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家训文化的育人方式与创新路径
2021-04-15马建欣
马建欣
(甘肃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兰州 730070)
提要: 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传承积淀而成的家训文化,是以儒家教以成人与学以成人的德性人格塑造思想为核心,经过自觉而有效的民间大众生活化家训实践结晶而成的中国传统育人智慧。它的成功与高明,体现在普通民众在立德树人的理论和解决现实问题等方面的匠心独具,通过充分利用和挖掘家庭培育家人子弟德性人格的一切要素和可能,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大众育民新人成功之路。坚定中华文化自信,直面当今小家庭时代家训、家教和家风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把古代民间大众成功培育德性人格的家训文化精神,接续推广到今天的家庭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当中,必将优化和丰富现代教育理论与方法。
中华民族历来重家训、守家风,中国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强烈愿望,落实在每个家长自觉而自为的惯常行为当中,便表现为通过治家教子的理论和实践形式,成功塑造家人子弟理想人格的同时,把家训这一生活化的民间大众德育方式演绎和发展成为中华家训文化。这个对中国人成长成才具有永续熏陶习染作用的民间大众教化方式,经过历代家长为子女家人计从长远而惯常施予的家庭教育活动,将修齐治平的社会治世理想转化为治家教子的训育长效机制,便历史地铸就出中国人世代传承家训思想、自觉遵循家教仪轨而养成的不坠家风[1]。
学习借鉴世界各民族先进家庭教育理念与方法,积极探索解决人民群众接受更好教育的需要与包括家训文化在内的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一矛盾的办法,不仅需要批判地继承传统家训文化,而且要通过创新现代家庭教育方式,树立良好家风门风,完善现代家训模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赓续家训文化,创新现代家庭德育方式
(一)注重家庭,夯实中华家训文化基础
家训文化以家庭的存续为前提和基础,随着家庭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完善。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家庭的小型化发展加速,户均人口数量呈不断减少的趋势。1982年户均人口为4.51人,到1990年下降为3.97人,2000年户均人口为3.44人,经过10年发展,到2010年下降为3.10人[2]。2021年5月,全国4.94万户家庭中,户均人口为2.62人,相比10年前减少0.48人[3]。虽然国家适时放宽了计划生育政策,但中国当代社会独生子女家庭的大量存在,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中华传统家训赖以存在的联合家庭——家族组织形式,家庭教育所需要的适应性规范和训教文化环境也发生了根本改变。
然而,“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4]。
面对各种社会诱因导致的小家庭建设问题,还有因为家庭成员受结构改变所导致的家庭生活方式、家庭成员亲疏和家庭教育关系的变化等,做好单亲家庭、离异家庭、重组家庭、隔代生活家庭等各类家庭的家训文化建设,成为目前众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新问题。主动回应以家庭规模缩小为主引起的家庭变化与家训文化发展要求,加大现代家庭建设力度,夯实中华家训文化生发基础,努力开辟以家庭教育指导为主的国家介入式家庭建设新路径。
(二)注重家训,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育人传统
中华家训及其相应的家庭教育理念,源自于以儒学思想为主脉的中华文化精神,从中国人的家庭形成之日起,便深刻而持久地发挥着塑造家人子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作用,成为指引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特有文化基因。这一中国特色的家训与家庭教育现象,将精深宏富的中华文化育人训教哲学思想,润物无声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生产当中,不仅走出了一条家庭培育德性人格的育民新人成功之路,而且积淀形成了中华家训文化。“传承与创新家训文化的实践活动,本质上表现为对某一社会文化所进行的选择。”