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活的灵魂
2021-04-15梁超张荣华
梁超,张荣华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 266580]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学界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活的灵魂研究已展开初步讨论,主要持有如下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活的灵魂。”[1]第二种观点认为:习近平在新时代紧抓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基本内容,通过总结实践经验,推进理论创新,形成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活的灵魂,即“三严三实、人民中心、共建共享”[2]。第三种观点认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作贡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活的灵魂。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作贡献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责任,将它们概括为活的灵魂更为恰当[3]。第四种观点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活的灵魂可理解为党的领导、人民至上、问题导向和“四个自信”。这四个方面分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征、出发点和落脚点、重要方法论和精神坐标[4]。第五种观点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新时代的科学判断、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强调、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表达等,都充分体现了对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继承和创新,彰显了毛泽东思想的当代价值[5]。
综上所述,目前学界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活的灵魂的研究,大多都是在对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继承、发展和创新的基础上而进行的逻辑论证与理论推演。但笔者认为,以上几种观点或是围绕党的思想路线进行逻辑展开;或是抓住了习近平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论新论断,如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总结和概括为“活的灵魂”,都不足以完全表达和全面展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活的灵魂的深刻内涵,还有进一步商榷、论证和推演的理论空间。
就概念而言,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并非与其他理论内容是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穿和运用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全过程,并逐步探索、形成和总结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坚持、发展和创新了毛泽东思想”[6]。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活的灵魂,首先要把握好与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既要全面反映出这一科学理论体系的思想主张、核心内涵和理论精髓,又要使之成为贯穿在这一科学理论体系的最高指导原则,让其他理论内容都围绕“活的灵魂”而展开。
笔者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活的灵魂可以概括为:人民至上、问题导向、中国特色。这三个基本方面分别是对群众路线、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继承和发展,既体现了对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继承性、发展性和创新性,也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实践和时代特色。
一、人民至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活的灵魂之一
“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党的群众路线的深入坚持和当代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至上”是习近平一系列重要讲话中最鲜明的政治品格和执政信条,是贯穿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条红线”,具体表现在: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价值追求,以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为动力源泉,以突出人民是阅卷人为评判成效主体,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鲜明的人民立场、真挚的人民情怀和崇高的人民性理论品格。在新的历史方位下,深刻领会和把握“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肩负起新时代党的初心和使命,不断把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一)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
习近平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7]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发展过程,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和内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等方面持续提升的同时,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日益丰富。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新的判断,人民群众作为“需要方”已由“物质文化需要”升级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为对更高层次的“物质性、社会性和心理性”需要的多方面满足,以期待有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健全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更舒适的生态栖息环境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这一重大政治判断虽基于党的十九大报告,但其逻辑起点和时间界限应始于党的十八大,这也意味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的工作已经围绕着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而部署、展开和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贯彻和落实到“两大布局”“新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执政方略中,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一大批惠民便民政策举措落实,使人民的幸福感、满足感和安全感显著提升。正如习近平指出:“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8]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是注重和加强民生领域的普惠性、基础性及兜底性建设,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层次、多样性和多元化需求,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更公平地惠及全民,深刻诠释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
(二)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价值追求
消除贫困、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也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奋进目标。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从土地革命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广大农民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到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恢复国民经济,进行“三大改造”,确立国体、政体以及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再到改革开放以后,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制定实施“三步走”战略,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先富带后富的社会主义共富之路,逐步实现了由“贫困时代”到“解决温饱”再到“基本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正在朝着“共同富裕”目标迈进。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明确指出这个新时代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9],将“共同富裕”统一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全过程,既有以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代表的短期目标,也有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的中期目标和到21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10]的长远目标,构建实施了覆盖“短、中、长”期的共富战略体系,为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提供了更加健全的制度支撑。在建党百年之际,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11],这也意味着我国已经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正在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需要特别指出:到21世纪中叶所达到的“共同富裕”仅仅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务的基本完成,并不意味着“共同富裕”目标的彻底终结,它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形态的逐步演进,而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并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为覆盖全面的理想化状态不断迈进。
