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的当代价值与传承路径
2021-04-15徐俊
徐俊
(扬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1]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征程中,华夏先民们创造了博大精深、充满智慧与哲理的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屡经挫折而不馁、身陷困境而不惑的重要精神法宝。在华夏先民们所留下的这些文化瑰宝中,感恩文化是其中一朵璀璨夺目的奇葩,它使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中始终存续着敬畏、感恩的真挚情怀。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传承感恩、践行感恩才成就了中华民族有别于人类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感恩文化。这种感恩文化,不仅在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当下也同样具有无法替代的精神价值。近现代以来,随着工业文明的高歌猛进,部分国民在享受日益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却面临着欲壑难填、诚信缺失、信仰动摇、焦虑不安等诸多现代性“病症”的困扰之中。尽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现实生活中部分国民推崇以工具理性为核心的西方“掠夺”文化而刻意贬损乃至主动遗忘以价值理性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的行为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在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再次聚焦并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的深刻意涵、价值意蕴,并探索其传承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的深刻意涵
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是在中国各民族历经几千年不断融合中形成的,它承载了中国各民族繁衍生息与开拓奋进的生存智慧,体现了中国各民族对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宇宙万物间的关系及其内在规律的关怀与追问。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先后“经历了由以感恩天地为主的崇拜文化,到以感恩父母为主的孝文化,再到以感恩社会为主的礼仪文化”[2]几个阶段,但它在整体上却共同包含着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珍爱、对他者的关怀、对恩德的感激、对祖国的担当。
(一)顺天应物:“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顺天应物进而天人合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在道德层面的最高境界,也是农耕社会中中华民族修身、齐家、治国的自然延伸,展现了中华文明的特有魅力。“中华文化最为精致深邃的思想往往都来源于人们对自然、世界的理解、感悟。”[3]从某种程度上说,顺天应物即是强调人类要按照“天”的意志和“自然”的规律行事,在实现和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要呵护天地万物的权益,否则必然会招致“天”的报应和惩罚,所谓“人在做,天在看”说的即是这个道理。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中,“天”和“自然”的地位高低及其主从关系并不是其核心问题。尽管有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的经典表述,但在寻常百姓家的道德生活中“天”和“自然”都代表着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威,不仅掌控着宇宙万物的运转,也左右着人类的生死、祸福。正因如此,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对于“天”或“自然”的道德功能的思考远胜于对其本体论的追问。
(二)珍爱生命:“爱先人之遗体,惜己身之分气”
宇宙万物总有始,而父母则是其子女生命的源头。因此,对于父母创造生命的大恩,作为子女的报恩行为理应从珍爱自己的生命开始。然而,生命作为实体存在并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熔铸于个体的身体发肤之中。华夏先民们以珍惜身体发肤的行为来感谢父母赐予生命的恩情,这也是最基础、最原始的“孝”[4]。这种惜身如玉的感恩理念深深浸润于中国传统伦理生活中,彰显于广大百姓的家风家训以及习俗节庆中。《孝经·开宗明义章》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颜氏家训》指出:“夫生不可不惜”(《养生篇》);“爱先人之遗体,惜己身之分气”(《兄弟篇》)。此外,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既是对先人的追思,也是对其赐予生命的感恩。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中,对父母赐予生命的感恩不仅表现为对自己和他者生命的珍爱,还由此延伸为对自身道德品行的修养与呵护。可见,对生命的珍爱是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最基本的内容。
(三)成人之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以“推己及人”为核心的成人之美可谓是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的又一重要内容。孔子在论“仁”时曾指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此句意在强调,有仁德的人想有所作为也要帮助别人有所作为,自己想要实现目标也要帮助别人实现目标。在中国传统伦常生活中,成人之美主要体现在个体的立身行事、孝亲敬友、奉献助人等具体道德实践中,是历代经学大儒极为关注的对象。譬如,关于“立身行事”,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关于“奉献助人”,唐朝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宋朝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等道德箴言皆为典范。本质上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中的“成人之美”关怀,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用费孝通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5]这十六字箴言加以概括。