[5]古代家训的成功,如果在认识层面归功于中国先民为家人子女计从长远的责任与担当,那么,现在通过重视家训文化来提振现代家训精神,就是对中华家训文化的选择性传承。近年来,我国所取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成就,充分彰显出中华文化的蓬勃生机,我们有足够的底气,对包括家训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比自信,对治家教子和成教于家的中华家训文化有充足的实践动力。实际上,家庭作为人生的第一所学校,要帮助孩子迈好人生第一步,就应当帮助其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在突出强调家庭教育重要作用的同时,继承和弘扬中华家训文化传统,注意通过家庭成员的生命体验和家长的言传身教,培育和塑造家人子弟德性人格。
(三)注重家教,努力克服重知轻德育人时弊
从严格意义上讲,家教与家庭教育并不等同。如果说家庭教育是随着家庭的产生而形成的一种人类训教活动形式,那么,家教则是家庭教育的结果和成效显现。注重家教,必须树立全新的家庭教育观,正确认识和把握家庭教育规律,实现家庭教育自身的效能提升。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与情感交流,有意无意地将潜行于日常生活中的社会通行价值规范和道德准则内化植入家人子女心田,并让其通过家庭生活的亲身经历和实践模仿,完成家训立德树人的生活体悟和历练升华。注重家教,就要注意克服重知轻德的育人偏误。受急功近利思想驱使,当今社会比较典型的家庭教育,没能协调好德育和智育的辩证关系,家长对子女获取知识、增长才能十分看重,片面地以为考高分、上名校、学高科技便是成才,不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更无视对孩子的道德与人格培育,造成大量幼小孩子在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缺乏基本的为人之道训育,严重影响健全人格养成。注重家教,需要全面做好现代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左右着一个孩子一生的命运。一个孩子将来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孩子在早期成长过程中所能受到的何种层次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而且是主导的教育,给孩子深入骨髓的影响,是任何学校及社会教育所永远代替不了的。”[6]因此,除了搞好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具有增进家庭关系与家庭功能的各种教育活动外,必须重视家庭环境和文化等家传制度可能产生的隐性影响。
(四)注重家风,明确家训文化的育人价值导向
家风是特定家庭家族制作和运用家训治家教子的传统作风。“家风之于家庭和家族子女后辈成长成才而言,家庭家族就像园圃,子弟家人就像新苗,家风如雨潜行而化育无声,禾苗受家风吹拂滋养而健康成长;家风之于家庭建设而言,家风乃家人名望所系,以家风家规熏育家人后辈,一家之人便可能诚意正心而父慈子孝、兄友弟悌、夫义妇顺,家和而万事兴。”[7]因此,家风熏染作为一种独特的家庭教育方式,其实质依然是一种较为高级的家训文化现象。一方面,家训指向家庭教育的育人实践,家风则更多地体现为家人子弟世代恪守家训家规而形成的具有鲜明指称特征的家训文化;另一方面,家训一般表现为一个家庭或家族用以教戒劝谕家人子弟的家训文本、口传祖训、家规族谱等文字或实物存在,家风则是一家之内提炼升华家训生活实践而成的社会价值观念、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等文化和心理认同。如果说家训通过由外及内的他律发挥育人作用,那么,家风以家人族众稳定对待家训文化的心理取向,实现了家训他律与自律的有机结合。面对现代社会不少家庭普遍存在的溺爱少教现象,让人们更加认识到重视家风是养成家训文化建设的核心。惟其如此,才能为家训文化通过家风育人树立正确的价值标准,才能对每一位家庭或家族成员的言行举止发挥范导作用。
(五)注重引导,化解家教凌乱的实践冲突
拥有优秀家训文化资源,本该做好家庭教育的当代中国人,却发现无论在德育目标和教育理念的确立,还是在家训内容和教育方法的创新方面,都严重滞后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为了解决这一家训教育问题,一方面,发挥好政府的组织引导职能,注意解决家教实践的凌乱问题,要尽快完善符合家庭教育发展所需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家庭履职,以及政府与家庭分工明确、各方齐抓共管的工作体制机制,整合各种教育资源,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激发亿万家长开展家训和家庭教育实践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另一方面,对待家庭教育万万不能因其仅存在于家庭私人空间,而排斥科学理性和求真精神,更不能漠视甚至抛弃家庭教育规律,需要规范社会力量理性作为,消除家训和家庭教育引导的虚假繁荣。只有社会多方力量理性作为,才能有效防止家庭教育出现问题,也需要家长们以理智的态度认真学习借鉴国内外成功家庭教育经验,传承创新我国古代灿烂辉煌的家训文化精神,让每一位家长或父母都能够成为拥有正确家庭教育理念、掌握现代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懂得如何有效开展家训和家庭教育的行家里手。
