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2021-04-15门智敏

卷宗 2021年22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教学法文章

门智敏

(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小学,内蒙古 乌海 016000)

1 引言

小学语文教育中,阅读和写作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读写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读写结合教学法展开多角度、多层面、多维度的理论探索,结合笔者多年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科研经验,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建议以及实践办法。

2 读写结合教学法核心内容

读写结合教学法,顾名思义,是将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融入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在阅读和写作方面的收获和改进,帮助学生掌握更加丰富的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阅读,可以让学生增加语文知识底蕴,助力学生掌握更多的素材和常识,同时在阅读过程中,收获新的体验和感受,进而为后续语文课程教学打下夯实的基础。写作,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核心,是学生语文知识运用能力的综合体现,文章表达的思想以及阐述的内容,是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的具体衡量标准,因此,通过在写作方面的强化教学,结合阅读教学的深入融合,让学生具备更加多样的写作素材,从而实现写作内容的充实性和多元性,将阅读与写作充分融合后,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提升和改善,阅读为写作提供大量的素材和内容,写作为阅读基于强大的逻辑分析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实现二者的有效互补,最终呈现双赢的良好教学成效,助力学生语文成素质的飞跃。

3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3.1 学生阅读能力有待提升

现代小学语文教学,首要任务是要求学生提升阅读能力,从而收获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但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普遍存在阅读能力不足等实际问题。一方面,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未能对优秀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地学习和研究,错失重要的学习契机,另一方面,不少学生虽然大量阅读课外读物,但是对文章的了解以及深入的研究缺乏实效性,导致阅读素材走马观花,缺乏实践意义。小学生阅读能力不足,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综合性教学问题,需要采取多种教学策略进行改善和纠正,进而助力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另外,小学生阅读能力不足,还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尤其是对于学习初始语文课程的学生,在学习初期未能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未来的语文课程的学习,都会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进而导致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不足,并且还会导致学生对语文课程产生逆反心理,加重学生语文课程的学习问题。

3.2 学生写作内容“假、大、空”

写作是语文课程重要的实践教学内容,当前小学生语文写作普遍存在“假、大、空”的实际问题。一方面,学生缺乏等量的阅读素材,导致学生心中没有内容进行描绘和书写,同时小学生的个人经历以及人生阅历有限,对于写作内容的表达方式以及相应的感受缺乏系统化的练习和学习,引发写作内容的质量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学生的写作练习,大多存在一定的任务性和要求性,并非学生的真实意愿,导致学生写作内容存在胡编滥造等现象,内容极度虚假、情节荒诞至极,违背了传统语文教学初衷和教学目标。并且,不少学生的内容主旨几乎相同,如“一件难忘的事”等写作文章,存在内容雷同、情节雷同等问题,学生的写作问题,充分说明语文课程教学的缺失性,因此,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助力学生教学问题的有效解决。

3.3 语文教学活动实践价值低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缺少相应的实践教学,导致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单纯依靠教材的基本内容以及教师的教学知识,未能将语文阅读以及语文写作进行深入地了解和学习,从而导致学生语文教学存在“面子”教学现象,缺乏足够的“里子”,最终影响了学生的语文成绩。缺少相应的实践教育,会让学生的语文知识充满局限性和片面性,尤其是在一些语文习题的练习过程中,会接连暴露一系列的学习问题,尤其是对课外阅读素材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缺乏足够的探索能力、总结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掌握对应的教学方法,从而可以实现“面子”“里子”的有效融合,利用方法论实现对语文问题的有效解决。

