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闻香识书

2021-04-16王鸿滨

月读 2021年3期
关键词:书香书籍读书

王鸿滨

“书香”一词,古已有之。原指古人为防蠹虫咬食书籍,便在书中放置一种芸香草,这种草有一种清香之气,夹有这种草的书籍打开之后清香袭人,故而称之为“书香”,后常常被人们引申为读书风气。

阅读所品味出的书香,是源自心灵的味道。是世间的人情冷暖,是豐富的道德情操,是悠久的文化传承,是壮丽的大好河山……每一本书,诉说的是一个故事,一种情怀。而每一个故事包含着不同的酸甜苦辣,每一种情怀包含着不同的理想!所以,我尊重每一本书,努力地去读懂它,品味它的那份真诚。

古有“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今有“人生因书香而精彩,生命因书香而富有”。古有读书者悬梁刺股,凿壁借光,而今亦有“厕所被窝读书者”,这是对知识的渴望,亦是对生命的尊敬。不能说人生会因为没有读书而毫无意义,但可以确定人生会因为读书而绚丽多彩,人生的道路上,读书是一件多么高雅、多么纯洁的事情啊。

上学时,最欢欣雀跃的日子,莫过于发新书的那天。崭新的课本,新鲜的知识……尤其是新书那特有的油墨香,格外吸引人。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打开书,一头扎进其中,使劲地闻,怎么也闻不够。我还会找来挂历纸,仔细地给新课本包上书皮,仿佛这样就能把书香长久地保存。有了书香的陪伴,一整个学期的学习都变得令人沉醉。

高希均说“世界上最动人的皱眉是在读者苦思的刹那,世界上最自得的一刻是在读书时那会心的微笑”。读书让你与智者对话,与圣贤深交,增长才智,陶冶情操。读《上下五千年》,让你与历史进行了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读屈原,让你知晓《离骚》的唯美和屈原坚持“美政”的理想、不附邪恶势力的自爱精神以及对自己国家至死不渝的忠诚;读司马迁的《史记》,让你领略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旷世巨著;读《庄子》,让你的心境如澄碧秋水;读李清照词,让你感觉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悲壮;读李白诗,让你体会到“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的欣喜;读张义生,让你知道了周文雍与陈铁军为革命事业在刑场上发出的“让反动派的枪炮作为我们婚礼的礼炮”的视死如归的壮举……夜深人静,独坐书房,斜躺藤椅,手捧香茶,孤灯相伴,任思绪飞翔,何尝不是一种高雅的快乐!

法国学者莫罗瓦曾说过:“当今的文明是我们前人世世代代知识和经验的结晶。要想享有它,就要阅读。图像,虽能清楚地解说一篇文章,却不适宜培养思维能力。电影和教课一样,放映完毕,也就销声匿迹了,过后想再查看它,很不容易。而书籍,却是我们最好的终身伴侣。”

淡淡的墨香像淘气的精灵一样,在鼻翼前挑逗,让我们捧起了书,就再也放不下。那里,有江河大海的气息,有尘土月光的痕迹,有悲欢离合的滋味……心沉下去,情浮上来,眼睛打开了去,那或苦闷,或欢畅,或蹙眉,或拍案的万千气象都奔涌而来。安静地坐在书桌前,看风起云涌,读花开花落,这是一种怎样的物我两忘境界啊!

读书是一种修行,一种享受,它带给我们的是隽永的感受,恒久的动力,以及心灵的和平与精神的慰藉。当然,要做到这些,还需自我改变,也需要全社会共同营造读书的氛围。我们需要更多的图书馆、更多的阅读空间、更便捷的取阅方式,只有当我们真正体会了阅读的乐趣,而书籍又唾手可得时,我们才能做到:书香随身,书香随心。

读书如品茗,滋味在其中。古人云:“登高使人心旷,临流使人意远;读书于雨雪之夜,使人神清;舒啸于丘阜之巅,使人兴迈。”无论是在春花秋月之时,抑或柳絮飘飞之季;无论是伴着蝉鸣蛙鼓之乐,还是伴着细雨婆娑之声,读书都会使我们感到神清气爽,心境澄然。北宋程颐曾说:“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读书如品茗,苦涩中充满甘甜,清淡中渗着芳香,令人回味无穷。书中那些不同个性的人物形象会在不知不觉间弥漫心中。

因此,在快节奏的当下,我们要逐渐培养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通过读书,润心养性,使人生得到升华,让心灵得到抚慰。

书香大抵就是这样,悠远绵长,虽无形却能幻化为万形,人们的智慧、精神、力量、谈吐、胸襟、气质无一不源自于此。

因为读书,你会获得潜移默化的改变,让你以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人生,让你“腹有诗书气自华”,让你真切感受到“读书,充盈生命的喜悦”,让你变得更加优雅、更加理性,进而充满爱心地去看待这个世界,真正懂得如何去“关爱他人、奉献社会”,从而拥有幸福的人生。

猜你喜欢

书香书籍读书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妙趣横生的伦敦书籍长椅
墨韵书香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墨韵书香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书籍与少年
书香海报
我们一起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