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史记》里的这些人名, 快让人笑懵了

2021-04-16花拉拉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21年2期
关键词:先人晋国史记

花拉拉

1

《史记·晋世家》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晋穆侯迎娶了一个齐国女子,之后生下两个儿子,大儿子取名叫做“仇”,小儿子取名叫做“成师”。

晋国人“师服”评价他们的名字说:“国君给孩子取名真的很奇怪啊!太子名叫‘仇,代表仇恨的意思,小儿子却叫‘成师,代表成就他的意思。(顾名思义,弟弟最大的成就也就是当国君,弟弟篡位,哥哥自然与他反目成仇。)这两个名字的意思刚好相反,以后晋国能不发生叛乱吗?”

唉妈,真想与“师服”握握手,终于有人注意到名字这回事了。其实,作为一名认真的读者,我早就被《史记》里的名字弄懵了——

商朝有一任国王叫武丁,有一天他梦见自己得到了一个圣贤的臣子,叫“说”。于是他描绘了梦中“说”的样子,让画师画了下来,命人到处去找,果然在一个工地上找到了一个叫“说”的人,并且和画像中人长得一模一样。

“说”后来帮武丁成就了霸业,促成了“武丁中兴”,国家一时非常繁荣。

这件事说起来灵异,其实很有可能有智慧在里面。谁知道武丁是不是早就认识“说”?没准他害怕贵族们反对他任用这个没有身份、没有地位的人,才想出这个好主意。

2

“说”也就算了,還有人叫“不”。

周文王有一任先人叫“不”。“不”在夏朝时当一个主管农业的小官,后来这个官职被朝廷撤销了。“不”就带着家人去了戎狄,子孙在戎狄发展农业,老百姓在他们的率领下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可以隔着时空对话——

“说”说:“‘不,你说说你今天干了什么?”

“不”说:“‘说你先说,我才和你说。”

“说”说:“不,就要“不”先说。”

“不”说:“不嘛,‘说先说嘛!”

…… ……

不仅人名奇怪,那时的国名也奇怪。比如《史记故事》里的这段话:“西伯征伐犬戎部族,过了一年,征伐密须部族,接着又打败了饥国。”

3

还好,时代在进步,终于到了大家可以理解的,起“狗剩”、“屎蛋”、“二柱子”之类名字的时期了。

春秋时期鲁国鲁文公的长子叫姬恶。晋国晋文公叫“重耳”,而他有一个儿子叫“黑臀”(黑屁股吗?捂脸!),他还有一任先人叫:“小子”,而那位先人的侯名就是:“晋小子侯”。

国王、王子叫这些,那些宦官能叫什么,估计只配叫鞋啊、袜子了吧?

还别说,晋文公重耳逃亡时,有一个来刺杀他的宦官,名字就叫“履”。对,“郑人买履”的“履”,不用怀疑。

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灿烂,可是那个时期的人名就是如此一地稀碎。更有甚者,还是一双一对出现的。除了开篇中写的“仇”和“成师”,还有一对特别有意思!那就是郑庄公的两位公子。

郑庄公娶了邓国美女,生下了太子“忽”;后又娶了雍氏女子,生下公子“突”(啊,好忽然也好突然啊!)。然而,人家并不是忽然这么突然的。因为两位小公子的爷爷,也就是郑庄公的父亲郑武公叫“掘突”。

4

走过春秋战国,似乎一切都好起来了吧?尤其看到陈胜吴广这样朴素且大众化的名字后,简直要安心了。

结果,看到项羽跟着叔叔项梁起义,为了名正言顺,叔侄俩在民间找到楚怀王的一个孙子,拥立他为楚王。而这个楚国王室血脉在亡国后隐姓埋名生活,名叫……“熊心”(喂,“熊心”,你吃了熊心豹子胆了敢造反)。

熊心是亡国王子叫这名字不算什么,然而正经的皇亲国戚的名字也很“拉风”呢。比如: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叫“吕雉”,“雉”是什么?俗称“野鸡”。而她有个娘家人叫“吕种”(确定是吕家的种无疑)。吕后当权后,颇费周折地封吕种为王。

而汉高祖刘邦的孙女,也就是汉文帝刘恒的女儿名叫“刘嫖”(唉,那时“嫖”字是现在人们理解的意思吗?想不通啊想不通)。

5

王室如此,大臣们的名字更不说了。

像与“说”和“不”站在史册两端遥相辉映,好多大臣的名字奇怪得很呐!比如说叫“商鞅”,“鞅”字我特地查了一下,是指去了毛的兽皮,就是指马脖子和马肚子上的皮带,泛指牲口拉车时的器具。另外通“怏”,即:不愉快、烦闷的样子。

“商鞅”也就算了,对他有知遇之恩的那个大臣名字更奇怪,叫“公叔痤”。“痤”是什么?痤疮?青春痘?公叔青春痘?

至于“楼缓”、“肥义”、“狐毛”、“晁错”、“董翳”……简直不胜枚举。有时难免会令人怀疑自己的眼睛是否看错,并笑出不友好的猪叫。

当然,这些名字也起到了缓解气氛的作用——当我们在史册中看到了太多权术的阴暗和人性的真实,浏览到这些名字也能扑哧一笑、暂且忘忧吧!

猜你喜欢

先人晋国史记
先人(外二首)
师旷劝学
翳桑之报
从门缝掬接月光
漫画史记
漫画史记
漫画史记
漫画史记
怀念亲人,不忘先祖
三十六计之假道伐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