(四)知恩图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知恩图报是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的重要内容,它既是受恩者的一种道德义务,也是衡量其品质好坏的一种道德标准。具体而言,它一方面强调受恩者要主动回报施恩者的恩惠,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力所能及的报答;另一方面又强调要对知恩不报、忘恩负义之辈进行道德谴责。其中,诸如“知恩图报,善莫大焉”“知恩不报非君子,万古千秋作骂名”等道德箴言所表达的即是此理。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对施恩者也提出了道德要求,不但不鼓励其向受恩者主动索取某种回报,即便是有这种想法也是不道德的,譬如明末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中借赵匡胤之口所强调的“施恩图报非君子”即是例证。在此基础上,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还将施恩与受恩的辩证统一关系进一步拓展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不仅强调日常交往中“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还强调“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弟子规·增广贤文·朱子家训》)。
(五)报效祖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报效祖国是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由对国家自豪感和历史认同感而衍生出的一种对祖国的生养、庇护的感恩,凝聚与体现着先人们浓烈的爱国、报国之情。纵观中华文明发展史,尽管对族群、家庭等集体保持敬畏和感恩之情是一种发自本能的原始情感,也是人类在早期自然环境极端恶劣条件下维持自身生存的本能反应,但随着人类脱离蒙昧、野蛮进入到文明阶段之后,这种自发的本能之情便日渐发展为一种对自己祖国由衷的爱戴和感恩之情,当然这种自觉的情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指涉的具体内容有所差异。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家国一体”“朕即国家”“朕即天下”等家国同构思想的影响,古代中国社会所倡导的报效祖国始终都将捍卫“君”的利益与捍卫国家、民族的利益结合起来,但其中凝聚与体现着先人们的爱国、报国之情。对此,许多爱国之士以不同的话语表达了对国家的情感,譬如孔子的“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病起书怀》)等皆是代表。新中国成立以后,报效祖国是中华儿女感恩祖国生养、庇护之恩而产生的行为,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意蕴深刻、内容丰富,真实反映了华夏先民们在处理人与宇宙万物的复杂关系时所秉持的敬畏、宽容与感激的情怀。这种真挚的情怀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化为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尊重自然的生活方式,不仅贯穿于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也体现于中华民族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对于涵养个体正确的生命价值观、维护社会的伦理秩序等都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当然,由于中华传统感恩文化是农耕文明的历史产物,其中必然存在某些不适合现代文明的部分,故此,我们应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在当代焕发勃勃生机。
二、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的当代价值
中华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6],“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7]。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也因吸纳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生存智慧和实践经验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
(一)有助于矫治扭曲的生命价值观,增进个体身心和谐
价值观是对价值的内容、功能及其评价标准等的系统性看法和根本性观点,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具体体现,对人的言行具有指导、支撑与规约的作用。其中,生命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和处理自身及其他人生命时所持有的根本观念[8]。对个体而言,是否敬畏生命、是否具有正向的生命价值观,是判断其是否尊重、珍惜自身及他人生命的重要方法,也是影响其身心能否和谐的重要因素。在当今多元思想鱼龙混杂的时代,部分人出现生命价值观扭曲和错位的现象,他们或看淡生死,产生自虐、自伤、自残甚至自杀等心理倾向,或漠视他人生命,为达目的而做出绑架、纵火、杀人等严重危及他人安全的极端行为。本质上而言,在这些导致个体生命价值观扭曲的因素中,感恩意识的缺失显然是一个共同特征。由于对生命缺乏感恩、敬畏意识,一些人无视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及其价值,轻率地对待生命,致使自身难以保持身体与心灵的和谐。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可积极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珍爱生命的传统去矫治个体扭曲的生命价值观,使其长期陷入严重冲突和矛盾状态的身心关系逐步得到调适,进而最终达到身心愉悦、和谐的状态。在此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的积极价值便能重新得到彰显。
(二)有助于缓和人际关系紧张,促进人际关系和顺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这决定了人的存在和发展必然是在关系中实现的。一般而言,人际关系是否和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感恩意识是否存有的状况。当人的感恩意识淡化或缺失时,出现心态失衡或价值观扭曲的概率就会增多,这在社会转型期极易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利益关系等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现代性在催生物质财富呈几何倍数增长的同时也导致贫富差距、阶层固化、为富不仁等问题的滋生,由此引发人与人之间矛盾的增多。另一方面,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助长了一些人的狂妄自大,他们推崇“人对人是狼”的丛林法则,以成人之恶代替成人之美,对他人的宽容和敬畏感几近消弭,对别人给予的帮助无动于衷。事实表明,现代性的张扬并未理所当然地给人类带来心存感恩、互谅互让、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相反在不经意间造成人与人间的疏远、冷漠与淡薄[9]。显然,现代性的“病症”单纯依靠现代性的“药方”已力不从心,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中汲取养分和智慧。从某种程度上说,创造性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积极倡导成人之美的传统美德,有助于缓解人际关系紧张,促进人际关系和顺。
(三)有助于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提高社会和谐度
