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丛子》:一部记述孔子子孙言行的著作
2021-04-16钟岳文
钟岳文
如果论及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古代典籍,我想绝大多数人会先想到《论语》,也有人会在《论语》之外想到《孔子家语》。然而,如果要问记录孔子及其子孙言语行事的作品,我想大多数人就回答不上来了。这部书名叫《孔丛子》。
《孔丛子》的主要内容
《孔丛子》相当于一部“孔家杂记”,主要记述的是孔子及其后代子孙的言语行事。时间跨度从春秋时期到东汉中期,涉及的内容广泛而丰富,对于了解汉以前孔子家世的发展、演变以及一些著名人物的嘉言懿行、家学传授等,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我们今天看到的《孔丛子》,由《孔丛子》《连丛子》两部分组成,共23篇。其中《孔丛子》21篇,《连丛子》2篇。《孔丛子》中的第11篇为《小尔雅》,是训诂字书,内容和全书不相类,是如何被编入此书的,迄今没有合理的解释。
我们先来说《孔丛子》,它主要记述的是孔子、孙孔伋、七世孙孔穿、八世孙孔谦、九世孙孔鲋的言语行事。
纵观这20篇(不包括《小尔雅》),可以视为孔氏五位先祖的言行集,从中可见,孔子以后,孔氏一族在长时间内人才辈出,保持了旺盛的思想活力,一直到司马迁著《史记》时仍然如此。所以司马迁赞叹孔子道“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这里所说的“传十余世”,既是指孔子作为一位思想家、教育家,其言行能够传十余世而不衰,为学者所敬仰;也是指孔子子孙能够恪守先祖之业,薪火相传,达十余世之久。正是这个原因,司马迁在为孔子作传时,不仅记述了孔子一生的言行事迹,还兼及他的后世子孙,并以“世家”的规格进行记述。从史实来看,司马迁之后,孔家也是人才辈出,比如东汉末年的孔融,就是孔子的二十代孙。
详细而言,《孔丛子》的第1至4篇即《嘉言》《论书》《记义》《刑论》,主要记述的是孔子与弟子、家人、国君、卿大夫等的言谈,题材广泛,如修身治国、《尚书》大义、日常行事应遵循的礼仪规范、德刑的关系,等等。這部分材料,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孔子家语》《说苑》《韩诗外传》等书中所见的有关孔子言论相接近,特点是每一则的篇幅都比较长。
第5至10篇即《记问》《杂训》《居卫》《巡守》《公仪》《抗志》,主要记述的是孔子的孙子孔伋在鲁、卫、齐、宋等国与人的交游和言谈。孔伋,字子思,战国初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幼年曾受祖父孔子的教诲,继则受业于孔子的弟子曾参。长期居于鲁、卫两国,短期游历于齐、宋等国。鲁穆公时,被尊为师,以备顾问。《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子思》二十三篇,《隋书·经籍志》著录《子思子》七卷,但均已失传。我们熟悉的“四书”之一《中庸》,相传就是他所作。后来,有不少儒家学者认为子思与孟子存在某种师承关系,二人的思想学说也比较接近,因而被看作一个学派,即思孟学派。这个学派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很大影响。这6篇涉及的人物有曾子、曾申、公仪休、鲁穆公、孔白(字子上,孔伋的儿子)、孟子等,谈论的内容也很广泛,但主要集中在从政和修身方面。比如《抗志》篇,记载了孔伋与一些国君、卿大夫之间谈论坚守节操、志不可屈、为上不骄、巡礼正名等修身理政的方法,“抗志”二字的意思就是守住气节、高尚其志。