(三)以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为动力源泉
主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还是英雄人物创造历史,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分界线。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曾言:“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2]这突出强调了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力量。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善于组织、依靠和动员群众始终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一次又一次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都是由党带领人民共同奋斗、创造和积累起来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13]。这深刻地揭示了在新的历史方位下,我们党开启伟大征程、推动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依靠全体人民来共同完成,这是党执政兴国的动力源泉,也是战胜各种重大风险挑战的决定性力量。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时,习近平强调:“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要紧紧依靠人民。”[14]这充分展现了“人民至上”价值理念在疫情防控治理中的贯彻落实,为彻底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注入了强大动力。新时代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深入开展“深、实、细、准、效”的调查研究,准确把握人民所思、所想、所盼与所愿,及时“发现、总结、概括”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新鲜经验,并使之成为精准施策的“源头活水”,更好地把人民群众所蕴含的磅礴力量激发和释放出来,为实现伟大梦想凝聚民心民智民力。
(四)以突出人民是阅卷人为评判成效主体
习近平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15]党的执政业绩、执政能力、发展成效等如何,应该由“谁”来进行价值评判,关乎一个政党性质和立场的问题。突出人民评判的主体地位,把人民满意与否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衡量标准,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创造者,理应成为历史的评判者。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反腐败斗争和解决“四风”问题等方面,通过深入贫困地区、走访实地调查、网络意见征求、拓展监督渠道等方式,多途径有效地扩大了人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将人民意志充分体现在国家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等领域,进一步彰显了人民群众是最高裁判者和评判者的价值导向,使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加显现,有力提升了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的形象认同感。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6]的新要求,就是为了使我国国家制度能够充分激发人民创造活力、体现人民根本意志、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确保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形式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以更加健全的制度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新时代尊重人民群众评判的主体地位,就是要把人民群众满意与否、支持与否、幸福与否作为衡量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测量仪”,将“群众意愿”作为优化、调适和完善党执政方略的“一把矩尺”和“一面镜子”,让人民当家作主更好地展现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之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迈出新步伐。
二、问题导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活的灵魂之二
问题是认识的前提,认识则是问题的反思。“只有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才能实事求是地对待问题”[17]。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是贯彻和落实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表现,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和源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新的实践和发展,将强烈的问题导向贯穿于党治国理政的全过程,以敢于直面问题的政治勇气、善于发现问题的政治智慧和长于解决问题的政治能力,努力破解党和国家改革发展中所面临的各种难题,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体现了对于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18]思想路线的坚持和发展。
(一)抓住了意识形态领域的许多方向性、战略性问题,提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习近平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19]意识形态关乎思想旗帜和发展道路,决定着一个国家、政党和民族的长治久安与前途命运。面对日益走向富强的中国,一些别有用心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趁机借助互联网的隐匿性、无界性、难控性等特征,大肆宣扬新自由主义、民粹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等具有西方意识形态文化属性的社会思潮,以企图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国近代史及党的领袖等进行诋毁、虚无和抹黑,并以此宣称中国共产党执政无非是“历史的巧合”[20],伺机否定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合法性与正当性,淡化和削弱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导致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尖锐复杂的斗争和较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针对我国思想舆论领域出现的红色、黑色和灰色“三个地带”并存,马克思主义在有的领域中“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21]等突出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了“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22]的战略部署,为巩固和加强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做好意识形态工作,需要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大力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思潮,切实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统领地位和整合能力,为确保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二)抓住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核心问题,谋划新形势下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聚焦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在科学研判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背景基础上而提出的治国理政总方略,是实现伟大梦想的阶段性步骤、方法和举措。其中,每一个“全面”都蕴含着鲜明的问题导向:其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贫困”问题为导向,是针对我国在建设小康社会中覆盖领域和人口不全面,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矛盾和问题而提出来的,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加快解决、补齐制约全面小康社会建成的难题和短板,实现覆盖领域、人口、区域的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为总目标。其二,全面深化改革以“发展”问题为导向,是针对我国“‘发展起来以后’时期”[23]所出现的矛盾及其难题(如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收入分配依然较大,教育、住房、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生态环境等问题依然严峻,改革面临着目标不清、动力不足等矛盾依然凸显)而提出来的,以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总目标。其三,全面依法治国以“规则”问题为导向,是直面我国发展建设中的立法不优、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监督不力、守法用法意识不强等问题而提出来的,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为总目标。