社会和谐是社会矛盾在特定时空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的实现和维持需要矛盾各方在发展中保持动态平衡,否则社会和谐就会演化为社会冲突。在关涉社会和谐的众多因素中,感恩意识通常充当社会关系良性运转的“润滑剂”,因为它能使一些社会矛盾和冲突在相互理解与包容中被无形地化解,从而维护社会伦理秩序、融洽社会关系,进而实现社会和谐。纵观中华文明发展史,中国古代社会十分重视培养民众的感恩意识以化解社会矛盾,尽管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阶级矛盾,但在一定程度上却有助于化解不同阶级间或同一阶级内部各成员间的矛盾。近代以来在内忧外患的双重挤压下,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在极端工具理性主义的冲击和消解下逐渐式微,施恩于人而不图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施恩和受恩的道德品行被部分国人抛之脑后,对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尽管这种现象是由多种原因所致,但由感恩意识淡化或缺失而导致的道德滑坡、人性异化则不可忽视。事实证明,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有助于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提高社会和谐度。
(四)有助于消除数典忘祖之耻行,增强民众爱国之情
在人的情感中,爱国是一种浓烈而持久的特殊情感。尽管它所指称的对象存在差异,但对祖国的由衷感激之情则是一致的。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孝道转化为治国之道”[10],爱国便成为人的最基本品质。从某种程度上说,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冲突时,感恩意识淡漠或缺失的人必然会做出有损国家利益之事。基于此,华夏先民们一直注重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中增进民众对国家的眷恋和忠贞之情。如在处理“忠”与“孝”的关系上,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常常将“尽孝”作为“行忠”的前提和基础,而将“行忠”作为“尽孝”的更高境界。孔子曰:“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在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史中,“岳母刺字”可谓是处理“忠”“孝”关系的典范。然而,近现代以来随着西方工具理性主义及其派生物“商品拜物教”的盛行,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在西方思潮的冲击下以及部分国人的盲目否定中逐渐衰落。部分国民追求自身利益至上,经受不住权、钱、色的诱惑甘当敌对势力的代言人,给国家和民族造成了重大损失。为此,应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以消除数典忘祖之耻行,增强民众爱国之情。
(五)有助于审视全球生态危机,强化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是人类对关涉自身生死存亡问题的集体关切,具有境遇性、历史性和差异性等特征。在前现代文明时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主要体现为对危及氏族、部落、城邦或君主国生死存亡问题的关切,而在后现代文明时期则主要体现为对危及全人类整体命运与安全问题的关切。然而,无论在何种意义上对其进行解读,它都是人类特定群体在特定时期对自身命运与归宿的整体关切。纵观人类发展史,绝大多数人总是为维护命运共同体而同少数人斗争。这些少数人奉行个人利益或小团体利益至上原则,经常做出有损整体利益之事。为了防患少数行为演变为多数行为风险的发生,传统感恩文化一方面在民众中积极倡导“敬天”“顺天”“天人交感”“患难与共”等价值理念;另一方面以“天打雷劈”“断子绝孙”等严厉惩罚警示那些图谋不轨之人。尽管其中不乏封建迷信的成分,但“省天谴而畏天威”的共识却是华夏先民命运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现代以来在理性至上思维的影响下,人类以“万物主宰”的身份过度开采自然资源,从而加剧了全球生态危机。事实表明,加大对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的传承力度,有助于化解全球生态危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日月如磨蚁”。尽管历史的车轮已经踏上了新时代的征程,但只要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没有断,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就必然有其存在的价值。无论它是否尽善尽美,也无论它能否直接产生经济效应,它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征程中的作用都是无可替代的。
三、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的传承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是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由中华各民族共同铸就的精神遗产。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结晶,在21世纪的今天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可行之策是,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11]的同时,通过综合采用认知教育、情感渲染、意志锻炼和行为塑造等举措,不断促使国民更好地感受、亲近、认同和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进而使他们在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的精神实质,感受其细腻韵味、体悟其持久魅力的基础上弘扬其时代精神。
(一)开展认知教育,促使国民更好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把握其精神实质
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尽管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但其较为晦涩的语言和委婉的表达方式却使当下习惯于通俗、平铺表达方式的国民对其的认知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亟须通过加强国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的认知教育来破除其认知上的障碍。一方面,可通过媒体宣传在全社会营造“以知恩报恩为荣,以忘恩负义为耻”的道德风尚。具体路径为:充分利用好广播、电视、报刊、书籍等传统媒体和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自媒体,以及微博、微信、QQ、论坛等新媒体客户端加大对感恩生命、感恩他人、感恩社会、感恩祖国和感恩天地等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的宣传力度,最大限度地拓展认知渠道,让国民在知恩、识恩基础上懂得感恩和报恩。另一方面,可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区等多元主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的宣传功能,推动形成多轮驱动的教育联动机制。对于家庭而言,家长可以通过讨论和体验等家庭实践或者身体力行来教育子女顺天应物、珍爱生命、成人之美、知恩图报、报效祖国,增强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的感恩认知[12]。对于学校而言,可以通过开设感恩特色课程和专题讲座、设计感恩教育情境、创造性恢复拜师谢师礼仪[13]等多种形式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教育。对于社区而言,可以将热爱生命、尽孝尽忠、知恩报德、乐于助人等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的内容融入百姓大讲堂、群众文艺汇演、爱心帮扶等活动中,助推国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精神实质的把握。