二、创新现代家训模式,防止和纠正家教偏颇
(一)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确立和完善现代家训模式
马克思恩格斯确立的家庭教育观认为,与共产主义理想相适应的最好家庭教育,应当是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让社会共享且没有边界的教育。“最好的家庭教育实践应当是孩子的天性获得极大的解放,充分激发每个孩子的发展潜能。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特性在家庭中能够得到最广泛的教育。”[8]中华家训文化将成人成才教育植根于人的日常生活世界,分明是洞察到了日常生活世界所蕴含的丰富德育元素,也明了生活化日常教诫活动的指向价值和实际效能,于是将日常生活作为家庭教育乃至训育家人子女生存和发展的教练舞台,通过看似琐碎而平凡的日常生活实践,润物无声地将其时社会通行的价值原则和道德规范熔铸到家人子女的内心世界。深受中华传统文化影响的现代家训和家庭教育,现在面临着新旧教育观念和新旧家训模式的激烈冲突。正确应对时代变迁所出现的新旧家训观念和现实需求矛盾,纠正现代家庭教育的偏狭与保守,必须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全面落实德育为本的家庭教育理念,注意做好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家训精神基础上的家庭文化建设,为家训和家庭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通过让每个家庭成员共同成长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目标。
(二)遵循家庭教育规律,守牢家训文化初心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以家训为代表的家庭教育,成功的家长们不仅善于学习借鉴优秀家训文化和家庭教育经验,而且善于在教育家人子弟的过程中,不断思考与探索适合自己家庭实际需要和子女成长特征的家训及其家庭教育方式,并成功总结和历练出一套中国特色家庭教育规律,收获了全球瞩目的教育成效。那些表面上看似为了区别不同对象、场合、内容的家训文化设计,在惯常地教给子弟家人生存与发展经世致用良策的同时,其训教的文化精神和终极目标,却指向人格的塑造与品性提升,这既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家训文化的初心所在。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家庭教育问题的频繁出现,很多是由于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思想、心理和需求缺乏了解,对孩子成长规律和家庭教育规律把握不准,习惯于以中国传统父权家长制的主观愿望代替孩子的实际需求,导致孩子对家庭教育的漠视甚至逆反。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教育期望,最终换回的是亲子关系日渐疏离、家庭成员关系紧张时,作为家庭教育第一责任人的家长,也会对家庭教育的价值和功能定位产生疑虑。遵循家庭教育发展规律,重新定位家训文化的家庭德育功能,必须让家长和子女都能够在家庭教育实践中找回人性道心,回归家训文化的道德教育初心。
(三)坚持训教于日常,培育家人子弟道德品性
根据教育学和人类学所揭示的育人理念,那些存在于人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饮食男女等个体成长的社会日常生活世界,从来就是人之原初、未被分化和不断重复的生存状态,自当成为人自在自为的生命存续方式和人生成长的惯常训育范式。由于信其所亲、行其所服,是人之常情、行之常态,比起使用言语说教的片面家庭教育,非言语身教的家庭教育或许更温暖、细腻、含蓄,更具有应用空间和更细微的渗透性,教育入脑入心的效果自然会更好。正如《颜氏家训》云:“吾今所以复为此者,非敢轨物范世也,业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禁童子之暴谑,则师友之诫,不如傅婢之指挥;止凡人之斗阋,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吾望此书为汝曹之所信,犹贤于傅婢寡妻耳。”[9]中华家训文化育人的成功雄辩地告诉我们,中国传统家训的成功,并不是依靠灌输大道理来说服人,也不是依赖高深而严密的教义征服人,一切有效的传统家庭教育,表现为日常生活中的父母或家族长辈的耳提面命,以及行动上对家庭成员日复一日进行的进退洒扫、视听言动等学习实践的训导和规范,让家人子弟明白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做到什么程度,让他们明了价值取向、是非曲直、善恶好坏,并由此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性。那些从小教育子女遵守家庭既有的家训家规,遵从家风和社会通行道德规范的努力,最终固化为每个人付诸行动时的内心定力,不知不觉间训育出具有良好品性和习惯的德贤子孙。
