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校管理中“以人为本”的意义
2021-04-16邓祖文
邓祖文
摘 要:教育的发展与进步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进步,“以人为本”思想是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时代要求我们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落实到学校管理实践中。文章从哲学视角入手,探究了“以人为本”的内涵,论述了其在当代初中学校管理中的意义,并论述了基于“以人为本”视角下的初中学校管理方法,希望可以为初中学校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初中 学校管理 以人为本
1 前言
现代社会的发展促使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催生了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以人为本”是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的核心,体现了管理者关注生命个体的自由、全心全意为生命个体服务的根本宗旨。长时间以来,初中学校管理者均将传授知识作为最终目标,以考试作为衡量标准,忽略了现代社会人性的解放以及对生命体尊重的需求,制约了中学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基于此,从乡镇初中学校管理视角入手,探究“以人为本”的实践方法就具有非常突出的现实意义。
2 “以人为本”的内涵
“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特指学校依据“以人为本”的管理方针,对学校内部以师生为主的各项资源进行协调、组织,高效率达成办学目标的过程[1]。从本质上而言,“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就是将人的发展放置在首要位置,坚持人的全方位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步伐一致,坚持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协调并进,充分发掘校内以人为主的各项资源的潜能,实现人格的培育、人性的丰富。
“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并非简单地照搬照抄,而是从学校特殊性质、教学需求入手,遵循教育规律,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备激励人、塑造人、尊重人、满足人需求功效的管理方案的制定、实施。
3 初中学校管理中“以人为本”的意义
3.1 满足组织生存与发展需求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知识的创造者、承载者,在社会竞争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学校是社会组织的重要成员,其生存与发展同样离不开人才。通过在初中学校管理中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可以为高素质人才占据各项管理的中心地位,迅速提升学校社会竞争力,满足组织生产与发展需求[2]。
3.2 助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在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当今时代,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首要任务。而实施“以人为本”的初中学校管理最终目标则为“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通过在初中学校管理中落实“以人为本”理念,可以切实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管理的根本任务,助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3.3 推动传统学校制度改革发展
虽然在近几年初中学校管理体制、方法、内容均发生了变化,但是传统管理理念仍然沿用,比如,管理行政化倾向、灌输式教育指导、唯分数论评论方针等,束缚着学校的发展。而“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对传统学校管理理念的颠覆。通过在初中学校管理中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可以为传统学校的改革发展提供巨大的推动力。
4 基于“以人为本”视角下的初中学校管理方法
4.1 确定引领理念
基于“以人为本”视角下的初中学校管理方法,必须以师生的协调发展为最基本目标,严格遵循师生身心发展规律,在法律规范框架内,有针对性地对师生施以管理。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贯穿于各个层面的管理实践,切实抓好初中阶段管理工作。
校长可立足多年办学实践,进行“以人为本”视角下管理目标的提炼修正。比如:在师生中倡导“诚实守信、团结互助、勤奋文明”的校风,在课堂中倡导“敬业生爱、严谨求真”的教风,在校园内培育“自强不息、精诚互助、勇于争先、乐观奉献”的学风等。同时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校长还应该从和谐校园关系构造视角出发,积极探索学校、社会、家庭等教育渠道协调互助的途径,促进三方教育合力形成,为高质量教育团队搭建奠定基础。
4.2 以学校教师为本
对于初中学校内部教师而言,学校管理者的重视、信任以及尊重是最大的精神支柱。因此,在“以人为本”理念引导下,校长应高度重视学校教师的内心需求,特别是精神需求。从行为、制度等多个层面,给予教师充足的尊重、理解,为教师自我成长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以便教师可以更好地完善自我、塑造自我,服务于学校、服务于教育。
1)以学校教师为本的日常管理行为。在引领目标确定之后,以校长为主体的管理团队应树立“尊师重教”的理念,在日常工作中,尊重教师的个人意见,鼓励教师发表个人看法。并根据每一位教师的教学风格、个人发展需求,进行教学岗位安排,营造和谐友爱的教学环境。同时以宽容、尊重的态度对待教师的失误,與教师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恰当途径,给予教师充足的关怀、信任,为教师积极、负责的工作提供保障。
2)以学校教师为本的管理制度。制度机制是落实“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主要载体,其具有较为突出的导向、保障作用[3]。因此,校长可以科学发展观实践为入手点,依据“以人为本”的理念,对学校不同时期制定的管理制度、工作规范进行梳理、扬弃。比如,校务公开制度、教职工激励制度、干部民主评议制度、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等。特别是校务公开制度规定,校长应严格将与学校管理、教研、教学、后勤等与每一位教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重大事项向全体教职工公开,保障教职工知情权、监督权。
为了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热情,校长等管理者应在现有绩效制度的基础上,引入竞争激励机制。从竞争上岗视角入手,提升教师聘任条件,激励教师主动参与继续教育,从侧面优化内部教师队伍结构。在教职工评价阶段,校长可以每年依据制度规定,以教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阵地,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从工作作风、业务水平、思想政治素质、工作业绩、廉洁自律等方面,组织学生代表、书记、副校长等成员对教职工工作成效进行客观评价。
3)以学校教师为本的管理技术。沟通交流是增加个体之间相互理解的主要手段。因此,校长应将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引入到校园沟通体系,开设“校长信箱”,与教师、学生展开交流[4]。同时鼓励各年级、班级将微信群、QQ群等信息交流平台联系起来,疏通管理者与教师、部门年级、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渠道,增进个体之间、组织之间、组织与个体之间的相互理解,提高管理效率。
4.3 以学校学生为本
学生是品质学校创建的关键主体之一,除了努力为教师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外,以校长为主的学校管理团队还需要围绕促进学生发展,以特色教育为切入口,切实营造满足学生成长需求的良好环境。
1)建设品质课程。校长可以围绕素质教育实施方案,组织富有特色的教育课程研发活动[5]。比如,围绕“如何做人”这一成长课题,结合各年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明确阶段性德育教育目标,组织教育工作者开展教育课程研发活动。七年级教育课程可以“培养良好行为”为中心,重点开发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内容的教育课程。
2)配备现代教育工具。校长可以围绕“高效课堂”改革方案,汇聚现有经济资源,为每一教师配备、更新多媒体教育工具,并督促教育工作者编写与学生需求相适应的配套课件,创造高效课堂,助力学生发展。
3)构造特色展示平台。校长可以围绕“展示青春风采”这一课题,不定期举行音乐舞蹈竞赛、校园运动会,动员学生参与,在释放学生身心压力的同时,为其充分展示自我、树立成长自信提供良好的环境。
5 总结
综上所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呼唤着学校管理的全面创新。将“人”作为管理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已成为现代学校管理的主导理念。基于此,校长在初中学校管理过程中应从“以人为本”的视角出发,进行教师、学生的管理,为师生全面发展创造条件。通过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实践,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以及师生个人发展目标,助力中学院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媛媛. 以人为本内涵及其当代价值的哲学思考[J]. 山东青年, 2019(002):224-225.
[2] 王小涛. 人本管理背景下中学教育管理对策研究[J]. 基礎教育参考, 2018(20):26-27.
[3] 李伟. 人本管理理念在中小学教育管理中的应用[J]. 山海经:教育前沿, 2020(4):0227-0227.
[4] 刘德良. 基于儒家思想论初中学校的人本管理[J]. 林区教学, 2018(10):80-81.
[5] 张玉春. 人本管理在中学教学管理中的应用——以溧阳市燕山中学为例[J]. 中学教学参考, 2018(012):53-54.
马山县古寨瑶族乡民族初级中学 (广西南宁市 53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