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健康养老趋势的应用型养老服务人才产教融合培养研究
——以广西为例

2021-04-15李健生李忻之

广西社会科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产教养老校企

李健生,李忻之

(广西医科大学,广西 南宁 530021)

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发展,2019年末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25388万人,占总人口的18.1%;其中65岁以上人口已达到1.76亿人,占总人口的12.6%。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老年人数量过亿的国家,仅差1.4%就正式进入“老龄社会”[1]。

大健康趋势促进了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产业的迅速发展,全国性医养结合专业人才的缺乏已成为当前发展健康养老产业的短板。然而,养老服务的职业规范建设,养老服务与管理人才的培养都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几乎没有任何捷径可走。本文基于产教融合培养人才的理论成果,以广西为例,探讨在大健康趋势下开展医养结合应用型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实践,以求创新之道。

一、文献述评及问题的提出

“产教融合”提升了“校企合作”的内涵,表明校企合作由单向互动转变为双向互动,校企资源由简单的点与面的结合向深度和广度的延伸融合。具体到医养产教融合,是指将养老产业与医学教育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以及企业与院校共建平台、共育人才的学习场所合作[2]。医养产教融合是解决养老产业人才匮乏问题的有效举措,也是校企合作的高级阶段[3]。产教融合本质上是一种基于共赢的跨界融合,经由企业和院校各自拿出一部分资源进行合作共享,以达到资源互补、发展共赢的目的。校企融合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为院校专业发展、招生和应用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撑,能否助推企业发展和给企业带来价值。当前,在国际上有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美国的“CBE”等相对比较成熟的产教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4]。这种模式既有效解决了企业的人才需求又有效解决了院校所培养人才供给与企业需求脱节的问题。

在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培养方面,张鹤认为产教融合是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促使课堂教学与校外实践有机结合[5];张利新提出产教融合“校企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6];窦立军提出“五个融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7];王天鑫和韩俊江提出,搭建实践平台,运用多元主体展开职业培训[8]。大健康趋势下各地开展医养结合养老方式因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差异巨大,不同的养老模式存在不同层次人才需求,养老队伍人才的培养培训水平也存在差异。大多数学者主要是就当地的养老实践情况进行经验性探讨和分析,从理论角度探索养老人才培养模式。马杰等提出鼓励部分高校向技术专业转型,重点建设与发展老年服务专业[9];臧少敏提出产学结合培养养老产业综合型管理人才[10];闾志俊提出以区域养老为实训基地,开展“产教研”融合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11]。这些卓有见地的意见建议和措施对策,为进一步深入开展产教融合的养老人才培养研究奠定了基础、拓展了思路。

本文旨在以企业对接学校,以发展养老产业为先导,将经营服务与院校所设相关专业紧密结合以推动院校积极增设适合养老产业的新专业,形成理论知识培养与技术技能系统培训相结合的育人合作模式,逐步打破藩篱分割,开展适应社会发展的养老产业科学研究,为养老产业可持续发展培养更多专业人才提供理论支持,力图形成“产教研”一体化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二、我国养老服务人才队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养老服务人才缺口大,专业人才供给不足

根据全国老龄办统计,2020年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达到4200万人,如果以完全失能人口照护比1∶3为口径计算,全国需要养老护理人才1400万人;当前,全国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登记在册的仅有70余万人,机构养老的养护之比高达7.8∶1,养老服务人员缺口极大[12]。2019年9月民政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实施意见》指出,2022年要分别完成培养培训1万名院长、200万名护理员、10万名社工的养老急缺人才规划[13]。但即便如此,仍与实际需求存在很大的差距。可见,目前我国养老专业人才缺口相当大,供给严重不足。

(二)队伍专业水平不高,“三低三高”现象突出

当前,在我国各级各类养老服务机构中,护理员是机构养老队伍的主体,且普遍存在以下四个特点:一是以城区“4050”人员灵活就业或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为主,缺乏养老护理的职业技能训练,年龄普遍偏大。二是养老一线服务人员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不少人仅为初中毕业,中专或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甚至不到机构养老员工的三分之一。三是各类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包括医生、护士等)严重匮乏,在社会养老服务机构人员总数中医护人员仅占9.14%,社会工作者仅占3.14%[14]。四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机构养老服务在社会上尚未得到广泛认可,普通高等院校或职业院校毕业生觉得发展局限大、空间小,职业风险高、前景黯淡,离职转岗现象频繁发生。以广西养老机构为例,老人和家属普遍能接受的费用在3000~4000元左右,而养老机构照护一位失能老人的成本为6000~8000元,机构收入偏低直接导致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待遇低,职业认同感不强,导致出现阶段性就业较多、人员流动性较大,各种因素叠加直接制约了机构专业化水平的提升,且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解决。