第12至14篇即《公孙龙》《儒服》《对魏王》,主要是孔穿与公孙龙、平原君、信陵君、魏王、齐王的言谈记录。孔穿,字子高,孔子七世孙,学识渊博,机智善辩。由于生当战国中晚期的乱世,他遵循“天下无道则隐”的祖训,不求仕进,先后游历楚、魏、赵、齐等国,与魏王、齐王、平原君赵胜、信陵君魏无忌等友善。《公孙龙》篇记载了孔穿与公孙龙就“白马非马”“坚白异同”等的辩论,十分精彩。我们知道,公孙龙是战国时期名家的代表人物,以善辩著称,孔穿敢与其辩论,而且能够取胜,可见其辩才之高。而从《儒服》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气度、懂礼义、善言辞、有智慧的孔穿,颇有子思遗风。
第15至17篇即《陈士义》《论势》《执节》,主要记录的是孔谦与魏王、赵王、韩王、卿大夫的言谈,以及在魏、赵两国从政的事迹。孔谦,字子顺,又字子慎,是孔穿之子,孔子八世孙。孔谦在魏国为相,外交上采取与赵国联合的方针,内政上则注重整顿吏治,罢免那些受宠却无能之人的官职,改由贤达有才能的人来担任,夺取那些没有实际才能之人的俸禄,赏赐给有功之臣。这些措施,对于改革魏国的弊政,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魏王也因此对孔谦很信任,还封其为文信君。然而,那些丢官的人却联合起来,在魏王面前诋毁孔谦,所谓“三人成虎”,魏王后来逐渐疏远了孔谦。孔谦一再陈述治国大计,魏王均不予采纳。孔谦不愿尸位素餐,于是告病回家。
第18至21篇即《诘墨》《独治》《问军礼》《答问》,记录的是孔鲋对墨家批评孔子和儒家言论的反驳,以及与陈胜讨论军礼、修身进德等问题。孔鲋,字子鱼,又称子鲋;一名甲,故称孔甲,是孔谦之子,孔子九世孙。孔鲋生在战国末年,博通经史,与魏国名士张耳、陈余等友好。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孔鲋将讲学用的《论语》《孝经》《尚书》等儒家经典收集起来,藏在孔子旧宅的墙壁中。随后率弟子逃往嵩山隐居。陈胜起义后,孔鲋在陈余的劝说下出山,陈胜亲自出迎,拜其为博士、太师。不久,孔鲋感到自己的进言不被采纳,便称疾而退。
说完《孔丛子》,我们再来看《连丛子》。《连丛子》又称《续孔丛子》,共2篇,记载了汉代孔子后裔的作品与言论。旧称孔子十一世孙孔臧将其所作的赋与书编辑成卷,附于《孔丛子》之后,因题材不一,丛聚成书,所以称“连丛”。今天来看,这些作品不都是出自孔藏之手。
目前所见《连丛子》分上、下两部分,可以视作《孔丛子》的第22篇和第23篇。上部分包括《叙书》《谏格虎赋》《杨柳赋》《鸮赋》《蓼虫赋》《与侍中从弟安国书》《与子琳书》《叙世》及《左氏传义诂序》9篇作品,其中4篇赋、两封书信是孔臧的作品。1篇序是“宗人子通”为孔奇《左氏传义诂》所作的序。“宗人子通”是谁,我们已不得而知了。《叙书》《叙世》两篇,作者不详,从《叙世》提及孔子十九世孙孔和来看,作者应是与其同时或在其后的某一位孔氏子孙。下部分共11章,无章名,主要记述的是孔子的十八、十九代孙孔僖、孔季彦父子之事。
关于《孔丛子》真伪的一段争论
《四库全书》中收《孔丛子》三卷(内府藏本)于子部儒家类,其提要说:“旧本题曰孔鲋撰。”孔鲋就是上文提到的孔子的九世孙。如果排除《连丛子》,单论《孔丛子》,其最后几篇记载的是孔鲋的言行。然而,从文章的写作手法和方式上看,绝不是作者自述的口吻,特别是第21篇说“博士凡仕六旬,老于陈。将没,戒其弟襄曰……”,简直是临终遗言了,怎么会是作者自己写成的呢?
此外,人们还发现,汉代的两部著名目录学著作—— 刘歆的《七略》和班固的《汉书·艺文志》都没有关于《孔丛子》的记载,直到三国魏时,经学家王肃在其所作的《圣证论》中,才提及《孔丛子》。从孔鲋到王肃,有四百多年之久,其间均无人提及《孔丛子》,这不能不让人对这部书的来历产生怀疑。所以,自宋明以后,《孔丛子》是伪书的观点就占据主流。有学者干脆认为,《孔丛子》就是王肃伪造的,王肃先伪造了《孔子家語》,接着伪造了《孔丛子》,以便使两书互证为真。如今,《孔子家语》不是伪书的观点已经被多数学者所接受,那么《孔丛子》是不是伪书呢?
