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童趣小绘本幸福大阅读

2021-04-16石璨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21年3期
关键词:上床睡觉区角童趣

石璨

曾经有位幼教专家说过:何为幼儿阅读?一切映入幼儿眼睑的文字、图画和符号,幼儿对其进行解读的过程都称之为阅读。而近年来,老师们在开展幼儿阅读活动的实践中,不断挖掘阅读的价值和意义,积极探索和创新教学策略,积累实践经验,借助绘本瑰丽多元的情景,为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提供空间,使幼儿在体验中感知自然、培养情感,修养品行。

一、在阅读活动中营造充满童趣的情景

在选择绘本的过程中,我们选择了充满纯真童趣的绘本,又在阅读活动过程中,和幼儿一起营造充满童趣的、生动的情景,让幼儿在阅读过程中享受到充分的乐趣。如:在小班阅读活动《上床睡觉》中,我们尝试从童趣的角度去分析和挖掘绘本的价值,在设计活动过程中力求让幼儿充分参与,引导幼儿在阅读和游戏中理解绘本,体验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童趣”。

(一)分析研读绘本,挖掘绘本中的“童趣”

《上床睡觉》描写了一群小动物洗完了澡,穿上漂亮的睡衣,准备上床睡觉时发生的有趣的事。经过研读,我发现绘本不仅蕴含着很多教育价值,而且还蕴含着纯真的“童趣”。首先,绘本的角色形象简洁可爱,鮮明有趣。其次,绘本的语言简单、生动、有趣。绘本中运用了大量小班幼儿喜欢的语言。例如,不断重复“××上床去睡觉”,采用了形象的象声词等等。最后,绘本中“呯——”让幼儿充满了无限猜想和惊讶……在对绘本的童趣进行深入挖掘之后,我将《上床睡觉》的“童趣”定位在形象的语言与画面上,力求让幼儿从绘本阅读中体会到快乐与童趣。

(二)创设充满童趣的游戏情景

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孩子们通过阅读对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抓住孩子们的兴趣,追问他们故事哪里最有趣。于是,我顺着孩子们的话引入动作表演游戏:“小朋友,现在,小动物们都出院了,他们想到我们幼儿园来做客。瞧,他们就在小朋友的小椅子下面呢,让我们一起带着小动物来表演上床睡觉吧!孩子们,快把你们的胸饰戴好,在你们上床睡觉时要一起说××上床去睡觉,并站到椅子上做一个造型,最后小朋友要从椅子上跳下来,不要让自己受伤哦。”老师扮演鳄鱼大夫:“啊!今天没有一个小动物摔伤,我可以去睡个好觉了。”在表演的过程中,我还引导孩子们从语调和动作的变化上夸张地表演角色形象,使幼儿在充满童趣的情景中充分体验其中的乐趣。

(三)区角活动,延伸“童趣”

在集体阅读活动后,我将活动延伸至区角中,以满足幼儿继续进行扮演游戏的需求。首先,我在区角中投放了绘本故事书和录音,希望幼儿能够在区域活动中继续地阅读、倾听、体验和发现绘本中隐藏的更多的“秘密”。其次,我在区角中投放了一些动物头饰,引导幼儿相互配合进行故事表演。在孩子们表演时与孩子们一起进行角色表演,我用夸张的肢体动作和丰富的表情,一方面激发了孩子们的表演兴趣,另一方面也有了一定的示范作用。不一会儿,孩子们表演的兴趣更浓了,也更有自己的创意了,他们创编了好多其他的动物角色和夸张的动作……就这样,在快乐的区角活动中,孩子们不再受绘本角色和内容的限制,勇敢地进行大胆想象和创造,不仅延伸了绘本的主题、情节和内容,而且在阅读和表演当中一直兴趣盎然,享受着绘本所传递出的童趣之乐、童趣之美。

二、在阅读活动中培养情感、感受温情

阅读是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而幼儿的阅读活动对幼儿的人格、品行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在大班幼儿绘本阅读活动《我爸爸》中,我紧紧抓住“作品在图画和文字的夸张中流淌着一个小男孩对父亲的爱和崇拜”这条情感线。将活动的重点锁定于“深切感受爸爸的爱、更加爱自己的爸爸”,并在活动中不断引导幼儿链接生活,理解和发现生活中的爸爸对自己的爱,从而产生对自己爸爸的爱和崇拜。