(四)全面提升家长素质,防止和纠正家教偏颇
作为人师之初的中国家长,训育子弟实际就是传承自己接续了父祖辈的优良家风,帮助家人子弟通过学习成长成才,带领孩子消疑释惑走上人生正途。然而,相较于家庭教育对家长素质的标准和要求,当今社会很多家长的自身素质存在明显差距。有些家长固守过去突出强调伦理规范的传统家庭教育观念,简单地在家教育孩子听话与顺从,而忽视了现代教育要求的突出孩子学习与创新能力、实践与生存能力、合作与协调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更缺乏对孩子个性发展和人格塑造的关切。身处不断抬升的人才竞争和人力资源高消费社会环境,被裹挟着不断提高教育期望的众多家长,往往深陷教子无方的窘境。继承了数千年优秀家训文化的新生代,面对多元文化条件下出现的现代家训和家庭教育新挑战,必须在总结传统家训文化经验的基础上,学习研究和吸收借鉴世界各民族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与成功做法,不断完善现代家训模式,注意防止和纠正家教偏颇,创造性地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家庭教育发展之路,不仅是历史和人民的热切期盼,也是亿万家长和广大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时代重任。
(五)积极参与家校互动,促进教育共生共荣
按照中华家训文化的育人理念,幼小孩子在学校为学生、在家为儿女,不论古代学堂还是现代家庭,教育的本质和目标追求根本上是一致的,都必须激发受教个体扪心自问、反躬内省和慎独守初的修养心力,调动每个人自觉做到自我约束、自我改造和自我监督,才能自觉选择和践履社会一般道德规范并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最终塑造出受教个体理想的德性人格。怎样将子女的成长问题有效解决在家庭生活诸环节,使子女在学校能以健康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业,不仅是亿万家长们的共同心愿,也是当下探索家校合作和创新家长学校工作的关键所在。对于以训蒙为主的家庭教育而言,家长们第一需要协调解决的外部自适应问题,便是通过家校共商、互相渗透、协调一致地共同促进幼小子女在学业和身心各方面健康成长。然而,在分数至上和升学率主导一切的畸形教育理念支配下,现代社会的家训及家庭教育,实际与学校安排存在着背离现象,许多家长和家庭教育专业人士既不满足当今学校应试教育的僵化模式,也反对让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附庸和“跟班”。积极参与家校互动,努力让家庭教育从简单的注重知识和特长习得变为更加重视孩子的人格塑造和全面发展,创设符合教育规律、能够满足各自家庭建设需要、适合不同孩子发展特点的新型家训文化,让家庭教育逐步走向成熟的同时,促进教育系统各环节共生共荣。
(六)借力“互联网+”,创新现代家训文化
以“互联网+”联通一切信息的大众传播融合新媒体、全媒体,已经成为人类有史以来发展最快、影响最为深远的最强势信息获取手段。以手机、电视、电脑和网络为载体的新媒体,在方便沟通和信息共享的同时,还以无处不在的碎片化阅读、娱乐性调侃、跟风式思辨等,让现代社会任何一个家庭的成员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社会思潮和生活方式,其中不乏腐朽和反动的思想与主张,这些纷繁芜杂的价值理念和社会思潮,对传统的家庭教育理念和家训模式产生了强烈冲击。当家长们忧心于自己的孩子整天抱着手机玩游戏,随心所欲地搜索到连家长自己都很难解释的社会热点,甚至有家长和孩子一起沉迷于网络而荒废学业时,说明现代家庭遇到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信息共享与沟通环境条件,在家训理念、施教内容和人格培育方法的选择与创新等方面,必须面对与以往大相径庭的矛盾和挑战。逃避不是办法,正视新媒体对做好家训的利弊两面影响,理性应对融合媒体时代家训文化建设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适当加强对家庭自媒体的监管,注意甄别和区分信息的有效度,主动运用“互联网+”创新现代家训模式,才是当下家长们的明智之举。
三、树立良好家风门风,治家教子塑造人格
