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乐·生长”主题活动背景下的环境创设

2021-04-16李庆瑞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21年3期
关键词:主题活动环境创设注意事项

李庆瑞

【摘要】幼儿园主题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是记录幼儿活动历程的一种方式,也是幼儿学习与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时时刻刻潜移默化影响着幼儿的成长。应通过主题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激发幼儿和主题环境有效的互动,从中汲取主题活动的完整经验,促进幼儿的发展。以福州市仓山区盖山中心幼儿园“乐·生长”主题活动为背景,思考班级主题环境创设中的策略和注意事项,旨在更好地帮助教师将班级环境与主题活动进行完美融合,发挥环境这一潜在的教育功能。

【关键词】“乐·生长”主题活动  环境创设  注意事项

主题活动是围绕某一主题进行的集体活动,它有一定的推行线索;主题活动环境创设是指教育者充分挖掘和利用环境,从而达到幼儿收获关于主题活动的经验。[1]

《“乐·生长”主题活动课程》一书是福州市仓山区盖山中心幼儿园主题活动实践研究成果的梳理,并于2018年12月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本课程能为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开展主题活动提供学习和借鉴的案例,使大家对如何确定主题,如何建构主题活动网络,如何从主题教学活动、游戏活动、家园共育等方面推进主题课程有明确的思路。在“乐·生长”主题活动中,“乐”指快乐、愉悦、喜欢,“生长”指发展、变化、成长。其中,主要分为三条主线,分别是自我成长、自然生长、社会变化。

基于《“乐·生长”主题活动课程》,我们在组织与实施主题活动的过程中,创设与主题活动相适应的环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实施和完善主题活动,能让幼儿更好的“生长”,能够促进幼儿主动学习与发展。

一、“乐·生长”主题活动环境创设的实践思考

在“自我生长”这一模块确立并开展的主题有小班的“我上盖山中心幼儿园啦”、中班的“我是中班哥哥姐姐”、大班的“我要上小学了”;在“自然生长”这一模块,确立并开展的主题有小班的“美丽的花”“可爱的小动物”中班的“昆虫”“蔬菜”大班的“幼儿园的树”“动物世界”;在“社会变化”这一模块,确立并开展的主题有小班的“我的家”、中班的“我生活的小区”、大班的“我们居住的城市——福州”。

下面我就结合盖山中心幼儿园“乐·生长”主题活动课程开展的实际,对班级环境如何与主题活动相互融合,更好发挥隐性教育功能,提出以下思考。

(一)提高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主体地位

大多数教师在布置班级主题环境时,往往只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和喜好来设计,或是从网络、杂志等其他途径借鉴而来,从自身的兴趣与特长出发去建构主题环境,较多考虑的是环境的整洁、美观,很少关注到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这样由成人自编自导布置的主题环境,将幼儿置身事外,轻视了幼儿自主发现、感受环境的重要性。

幼儿更热衷于自己参与环境的布置,当幼儿亲自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环境中,他们更能够获得成就感与发展。在小班“美丽的花”主题活动中,教师提供不同的花朵、美丽的花篮等。在幼儿布置花园的过程中,不断融入有价值的教育内容,他们更加直观感受到了花朵的多样性、认识了花朵的主要特征。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重要主体,加强了环境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也更好地激发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2]

(二)提供“会说话”的互动环境

在主题活动中,我们通常都会收集到很多与主题相关的教育资源。如何最大程度发挥他们的作用?如何展示这些材料?是我们最需要思考的问题。如果能选取目前适合主题活动的教育材料,将其创设于班级墙面,供幼儿观察与思考,让墙面“活起来”,就能吸引幼儿,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与环境对话。

在“我是中班的哥哥姐姐”的主题活动中,幼儿对中班值日生活动都很有兴趣,可对值日生工作的内容却不明晰。在班级的墙面创设“值日生互动墙”就能很好地给予幼儿帮助,让幼儿明确值日时间和选择自己喜欢的任务,同时可以进行值日反馈,将遇到的问题和商讨的解决办法呈现在墙面上,每日评选“最佳值日生”。“值日生”墙面的创设不仅是主题活动课程的体现,也是幼儿学习过程和结果的体现,幼儿可以在这“会说话”的环境中不断与墙面进行互动。

(三)以动态生成的环境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主题活动课程由教师预设,但是主题环境的创设并非一成不变,应根据主题活动开展进程,动态呈现主题环境。随着主题的深入开展,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也会随时随地发生变化,教师要给予关注,捕捉周围的一切,在更新环境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幼儿的经验。

在中班“昆虫”主题活动中,教师投放了蚂蚁工坊之后,幼儿对蚂蚁“碰触角”的动作感到好奇,并引发了蚂蚁“碰触角”行为背后原因的猜测。教师不急于更换下一个主题,而是根据幼儿的兴趣做出调整,对蚂蚁进行深入研究,在环境中呈现幼儿的猜想。幼儿收集查阅到的相关图文资料以及幼儿的“蚂蚁交流会”故事创编等。幼儿在生成的环境中,有足够与环境交流互动的空间,他们的兴趣和需要得到了满足,并以更加积极的状态持续探索。

(四)家园共创的环境成为促进孩子发展的催化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在主题背景下的班级环境创设中,应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3]主题活动的开展前期,班级会进行主题发布会,主题活动后,也会有主题总结会,这些都会邀请家长直接参与。在整个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家长的参与是非常多的。“生活即教育”也要求我们要从生活中选取环境创设的内容,家长便是幼儿生活经验的直接提供者。

小班幼儿离开家庭,要去适应一个集体生活的环境,容易产生脆弱的情感。为了给小班幼儿营造温馨、舒适的环境氛围,帮助幼儿尽快融入集体生活,加强幼儿对班级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我们在班级环境创设中会更加强调“家园共创”。例如,小班“我的家”主题活动中,为丰富幼儿关于“家”的生活经验,我们布置亲子摄影小任务。幼儿与家人亲密互动拍照,而后教师引导幼儿对自己的亲子照进行装饰,和幼儿一起布置爱心照片墙。幼儿在亲切、充满爱的家庭氛围式班级环境中能够感到更多安慰。

二、“乐·生长”主题活动环境创设的注意事項

在主题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我们应注意:第一,环境要“留有余地”。教师需要做到适度的“留白”,留给幼儿一定的想象空间,允许幼儿在“留白”的环境中大胆“补白”,发展创造力。第二,环境要“留存经历”。环境中,不乏各种活动所需的照片、幼儿的调查表和幼儿的作品等,如何让其更具价值?这就需要教师后期的解读。用儿童的话语将幼儿的学习过程记录下来,呈现幼儿的发展轨迹,让环境更富“儿童味”,从而推动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第三,环境要“推陈出新”。我们应尽力做到主题活动内容与幼儿的学习保持一致,相互呼应,让主题环境在不断地流动与变化中发挥其展示功能与互动功能。

总之,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环境创设作为幼儿园主题活动的“隐性课程”,能引发幼儿的观察与发现、探索与表达。开展主题活动,需要把握好环境创设的主体,创设动态互动性的环境,并在主题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做到环境的适度留白,注重留痕,让环境共同启发幼儿创造与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小倩,田穗.学前教育视角下学校科学区环境创设初探[J].知识经济, 2017(6):2-2.

【2】柯月兰.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5(29):253-254.

【3】刘碧佳.家园共育的新思路[J].教育实践与研究(幼教版),2015(1):3-3.

猜你喜欢

主题活动环境创设注意事项
夏季使用农药注意事项
请四大名著的作者吃饭,有哪些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