今天,有学者提出从考证作者入手来论证《孔丛子》的真伪,这在方法论上存在不少问题。从《孔丛子》全书来看,《孔丛子》部分与《连丛子》部分根本不是一位作者,这是不言自明的。
再就《孔丛子》部分而言,除了《小尔雅》,剩下的20篇都是关于孔子及其子孙的言行片段,篇幅大多都不长。这类言行片段,不一定是出自一时一人之手;而且,其数量应该不少,零散在各处。后来,孔子的后人中有人对这些材料加以搜集、整理,编订成书,于是就有了《孔丛子》。因此,可以说《孔丛子》没有作者,只有编者。这位编者很可能是孔鲋。而且,我们知道,古书在流传过程中经常有人会加进一些东西,特别是《孔丛子》作为“孔家”言行的记录,在孔鲋之后,其后代(儿子或孙子)一定会追记和补入一些内容,这就是我们在第21篇见到孔鲋“临终遗言”的原因。而对于编者,作为后辈一定不敢妄加改动。
这样一来,我们在考察《孔丛子》的真伪问题时,大可不必着眼于作者的问题,而是将重点放在考察书中内容的来源和史实上。从方法论上说,只要书中的材料不是伪造的,有真实可靠的来源,或者符合历史,就可以断定此书为真。
这里不妨列举几位著名学者关于《孔丛子》及其真伪的论述,以供参考。
李学勤先生在其《〈孔子家语〉与汉魏孔氏家学》中认为,晋皇甫谧之《帝王世纪》既已引《孔丛子》,证明《孔丛子》成书必久。他推测此书“很可能出于孔季彦以下一代”孔氏子孙之手;且《孔丛子》“很可能陆续成于孔安国、孔僖、孔季彦、孔猛等孔氏学者之手,有着很长的编纂、改动、增补的过程”。同时,李先生在将《孔丛子》中的《尚书》资料与今孔《传》本《尚书》比较时,发现二书篇目相合,因而断定《孔丛子》所说孔氏世传的古文《尚书》,就是孔《传》本《尚书》。另外,李先生还提出《孔丛子》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可称为“孔氏家学的学案”。
此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简为研究《孔丛子》的真伪提供了新的资料。李存山先生将上博简中的《孔子诗论》与《孔丛子·记义》中孔子论诗的材料进行比勘,认为二者有内在关系,可以纳入同一个体系。
付亚庶教授的《〈孔丛子〉伪书辨》一文,则从传统的伪书说中挑出几种有代表性的说法,从不同角度对这些判伪的材料进行了辨析与反驳,从而证明《孔丛子》一书中有不少可靠的先秦资料。
《孔丛子》的现代价值
在古代,《孔丛子》由于真伪问题,而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这部书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出土文献的佐证,使它的史料价值、思想价值以及对今人的启发意义日益凸显出来。
首先,书中记载了孔氏子孙的孝道观念,这对当代的家风建设有着借鉴意义。
孝是中国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儒家认为一个人先要做到孝敬自己的父母,然后才能把仁爱扩充到更大的范围,这就强调了孝敬父母是德之根本,也是人生中重要的事情。
《孔丛子》关于敬养父母的孝道规范,主要集中在第2篇、第3篇;关于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的孝道规范,主要集中在第6篇、第23篇;关于继承祖辈遗志,并维护祖辈名誉的孝道规范,主要集中在第1篇、第5篇、第13篇、第15篇、第17篇、第18篇、第23篇。
举例来说,书中强调了要以礼事生。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如果孩子不及时奉养双亲,等到父母去世后,儿女心中便会留下莫大遗憾。《孔丛子》中孔子在论《诗经》大义时说道:“于《蓼莪》见孝子之思养也,于《楚茨》见孝子之思祭也。”《蓼莪》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此诗表达了子女追念双亲抚养之德的情思。孔子三岁时父亲去世,十九岁时母亲也撒手人寰,他提到《蓼莪》,正表达了自己的思亲之情。因此,孔子极力提倡孝道,并告诫弟子,与其在父母死后追悔莫及,不如于父母生前尽心尽力地奉养他们。