(一)以好家风支撑好国风的家国情怀,建构家训文化传承心理基础
作为中华家训文化的精神体现,家风门风在现实生活当中往往表现为一个个具体的家庭教育传统习俗、风格特色、环境氛围,虽然看不到物理性质的显性存在,但作为一个人特别是幼小子弟的成长微观环境,家风门风主要通过家人之间的情感沟通和家庭制度性氛围营造等趋向一致的日常道德行为惯习、价值判断标准、待人接物表里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家人的心性品质和个性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讲,家风是族人内心诚服的祖上遗训,也是一个家庭或家族训教文化的个性化传承,要注意将治家教子的家传作风与时代特征相结合,以便在成功有效训育出贤子孙的同时,富有个性地将家风一代代传承下去。幸福的家庭,无一例外都有可以被人感知、可以让人提炼总结出来的家风门风。所不同的是,正如每个人拥有区别于旁人的面孔一样,不同的家庭或家族必定拥有不同于一般人家的家风门风。然而,家风虽小事,关乎大国治。在中国古代传统社会架构中,家风虽然更多的指向家族内的道德育人和文化建设,对于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繁盛与发展意义重大。但每一个中国人都清楚,家风门风对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昌盛的基础性作用。一方面,家风对于特定家庭和家族建设的意义,在于家风名望所熏育出的一家人父慈子孝、兄友弟悌、夫义妇顺、家和而万事兴盛,整个家族门内整齐、伦序规范、族众和睦、守望相助而家族兴旺;另一方面,家风对于国家建设和治理的意义,在于家风相连成民风,民风相通成国风,有良好家风的国家,自然是一个充满健康向上、文明进步之风的社会。“国之本在家,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若是,则家训之作,又未始无益于国也。”[10]习惯于以好家风支撑好国风的中国人,完全有理由自信,家风虽起自家庭周流于家族,但这一家国情怀对育民新人和社会进步却发挥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树立良好家风门风,解决家训文化传承现实问题
与中华传统家训文化生发的社会基础和运行机制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样,中国家风门风传承与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也跟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都市社会时代的到来,使我国原来几代同堂的家庭结构逐渐转变为一个个独立之家。家庭居所作为私人领域的性质,越来越凸显,现代城市的房屋设计,也基本贯彻了相对私密的个性原则。这样的家庭布局和环境设置很容易让人认为,养育儿女和适配家人是各户人家的自留地和责任田,家庭教育以及由此形成的家风、门风等文化成果自然具有私人性质,各家的家训、家教、家风更是讳莫如深,导致家训文化传承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隐蔽难辨。近年来,随着中华文化热的方兴未艾,各级地方政府重视挖掘各具特色的地方传统优秀文化资源,来提升社会治理效果和水平。其中最有效的策略,便是高度重视家风与门风这一对文明单位、文明社区和美丽乡村建设颇具基础性影响力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建设。伴随着家风文化的宣传与教育普及,在大胆探索的基础上多方发力,先后推出了许多恢复家风门风建设、重拾家风家传育人价值的文化创新实践项目,收到了明显的成效,也从思想上激活了人们对家风门风建设与风教传承的价值认同。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一项调查显示,55.7%的受访者家中有训,55.8%的受访者认为家风家训对一个人的生活态度有很大影响,71.7%的受访者思想上认为家风应包含“孝敬父母”。虽然经过近100年新文化运动洗礼,并经历了西学东渐的文化风潮,延续着华夏民族血脉的中国人,依然没有忘却中华文化的根本,也不可能抛弃中华文化的本根。对于如何树立良好家风门风问题,有47.5%的受访者建议父母与孩子通过交流实现对家风的共识,40.5%的受访者建议逢重要日子家庭成员共赏共省,20.9%的受访者建议时刻以家训作为行事规则[11]。表明新时代的中国新生代,直面中华家训文化传承中的现实问题时,依然期待和认可家庭化育的“君子之德风”,对以家风门风为代表的中华家训文化热情不减,并以各具特色的实际行动呵护传承着各自的家风门风。
(三)创新家训文化传承方式,拓展现代家风建设新途径