其四,全面从严治党以“四风”问题为导向,是针对新时代“四大风险”和“四大考验”依然严峻复杂,直面一些地方、部门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中的政治意识不强、责任担当不够、管党治党宽松软等问题而提出来的,以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决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总目标。正如习近平强调,“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24]。在“十三五”规划目标和任务即将完成之际,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依据“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衔接与转换,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最新布置,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阶段,在顺利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自然要乘势而上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这就要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须在内容、表述和目标等方面实现与时俱进地调整与更新。新时代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需要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战略目标为引领,全面协调和系统推进改革、法治、治党等各领域工作向更高质量发展,实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三)抓住了新发展理念的关键问题,作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总部署
习近平指出,“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25]。新发展理念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既是破解我国发展中所面临的创新能力不足、发展效益和质量不高、民生领域短板、生态环境约束趋紧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而作出的战略之举,也是适应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而开出的整体性“药方”,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中的动力问题、不平衡问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内外联动的问题以及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习近平指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26]。所谓“高质量发展”,本质上不再是单纯地追求经济增长,而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27],是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的发展,是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经济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的发展。新时代探索建设与高质量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发挥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融合,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不断以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和更可持续的发展,打造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为推动全球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四)抓住了全球治理中“四大赤字”的世界性问题,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进入21世纪,伴随世界各国的紧密相连,国际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冲突日益突出,贫富分化、信任缺失、战乱恐袭、生态失衡、传染病疫情等全球性问题此起彼伏,“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成为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28]。面对这样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国际环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全局性高度,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破解全球治理中“四大赤字”世界性问题的一把“金钥匙”。比如,以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和践行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呼吁各国共同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稳定有效的国际秩序,着力破解“治理赤字”;以秉持“以义为先、利以兼顾”的正确义利观,在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的基础上,坚持互尊互信、互商互谅,着力破解“信任赤字”;以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主张以对话协商、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难点问题,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着力破解“和平赤字”;以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倡导以新发展理念为核心的全球发展观,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支持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峰会、G20峰会等平台机制化建设,加强各国之间的贸易畅通与经济合作,着力破解全球发展失衡、数字鸿沟等“发展赤字”。习近平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29]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和担当。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明确强调:“我们将继续本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共同战胜疫情。”[30]这充分展现了中国致力于为世界作贡献的大国担当和世界情怀,通过各国人民团结协作、携手抗疫,以一种更加直观的方式,让人民真切感受到各国命运的休戚与共,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迈向新篇章。
三、中国特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活的灵魂之三
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31]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发展所面临的问题难题,“勇敢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各方面创新”[32],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理念新举措,丰富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分析和研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特色的重要论述,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之优势,坚定“四个自信”,不断以“四个伟大”为引领,开创新时代伟大事业的新篇章。
(一)道路特色: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发展道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马克思曾言,人类创造历史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3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承启于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道路,是基于改革开放伟大实践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条区别于资本主义并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新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涵。在习近平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中,更是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体到治国理政的各个方面。比如,以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定走政治发展道路;以坚持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定走经济发展道路;以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坚定走文化发展道路;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坚定走社会发展道路;以实现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美丽中国,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以坚持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的各方面,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定走法治发展道路;以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利益至上的有机统一,构建国家安全体系,坚定走国家安全发展道路;以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作战体系,坚定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以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等等。全方位丰富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路径,对深化和拓展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道路作出了独创性贡献。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一项又一项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创造了“两大奇迹”,迎来了“三次伟大飞跃”,正是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与时俱进地坚持、拓展和延伸而带来的必然结果。坚定道路自信,就是要充分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能够引领中国进步、实现人民幸福、助力民族复兴的富民之路、成功之路和强国之路,必须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康庄大道朝着实现伟大梦想的目标持续奋斗。
