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痢疾的病因与诊治
2021-04-16陈传德
陈传德
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新店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四川自贡 643015
猪痢疾也称为血痢、黑痢等,本病会引起生猪死亡、生长率降低、饲料转化率降低,且这一疾病容易反复发作,所以对生猪养殖业的危害极其严重[1]。本病最早在1921 年由美国的学者进行了报道,但病原一直没有确定,直至1972 年对病原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后才认定了病原是肠道螺旋体,且有强β-溶血性,被命名为猪痢疾短螺旋体。目前在我国,猪痢疾被列为二类传染病,在国际畜产品贸易中也是重要的检疫项目。
1 病因
猪痢疾的病原体是猪痢疾短螺旋体,是短螺旋体属的重要成员,它对猪有肠道致病性,对其他的畜禽没有感染性。猪痢疾短螺旋体经革兰氏染色后成阴性,苯胺染料和吉姆萨染色的着色性比革兰氏染色的着色性好。猪痢疾短螺旋体是严格厌氧菌,其外形呈螺旋状,有2 ~4 个弯曲,有细胞壁和外膜结构,且在细胞壁与外膜之间有7 ~9 条轴丝。按抗原成分对这一细菌进行分类,可以分为蛋白质抗原和脂多糖抗原,按照琼脂扩散实验结果进行分类,可以分为4 个血清型,各个血清型之间的交叉免疫作用仍没有得到认证。该细菌在25 ℃的环境中可以存活7 d,5 ℃环境下可以存活61 d。但它对于消毒液的抵抗力比较低,干燥环境或高温也均不利于此细菌的存活。
2 流行病学
本病多发生地方性流行,没有特定的季节性,且仅在生猪间传播,对其它畜禽没有影响,2 ~4月龄的断奶仔猪最易发病,成年猪和哺乳仔猪的发病率较低,在饲养管理较差的养殖场发病率会有所升高,生猪处于应激状态(如:突换饲料、环境潮湿、饲养密度过大、长途运输等)时也容易诱发此病。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无症状感染的带菌猪和患病猪,其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病原体,病原体会污染饲料、水源、环境、垫草等,健康猪接触到这些被污染的物体后,猪痢疾短螺旋体经由消化道进入体内。
3 临床症状
该病的潜伏期为3 ~60 d 之间,患病猪精神萎靡,常常趴卧,采食量减少,饮水量增多[2],患病初期排出糊状稀便,随着病程延长会逐渐转变为墨绿色水样便,粪便中混有血液和黏液,有腥臭气味,肛门周围会被粪便污染,患病猪常常伴有消瘦的症状,在生长发育阶段的猪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本病的死亡率不高,但对猪的生长速度和生产性能都有较大影响。
剖检患病猪可见大肠、结肠以及盲肠部分肠黏膜肿胀,褶皱较为明显,黏膜上有出血和黏液,肠内容物中也混有血液和黏液,内容物为酱油色或巧克力色。大肠黏膜有点状坏死,存在灰色或黄色的伪膜,肠系膜淋巴结肿胀。
4 诊断方法
临床上有一些疾病与猪痢疾的症状较为相似,如胞内劳森氏菌引发的回肠炎、猪霍乱沙门氏菌、猪鞭虫病等,所以仅凭症状进行诊断是不可靠的,该病的诊断可以取发病猪的粪便或结肠的黏膜进行涂片,用瑞氏染色对涂片进行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双雁翅状的螺旋体[3]。非致病的螺旋体是弱β 溶血的,但致病的猪痢疾短螺旋体溶血界限明显,形成的溶血带强。除了进行细菌学检查外,也可以利用琼脂免疫扩散试验、白细胞游走抑制琼脂糖试验、荧光抗体试验、微量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PCR 检测技术等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进行疾病的诊断。
5 治疗方法
发现患病猪后应当先进行隔离,避免其它健康猪被传染而患病,患病猪接触过的环境、物品要彻底消毒,消毒药品可以选择酚类药品。患病猪的治疗可以用痢菌净针剂进行肌肉注射或痢立清拌入饲料后让猪自由采食,饮水中可以加入0.025%的硝基咪唑也可以起到治疗的效果。由于猪痢疾会有下痢的症状,有一些患病猪会伴有脱水,当脱水较为注射液中也可以加入维生素B1等营养素,如果粪便中血液较多时也可以肌肉注射安络血。
6 预防措施
首先应当坚持自繁自养,尽量减少从场外引入生猪,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应当尽量做到全进全出,引入的生猪要进行严格的检疫,避免从疫区或受威胁区引入生猪,新进场的生猪要先进行隔离,一段时间后生猪仍未发病,则可以认为该生猪是健康生猪,再进行混群饲养。猪痢疾的发生与应激反应有关,所以在饲养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尽量减少应激反应的产生,不突然更换饲料,需要更换饲料时也应当逐渐更换,需要长途运输时,要提前饲喂抗应激的药物,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到达运输目的地后应当给生猪充足的休息时间,提供舒适的环境。在日常管理的过程中,要注意猪舍环境的消毒,保证良好的通风,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减少生猪感染病菌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