(一)活动中,彰显作品的情感

“爱”的基础是“了解”,阅读绘本《我爸爸》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孩子知道这个故事,而是通过解读他人爸爸的故事,促使其更加关注自己的爸爸。在活动中,我引导幼儿理解和接受故事中的父子亲情,由“了解爸爸的本领:强壮的爸爸、灵活的爸爸、聪明的爸爸。”到“你爸爸有什么本领?”引导幼儿尝试用“我爸爸像……一样”的句式表达对爸爸的爱和崇拜;由了解爸爸的优点:“温柔的爸爸到你爸爸温柔吗?你爸爸对谁最温柔?”“勇敢的爸爸到你爸爸做什么事情最勇敢?”“幽默的爸爸到你爸爸在你不高兴,不开心时是怎么逗你笑的?”等等,层层递进地引导幼儿感受爸爸的爱,从而更加爱自己的爸爸。

(二)活动延伸;内化作品的情感

活动结束时,有很多孩子表现出想迫切了解自己的爸爸的愿望,这就与这个绘本作品保持了一样的情感发展脉络,于是我在活动延伸中,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多观察多了解自己的爸爸,像彼得一样画下自己爸爸的故事,从而为孩子们和自己的爸爸建立更深的父子亲情提供了机会,真正实现了绘本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和教育意义。

三、在阅读活动中感知、理解和发现儿童文学作品优美的语言

高尔基说:“文学创作的技巧首先在于研究语言,因为语言是一切著作、特别是文学作品的基本材料。”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在开展幼儿绘本阅读活动中,我们尝试用多种载体向幼儿进行审美教育,而在绘本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欣赏感受绘本优美的语言和意境,并在生活中学会运用,就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在阅读活动《秋天的雨》中,我尝试运用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方式创设意境,让幼儿感受绘本语言的优美以及阅读的愉悦。

(一)在欣赏中感知作品优美的语言

《秋天的雨》俨然一副色彩斑斓的画卷,一首天真烂漫的诗歌。这本绘本用写实的手法描绘了秋天美丽的自然景色,秋天一个个丰收的故事似乎就发生在孩子们的身边。在背景音乐的烘托下,老师充满感情的朗诵让秋雨拥有了生命,它的颜色、形状、味道、气味都充满了活力,充满了大自然的魅力。在细腻的笔触之下,“雨”精灵的形象跃然纸上,它能飘进幼儿心灵的最深处。整个作品展现了充满想象力的优美的语言,给人诗意的享受,使人陶醉。在活动中,我首先引导幼儿边看画面边在优美的背景音乐中欣赏作品,引导幼儿从视觉和听觉上感知作品的语言美。

(二)在朗读中学习、理解、发现作品优美的语言

由于《秋天的雨》这一作品凸显了语言美,所以我觉得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有感情地朗读是非常有效的方式,不仅能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作品的语言之美,更能让幼儿真正融入绘本作品的意境中去。在孩子们朗诵第一遍后,我进一步引导:“你们朗诵了这首诗歌心里什么感觉?”“我觉得秋天很美!”“这首诗很好听,我很喜欢!”“我想在秋雨中淋雨。”“那么现在请你们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一遍吧!”孩子们第二遍的朗诵就有了一定的感情色彩。在第二遍朗诵后,我又进一步引导:“你喜欢哪一句?读给大家听,我们一起学一学吧!”这就给孩子们创设了分句学习诗歌语言和互相学习朗诵技巧的机会。在第三遍朗诵后,我给予了孩子们评价式的引导:“听了你们的朗诵,我更喜欢这首诗歌了。”孩子们得到了我的肯定后更加喜欢朗诵这首散文诗了。就这样,在我层层递进式的引导下,孩子们提高了对绘本文学作品语言的欣赏和表现能力。从他们朗诵时的表情、神态和声音中,我能感受到优美的语言带给他们的陶醉感。就像是流淌的音符、美丽的画面、充满幻想的文字。他们是带着感情色彩去充分体验文字所展现的美丽梦想与意境的。

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是充满童趣的,绘本阅读带给我们美和感动,我们希望通过对幼儿绘本阅读活动的积极探索和不断创新,能在幼儿幼小的心灵里播下爱阅读的种子,能在愉快的阅读活动中,和幼儿一起体验最纯真、最简单的快乐,并和幼儿一起走进绘本多元融合的多彩世界。

猜你喜欢

上床睡觉区角童趣
九月·童趣
冬眠的树(四)
幼儿园户外自主区角游戏的探索与实践
童趣
幼儿园区角活动的有效指导
区角活动真有趣
童趣照相薄
素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