思维特质。对照自身,确定发展的坐标。
执着追求、动力不减。四年来,笔者深深地体会到导师团严清团长所说的“教研不是一个人的努力,而是一群人的努力”这句话的内涵。名师应当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价值创造,周围优秀的老师们对事业的执着,对职业价值的追求,是他们的原动力。他们的这一特质也深深感染着自己,身在这个优秀的团队里我是幸运的,定要跟随大家的脚步,充满动力的前行。
守住安静、创新不止。以一颗平常心读书、教研、写作与思考,遠离浮躁和诱惑,做一个安安静静的老师,立足课堂、热爱学生。不改初心,永远保有一颗童心,在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上下真功夫。
夯实底蕴、才情不弃。教师的才情,绝不是刻意追求所谓的情致和才华,每年年初制定的读书计划绝不能流于表面,落实规划,提炼和完善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主张,要真读书,读好书。此外,自己喜爱的书法、篆刻、国画等等专业特长一个都不能放弃。
我们的名师培养共同体团队在导师团的引领下,深刻领会“择高处立”与“向远方行”的辩证关系,敏锐思考、灵感不乏,以围课研修为抓手,听课、观课、议课、说课、研课、写课,一系列扎根课堂的教研活动成就青年教师的成长。只有真正立足课堂教学才能去伪存真,去粗求精。唯有循着高格读书、高标研课、高端写作的高要求,静以修身、志存高远。相信在这样的教研氛围下,美术教师专业成长道路宽泛而坚实,努力具备良好的艺术与人文素养,成为新时代美育的践行者。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11.
[2]成尚荣.名师基质[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