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论述探要

2021-04-15阮博马升翼

广西社会科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弘扬中华民族

阮博,马升翼

(1.华东政法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1620;2.中共上海市静安区委党校 党史党建教研室,上海 20043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着眼于新的历史方位,恪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之原则,继承了中国共产党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优良传统,立足民族复兴的战略视野发表了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诸多创新思想、崭新观点和全新论断。习近平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论述,乃是中国共产党爱国主义观的最新成果,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系统把握和深入研究习近平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论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习近平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重要论述的逻辑架构

习近平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论述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思想体系,包含以下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四个部分。

(一)新时代为何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习近平从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之独特视角,对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必要性进行了深度揭示。

首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构筑中国精神之核心意涵。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1]在中国精神的内容体系之中,爱国主义精神乃是“双核心”之一。爱国主义精神之所以在中国精神中居于核心之地位,是因为爱国主义精神纵贯中华民族衍化成长及发展繁荣之全过程,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2],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3]。在中国精神的谱系结构中,爱国主义精神始终统摄着其他精神,对其他精神起着主导性作用。若剥离了爱国主义精神,中国精神之诸种现实形态就无法形成和发挥作用。因此,新时代构筑中国精神,核心意涵就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其次,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构筑中国价值之首要指向。在现今中国的独特语境下,所谓中国价值一般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指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4]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内在结构性体系中,爱国主义之所以居于“最深层”“最根本”和“最永恒”之地位,乃是因为爱国主义精神是国家得以存在的最重要精神维系机制,同时任何国家之核心价值观又都以国家的现实存在为前提预设。若某个国家都不复存在了,那么这个国家所推崇的核心价值观也就没有依托载体和存在土壤了。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社会主义中国的现实存在为前提。社会主义中国的现实存在与未来发展,又从根本上依赖于爱国主义精神之弘扬。这是因为,爱国主义精神是国家得以维系的精神支柱和情感纽带。因此,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构筑中国价值,首要的是培育爱国价值观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正是基于上述认识,习近平指出:“气节也好,人格也好,爱国是第一位的。”[5]

最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构筑中国力量之关键路径。“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6]中国力量是中华民族的内生力量,亦是中华民族前行的根本力量。在中国力量的生成来源中,爱国主义精神是关键来源。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7]。历史深刻地表明,“只要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就能在改造中国、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发出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8]。正是在爱国主义精神的强大聚合、有效激励和持续鼓舞下,数千年来中国人民与中华民族才能够经受住无数个异常艰巨的风险挑战,才能够战胜无数个超乎想象的艰难困阻,才能够取得无数个彪炳史册的卓越成就。爱国主义精神是一种“硬核力量”,是中国力量之关键来源。新时代构筑中国力量,关键是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二)新时代要弘扬何种爱国主义精神

在不同的时代境遇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内容和要求亦是不同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缘于当时之社会性质及其主要矛盾,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推翻“三座大山”之压迫,拯救中华民族于危亡之境。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巩固新生政权,为我国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筑牢制度基础、物质基础以及思想文化基础。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基本内容和要求逐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要求相汇合。那么,进入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又是什么呢?

对此,习近平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了诠释。其一,新时代要弘扬的乃是以实现中国梦为实践主题之爱国主义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9]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与中国梦在新时代的实践要求相匹配。只有伴随中国梦的逐渐实现而不断彰显出其时代张力,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才是具有灵动性的。其二,新时代要弘扬的乃是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之爱国主义精神。“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10]作为国家现实之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执政党标识之中国共产党与作为根本制度构造之社会主义实际上是荣辱共处、褒贬共担、利害共受的“命运共同体”。其三,新时代要弘扬的乃是国家利益至上之爱国主义精神。“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是国家最高利益所在”[11]。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所有中华儿女之共同期盼,也是国家最高利益之所在。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重要着力点和落脚点”[12]。其四,新时代要弘扬的乃是不忘本来之爱国主义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13]任何民族之历史文化,都昭示着这个民族从何而来和缘何而来,是这个民族绵延不息的精神线索。尊重与承扬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是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不可或缺的内容向度。其五,新时代要弘扬的乃是具有世界视野之爱国主义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14]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要割弃狭隘民族主义的粗陋识见,要放眼世界主潮,要与全面扩大对外开放相融合,要乐于和善于从域外文明形态中吸收营养与汲取智慧,以不断增强中华文明有机体的生机、活力和韧性。推动人类文明的整体进步和国际场域的和平稳定,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机统合,亦是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应有之义。其六,新时代要弘扬的乃是爱国之“情”“志”“行”相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15],而应该融化到感情里、渗透到意志中、体现在行动上。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要教育引导人民“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统一起来”[16]。

