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教学设计
2021-04-16山东佟立霞
山东 佟立霞
【教材分析】
本节以2019年鲁教版教材中澜沧江—湄公河一节内容为例,描述了河流作用所形成的侵蚀与沉积地貌类型,包括河谷(源头宽浅、上游“V”型,中下游曲流)、冲积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等。之所以选择澜沧江—湄公河为例,主要基于几个方面考虑:①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在小学和初中已经多次讲述,而多数同学对澜沧江—湄公河有所了解,但又知之不多,因而符合“探秘”的要求;②澜沧江—湄公河各段地貌特征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③澜沧江—湄公河是一条国际河流,探究这样一条河流有助于扩大学生的视野。
教材在本节开始,介绍了澜沧江—湄公河的概况,并附了一幅“澜沧江—湄公河及其流域范围”图,可以非常清楚和直观地读出澜沧江—湄公河从源头到入海的地形差异,为不同河段河流地貌的描述提供了地理背景。
教材对河流地貌的处理有三条线索,一是从源头到入海口的空间顺序;二是成因即侵蚀与堆积的线索,体现地貌的系统分类;三是人地关系线索,在教材中说明了冲积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通过视频、图片,从区域视角识别出河流地貌,说出河流地貌的类型特点及分布。
综合思维: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河流地貌形成的原因及形成过程。
地理实践力:通过实验和观察,识别河流地貌,动手绘制河流地貌示意图。
人地协调观:结合现实中的地理现象和所学知识,分析河流地貌与人类的相互影响。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掌握澜沧江—湄公河的河流地貌,以及实验观察等方法掌握河流不同河段河流地貌类型、特点及形成过程。
2.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能识别出河流地貌类型。
3.理解河流地貌与人类的相互影响。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发学案
学生准备:实验器材、预习上课内容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上一节我们一起学习了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
一、澜沧江—湄公河简介(通过航拍澜沧江湄公河视频展示)
请同学们先阅览课本72~75页澜沧江不同河段的地貌景观图,思考澜沧江不同河段的地貌是怎样形成的?
【动手做实验一】
实验器材:泡沫箱、砂土、一瓶水
实验目的:演示流水侵蚀、堆积作用
实验步骤:1.将砂土堆成小山。
2.将瓶中的水,从山坡上方缓缓倒下。
实验思考1.实验中反映了流水的哪几种作用形式?分别发生在山坡还是山麓?
2.实验中你看到了哪些流水地貌?
二、流水侵蚀地貌
1.实验思考:随着倒水持续,沟谷形态发生了怎样变化?
(1)流水侵蚀作用分为哪三种形式?
(2)通常,河流上游河谷形态如何?河流下游河谷形态如何?流水侵蚀作用发生河段及作用结果的差异
2.考考你: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哪些地貌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PPT展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流水侵蚀作用地貌图片,动态展示曲流与牛轭湖的形成过程。)
【合作探究一】
河流在弯曲段存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现象。法国罗纳河上的圣贝内泽桥始建于1177年,13世纪和15世纪曾大修和重建,1668年被废弃。1669年的大洪水冲毁了河流右岸的桥墩,后来左岸的残桥(图7左侧图中粗实线)成为旅游景点——圣贝内泽断桥(如图)。
通过比较断桥处河流左右岸附近河水的深浅及流速差异,说明该断桥能保存至今的原因。
三、流水堆积地貌
考考你:流水堆积作用会产生哪些地貌类型?
(PPT展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流水堆积作用地貌图片)
【动手做实验二】
实验器材小米、矿泉水瓶,书,白纸。
实验步骤1.将白纸平铺在桌上;
2.将书本打开并倾斜放在桌面上;
3.将小米自书本的中缝从高处向下缓缓倾倒;
4.观察在白纸上形成的堆积体的外形特点。
实验思考1.小米在书本前的堆积体外形是否具有山麓冲积扇的特征?
2.这个实验能否反映山麓冲积扇不同颗粒沉积物的分布规律?
3.结合演示实验模拟的冲积扇景观图,说明该地貌景观的特点。
(提示:形状、地势变化、沉积物厚度变化等。)
4.描述山前冲积扇的形成过程。
(提示:地理过程的描述要符合因果关系并要完整、细致。)
考考你:说出冲积扇和三角洲的区别?
冲积扇(洪积扇)三角洲示意图不同点形成于山口处:由常年流水或暴发性洪流出山口时,泥沙、碎石堆积而成:多分布在山区(山前)形成于河口处:由河流注入海洋或大湖时,泥沙沉积而成;多分布在河流冲积平原(临海)相同点均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形状相似
【合作探究二】
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屑碎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下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思考以下问题。
(1)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甲地为何例外?