一是批判地继承中华家训文化传统,为家风门风建设找到精神源头。任何家庭的家风,特别是家庭教育传统都不是空穴来风,原生家庭的教育观念和家风门风,往往会深刻影响到新生代家庭,并在绵延不断的代际传播中凝练升华为家族文化,凝结为可被感知、可被界定的固有家风门风。批判地继承传统家训文化精神,建设与呵护好各自的家风门风,最直接有效和最容易让家人子弟从感情上接受、行动上自觉践履的,莫过于对祖传家风门风的尊崇与认同。二是创造性制定现代家训家规,让家风门风建设有章可循。家训是家风的文字凝练或实物呈现,我国古代先民通过撰写、修订、刊印家训家规等活动,将家训即家庭教育活动规范化、系统化、生活化的同时,历经世代家人的自觉遵从与践行,让这一训家教子的教材蓝本通过一脉相承而逐渐凝练醇化为世传不坠的家风。三是主动适应家训文化创新需求,倡导社会大众通过秉持家训传统,持守自家既有的家风门风。从我国历史上浩若繁星的家训文本中,我们很容易看出家训的制作者们力图建立一种治家教子长效机制的深谋远虑——希望自己的后世子孙能世代谨记家训教诲,自觉传承家训思想、遵从家训仪规、养成理想家教传统,并能严格自律和持守的家风门风。
(四)传承家风遗训,齐家范族塑造德性人格
家风在家训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相当于一个家庭的不动资产,而有效传承家风,通过恰当有效的家庭德育实践,无疑是成功继承和增殖着这一宝贵家产。在一个个具体而差别的家庭或家族中,家风绝不是道德教化的标签,保持家风不坠也绝不仅仅要人们挂在口头记在心里。相反,家风作为家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必须通过世代家庭家族成员特别是家长持续的呵护持载才能成功践行和传承。为了维护社会稳定,调整和处理好家庭家族内部的各种关系,最终将子女培养成人,从而保证家族得以绵延不绝,客观上需要家族长辈通过家训培育子女和全体家庭成员。正如《诗经》所言:“匪面命之,言提其耳。”[12]追求以家训文化保持家庭家族永续发展的努力,便展现为一家一族之内对家训及其教育活动的长期坚持,最终固化为一家之内良好的家风门风,成为一个家族最鲜明的传统习惯和生活方式。秉持世传家风不坠,历来是中国亿万家长的荣耀和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对家训及其历史的最好纪念,就是创建无愧于时代要求的家风门风,并能严格持守、世代相传。面对百年未有之现代社会大变局,我们更应当批判地继承和弘扬中华家训文化精神,注意制定和完善家训族规,让家风门风传承有章可循的同时,通过成功有效的家庭教育和务实可行的家训文化建设,将优良家风一代代传承下去。与中华民族一起实现伟大复兴的,必将包括家风门风这一得到创新性发展,并深刻影响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人类未来发展的家庭教育新模式。
四、弘扬传统家训文化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传统家训致力于人格塑造的家庭日常德育训教,表面上反映着古代家训治家教子的活动生态,实质则是中国古代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家庭化存续形式。中国先民成功地将家训文化推广应用于理财、用人等社会事务的同时,还教会人民大众清明公正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大道。传统家训围绕立德树人目标来治家教子的训育理念,高度契合古代社会家国一体认同下“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13]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不仅让家训文化步入社会大舞台,而且成功实现了民间大众培育新人的时代重任。换言之,家训文化作为家庭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落实在每个家长的自觉行动当中,便通过家庭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环节,将社会普遍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原则内化为受教个体的道德品质、外化为家人子弟稳定的道德行为方式、成功塑造出后世子孙理想人格的同时,也让家训成为培育和践行其时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家庭生活样法。不论帝王皇族与贤哲名儒家训,还是普通百姓人家的家训,虽然施教者因社会地位、文化认知、生活条件和所处的时代背景等不尽相同,而表现为不同的家训在教育的出发点、施教内容和方法手段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可是,中国古代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明于遵守关系人们根本利益的社会核心价值观这一最大公约数,自觉做到齐家恃教而不恃法,坚持立教之本不靠外求,明于治国训教必有恒政之道。一方面,坚守孝悌慈爱和仁义礼智信等立教之本,立意通过修身齐家以致天下平;另一方面,特别重视将社会核心价值观念贯穿于民间大众的家训文化实践。