(三)新时代重点对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所面向的乃是全体中国人民,每个中华儿女都当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同时,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也要聚焦于重点人群。在所有重点人群中,青少年乃是重中之重。青少年的精神取向决定了整个国家未来之精神取向,而青少年的精神取向又处在确立定型之“拔节孕穗期”。因此,对青少年爱国主义精神之引导塑造十分紧要,“要把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17]。新陈代谢乃是不可抗拒之自然规律,中华民族的未来总是要由今天的青少年所开创。新时代唯有将青少年作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中之重,才能“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18]。

除了青少年这个重中之重,习近平还论及了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应予以关注的其他重点人群。一是党员干部。爱国主义精神乃是每个党员干部初心使命的重要体现。新时代要注重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知史爱党,知史爱国”[19],促使他们在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中充当先锋表率。二是科技工作者。科技虽可跨越国界,然而科技工作者作为“现实的人”却是有祖国的。“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是对我国科技人员第一位的要求。”[20]三是知识分子。作为知识之生产者、思想之播撒者,知识分子乃是一个国家之富藏、民族之脊梁。我国知识分子向来具有“以天下为己任”之强烈家国担当,新时代更需要知识分子熔铸爱国主义情怀。“广大知识分子要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始终胸怀大局、心有大我。”[21]四是企业家。不少企业家亦是公众人物,其精神状态能够对其他社会成员产生典范性影响。要重视企业家群体在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中的辐射效应,引导他们“始终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22]。五是留学人员。作为负笈海外的特殊群体,留学人员亦是我国同域外国家及地区交流合作的重要中介,承担着塑造与传播中国新形象之神圣使命。新时代要注重引导广大留学人员承扬留学报国之光荣传统,“自觉使个人成功的果实结在爱国主义这棵常青树上”[23]。

(四)新时代如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习近平从以下四个方面谋划了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实践理路,有效解答了“新时代如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之问题。

第一,优化教育路径。“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24]爱国主义教育是孕化爱国意识的主要渠道,是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之基础性路径。开展深入而持久、生动而活泼的爱国主义教育,能够引导人们在树立正确国家观念的基础上,提升知国之明、强化爱国之情、锤炼强国之志、涵养信国之念与激发报国之行,从而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指出“爱国主义教育兹事体大”[25]。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亦对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诸多崭新要求。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唯有从“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载体、增强教育效果”[26]等方面进行优化,才能完成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之使命。

第二,筑牢家庭根基。爱国与爱家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爱国情怀的生长发育与爱家情怀的升华跃迁往往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因此,习近平在论及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时,多次强调的一个概念就是“家国情怀”。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坚持爱国与爱家相统一,使爱国主义精神有机渗透到家庭文明建设之中,筑牢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之家庭根基。“要在家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家庭成员特别是下一代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27]家长应把爱国主义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增强做中国人之底气与骨气,塑造他们关心国家民瘼、为国尽责担当的情怀。

第三,注重典范引领。“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28]注重英雄模范的榜样引领,亦是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之有效路径。英雄作为革命先烈、时代楷模等先进典型的集合,是一个国家突出的精神标识、精神旗帜和精神引擎。英雄模范身上所映射的英雄事迹,很多都直接体现着爱国主义精神,它们鲜活度高、感染性强、冲击力大,具有很强的典范价值。在习近平看来,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应加大宣传英雄模范的爱国奋斗事迹及其背后的英雄文化,“用英雄模范的感人故事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守爱国情怀、坚定奋斗意志”[29]。

第四,拓展载体形式。拓展载体形式是不断增强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之有效性的途径。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充分利用我国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华民族传统节庆、国家公祭仪式等来增强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意识”[30]。同时,要用好文艺载体,让文艺作品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用生动的文学语言和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装点祖国的秀美河山,描绘中华民族的卓越风华,激发每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31]。此外,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用好互联网载体,“让互联网成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32]。

二、习近平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重要论述的鲜明特征

习近平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论述,既折射着丰厚的思想智慧,又显示出鲜明的理论特征。具体来看,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鲜明特征。

(一)突出的问题指向与清晰的目标导向之辩证统一

问题乃是时代的声音,是思想生成的逻辑起点和动力源泉。坚持问题导向,是习近平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重要论述的鲜明特质。习近平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论述具有极强的问题指向性,分析和解答了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中亟待回应的若干重大问题。例如,习近平关于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的重要论述,针对的正是现实中一些人认为“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这三者可以绝缘无涉的谬论;习近平关于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论述,针对的正是“台独”“港独”“疆独”“藏独”等势力的暗潮涌动。从总体上看,“新时代为何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新时代要弘扬何种爱国主义精神”“新时代重点对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及“新时代如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构成了习近平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重要论述的主要问题域。在每一个“问题域”中,又都有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之系列“子问题”。习近平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论述,正是在应答这一系列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问题集”中不断生成和彰显其魅力的。