(二)理论特色:深化了对于“三大规律”的新认识,与时俱进地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理论是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和经验总结,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并由一系列具有内在关联的概念、要素及方法共同组成的思想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不是简单地从“马列文本”中照搬而来,也不是“另起炉灶”的新型范式理论,而是我们党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并依据不同阶段理论需要而逐步形成、发展和丰富起来的科学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新认识,对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党建学说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又一次整体性、全方位、突破性的理论创新。比如,针对新时代“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的严峻性复杂性以及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迫切需要,创造性地提出“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从严治党”“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最大的制度优势”等科学论断,深化了对党的建设规律和执政规律的新认识;针对新时代继续推进伟大事业所面临的一系列发展难题,更加注重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两大布局”“国家治理现代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发展理念”等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要求坚定“四个自信”,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认识;针对全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地区局部冲突频发、全球性生态问题加剧等外部环境变化和需要,基于新时代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一现实状况,创造性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构建新型政党关系和大国关系等世界理念,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鲜明理论特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次新发展的思想标识,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表现形式。在当代中国,坚定理论自信,就是要不断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着眼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理论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思想创新,使其永葆理论生命力和强大解释力,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三)制度特色:系统归纳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13个“显著优势”,科学擘画“中国之治”的制度图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由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及体制机制共同组成,是适合我国国情并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科学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协调推进“两大布局”,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全方位、开创性突破,全面依法治国迈出重大步伐,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很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和整体性突破,促使党和国家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凝练、概括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13个方面“显著优势”,首次将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四梁八柱”,并提出13个“坚持和完善”,全面回答了新时代国家制度体系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等一系列问题,科学擘画了“中国之治”的“1+12”制度图谱。其中,“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是统领和贯穿“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一国两制’制度体系”等12个方面制度的“领航员”,这13个方面共同构成我国国家制度的基本框架,成为推进“中国之治”的“三步走”总体目标的制度密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引导全党全社会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坚定制度自信”[34]。从“制度自觉”到“制度自信”,不是简单的修辞运用,而是制度实践的逻辑必然。坚定制度自信,必须充分认识到中国制度的巨大优势。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党领导人民形成、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不断在实践中彰显国家制度的巨大优势。面对2020年的抗疫防控工作,“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等“中国之治”的制度优势更加彰显,成为我们战胜疫情的一大法宝,为坚定“制度自信”盈注更加充沛的底气。进入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问题为导向,不断完善国家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制度的优越性,更好地把国家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确保国家社会繁荣稳定提供坚实的制度支撑。
(四)文化特色: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论述,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
文化是承载一个国家、民族和政党生存发展的精神命脉。不论哪一个国家、民族和政党,如果丢失或抛弃了根植于本身特色的文化价值观,就会在思想上“失魂”、精神上“缺钙”、行动上“乏力”,最终迷失自己的“精神家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承载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历史记忆,是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构成,它们彼此互通互融、同心共筑,是激励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共同朝着美好生活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创造性阐发了坚定“文化自信”,提出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35],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特色”的文化建构,为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有助于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坚定“文化自信”,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加快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实施革命文化保护利用工程,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时刻把社会效益摆在文化创造生产的首要位置,不断以高质量的文化供给更好地满足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在面向中国实际、解读中国实践、发展中国理论上,构建起涵盖历史、政治、文化、军事、党建等各领域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以新表述、新概念和新范畴推动我国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心理学等学科建设,不断凸显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构筑改革创新的中国精神、引领时代的中国价值和气势磅礴的中国力量,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深厚的文化养分。
四、结语
人民至上、问题导向、中国特色是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立场、重要方法和基本观点,体现了对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继承、坚持和发展,三者紧密相联、互为依存,共同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活的灵魂。新时代推进伟大事业,需要将人民至上、问题导向、中国特色这一活的灵魂更好地贯彻在社会建设、制度完善、反腐倡廉等方方面面,体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和伟大实践之中,从而站稳坚实的政治立场、体现科学的方法论、在各项政策举措中彰显中国特色,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