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联合养心汤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
2021-04-16李思维周亚滨
李思维,周亚滨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 150040)
稳定性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硬化所致的管腔狭窄,冠状动脉供血相对不足,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的心脏疾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糖尿病等均为其常见危险因素[1]。患者常表现为前胸阵发性压榨性窒息样感觉,主要位于胸骨后,持续数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症状。根据该病的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学“胸痹”“胸痹心痛”“真心痛”等范畴[2]。该病的发病特点为胸闷、胸痛、气短、乏力、舌淡紫、脉弱而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习惯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据统计,我国心血管病患者约3 亿,其中冠心病患者高达1 100万,并呈持续增长趋势[3-4]。艾灸治疗的主要作用之一是温通,机体正常功能的生理基础是“以通为用”。养心汤出自明代王肯堂的《证治准绳》,主要功效为益气、养心、安神,主要治疗心血虚、惊悸怔忡、心神不宁,或盗汗不寐,发热烦躁等[5]。本研究发现艾灸联合养心汤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显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 年9 月-2018 年9 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二科治疗的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6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 例。治疗组,男14 例,女16 例,年龄45 ~69 岁,平均年龄57.4 岁;对照组,男17 例,女13 例,年龄41 ~65 岁,平均年龄52.5 岁。2 组患者经辨证分析,均属于中医气虚血瘀型。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内科学》[6]中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诊断标准。首先出现典型心绞痛临床症状,发作性胸痛,主要在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性质常为压迫性,持续3 ~5 min;心电图表现为ST 段移位;至少1 支冠状动脉主支管腔显著狭窄>70%;休息或含用硝酸甘油后,疼痛症状得到显著缓解。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拟定。主要症状表现为胸闷、胸痛、或痛引肩背;次要症状表现为气短、乏力、自汗;舌象:淡紫;脉象:脉弱而涩。至少具备主症1 项,次症2 项及以上者,再结合舌、脉可诊断。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标准与证候诊断标准;2)心电图表现为ST 段压低或T 波倒置,心绞痛发作频率≥每周2 次;3)年龄40 ~70 岁;4)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1)年龄<40 岁或>70 岁;2)排除失代偿性心力衰竭、重度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者;3)造血功能异常,急性脑血管疾病者;4)对艾灸过敏者。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对照组予抗凝、扩冠、调脂等常规药物治疗:拜阿司匹林(阿司匹林肠溶片)每日100 mg,口服;瑞旨(瑞舒伐他汀钙片)每日5 mg,睡前口服;欣康(单硝酸异山梨酯)每日40 mg,口服。患者在心绞痛发作时,给予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如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病情出现变化,再作出对应药物调整,1 个疗程设定为28 d。
1.4.2 治疗组 1)中药汤剂,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服用养心汤治疗。方药组成:黄芪50 g,酸枣仁30 g,远志20 g,柏子仁20 g,人参15 g,茯苓15 g,茯神15 g,当归15 g,半夏15 g,川芎15 g,五味子15 g,肉桂8 g,甘草15 g。水煎服,每日1 剂,300 mL 分为早晚2 次温服,28 d 为1 个疗程。2)艾灸,取心俞、厥阴俞、膻中、内关为主穴,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穴位,在距皮肤2 ~3 cm 处,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5 ~10 min,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每日1 次,治疗28 d。
1.5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2 组总体疗效及改善情况、中医证候改善情况(胸闷、胸痛、气短、乏力、自汗)、心电图疗效改善情况及硝酸甘油用量情况。入院时与疗程结束后比较2 组中医证候积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评估,包括胸闷、胸痛、气短、乏力、自汗。
1.6 疗效判定标准