(三)职业化程度不高,培养专业养老服务人才的力度较弱

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相当滞后,与养老服务的迫切需求相差甚远,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国内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的大学、中专院校较少,无法满足国内对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需求,且很多学生毕业之后不愿意进入养老行业,到企业实习的学生最后留下从事养老服务的不到十分之一。二是培养层次比较单一,尚未形成健全完善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虽然部分职业院校适应大健康产业发展需要,设置了老年服务与管理、养老护理、护理本科、社区康复、康复医学、运动康复、社会工作等专业,但实践培训基地仍然不足,严重制约着养老与服务人才培养。三是专业教师严重不足,科研项目开展有限,在全国范围内鲜少建设养老服务师资培训基地,直接制约了养老服务专业的建设和发展,造成人才培养职业化程度不高,无法跟上养老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步伐。

(四)专业管理人才匮乏制约养老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201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我国现拥有15.5万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5]。而全国养老机构实际仅约有12万名管理人员,尤其在大健康趋势下随着医养结合养老的兴起,养老机构对养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人才求贤若渴,实在招聘不到只能用其他专业人才来代替。然而这种做法往往很难适应现代养老产业的发展,甚至造成养老机构无法盈利或走向倒闭。随着养老市场化经营程度的提高,养老机构对懂经营、会管理的高级人才需求将更强。因此,各类专业化养老服务机构管理人员匮乏,已严重制约养老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三、开展养老服务人才产教融合培养的内外部机理分析

(一)政策支撑

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2015年教育部、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引导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2017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十三五”期间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以上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推动校企合作向深度发展和广度延伸,通过“产教研融合、协同育人”[16],加快部分高等教育向应用型转换,促进地方经济发展。2013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的若干意见》和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都分别指出:加快健康养老所需老年医学、养老护理和养老社会工作等专业人才培养,强化机构养老负责人与管理人员的培训,使其熟悉养老政策,掌握养老服务标准与法律法规。依托校企共建推进职业院校养老服务实训基地建设,期望在持续深入的产教融合培养中造就一大批专业理论扎实、服务技能娴熟、职业素养高,适应我国医养融合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养老人才队伍,以解决当前所面临专业人才匮乏的现实问题。

(二)资源优势

资源是一切组织存在、运行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推动产教融合培养人才的前提和支撑[17]。养老企业拥有成熟的养老服务与经营模式、相关养老专业所需实习场所,以及相对固定、多层次、不同需求的老年服务群体,同时拥有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的养老管理精英和服务能手,可以在经营服务中兼职教学人员,依据产教结合计划,开展经营服务中的教学工作,最适合打造相关养老服务专业实训基地和实训中心。院校拥有专业教学设备、教育经费、成熟学科、雄厚师资与充足生源等内部资源,同时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源、政府资源和横向同行资源等。因此,通过校企合作开展产教融合既可以贴近养老产业所需技能人才进行招生和培养,增强院校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又能使养老产业在产教融合中逐步实现人才队伍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

(三)利益驱动

利益是人们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一切活动的内在动力[18]。在校企产教融合中,有利于院校打造具有“产学研”三位一体功能的现代养老服务专业实训基地和实训中心,为学科专业发展和招生提供有利条件,培养更接地气的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有利于企业降低人力资源成本、优化养老服务人才队伍,逐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由于校企合作灵活的产教融合制度既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增进福利,又能让专业教师的价值和地位得到体现,提升专业教师的职业资信;产教融合能更早让学生感受到养老服务企业的文化,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学生在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实践中既能实现自身价值又能缩短培养时间和费用支出等。因此,校企产教融合和谐的利益关系与足够的利益刺激能够从源头上为产教研融合培养养老服务人才提供充足的利益动力。

(四)企业核心竞争力培铸

1.优化企业养老服务队伍。当前,多数机构养老服务聘用人员中城市或郊区的“4050”人员或进城务工人员占90%以上,人员中学历低、基础弱、专业技能不高、职业水平低的不在少数,导致社会普遍认为企业养老从业人员就是低层次的“护理员”,职业与岗位缺乏竞争力、没有长远的职业规划,流动性大,技能和业务水平提升有限,最终成为阻碍机构养老发展的关键因素[19]。因此,如何提升机构养老从业人员的层次和水平,进而优化养老服务队伍,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借助产教融合,让养老机构人员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将需求尽早融入院校的专业教学项目中,学校专业招生与养老产业所需人才直接挂钩,通过养老实训基地让学生在院校学习期间就能感受到养老服务企业文化,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引导学生毕业就业的方向,培养真正掌握养老服务领域核心技能的后备人才,这样既能缩短培养时间又能节约培养费用支出,同时有利于学生见习、实习、实训,也可以促进机构养老人员队伍潜意识优化。