4 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4.1 阅读能力的科学培养和有效提升

读写结合教学法的应用,是根据当前小学生语文教学问题实施的针对性教学策略。首先,读写结合教学法首要任务,需要让学生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充分利用日常课余时间,进行相关文章的阅读和学习,同时在阅读过程中,逐步建立具有独立意识的思维和逻辑,让学生可以对文章的某种观点进行论述和分析,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一方面,阅读能力不同于其他能力,需要学生循序渐进地开展和进行,利用大量的优秀文章丰富自身的学识和阅历,并且根据文章的不同类型,总结相应的感受和想法。并且,根据这些想法和感知能够进行系统化的总结和梳理。读写结合教学法,需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探索欲,从文章的内容中斩获新的知识和内容,或者可以借鉴作者的表达思想,产生对应的情感和认知。众所周知,写作的内容和思想,是学生内心想法的有效表达,而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养分的重要渠道,科学培养以及深入研究相关优秀文章,可以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和改善。以教学文章为核心,课外阅读为强化措施,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教学知识。另外,针对学生阅读能力不足等实际问题,可以借鉴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以交流会或者研讨会的形式,让学生进行阅读后的内容探讨,进而助力学生实现更多角度的分析和研究。需要注意的是,读写结合教学法的核心,需要学生进行独立性的阅读练习,因此对应的阅读练习,需要学生产生自己的观点和理念,从而在后续的交流过程中建立独立的想法。独立观点以及独立角度,是阅读能力提升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强化的重要内容。不仅如此,阅读能力的提升和强化,是一项周期性的教学工作,需要学生长期的锻炼和练习,从而在海量的文章中收获重要的语文知识,进而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具备丰富的写作素材以及写作情感。

4.2 真情实意是写作练习的核心要素

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并且写作技巧以及写作知识会影响到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当前小学生写作练习普遍存在“假、大、空”问题,因此,应用读写结合教学法,让学生在写作练习过程中,真实了解自身的差距和问题。基于对学生前期的阅读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大量的文章素材,丰富学生的情感和认知,并且可以对优秀文章建立基本的评价能力,可以分析出优秀文章的亮点和特色,进而实现对自身文章的系统化对比,可以了解自身欠缺的能力。另外,在写作练习过程中,要充分规避“假、大、空”等写作问题,要让文章具备真情实感。小学生由于人生阅历以及生活经历有限,因此写作的内容存在一定的单一性和片面性,但是通过借助大量的阅读训练,可以让学生掌握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学习。例如,《北京的春节》一文,全文将北京的历史民族风貌深刻地描绘和记录,突出新中国、新社会的美好未来。在教学过程中,应用读写结合教学法,让学生将当前春节的社会百态进行写作练习,让学生真实表达各自的想法,同时将学生春节的感受进行书写和描绘,帮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融合自身的真情实感。并且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即使缺乏足够的华丽辞藻,但是具备真情实感,也会让文章的真实性、内容性更加饱满和丰富,进而实现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由此可见,阅读与写作,是天然的共生关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建立独立的想法和感受,在文章中进行描述和传达,同时大量的写作练习会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逻辑能力、表达能力,从而反哺到学生的阅读练习,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建立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感受。

4.3 增加语文实践教学活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良好途径,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缺乏实践教学,进而导致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存在单一性和片面性。因此,增加语文实践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拓展新的语文知识以及文学理念。例如,以《匆匆》为例,在教学过程中,融合读写结合教学法,让学生对朱自清先生进行了解和分析,掌握作者的历史背景以及文化背景,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以时间为课题,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例如,在课外期间,开展21天的连续阅读活动。一方面,借助《匆匆》文章的教学意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和影响性,另一方面,利用21天法则,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循序渐进提升学生的知识底蕴,掌握更多的文学素材以及写作知识,并且在写作练习中加以应用。众所周知,开展连续阅读教学活动,让学生收获坚持的力量,同时在大量的阅读练习中,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斩获大量的知识和道理,并且能够在写作中融会贯通,提升语文课程的综合能力。另外,写作能力提升,会进一步强化学生阅读兴趣,进而对其他课外读物产生更加强烈阅读愿望,丰富自身的情感和感受,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

5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应用读写结合教学法,可以实现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双重改善和提升,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学习理念,丰富学生的人生阅读以及情感认知,在未来的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打下夯实的教学基础,助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和强化。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教学法文章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