1.6.1 临床症状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拟定。显效:中医证候评分减少≥70%,主要的临床症状基本不再出现;有效:主要的临床症状有所减轻,但没有达到正常标准,中医证候评分减少≥30%;无效:中医证候评分减少<30%,临床症状在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
1.6.2 心电图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心病之心绞痛诊断与疗效标准》[8]。显效:休息时心电图恢复到正常;有效:ST 段下降治疗后回升到0.05 mⅤ以上,但未达正常;无效:休息或运动试验时心电图与治疗前基本相同,或虽有改善但未达到有效标准。
1.6.3 硝酸甘油用量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心病之心绞痛诊断与疗效标准》[8]。显效:治疗后停用硝酸甘油;有效:硝酸甘油用量较治疗前减少≥50%;无效:硝酸甘油用量较治疗前无改变或虽有减少但未达到有效程度。
1.6.4 中医证候分级量化标准 评分标准:主症评分标准,无为0 分,轻为2 分,中为4 分,重为6分;次症评分标准,无为0 分,轻为1 分,中为2 分,重为3 分。中医证候分级量化情况,见表1。
表1 中医证候分级量化表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2 组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见表2。
表2 2 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n = 30) 例
2.2 2 组治疗前后中医主要证候积分比较
见表3。
表3 2 组治疗前后中医主要证候积分前后比较(±s ,n = 30) 分
表3 2 组治疗前后中医主要证候积分前后比较(±s ,n = 30)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 P <0.05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13.30±3.42 9.87±2.81#对照组 13.17±3.60 10.47±2.66
2.3 2 组心电图疗效结果比较
见表4。
表4 2 组心电图疗效结果比较(n= 30)
2.4 2 组治疗前后硝酸甘油用量比较
见表5。
表5 2 组治疗前后硝酸甘油用量比较(±s ,n = 30)d
表5 2 组治疗前后硝酸甘油用量比较(±s ,n = 30)d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2.00±0.64# 0.70±0.79#对照组 1.87±0.68 0.97±0.92
3 讨论
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显示,中国冠心病患者的患病率及病死率一直呈上升趋势[9]。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10]。本病中医病因主要为寒邪内侵、饮食失调、情志失节、劳倦内伤、年迈体虚等,在这些病因的影响下,脏腑功能发生失常,心脉痹阻而发胸痹。本病病位在心,涉及肺、肝、脾、肾等脏。本病是以气虚、气阴两虚及阳气虚衰为本,血瘀、寒凝、痰浊、气滞为标的本虚标实病证。研究[11-12]考虑冠心病治疗应从痰瘀论治。艾灸乃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二科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特色疗法之一,研究[13]表明,其对血脂的控制效果显著。周亚滨教授擅长运用养心汤治疗冠心病,经治患者多数服用数剂后,自觉临床症状减轻[14]。
研究[15]表明养心汤可改善心肌、主动脉病理学异常改变。方中黄芪、人参为君,补脾益气。臣以当归补血养心,与黄芪、人参配伍,以培气血不足;茯神、茯苓养心安神,以治神志不宁。佐以酸枣仁、柏子仁、远志、五味子补心安神定悸;半夏和胃消食,配黄芪、人参补脾和中,以资气血生化之源;肉桂引火归原,并可鼓舞气血而增本方温养之效;川芎调肝和血,且使诸药补而不滞;甘草调和诸药,且与参芪为伍,以增强益气之功,用为佐使。诸药配伍,补益气血,养心安神,故以“养心”名方。研究[16]显示,养心汤具有类似西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改善微循环、扩冠状动脉、降低血脂和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
艾灸的温热刺激作用于人体特定的部位,可以补益人体气血,并且提高生理功能[17]。《医学入门》曰:“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散发也;寒者灸之,使其气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经络穴位被艾灸刺激后,气血运行加快,可以起到预防冠心病的作用[18]。灸火的温和热力具有温通经络、祛散寒邪之功[19]。本研究选用心俞、厥阴俞、膻中、内关为艾灸穴位。厥阴俞属足太阳膀胱经,心包之背俞穴,主治心绞痛、心律不齐、心动过速等病。心俞是心经之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临床上用于治疗心悸、胸痹、失眠等心系疾病。艾灸膻中对调节冠状动脉血流量有显著效果[18]。内关是手厥阴心包经常用腧穴之一,现代常用于治疗心绞痛、心肌炎、心律不齐等病。
综上所述,艾灸具有操作简便的特点,服用中药汤剂安全有效,且可以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对药物进行加减。对于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西药的基础上,采用艾灸联合养心汤治疗,可以显著改善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表现,减少硝酸甘油的用量,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0],相比单纯的西医治疗更具优势,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