2.企业得益于综合养老管理人才培养。通过专业教师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从专业理论上助力机构养老管理者总结运营与服务经验,运用最新研究理论和专业知识技能,弥补自身管理人才不足,完善管理模式。通过让管理人员整合机构养老在服务领域的典型工作案例融入养老服务产业人才培训,将实际工作案例转化为专业教学题材,让管理人员现身带教,做到教学过程与实际服务过程相一致,倒逼管理人员因本领不足恐慌而主动吸纳新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最终实现教学相长。通过多学科专业教师的教学,让管理人员完善专业知识结构,再以机构养老为基础,由专业教师带领机构管理人员开展养老领域的问题研究,迅速将成果转化为教学题材,不仅让专业教师的价值和地位得到体现,提升产教融合的应用效果,而且在提升专业教师职业自信的同时助力培养机构养老综合管理人才。

3.企业形成人才优势的核心竞争力。随着健康养老产业不断升温,各地政府对健康养老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将持续加大,养老服务产业即将步入转型换代与服务升级的关键期,人力资源的优势成为养老机构成功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校企产教融合的实施,机构养老的员工培养与专业知识对接、与校园文化相融合,职业教师与专业学生潜移默化地带动员工提升自身素养和专业知识技能,全面促进机构养老从业人员素质提升,从而助力机构养老逐步形成人才优势的核心竞争力。

四、应用型养老服务人才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的理论探讨

(一)理论靶向

以机构养老服务为基础,通过校企合作整合校企双方优势资源,将学校教学、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进行有机结合,构建“教学、经营、培训、服务”四位一体的实体化养老服务实践基地,建立健全“产教融合、学研相长、校企一体”的养老人才培养机制,打造具有“产学研”三位一体功能的现代养老服务专业实训中心,从而实现“以产促教,以教促改,产教共赢,共同提升”的养老服务专业教师队伍培养模式[20],实现互利共赢。

(二)培养模式的理论镜鉴

谭海林和王继山提出的院校“校中厂”模式值得借鉴[21]。在这种模式下企业承接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学生的技能训练、服务实训,营造真实的职业环境,提供养老服务短期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实践学习机会;院校结合养老行业与职业标准、岗位与服务要求展开实践课程教学,通过产业链、教学链、知识链、利益链等创新使实践教学更能满足养老产业发展的需求;企业与院校创造适合养老专业实践的现场执教基础条件,以专业教师为主导,以机构养老管理精英和养老服务能手为辅助,将典型工作案例转化为专业教学题材,走进实践教学课堂,实现教学过程与实际服务过程相一致,增强实训实践效果,发挥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应用性。

(三)养老服务人才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的逻辑理路

以校企产教结合为纽带,遵循“产教融入→产教融通→产教融合”的逻辑理路,建立完善产教融合的长效合作机制,促进形成产教融合培养应用型养老服务人才的良性互动发展格局。

1.重视产教融入的基础性环节。院校要将养老应用型人才培养融入养老机构或产业的经营、管理和服务的各环节,突破传统封闭办学格局,精准对接健康养老产业或社会组织的实际需求,制定实施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习实训等相关规划,实现办学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

2.抓实产教融通的关键节点。校企双方在养老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养老机构或产业的经营、管理和服务融入基础上,共同制订应用型服务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与企业经营服务有机结合的育人框架和专业课程体系,以专业教师为主导、机构养老管理精英和养老服务能手为专业实训指导教师,做到教学过程与实际服务相互融通,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应用人才相融通的共同目标。

3.实现产教融合的双赢目标。校与企之间以利益共同点为基础,搭建产教融合的长效合作机制,逐步实现产教双方的各种资源要素互相转化、互相支撑,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全新生态体系[22]。首先,产教双方共同开展养老服务领域的产业问题探索,拓展养老行业交流与技术合作,开阔师生与机构员工职业视野,促进养老行业学术研究氛围的形成,逐步培养管理者与专业教师的研究能力。其次,产教双方共同构建养老服务产业协同创新平台,研究探索养老产业运营机制改革、服务体系创新、职业技能升级等相关课题,推动养老服务问题研究的深入发展,为培养更多适合产业需求的综合管理人才和产业运营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再次,产教双方共同构建“养老标杆企业+学校+专业管理+专业服务机构+养老企业群”的产教融合发展平台,运用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实现各方资源要素参与产教融合的价值共享,促进形成产教融合发展大格局。

