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人工授精技术的发展与研究
2021-04-16杨婷婷
张 蔚,杨婷婷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南阳 473000
人工授精对于畜禽养殖是一项重要的推进技术,利用人工授精技术代替自然交配,能够有效地提高受胎率。避免自然交配时可能的疾病传播。还直接减少了种公羊的饲养数,甚至可以不饲养,直接通过冻精进行配种,大大降低了饲养成本。同时可以授精不再局限于当地,对于品种改良有着极重要的意义。
1 羊人工授精技术发展概略
人工授精技术是指采集的精液经检查鉴定和相关处理后,将精液通过母畜生殖道输入到适当部位使之发生妊娠,以代替自然交配的配种方法。羊的人工授精技术由最先的直接采鲜精输精,逐步发展为稀释精液输精、冷冻精液输精和腹腔镜子宫输精,受胎率和繁殖效率不断提高。人工授精过程不仅指授精本身,具体还包括采精、品质鉴定、稀释、保存(冷冻、解冻)和输精等。羊的采精包括种公羊的调教和具体的采精过程,种公羊的调教主要是指初配的种公羊,同时加强饲养管理,有条件的给予足够的运动空间,采精过程中做好消毒准备,严防精液被污染。羊的精液品质检查鉴定,早期以精液状态、色泽、精液量等可视化因素为依据,之后发展为使用显微镜对精液进行观察,再之后开发利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法对精子数、精子顶体完整率、精子体外生存时间、精子存活率和精子活力指数等诸多参数进行评估[1]。精液稀释最先以生理盐水作为稀释液进行低倍稀释,之后用葡萄糖、柠檬酸钠、卵黄及脱脂奶粉等作为稀释液进行高倍稀释[2],有力保障了精液的保存效果,促使优良种畜充分发挥繁殖潜力,稀释后的精液务必取一些检测成活率。常见的精液保存包括保温瓶和假阴道夹层等方法,运输过程中则尽量避免大幅震动。输精方式最开始为膣器输精法,因为输精部位直接影响到受胎率,对于大型家畜发展有使用深部输精管深入到子宫颈输精,还开发了腹腔镜子宫角输精。因为母羊发情不明显,所以大多利用试情公羊在早晨饲喂前试情1 次,或早晚各试情1 次。试情后确认母羊有发情症状,在整个发情期输精2 次,继续发情的母羊多输精1 次,输精后静脉注射促性腺激素。为避免空怀,输精过的母羊在下次发情期仍要进行试情。
上世纪20 年代苏联科研工作者首先在绵羊上进行了人工授精试验。我国引入该技术后,最先在甘肃、新疆等西北省份开展家畜繁殖工作,后因为效果显著逐步推广至全国各个地区。到上世纪80年代,我国规模化羊养殖已基本普及人工授精技术。刚开始因为技术的不成熟,面对受胎率低、不易鉴定动物的发情阶段而错过合适的输精时间等许多问题难以解决。羊采精后的精液保存(冷冻)难度大,相关技术发展缓慢。后来人工授精技术不断发展,葡萄糖、柠檬酸钠和脱脂奶粉等作为稀释液,有力保障了精液的保存效果,充分发挥了优良种公羊的繁殖潜力。再之后试情羊的利用、同期发情、深部输精管深入到子宫颈输精和利用腹腔镜进行子宫角输精等相关技术不断发展进步。国家和各省市均制订了羊人工授精技术标准,并通过科技下乡和当地畜牧兽医站积极推广,如今羊生产中人工授精技术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2 前沿技术
精液在保存(冷冻)和解冻的过程中,会造成精子活力下降。为保障受胎率,人工授精的基准即是将精液输送到着床可能性最高的部位,即子宫。但羊的子宫颈弯曲狭窄,表面是复杂缠绕的纤维组织,具有质地坚硬的环状U 型结构,只在发情期略微张开[3],因此通过子宫颈进行人工授精,精子通过难以到达子宫,受胎率较低,这也是羊人工授精面临的严峻问题。腹腔镜辅助人工授精技术是当前羊人工授精的前沿技术,具体操作为将腹腔镜从母羊生殖道深入,通过显微操作,将精液输送到受胎可能性最高的子宫角。该技术有效克服了母羊子宫颈不易输精的难题,直接避免精液在子宫颈的运动,提高受胎率。其实外科手术早在上世纪80 年代初期便已用于羊的人工授精,但由于其破坏性一直未能有效推广和升级。腹腔镜辅助人工受精技术能够使破坏性较强的外科手术对母羊的创面小、伤害少,且手术后康复迅速。后来经过众多科研工作者的努力实践,羊的腹腔镜辅助人工授精技术更为成熟有效,所需精液量少,受胎率高,对繁殖和育种进程、良种改良效率均有帮助。
3 展望
人们对羊产品的消费需求不断攀升,羊人工授精技术的持续进步对于羊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保障作用。随着科研工作者的研究,兽医学的发展,养殖繁育人员理论技术的积累,以及国家对于羊的良种化补贴,以腹腔镜辅助人工授精技术为代表的前沿技术将会得到更为广泛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