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家”

2021-04-16富丽

月读 2021年3期
关键词:辈分指人野鸭

富丽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家”是每个人身心的寄托。无论年龄几何,无论行得多远,“家”都是一个人最终的归宿。那么,这个人人都离不开的“家”是怎么来的呢?

“家”在甲骨文中主要有两种字形:一种是,外面像房屋的轮廓;里面像一头猪,并且腹部带有雄性特征,这是“豭(jiā)”的早期写法,意思是公猪,同时也表示整个字的读音跟“豭”接近。另一种字形是,跟前一种字形的区别主要在于里面表示猪的部分并没有强调其性别特征,可以视为前一种字形的简省形式。之后诸字体中的“家”大多是在后一种字形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的,直至今天楷书简化字当中上“宀”下“豕”的写法。

“宀”下有“豕”,说明“家”最初是养猪的地方,也就是“猪圈”“猪栏”之类的场所。那么,这个字是怎么跟人类居所产生联系的呢?对此,文字学家们提出了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等原因,养猪通常是在人居住的场所进行,所以“家”也就被用来表示人居住的地方了。也有人认为,由于猪生崽数量较多,而人也要生育繁衍,所以就把原本表示豬圈的“家”借来表示人居住的场所了。

无论采用哪种意见,可以肯定的是,“家”在表示人的居所之后,其最初表示猪圈的含义也就随之停止使用了。当然,持不同意见者也大有人在,比如以许慎为代表的一些文字学家认为,“家”最初即指人的住所,《说文解字》对“家”的注释是“家,居也”。

《诗经·周南·桃夭》:“宜其室家。”又,《大雅·绵》:“古公亶(dǎn)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室”和“家”都是居住场所,而根据前人的注释,二者在大小范围等方面有所差异:“室为夫妇所居,家谓一门之内”;“室内有家”。

有“家”就有“人”,反之,有“人”才有“家”,因此,“家”也可以指人。就夫妻双方而言,彼此都是对方的“家”。《孟子·滕文公下》:“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此处的“家”指丈夫。《左传·僖公十五年》:“逃归其国,而弃其家。”此处的“家”指妻子。同样道理,“家”“室”连用,组成“家室”或“室家”,既可以指住所,也可以指夫妇。

“家”字的字形演变

“一门之内”为“家”,那么,居住在一门之内的人也就形成一个“家庭”“人家”或“家族”,这是“家”从古至今常见的意义和用法。《墨子·尚同下》:“治天下之国,若治一家。”《孟子·梁惠王上》:“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学术上的流派,其内部成员就好像家族成员一样聚集在一起,故而也称为“家”。《汉书·艺文志》:“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又:“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汉代贾谊《过秦论》:“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沿着这个脉络进一步发展,“家”又可以指掌握某种专门知识、从事某种专门活动、从事某种行业或具有某种身份的人。比如白居易《观刈麦》:“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杜牧《清明》:“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由于具有家庭的含义,“家”还可以用作谦辞,用于对别人称呼自己家中辈分高或年纪长的成员,如家严、家尊、家父、家君等都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而家慈、家母等则是对人谦称自己的母亲,另有家兄、家姐等。这跟用“舍(shè)”谦称比自己辈分低或年龄小的亲属是有严格区别的。

“家”由指家庭,进一步可以指“家庭饲养或培植的(动物或植物)”,通常跟“野”相对。例如唐代齐己《野鸭》:“野鸭殊家鸭,离群忽远飞。”又如,“家羽”指家养的鸟。

“家”除了它的常见读音jiā外,还读jiɑ和jie。当“家”读jiɑ时,通常用在某些表示人的词语后面,表示属于那一类人,比如姑娘家、小孩子家、学生家等。当“家”读jie时,作用大致相当于“地(de)”,比如“成天家忙”“整天家哭丧着脸”。不过,现在表示这种意义时,写成“价”的情况比较多。这两种用法的“家”在意义上都比较虚了。

猜你喜欢

辈分指人野鸭
深灰狼和母野鸭
字辈——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报复性熬夜
奇怪的辈分
快乐的野鸭
头铁
辈分
兄弟缘分
称马非马,绰号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