(2)耕地为何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
【合作探究三】
世界上许多大河河口形成了三角洲,分析刚果河没有形成三角洲的原因。
【知识归纳】澜沧江—湄公河不同河段的河流地貌
河段地貌成因源头宽浅的河谷上游“V”型峡谷支流汇入的地方冲积扇流出山区处曲流牛轭湖下游湄公河平原河口湄公河三角洲
【课堂小结】
【课下探究】
以文登抱龙河为例探究抱龙河不同河段的地貌类型及成因?
【课标分析】
本节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要求是:1.4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其中,认知内容是“地貌”,行为动词是“识别”和“描述”,行为条件是“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
就本节而言,“河流地貌”是本节的核心内容,它是3~4种地貌当中的一种,并且是一个地貌大类。河流是塑造地貌最普遍、最活跃的外力之一,河流地貌也是非常多样。按作用划分,分为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两类。河流侵蚀地貌主要包括河床侵蚀地貌、侵蚀阶地、谷坡等,河流堆积地貌主要包括河床堆积地貌、河漫滩、堆积阶地、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等。从河谷横剖面看,有谷底和谷坡;从纵剖面看,上游河谷狭窄,多瀑布,中游河漫滩和阶地发育,下游多曲流和汊河,河口多三角洲等,河流携带泥沙沉积还形成冲积扇和广阔的洪积平原。
“识别”是根据地理事物特点,判断某一对象的属性。如我们在野外或运用图像、视频,根据地貌形态、物质组成等,判断某种地形为河流地貌中的某类形态。“描述”是理解层次的行为动词,指能把握内在逻辑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
【课后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实践力,让学生参与其中,学习身边的地理,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本节课通过“课堂观察,流水实验”等教学环节,教师组织学生通过操作实验、自主探究、合作探究、视频学习等学习方法,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不足之处是语言需要精炼,个别问题的设问不够清晰、明确,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需要积极纠正。
【效果分析】
本节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实践操作实验进入河流地貌的学习,后由实验进实践再到应用,从现象到本质,从知识到能力,从能力到情感,提升了学生的地理素养。
借助多媒体教学,达到图文相统一的效果,很好地突破了重难点。通过课后练习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学习效果显著。
【学情分析】
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在小学和初中已经多次讲述,而多数同学对澜沧江—湄公河有所了解,但又知之不多。学生已初步掌握了流水的外力作用,已具有读取图表信息的基本能力,但是由于阅历还比较浅、知识面还不够宽,分析深层次问题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但是高一学生个性活泼,思维活跃,积极性高,这也为探究式教学法和图示教学法提供了条件。
【观评记录】
1.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做两组小实验来观察地貌的形成过程,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教学方式多样,多媒体利用较好,采用航拍澜沧江视频导入,能开阔学生的视野。
3.授课语言简练,穿插提问讲解,师生互动性好。
4.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学习方式多样,有实验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形式,思维活跃,课堂教学效果较好。
5.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总结,重点突出,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培养,可操作性强。
6.个别地方语言还要再准确精练一些,普通话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评测练习】
读下面两幅景观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甲和图乙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貌类型都是河流侵蚀地貌
B.图甲中河谷的横剖面呈槽型
C.图乙凹岸侵蚀较强,凸岸堆积较强
D.图甲河段没有堆积作用,图乙河段没有侵蚀作用
2.形成图甲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
A.河流的溯源侵蚀
B.河流的下蚀
C.河流的侧蚀
D.河流的溶蚀
读图,回答3,4题。
3.在a、c两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堆积地貌是
( )
A.洪(冲)积扇、河漫滩平原
B.洪(冲)积扇、三角洲
C.河漫滩平原、三角洲
D.三角洲、河漫滩平原
4.a区建于河流上游地势较低处,b、c、d区建于河流中下游地势较高处,其原因是
( )
A.a区位于河流上游地势较高的平坦之处,利于人类定居
B.b、c、d区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势较高处,减少河流洪水的威胁
C.b、c、d区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势较高处,容易获取淡水资源
D.a区位于河流上游地势较平坦处,有利于引用河流淡水
读“某河流弯曲状况示意图”,完成5,6题。
5.综合图中信息判断,正确反映了河流中A—B之间流速变化的曲线图是
( )
甲
乙
丙
丁
A.甲 B.乙 C.丙 D.丁
6.此图反映出的河流弯曲情况
( )
A.只出现在北半球
B.只出现在南半球
C.最有可能位于赤道附近
D.最有可能位于中纬度地区
江心洲指的是江河中的沙洲,下图为赣江中某地的江心洲沉积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该江心洲的形成过程最可能是
( )
A.河流水量变小,流速变快,泥沙沉积
B.河流遇海水顶托,流速变慢,泥沙沉积
C.河流遇地形阻挡,流速变慢,泥沙沉积
D.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变慢,泥沙沉积
8.图中四地中水流速度最慢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1.C 2.B 3.A 4.B 5.B 6.D 7.C 8.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