同时,习近平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论述,并非就问题而只谈问题因此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问题窠臼,而是有着清晰的目标导向。这个清晰的目标导向,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近代国人觉醒后就梦寐以求的国家理想和民族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迎来了新的境况,我国日益向世界舞台之中央靠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全面建成亦并不遥远。“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3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目标,离不开爱国主义之伟大精神。习近平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论述,正是依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目标导向而进行逻辑展开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宏伟目标提供精神动能,乃是习近平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重要论述的价值轴心。

(二)深邃的历史视界与自觉的时代意识之辩证统一

习近平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论述,透露着深邃的历史视界。实际上,习近平是把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放到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8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100年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70多年建设史、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发展史中来认识和把握。这种深邃的历史视界,其实就是大历史观。所谓大历史观,即贯通历史、现实与未来之历史观。习近平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论述,是从“长波段”的宏观历史跨度来观照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有效地打通了中华民族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之过去、现在和未来。正是由于具有大历史观之深邃视野,习近平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论述才深刻而透彻地揭示了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本质意涵及其实践指向。

习近平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论述,在其大历史视野下亦折射着自觉的时代意识。“每个原理都有其出现的世纪”[34],时代乃是思想之母。进入新时代,无论是党的建设、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抑或是人民群众的精神状态,都面临着一系列崭新诉求。新时代之崭新历史方位,亦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出了诸多崭新性诉求。习近平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论述,正是基于新时代之独特历史方位,并以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实践诉求为现实指向,牢牢扣准了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新气象,精确把握了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新机遇,有力回应了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新挑战,深刻把握了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新要求,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品格。

(三)浓厚的民族情怀与宽广的全球视野之辩证统一

习近平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论述,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沃土之中,牢牢立足于当下中国的大地之上,具有鲜明的中国气派,映射着浓厚的民族情怀。习近平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论述,赓续的正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聚焦的正是中华民族之“心”与“魂”的承继,摆脱的正是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上虚无主义意识形态对中国人家国情怀的袭扰,着眼的正是提振新时代中国人在国家意识上自立自觉、自尊自信和自豪自强,指向的正是增强新时代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和奋进力,对接的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祈向和美好愿景。“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35]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乃是习近平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重要论述之浓厚民族情怀的鲜明昭示。

习近平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论述,亦彰显着宽广的全球视野。习近平指出:“中国人是讲爱国主义的,同时我们也是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胸怀的。”[36]习近平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论述,从民族个性与国际视野、中国实际与全球场域的双向互动视角来考量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价值内涵,既立足中国独特情境又放眼世界主潮大势,将民族性立场与世界性眼光有机结合,将家国情怀与全球公民责任有机融合,将爱国主义精神与国际主义品格有机整合,很好地统筹了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之国内与国外两个大局。另外,习近平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论述,是和平性的、包容性的、开放性的,而不是侵略性的、狭隘性的、封闭性的。在习近平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论述之中,丝毫找不到诸如盲目排外主义、狭隘民族主义、侵略殖民主义等极端民族主义和非理性爱国主义的影子,这体现了一种自信而开放的思想胸襟。

(四)高远的战略谋划与务实的战术智慧之辩证统一

“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37]习近平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论述,渗透着高远的战略谋划。习近平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论述,基于的乃是新时代之崭新战略方位,考量的乃是党和国家改革发展之战略全局,指向的乃是民族伟大复兴之战略目标。从具体内容来看,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为何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之重要论述,澄明的正是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之独特战略地位;习近平关于“新时代要弘扬何种爱国主义精神”之重要论述,指明的正是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之紧迫战略任务;习近平关于“新时代要重点对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之重要论述,澄清的正是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之重点战略对象;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如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之重要论述,运思的正是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之战略实施理路。从某种意义上说,习近平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论述,就是具有统揽全局、把握未来和管控方向作用的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之独特战略体系。

一个伟大的战略家,必然也是一个伟大的战术家。习近平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重要论述的战略蕴涵,亦有一套务实的战术智慧来支撑。这套务实的战术智慧,应对的是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实践,昭示的是习近平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重要论述之强烈实践性品格。习近平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论述,既深深扎根于实践,又能有效地反哺于实践。习近平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中优化教育路径、夯实家庭根基、注重典范引领、拓展载体形式等具体论述,就是一系列务实的战术智慧,能够为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实践提供有效的方法论指导。诸如让文艺作品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使互联网成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最大增量等论述,则是更务实、更具体的战术智慧。总之,习近平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论述,既显示着立足全局、放眼世界和面向未来的战略谋划,又蕴含着聚焦问题、扎根本土、针对现实的战术智慧。

三、习近平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重要论述的价值意蕴

习近平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论述,展现了强烈的理论创新性与明确的实践指向性,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爱国主义观的最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丰富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论成果