书中还强调要以礼葬祭,《杂训》篇中记述了子思批评鲁人不按礼制悼念同宗人的行为,认为这是没有恩情的表现。因为同宗族的人,亲情是不会断绝的,即使贵为天子也不能舍弃自己的亲族。中国古代有祭祀祖先的传统,目的就是维护宗族之间的情感和团结。
继承祖辈志向,完成祖辈遗愿,也是孝的体现。《孔丛子》中就记载了孔氏子孙继承祖辈遗志的事例。例如,《记问》篇记载,孔子有次闲居时哀愁叹息,子思见到后,连忙问:“祖父您是不是认为子孙不贤,将有辱祖宗啊?或是仰慕尧舜之道却遗憾自己没能达到呢?”孔子说:“你还小,怎么会知道我的志向呢?”子思答道:“我在饭桌上多次听到您的教诲:如果父亲劈柴,儿子不能把柴背回家,这样的儿子就不成器。我经常思考这个道理,所以深感恐惧而不敢有丝毫懈怠。”孔子听后笑着说:“后世子孙不废弃祖业,大概会昌盛吧!”子思把孔子的志向时刻铭记于心,并努力达到孔子希望的目标。我们通过分析《孔丛子》中孔子与子思之间的对话,就可以看出子思是孝子,他不仅能做到继承祖辈的志向,而且能宽慰孔子,化解祖父的忧愁,这也是孝行。
建立功业,光宗耀祖,不玷污祖先的声名,维护祖辈的名誉,更是孝的体现。《孔丛子》中记载了诸多孔氏子孙维护先人孔子名誉的事例。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影响深远,而那些不同学派的人,为使自己的观点能够被统治者所接受,便从不同角度批判孔子。面对各方面的诘难,孔子子孙用自己的智慧和论辩能力维护了孔子的声誉。
应该说,《孔丛子》中体现的尽力奉养父母、以礼祭祀祖先、繼承先辈遗志、传承家学、维护先辈名誉等孝道规范,可以与《论语》《孟子》《孝经》中的孝道思想相互补充和阐发,进而为当代家风建设提供优秀范例和思想借鉴。
其次,书中体现了仁爱的理念,这是儒家的核心思想。
仁爱理念的具体表现,一是“爱人”,即关爱他人。《孔丛子·记义》记载了孔子乐善好施、博施济众之事。《孔丛子·杂训》记载了子思对鲁穆公的建议,那就是要施惠于百姓,比如拆毁无人居住的房屋,把土地赐给穷苦的人民;削夺嬖宠的俸禄用来赈济困乏之人。这体现了子思的爱民之心及民本思想。二是为政以德、减轻刑罚。《孔丛子·论书》记载子张与孔子讨论刑与教的关系。子张认为尧舜之世不杀一人而天下大治的原因是以诚教化百姓,爱民之心深厚;龙子则以为是刑罚的作用。孔子赞同子张的说法,“五刑所以佐教也”,刑罚是用来辅助教化的,治理百姓应该以爱、教为主,刑罚为辅。施行德治,才能从源头上防止百姓违法,《尚书》“维敬五刑,以成三德”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孔丛子·陈士义》也记载了子高之子孔子顺的言论:“当今所急,在修仁尚义,崇德敦礼,以结邻国而已。”直到今天,“尚仁义,修德礼”仍是我们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
最后,书中体现了任人唯贤的思想。
统治者如何治国,也是孔氏子孙着重探讨的问题,他们提出君主只有任用贤能,远离小人,政治才会清明,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孔丛子·论书》中,孔子就强调君主如果使用贤能之人,并各尽其用,国家就会走向兴盛。《孔丛子·刑论》说:“兴其贤者而废其不贤,以化民乎!”君主要任用贤士,废除奸佞之人,来教化百姓,否则将会给国家带来祸患。《孔丛子·对魏王》中说:君主如果任用奸佞的人,贤能之士就会怀疑君主疏远自己。奸佞之人只知道揣摩君主的心思,在君主面前阿谀奉承,私底下却百般诽谤君主和大臣。如此,君主则会闭目塞听,国家将面临最大祸患。可见,选贤举能、进贤退不肖对国家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孔氏子孙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
至于什么样的人是贤臣,《孔丛子》中也有论及,比如子高就说:“大臣则必取众人之选,能犯颜谏事,公正无私者。”敢于直言进谏、办事公正无私,本是从政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但纵观古代历史,能真正做到的并不多;而真正做到之人,则往往受到百姓的赞誉,进而青史留名,成为为官者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