当然,家训作为历史文化产物,历代前人所做的家训及其教育思想,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不合时宜的陈旧内容,正如我们以现代人的观念看待传统家训时,难免存在一些封建糟粕和过时之论一样。但是,家训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其流传演化历史之长和对中国人成才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影响之深,却是毋庸置疑的。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赖于家训文化人才辈出的大众化家庭德育实践。中华民族最重视利用家训进行价值观教育,中华家训文化就是以普及范围最广、训导方式最直接有效、教育影响力最为深刻持久的民间大众化德育范式,成功塑造出历世子弟有德人格的同时,成功培育和践行着特定时期的社会核心价值观。“作为传统文化组成和体现的家训文化,把儒家文化精神注入了家庭这一社会的细胞,对世风和家族成员的感情心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4]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家训及其文化从来就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更不是仅流传于私密的个性空间,而是极具广泛的群众基础,反映出家训文化本质上还是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的家庭化和通俗化表现形态,成功的家训便是通过将社会意识形态融入家庭,从而有效培育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要树立中国人的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正确承继,让人们真正重视并做好家训文化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的前提,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家庭文化基础。继承和发扬科学创新的理性品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打破禁锢家庭建设和家训传承的旧有藩篱,积极回应不断发展的现代家庭教育诉求,树立家庭教育新理念,开拓家训文化新境界,建立符合时代和历史需要的家训文化实践范式,不仅有利于实现社会意识形态的家庭化和通俗化,定当有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发挥家训文化的桥梁与纽带作用,促进全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训文化作为家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实现方式,通过成功搭建起将社会一般价值原则渡向平民百姓、将散漫的大众思想提炼淳化为经世致用的人生智慧这一双向价值选择的桥梁,不仅融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大众信息交流渠道,而且在客观上弥补了学校思想教育和社会德育的时空不足。虽然,我国近代特别是五四运动以来一直劲吹西学东渐之风,对家训文化建设的影响比较大。但是,对于家庭这一构成社会的细胞单位而言,不同于西方文化侧重培养人的自主独立个性,深藏于每个国人的中华文化基因,则侧重以家庭为代表的集体建设,尤其注重认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家庭教育,至今依然保持着既有的活力,坚守着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家训文化自信。文化需要守成,更需要创新变革。“要充分认识自己的历史和传统,认识一种文化得以延续的根和种子,传统文化要在创新和融合中赋予传统更加现代的意义。”[15]在创新基础上传承中华优秀家训文化,成功的前提是实现中华家训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合。如果说与中国古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相适应的是以“礼”为代表的传统道德规范,中华传统家训文化中最为突出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形式,是对既有社会传统道德准则的认可和自觉遵循。那么,在“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5]的今天,则必须发挥家训文化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注意从中华优秀家训文化中汲取思想精华,促进全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