(二)实施情感渲染,促使国民更好地亲近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感受其细腻韵味
心理学上认为,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能够有效提升人们对心理对象的情感体验。同样,积极的感恩体验也有助于提升人们对感恩意识及其行为的理解。因此,为了促使国民更好地亲近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可以从营造情感氛围、丰富情感渲染等形式入手。其一,注重发挥启蒙教育对促使国民亲近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作用。首先通过诵读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的名篇佳作让人们获得对珍爱生命、敬天法祖等感恩观的初步感知,再通过给他们讲解传统经典感恩故事增强其对孝文化、礼仪文化等感恩文化的亲近感。其二,注重发挥日常生活实践对促使国民亲近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的作用。通过倡导学习孙穆王成人之美、韩信知恩图报、岳飞精忠报国等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中的道德楷模的先进事迹,或者锻炼身体、陪伴和帮助父母、感恩报答他人等感恩行为,实现感恩由外在感知向内在体悟转化,以培养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的亲切感。其三,注重发挥角色互换对促使国民亲近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的作用。通过开展父母与子女、老师与学生、领导与下属等不同国民间具体角色的互换活动,唤醒他们感天地生物之恩、感父母养育之恩、感老师谆谆教诲之恩、感他人关爱与协助之恩、感国家护卫之恩的感恩情怀[14],加深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细腻韵味的感受度。
(三)加强意志锻炼,促使国民更好地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体悟其持久魅力
从精神分析学角度看,认同是指“个体通过潜意识模仿某一对象而获得心理归属感的过程”[15]。认同的形成既需要意志力的参与,也是意志力不断经受淬炼的结果。国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由认知、亲近向认同转化并确立归属感的过程是一个意志力不断经受锻炼的长期精神洗礼过程,表现在他们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参悟其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而且需要在循环往复的伦常生活中经受锻炼和考验,如此才能真切体悟到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的持久魅力,从而提升对其的认同度。鉴于此,以下两点可作为加强国民意志锻炼的切入点。一是通过广泛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经典文献淬炼意志。比如,可以选取“四书五经”、《颜氏家训》等经典文献作为学习素材,认真研读、仔细揣摩,体会其中所倡导的对生命的尊重、对父母的孝敬、对国家的爱戴和对自然的敬畏等感恩文化的独有魅力,逐渐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自然观和人际交往观等观念。二是通过置身于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淬炼意志。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发展与积累,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产生一批彪炳史册的事件或人物,但同时也会存在足以令后人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的文化迷雾。这就需要国民首先置身于汗牛充栋式的中华传统感恩文化的故纸堆里仔细爬梳,经过详细考证与反复对比逐步确证文献的可信度,然后以宏观的历史视角、辩证的分析方法审视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进而穿透历史迷雾,揭示其时代意义,彰显其永恒魅力。
(四)注重行为塑造,促使国民更好地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弘扬其时代精神
一种精神或文化的弘扬需要主体的实践为之提供源源不断的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的时代弘扬需要国民身体力行。首先,在平淡、自然的感激行为中筑牢国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的精神认同。例如,接受他人的佑助后可以通过一条问候的短信、一句诚挚的谢意、一丝淡淡的微笑等简单方式来表达感恩,以表达发自内心的感恩之情。其次,在自觉自愿的助人活动中筑牢国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的精神认同。例如,在家里可以主动承担一些家务活;在学校可以申请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在社区可以为一些独居老人或行动不便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通过这些有意义的活动,可以进一步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再次,在创造性重构感恩载体中筑牢国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的精神认同。感恩是一种思想意识,也是一种精神活动。它需要依靠载体来体现,也需要借助载体来巩固。但是,由于感恩载体永远处于流变之中,所以在变化了的时空下就非常有必要对其进行创造性重构。当前,我们可以在挖掘并保护好富有感恩意义的传统节日的同时,结合新时代的特征以及国民的喜好,创造性地构建以“最美孝心少年”“最美乡村教师”“感动中国人物”等为代表的既有民族韵味又有时代气息的感恩载体,促使国民更好地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
一言以蔽之,“人类的社会总是变动的……可是历史中也不可能没有经常性的因素,不论变革如何剧烈,仍有许多文化是延续的、相同的”[16]。经由数千年化育而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对人类感恩和其报答行为的深刻理解,具有穿透历史时空而愈显持久魅力的特性。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代乃至未来,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都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最终走向人类大同的历史征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瑰宝。因此,作为中华民族的当代传人,国民有责任更有信心将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加以传承并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