“中国共产党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始终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38]自成立伊始至今,中国共产党都在接续进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伟大实践。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奋进史,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中国共产党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之历史。从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关于中国前途命运之构想,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新民主主义相结合,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融入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巩固之中,再到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推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合流,中国共产党在百年的奋斗历程中关于爱国主义之认识不断深化,由此形成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思想成果不断丰富。

习近平继承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的主要领导人有关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论述的要义精髓,并基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有所开新。习近平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论述,创造性地回应和解答了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系列重大问题,由此生成的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之战略地位论、基本内涵论、重点对象论、实践路径论等构成了有机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之最新认识成果,亦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之最新理论发展。习近平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论述,乃是对之前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相关论述之合乎逻辑延伸和创造性发展,丰富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论成果。

(二)推动了中国传统爱国主义思想的新时代转化

数千年来,作为中国人民民族情感之深层映射,爱国主义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精神脉络之主线,始终是中华文化精神内涵之核心。在维系中华民族接续发展的精神线索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39]。中华民族厚重的爱国主义精神传统,亦不断生成和积淀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思想智慧。习近平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论述,是对中华民族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统的新时代承接,是在新的时代境遇下对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内核的合乎逻辑延续。同时,习近平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论述,亦使中国传统爱国主义思想之时代魅力获得焕发,赋予了中国传统爱国主义思想以新生机,实现了中国传统爱国主义思想之新时代转化。

习近平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论述,吸纳了中国传统爱国主义思想中蕴含的诸如“维护统一”“家国一体”“忧国忧民”“精忠报国”“知行合一”“见贤思齐”“天下一家”“协和万邦”等理念,剥离了其历史局限性与阶级肤浅性,并为其注入了鲜活的当代内涵和勃勃的时代生机,提升了中国传统爱国主义思想的时代风味,推动了中国传统爱国主义思想的当代化。与此同时,习近平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论述,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相统合,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实现中国梦相黏合,实现了对中国传统爱国主义思想之创新性发展。习近平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之战略地位的新阐发、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之内涵要求的新诠释、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之重点对象的新论述、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之实践理路的新谋划,都大大超越了中国传统爱国主义思想。

(三)为新时代中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论述,具有强烈实践性品质。这种强烈实践性品质,既表明习近平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论述是深深地扎根于实践的,又表明其能够持续性地反作用于实践,即能对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生动实践提供原则指引。实际上,习近平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论述,深刻地认识和把握了历史发展规律、民族衍化规律、国家建设规律、人民精神成长规律以及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因而是有效引领和指导新时代中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科学行动指南。

具体来说,习近平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论述,至少具有三个方面的实践指导意义。一是指明了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之实践方向,即为中国梦之实现提供稳固性精神纽带、坚实性精神支柱及持久性精神动力。二是明确了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之实践原则,如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之高度统一、坚持培养爱国之“情、志、行”三者相结合、坚持爱国爱家相结合、坚持爱国主义与改革创新相结合、坚持立足现实与承扬传统相结合、坚持民族立场与世界眼光相结合等。三是提供了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诸多实践策略,如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使爱国主义精神渗透在精神文明建设之中、把爱国主义精神注入家庭建设之中、抓住青少年这个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中之重、发挥英雄模范的爱国主义典范引领作用、利用文艺载体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让互联网成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最大增量等。

(四)为世界其他国家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供了中国智慧

作为一套以爱国价值观为内核的思想观念体系,爱国主义精神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所衍生的。国家是爱国主义精神的生成土壤和依附载体,爱国主义精神则是国家得以维系的精神支柱和情感纽带。爱国主义精神的倡导和弘扬,是任何国家在国家建构和维系进程中必然要面对的课题。甚至从一定意义上说,国家的生存、发展和强盛都完全依赖于本国民众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换言之,世界上任何国家都面临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问题,都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有效化的需求。习近平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论述,作为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之中国智慧,虽着眼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之当今中国语境,但却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世界各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所面临的共同性问题,因而具有跨越民族、跨越国别、跨越文化的世界意义。

具体来看,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为何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论述,能够为世界其他国家更深刻地认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战略地位提供启迪;习近平关于“新时代要弘扬何种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论述,能够为世界其他国家根据本国独特的国情社情民情、阶段性特征以及未来走向确定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内容要求提供借鉴;习近平关于“新时代重点对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论述,能够为世界其他国家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时秉持全面性与重点性相结合的原则,从而找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点人群来精准有效发力提供参考;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如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论述,能够为世界其他国家更好地谋划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路径提供启发。另外,习近平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论述中所展现出的和平性、包容性、开放性之基调,以及对非理性爱国主义的摒弃,能够为世界其他国家弘扬“健康”的爱国主义精神提供范本。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弘扬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The Main Modes of Alternative Education in Mainland China and Their Impact on Traditional Education
爱国主义教育
弘扬“最美” 打造精神家园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