五、养老机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与创新

(一)产学互动塑造优质养老实践实训平台

2015年,广西医科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依托学校优质医疗资源,通过政企合作、公建民营形式承接广西社会福利院,设立广西医大仁爱养老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多形式、多渠道借助学校附属三甲医院老年病学科(含呼吸、内分泌代谢、消化、心血管神经、康复医学)的临床技术优势,结合心理学和营养学干预,开展各种医养结合服务项目,包括专家教授每周定期养护查房会诊、辅助康复治疗、心理咨询治疗和老年健康知识讲座等,多层次、多元化提供有关爱、有尊严的高品质专业养老服务,同时开展“中心”养老队伍的现场带教带训工作,既增强了入住老人的幸福感又促进养老团队服务水平的提高。加强机构内涵外延建设,奠定产教融合基础。“中心”以学校附属三甲医院医疗资源为后盾、依托老年病学科临床优势,在养老院内注册广西医科大学南宁综合门诊部与“中心”医务室融合运行,设立医务部、护理部和康复治疗室,配置医生、护士、职业药师等形成完整的医技人员服务链条。由此,产教合作取得了较大突破,推动了医养服务研究智库化集成。“中心”自成立以来,不定期聘请广西医科大学医疗、护理、人文管理的教授以及产业经营专家对养老管理与服务人员进行多形式、多渠道业务技能培训,“中心”服务人员有效开阔了视野,提升了自身职业定位和素质。近年来,使“中心”与广西多所涉及养老服务行业的院校签订了共育养老服务高素质人才协议,承接老年服务与管理、护理、康复治疗、运动康复、社会工作的见习与实习,并设立了“广西医养结合与健康养老服务研究中心”新型智库,推动医养服务研究智库化集成。

(二)实践引领推进校企融合应用人才培养

以市场需求调查为依托,围绕养老服务、养老机构管理、老龄产业发展等专业职业能力,探索具有全周期、模块式、长效化等复合特征的老年服务管理专业社会实践模式,创新学生社会实践改革思路。具体来讲,一是通过系统化的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专业为老服务能力、养老机构管理能力和老龄产业发展管理能力。二是依托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拓展学生的思维,摆脱“专业即就业”的局限,塑造学生融入且适应工作岗位的一般性能力素质。三是实施学生社会实践模块化改造。把学生社会实践有机划分为“服务模块”“管理模块”“法律模块”“人文模块”等四项,将理论知识学习阶段的医疗护理、生活照料、心理咨询、养生保健、养老机构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老年人权益保障政策法规、老年社会工作等相关内容有机融入社会实践方案设计之中。当然,一项创新社会实践不可避免地存在些许不足,尤其在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针对性、系统性和灵活性上有待增强。因此,须客观评估效果、及时反馈调整、优化路径措施。从社会实践的指向性、可行性及满意度等维度建构评估指标体系,对用人单位、服务受众、社会实践基地、不同年级学生等相关群体展开调查,进而对方案设计及实践开展等环节可能存在的问题予以优化完善。

(三)改革创新实现培养目标与时俱进

以响应社会需求、强化学生就业能力为中心,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综合提高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结合社会实践优化和模式创新,探索改革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满足用人单位和服务对象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弹性要求。将用人单位和服务对象的意见需求作为重要参考依据,开展实地调研、组织研讨,构建以工作过程为主导的职业能力递进的模块化社会实践内容体系,进而促成学生职业能力塑造以有效回应其差别化要求。其二,搭建专业社会实践指导教师团队,强化带训实践效果。从结构优化、激励保障、能力提升等多个层面加强专业社会实践指导教师团队的建设工作,凸显指导教师团队的梯度协作,为高校教师走进养老职场提供充分机会,将一线实践经验带入课堂教学,实现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融会贯通,强化带训实践效果。其三,培养学生一专多能的职业能力,拓宽学生就业选择范围。根据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由简单到复杂的特点,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注重加强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差别化管理,特别针对高年级学生就业指导与社会实践统筹衔接,拓宽学生就业选择范围,协助学生明确职业目标,科学规划职业生涯,进而全面提高岗位职业能力,顺利融入新的工作环境。

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既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又需要职业教育的沉淀和积累,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解决养老服务人才匮乏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尤其当前兴起的医养结合养老对养老服务人才的渴求更迫切、需求量更大。实践证明,解决应用型养老服务人才缺乏的瓶颈离不开政府、学校、科研机构、养老服务机构等多方资源的有机整合,只有政校企紧密合作,共同构建“共建共享、共赢共进”校企一体化的“产教研”融合长效机制,才能探索出接地气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大健康趋势下养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产教养老校企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